領土擴張從未中斷,印度野心令四鄰不安,莫迪為何如此好戰?

2020-12-20 迷彩虎視頻

印度獨立後一直蠶食周邊國家領土,看似影響不大卻積少成多。可以說印度擴張的步伐從未中斷,是二戰後擴張領土最多的國家。印度從不驗收擴張的野心,如此好戰是因為想做南亞霸主,獨佔印度洋,最後成為世界超級大國,當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於是印度挑起來與巴基斯坦的戰爭,搶奪克什米爾,讓孟加拉從巴基斯坦獨立出去。吞併錫金,試圖完全控制不丹,尼泊爾和斯裡蘭卡,驕橫無比。只是在1962年被中國一戰打斷脊梁骨,從此只能以摩託表演和武器萬國造聞名於世。

印度摩託車雜技閱兵

中國歷史上長期趨於大一統,而印度嚴格意義上只是一個地理概念,雖然英國是印度曾經的殖民者,但是不可否認今日印度的版圖得益於當年的大英帝國,當年英國殖民印度後,用強大的武力將成百上千的土邦統一在一起。雖然當年印度全盛時期的疆域是英國殖民者強行控制的殖民地,但是在印度政府看來這些也該由印度來接受,這就是一種不切實際的臆想了。而如今的莫迪也是個地地道道的民族主義者,對領土的強烈佔有欲望是印度民族與生俱來的本質。

印巴衝突

那麼為何印度獨立後的領土擴張欲望那麼強呢?英國人統治全盛時期,除了現在的印度,巴基斯坦、緬甸、尼泊爾、不丹、錫金等都在其殖民範圍之內,而印度獨立後,這些國家也紛紛獨立,印度政府對此耿耿於懷,認為這些國家本該是印度的勢力範圍,尤其是巴基斯坦和現在的孟加拉一直被印度政府視為固有領土。

印度人口眾多,地理位置重要是南亞大國,西方各國以及前蘇聯、現在的俄羅斯和印度關係都不錯,尤其冷戰時期美蘇相繼拉攏印度,所以對印度蠶食周邊國家領土的行為選擇沉默,這也讓印度有恃無恐。印度先是強行佔領克什米爾大部,之後印度又在70年代逐步吞併錫金,成為印度一個邦。這也是二戰後第一個被吞併的國家。而不丹政治,軍事,外交等都被印度牢牢掌控,其實就是印度的一個傀儡國。現在印度也正在對尼泊爾使用同樣手段。

印度吞併錫金王國

印度國內矛盾重重,對外擴張也是提高凝聚力,轉移注意力的手段。印度國內的問題可以說多如亂麻,宗教問題,種姓問題,貧富差距問題,印度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人口達13,7億,印度民族數量多達200多個,佔人口最多的印度斯坦族佔總人口不到一半,為46.3%。

印度這個國家民族向心力並不強,各地方邦也矛盾重重,不少邦由於宗教等問題甚至互相敵對,在這種情況下對外擴張,對外示強成為印度轉移矛盾的一個屢試不爽的手段。

1962年印度戰敗

但是印度應該不會忘了,1962年的那一戰,被全世界有史以來最強步兵以少勝多打了一個懸殊的戰損比,至此以後印度的大國夢就只能是夢了,這一戰讓它最終的定位止步於一個區域性大國。(山峰)

