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城重慶,平地是最稀缺的資源。因此很多地名都帶有一個壩字,比如沙坪垻、大石壩、冉家壩等等。不過,就在溝壑縱橫,連綿不絕的武陵山地區,卻有一塊非常珍貴的大壩子,這就是秀山小平原。
秀山平原地勢平緩,是重慶市最大的喀斯特平原,約180平方公裡。在10萬平方公裡的武陵山區中,可謂首屈一指。秀山縣城地勢平坦,物產富饒,素有「小成都」的美稱。
秀山地處渝、鄂、湘、黔、武陵山區少數民族地區結合部的交通樞紐位置,發展潛力、空間巨大,自古以來就是四省邊區物資集散地。
從地形圖上面看,秀山其實算不上徹底的平原,還是有許多小小的丘陵。但在重慶的地形地貌中來說的話,已經非常難得了。
秀山境內以低山、丘陵區為主。整個地勢西南高,東北低,海拔最高1631米、最低245米。中部盆地為渝東南少有的平壩地帶,良田沃土,一片平疇。
秀山是一個有山有水,有平壩的好地方,從衛星地圖上來看,整個城市都被綠色覆蓋著,植被非常的豐富茂盛。城市的街道也遵循著橫平豎直的規劃理念,看起來整潔有序。
由於是一座小城,秀山縣城的高層建築並不多,老城區的建築和現代建築顯得涇渭分明。在城市的外圍,就是星羅棋布的良田,真是一塊人居福地。
秀山縣屬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境內熱量豐富,年平均氣溫16.5℃。降水充沛,日照偏少,無霜期長,適宜農作物生長,也適宜人民生活居住。城區面積和人口分別達19.2平方公裡、18萬人,城鎮化率達到39.94%。全縣森林覆蓋率達52.1%,城區綠地率達36.4%。
秀山是沈從文名著《邊城》的原型地,具有獨一無二的邊城文化,土家、苗族文化遺存,歷史久遠,具有獨特的少數民族特色。是渝東南地區唯一的「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中國書法之鄉」。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旅遊觀光。
祝福秀山未來的發展會越來越好,喜歡的網友都來點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