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遊北鬥 】東部沿海城市 嘉興
嘉興是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發生了重大歷史事件——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地方。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秘密召開,會議進行至中途,突遭法租界巡捕的襲擾而被迫停會。會議就此決定轉移到了嘉興南湖的遊船上繼續舉行。
代表們紛紛從上海坐火車趕到嘉興,以遊湖為名來到預定的遊船南湖紅船上,將船停泊在煙雨樓東南方向的僻靜水域,於1921年8月3日上午11點左右,"一大"南湖會議正式開始。
正是這一天的嘉興南湖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個綱領和第一個決議,選舉了黨的全國領導機構——中央局;完成了在上海開始的所有議程,通過了主要的文件,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2021年將是中國共產黨誕辰100周年,我們為此而感到驕傲與自豪。
我國東部沿海城市嘉興歷史悠久,文化燦爛,作為中國江南文化的發源地,也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往前追尋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國的先民就在這兒孕育了長江下遊太湖流域早期新石器文化的代表——馬家浜文化。
縱觀嘉興地處中國華東、浙江東北、長江三角洲的腹地,座於江河湖海交會之位,區域位置如魚其喉,且以潮、湖、河、海並存的自然景觀馳譽江南,更養育了歷代名人輩出,名燥全國,影響甚廣及至天下。
遠的不說,僅近現代就湧現出了晚清大儒沈曾植、國學大師王國維、文壇巨匠茅盾、新月派詩人徐志摩、藝術奇才弘法師祖李叔同、大數學家陳省身、武俠小說大師金庸、新中國第一代西醫金學曙、漫畫家豐子愷與張樂平、早期翻譯莎士比亞戲劇全集的朱生豪等一大批中國名家大師。對於中華優秀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提高與普及;對於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精神自強,人格修養等多方面做出傑出貢獻。
這讓身在其中的嘉興人以及遠道而來的旅遊者,不由得產生了一種油然敬慕的情愫。可是嘉興所創造與奉獻出的卻遠不止這些豐厚的精神滋養,它在眾多的民生需求方面也交出了精彩的答卷:堂堂有名的嘉興粽子、南湖菱、藍印花布、杭白菊、烏鎮姑嫂餅、西塘八珍糕以及委婉的平湖派琵琶藝術,古今相傳的高竿船技;真可謂要吃有吃,要喝有喝,要穿有穿,要聽有聽,要看有看,幾乎是樣樣周全門門有道,只有你想不到沒有嘉興人辦不到;更有著新興發展起來的,每年一度的烏鎮戲劇節,西塘漢服文化周,特別是最時興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也鍾情於嘉興烏鎮定為了永久會址。
到東部沿海城市嘉興走一走,看一看,聽一聽,遊一遊吧;一個古老深厚而又時尚嶄新的嘉興,沒有任何理由讓人不嚮往、令人不驚嘆。
烏鎮戲劇節的 極大特色就在於各個演出場所的多元性、專業性以及創意十足的就地適應性。在路及可達的範圍內,各類造型迥異,大小不一,功能不同,卻同樣精彩別致的室內劇場;地氣鮮活,視野闊大,因地制宜的大型戶外劇場,還有太多適合演出的廣場舞臺,可供戲劇表演者選擇使用;
最令人感動的是,更有著眾多的全國乃至國際戲劇愛好者與旅遊者,作為戲劇存在的重要元素---觀眾,以極大的熱情參與其中,刺激著戲劇人的即興表演,使得烏鎮的戲劇演出紅火,激越而充滿生機!為烏鎮戲劇節的演出增添了戲劇工作者所期盼多元的、體驗的、體現的、間離的等等,難得的戲劇魅力。
烏鎮戲劇節另一大特色在於,它既是藝術家的專業戲劇節,卻融合了應該屬於觀眾的戲劇出發點;它也是一個代表未來,卻有意識地接近生活的戲劇節;它展示了小鎮不小的文化自信,它讓世界看到了具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自信的中國戲劇。
據烏鎮戲劇節組委會發布公告宣布,第八屆烏鎮戲劇節將延至2021年舉行, 那時的烏鎮將會更加美麗,更加精彩。
中國皮影戲之海寧皮影戲