相關焦點

  • 印度為何那麼喜歡擴張領土呢?
    【歷史】從世界歷史來看,整個世界近代以前都是無序的叢林狀態,叢林法則下,弱肉強食,世界領土被隨意分割。所以很多西方國家大幅擴張,獲得了大片的土地,最典型就是美國和俄羅斯。二戰後,整個世界進入和平周期,戰爭和擴張領土被嚴格禁止,即使是大國,也不敢擴張領土。
  • 又一國插手克什米爾,莫迪政府痛斥:查謨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莫迪連任印度總理之後,處理克什米爾地區的爭議問題一直採取高壓政策,自去年8月份起,印度當局無視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成立了頗有爭議的「查謨-拉達克直轄區」,將有爭議的領土納入本國範圍。除此之外,印度當局還擅自修改國內的地理地圖,將巴鐵實控地區的邊界線移除,種種舉動雖然並無實質效果,但挑釁意味明顯。在後期,為了向巴鐵施加壓力,印度數萬大軍開赴克什米爾前線,莫迪更是直言不諱地指出,印軍可在十天內打敗巴基斯坦!這一好戰言論也導致局勢再次升級,在近幾日,印巴兩國在實控地區再次爆發炮擊,造成多人傷亡。
  • 為什麼蒙古帝國如此熱衷於領土擴張?
    但是縱然是如此蒙古人也沒有放下對領土的欲望,他們依舊在不停的東徵西討、四向遠徵。 而至於元朝為何熱衷於領土擴張,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草原民族的生存方式 蒙古帝國雖然從建國以來,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一定的漢化,但是其本質上還是保留了很多遊牧民族的天性,其生活方式和農耕名族依舊有著極大的不同。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造就了其對於領土不同的需求。
  • 莫迪一直「隱婚」,印度第一夫人有名無實,太令人心酸|印度_時政|...
    但凡事皆有例外,"第一夫人"也有倍受冷落、有名無實的,比如印度總理莫迪的夫人賈蘇達本,當她聽說丈夫莫迪公開承認已婚的身份之時,竟然會激動地哭了起來,而發生這樣的事情委實既讓人覺得震驚,又讓人倍感好奇——難道印度總理莫迪一直都在"隱婚"嗎?!他究竟為何要這樣做呢?
  • 印度的野心:二戰後領土一直不斷擴張
    莫迪在聯合國發言但印度仍舊不死心,再次選擇團戰。拉攏目標一致的德國、日本和巴西等國家,擴大影響力,獲得更多支持,爭取共同利益。可惜,安理會根本不為所動。兩次的失敗,印度雖然遺憾,但是復盤之後,反而越挫越勇。這份勇氣來源於對自身實力的認可,展示出勃勃的野心。
  • 為什麼蒙古帝國如此熱衷於領土擴張?
    但是縱然是如此蒙古人也沒有放下對領土的欲望,他們依舊在不停的東徵西討、四向遠徵。 而至於元朝為何熱衷於領土擴張,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草原民族的生存方式 蒙古帝國雖然從建國以來,在很多方面都發生了一定的漢化,但是其本質上還是保留了很多遊牧民族的天性,其生活方式和農耕名族依舊有著極大的不同。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因為生活方式的不同,所以造就了其對於領土不同的需求。
  • 莫迪一直「隱婚」,印度第一夫人有名無實,太令人心酸
    但凡事皆有例外,"第一夫人"也有倍受冷落、有名無實的,比如印度總理莫迪的夫人賈蘇達本,當她聽說丈夫莫迪公開承認已婚的身份之時,竟然會激動地哭了起來,而發生這樣的事情委實既讓人覺得震驚,又讓人倍感好奇——難道印度總理莫迪一直都在"隱婚"嗎?!他究竟為何要這樣做呢?
  • 同時與多國陷入領土爭端,莫迪:12天可滅掉一個國家,手裡有王牌
    其實,莫迪早在2020年就說過:印度軍隊無可撼動,12天可滅掉一個國家眾所周知,印度最擅長搞笑幽默和雜技演示,最不擅長的是打仗。莫迪為什麼這麼大膽?當莫迪上臺時,他獻身於印度教。宗教信仰是印度形式意識的基礎,同時也產生了印度人的觀念。印度軍隊也是如此,他們仍然虔誠於宗教。
  • 拜登哈裡斯相繼發聲,對爭議領土亮明立場,印媒:莫迪大國夢破碎
    而即將上任的美國新總統拜登,以及副總統哈裡斯都相繼發聲,闡明對爭議領土的立場。印度媒體評論稱,莫迪的大國夢已經破碎。其實,印度在邊境問題上一直是咄咄逼人,不僅和巴基斯坦之間如此,和中國、尼泊爾等國家之間也是一樣。莫迪政府需要反思自己的做法,若想要解決邊境爭端,和平談判才是最好的出路。
  • 外國網友問:中國自古不好戰,為什麼還有那麼大的領土?
    有一些外國網友問,中國是愛好和平的國家,為什麼能還有這麼大的領土呢? 其中,俄羅斯是從一個小小的莫斯科大公國擴張而來的,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是盎格魯-撒克遜人搶來的,巴西是葡萄牙的殖民地,原住居民印第安人被屠殺殆盡,如今是白人和黑白混血種人的天下。只有中國還保持著原住居民的血統和文化,幾千來年從未改變過。
