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說起時尚的時候,聯想到的都是年輕人,因為在各種時裝秀上,各種雜誌上,看到的確實都是年輕漂亮的模特,而老人仿佛就天生是時尚絕緣體一樣。但明明現在的老人,在他們風華正茂的年紀,說不定也是當時的弄潮兒呢。
一位法國美女來中國旅行的時候,就很驚訝的表示,上海的阿姨真是太低調了,明明日常用品能夠秒殺國際一線大牌,為啥都沒人關注!其實她不是看了什麼老年人模特,而只是在生活中路遇了一些上海阿姨,鬧出了點搞笑的誤會。
這位美女說遇到了一個早上出門買菜的阿姨,看到她裝菜居然是用一個格紋的編織袋,這種花樣讓她非常眼熟,驚呼這不是前幾年巴黎世家走秀款嗎?中國大媽居然捨得拿這種東西裝蔬菜,不怕泥土和水毀包?
後來去一位當地人家裡做客,又驚訝的發現大媽們很多抱著一個橡膠材質的「包」,整體形象不論是造型還是顏色還是外層材質,都看著像是義大利潮牌的一款手包。甚至連火車站的農民工似乎都在用時裝周同款的「搬家袋」。
後來她才慢慢反應過來,其實不是這些上海阿姨們低調,只是她們日常生活就在使用這些中國人司空見慣的編織袋、暖水袋,不覺得這有什麼奇怪的,而遠隔千裡的設計師們卻「靈光一閃」,把這些元素拿來代表中國風,就很搞笑了。
歸根結底,審美這種東西也是有局限性的,西方人覺得好看的東西,中國不一定流行,中國人看慣了的東西,西方人卻可能會覺得稀奇,怎麼說呢,還是求同存異各自美麗吧,不然以後中國老阿姨就不再是日常用品被借鑑,而是自己被時裝品牌印到衣服包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