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6屆會議決定,把中國皮影戲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海寧皮影戲"作為"中國皮影戲"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式入選世遺。海寧皮影戲現有包括國家級傳承人張坤榮、王錢松、徐二男等在內的7位老藝人,以及傳授幫帶著熱愛皮影戲藝術的年輕專職學徒。
徐志摩故居 徐志摩(1896—1931),現代著名詩人、散文家、「新月派」靈魂人物。蔡元培說他「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是詩」,是詩化了的詩人。
坐落於嘉興海寧市的徐志摩故居是徐志摩與陸小曼婚後度蜜月的「香巢」,也是硤石鎮20世紀20年代出現的典型中西合璧式少數住宅樓之一。在20世紀80年代初,志摩後人將故居捐贈給了國家。1999年時,故居整幢主樓建築按原貌修復為磚木結構的兩層樓房,間隔著紅磚線條疊砌的青灰色磚牆,散發著20年代特有的建築情調。
宰相府第風情街
海寧市鹽官鎮是觀賞錢江潮的著名勝地,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其中「宰相府第風情街區」位於鹽官小東門直街,是一條以清代宰相府第「陳閣老宅」為主景的千年古街。這條東西向的古街,全長600米,分布著陳閣老宅、楊兵部宅、鄭曉滄故居、城隍廟、五土廟等主要人文景觀,還有不少舊時民居和商鋪,文物古蹟薈萃,至今風韻猶存。
張樂平紀念館
我們都是聽三毛的故事,看三毛的漫畫長大的, 三毛人物的創意塑造者張樂平先生,是千千萬萬個孩童乃至成人們倍感親切又十分敬佩的老師,他在哪兒?他的家鄉在哪兒? 他的家鄉就在嘉興!
張樂平紀念館坐落在先生的家鄉浙江海鹽縣城中心, 「三毛樂園」之中。海鹽縣人民政府於1995年10月在縣城三毛樂園建立起張樂平紀念館,由著名作家巴金題寫館名·該館結構精巧,造型獨特,環境幽雅·館前草坪上矗立著張樂平與三毛在一起的銅像·館內陳列張樂平先生百餘幅漫畫珍品,不同版本的作品集,遺物,書法等。
京杭大運河—長虹橋
據《宋史·河渠志》載,蘇嘉運河「自秀州杉青閘至平江府盤門,在太湖之際,與湖水相連」。兩岸市鎮都是隨著大運河的發展而興起的,明清之際曾孕育了我國江南地區資本主義的萌芽。
鹽官(錢江潮)被蘇東坡譽為「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的錢江潮發展至今在海寧已形成了「一潮三看四景」的追潮旅遊。在鹽官鎮東約8公裡的大缺口觀看「雙龍相撲碰頭潮」,在鹽官可以看到「江橫白練一線潮」,在鹽官鎮西約11公時的老鹽倉觀看「驚濤裂岸回頭潮」,在夜間可觀看「月中齊鳴半夜潮」,同時可以享受一下聽潮之美妙。
錢江潮的形成與月亮、太陽的引力有關。東漢哲學家王充首次提出了「濤之起也,歲月盛衰」的論斷。後經科學家們長期研究證明:錢江潮是在月亮、太陽的引力和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作用下形成的。
海寧是觀錢江潮之勝地,這與海寧獨特的地理條件有關。錢塘江到杭州灣,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喇叭狀海灣。出海口東面寬達100公裡,往西至澉浦,江面驟縮到20公裡,至海寧鹽官鎮一帶時,江面只有3公裡寬。起潮時,寬深的灣口,一下子吞進大量海水,由於江面迅速收縮變淺,道路上湧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便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形成了陡立的水牆。
海鹽縣南北湖
南北湖是錢塘江口的一個潟湖,有長堤橫貫,將湖分為南北兩半故名。堤名中湖塘,長500米 。南北湖由湖塘、山林、濱海、古城四大資源要素(四大景區)組成,擁有豐富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
月河歷史街區1700多年以來,京杭大運河沿月河歷史街區南側一穿而過,運河兩岸燈火萬家,官舫賈船,穿梭不絕,一片繁華商業景象。
月河街區以平行的「三河三街」為基本格局――「京杭大運河」、「外月河」、「裡月河」三河基本平行,又在北麗橋附近相匯,其空間布局極具特色;「中基路」、「壇弄」、「秀水兜街」三街由於緊鄰運河和府城,而成為繁華的商貿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