  • 莫迪真的認慫了嗎?中印邊境之爭,他只有一個糟糕和更糟的選擇
    因為莫迪6月19號在全國黨派大會的緊急會議上,莫迪表示:(中方)沒有人進入印度領土,也沒有印度哨所設施被拆除。一時間,印度全國上下一片譁然。 但是當時他並沒有就衝突事件做出正式回應,只針對印度國內愈發嚴重的新冠疫情繼續發表了講話。莫迪的刻意迴避也引起了反對黨領袖拉胡爾·甘地的追問:「你躲到哪裡去了?你為何保持沉默?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們需要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我們的士兵為何死亡?」 一天後,莫迪在一份簡短的全國電視講話時,對著全國觀眾的面保證「不會讓犧牲士兵的血白流。」
  • 從低種姓「茶童」變身冷血政客,莫迪的「印度夢」還能持續多久?
    一直以來,印度在人們的心中都是一個神奇且又傳統的國度。令人沒想到的是,在種姓制度森嚴的印度,處於底層種姓的賣茶小販,也能逆襲成為冷血政客,一國總理。Hello大家好,歡迎來到十點解讀,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印度總理莫迪,是如何打破印度種族制度枷鎖,從最底層的吠舍種姓賣茶小販,逆襲成為印度總理的。
  • 印度新公民法「排除穆斯林」,莫迪為何如此大膽?
    不過,該法案明確規定,《公民身份修正案2019》不適用於受印度憲法第六附表保護的部落民聚集地以及屬「內界許可」(Inner-Line Permit)的區域,包括阿薩姆邦三個自治委員會(Autonomous Council)管轄地區和波多蘭領土委員會覆蓋區域(Bodoland Territorial Council Areas)、梅加拉亞邦(西隆除外)、米佐拉姆邦
  • 尼泊爾現在為何敢於硬抗印度,原因在哪裡
    這個時候,莫迪肯定也納悶,現在的尼泊爾為何這麼「剛」,那麼問題就來了,誰給的尼泊爾的勇氣,誰在給尼泊爾撐腰。而印度現在為何敢在如此情況下,分別和中國,巴基斯坦和尼泊爾發生軍事挑釁,原因又在哪裡?有大國雄心,卻無大國的能力,小姐身子丫鬟命就是今天最好的寫照。
  • 尼泊爾切斷上遊大壩後,不丹也切斷了印度水源,莫迪這次慌了
    近日,印度與尼泊爾之間的衝突越來越嚴重,尼泊爾出兵收回了被印度侵佔的領土,同時關閉了甘達克大壩閘門。尼泊爾關閉甘達克大壩,斷掉了印度重要的水源,印軍在東北部各軍事基地的水源全面告急。拉巴齊亞河是印度東北部非常重要的水域,比哈邦等地是重要的糧食產區,水資源對這些地區是非常重要的。
  • 莫迪稱"我們不覬覦別國領土", 印媒開始多想了
    但是當地時間9日,印度總理莫迪在一場政治集會上說道印度不會利用其他國家的資源,也不會覬覦其他國家的領土。這句話被「別有用心」的印度媒體解讀為在「諷刺中國」。據印度快報報導,當地時間周二(9日),莫迪在印度首都新德裡舉行的世紀印度裔議員大會上說道:「我們既不打算利用任何人的資源,也不覬覦任何人的領土。我們所關注的一直都是發展和資源開發的能力。」
  • 涉中國領土,印度突然在克什米爾「掀桌子」目的何在
    選在這個時間節點之前,印度總理莫迪在8月8日發表全國電視講話,稱取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特殊地位,是一個「歷史決定」。在海叔看來,這恰恰是莫迪第二任期之前預謀已久的一個行動。是一次徹頭徹尾違反《聯合國憲章》、聯合國大會和安理會相關決議以及印巴之間協定的醜行,更違反了印度憲法自身的規定。就拿印度獨立來說,其伴隨著的也是英國殖民者離開南亞次大陸,印巴分治。
  • 印度3天內2次挑釁試圖開戰,專家:莫迪一旦撤兵,國內必將大亂
    本期精彩:印度三番五次挑釁試圖開戰,物資緊缺不敢撤兵,一旦撤兵國內必將大亂 最近,印度面臨比冬季來臨還要嚴重的問題,有聲音稱,印度在邊境地區三番五次的挑釁鄰國原因有二,其一,就是想侵佔爭議領土,其二,是想通過戰爭緩解國內矛盾。
  • 尼泊爾為何敢於亮劍,收復被印度侵佔領土?印度會報復尼泊爾嗎?
    面對尼泊爾的無視,莫迪政府肯定要上演一番以大欺小,恃強凌弱,好好抖一抖印度的威風,給國內一個交代。不過我很好奇的是,印度人怎麼開著摩託車玩著雜耍,唱著歌,跳著舞翻越喜馬拉雅山的?尼泊爾的軍隊不是吃素的,面對印度馬戲團,哦不這太不嚴肅了,應該是相比於打仗,更擅長於馬戲表演的印度軍隊,主場作戰的尼泊爾軍隊並不佔太大的劣勢。
  • 印度數十萬農民「向德裡進軍」:莫迪焦頭爛額,加拿大火上澆油
    12月4日,印度外交部召見加拿大駐印度高級專員並對其發出外交照會,抗議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幹涉印度內政」,稱其言行不可接受。最近頗不安分的加拿大怎麼「招惹」到印度了?這一切還要從印度總理莫迪的眼前麻煩事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