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巨頭攻守戰:美團「狼來了」,攜程如何防?

2021-01-20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OTA巨頭攻守戰:美團「狼來了」,攜程如何防?

作者:曹恩惠

如王興所言,美團的邊界正在不斷延伸。在OTA領域,2020年其對霸主攜程,發起了有力的衝擊。而在2021年伊始,美團又搶佔了酒店行業的頭條:該公司欲入股國內老牌酒店集團東呈國際集團,投資金額或超10億元。

美團在酒旅領域的大手筆動作,直指攜程的腹地。種種跡象表明,新一輪的OTA「戰事」已起。在火藥味漸濃的節骨眼,攜程二次赴港上市的消息再度傳來。儘管攜程方面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回應「不予置評」,但無論是因疫情導致自身業務陷入困局,還是強勁對手美團發起的外部衝擊,攜程需要籌備更多的「糧草」應敵。

美團的「狼來了」,意欲攪動沉寂許久的OTA競爭格局。但面對攜程過去二十多年積累的「護城河」,這場攻防戰必定會演變成為持久戰。鹿死誰手,尚未可知。

美團欲「以下克上」

2020年發生的新冠疫情,打破了許多行業固有的競爭格局。鬆動之下,國內OTA領域更是「紛爭」四起:阿里旗下飛豬旅行首推「百億補貼」項目,美團上線「超級團購」。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動作均以酒店預訂「開刀」——飛豬的「百億補貼」,首期從酒店產品開始;美團的「超級團購」,主打高星低價酒店。

儘管酒店預訂不等同於OTA的業務生態,但得酒店者,必能在OTA領域割據一方。於是,當美團直攻攜程高星酒店的優勢領地時,後者已然嗅到了危機感。

事實上,近些年來,有關美團在酒店預訂方面超越攜程的論調此起彼伏。

2018年第二季度,美團酒店訂單的間夜量達7290萬,超過同期攜程、去哪兒、同程藝龍的總和,實現了逆襲;2019年,第三方網際網路大數據監測機構Trustdata的相關數據顯示,美團當年的在線酒店訂單量佔比為50.9%,登上國內第一大在線酒店預訂平臺之位。

2020年,美團再度提升了自身在OTA領域酒店預訂環節的地位。財報顯示,其去年第二季度國內酒店間夜量為7800萬,遠超國際OTA巨頭Booking、Expedia。

「間夜量」是酒店行業的核心指標之一,是指酒店在某個時間段內,房間出租率的計算單位。然而,以「間夜量」作為對比指標曾經備受爭議。「間夜量數據前些年很容易摻雜水分。」一位酒店從業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早些年通過刷單、鐘點房轉化等方式都可以提高間夜量數據。

2017年4月,當美團宣布當年「五一」假期期間酒店實現了單日入住間夜超120萬時,質疑聲很快襲來,統計口徑、刷單行為均是主要的爭論點。但數年過後,間夜量依舊成為酒店行業不可忽視的指標,這背後反映了不同企業的考核思維。

「美團以『間夜量』作為業務考核,看重的是酒店訂單量;攜程側重的是成交額和整體收入。這就出現了儘管美團酒店訂單量超過攜程,但酒店成交額卻不及攜程的現象。」前述酒店業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美團酒店訂單量做到全球第一,只能說明其在廉價市場取得了成功,而低線市場恰恰是去年國內疫情陰霾下最先復甦的酒店市場之一。

事實上,美團並不是唯一一家受益於低線酒店市場率先回暖的OTA。2020年酒店行業復甦的過程表明,同程藝龍也嘗到了甜頭。去年前三季度,該公司實現淨利潤2.46億元,盈利能力顯著回升。同程藝龍財務長範磊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曾表示,該公司及時抓住了低線城市的下沉市場。

不過,佔據了低價市場滲透率和話語主導權的美團,面臨的是高訂單量低交易量的不對稱狀況。而若要改變這一現狀,只能向上走,開闢高星酒店市場。

「高星酒店客戶群體擁有更高的消費能力和粘性。」有文旅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高星酒店的背後是更高的利潤,在這一領域,攜程擁有絕對的優勢。

2020年7月,美團上線「超級團購」,但這一舉動被業內視作推動高星酒店業務的升級版舉措。早在三、四年前,美團已經向高星酒店在線預訂業務進行拓展,但起初並不樂觀,並一度陷入用低價酒店產品充當高星酒店產品的輿論風波之中。

而此次上線的針對中高端酒店的「超級團購」,美團所覆蓋的高星級酒店產品數量並不多,儘管折扣力度大,但其價格範圍主要針對高星酒店下線500元上下的價格。這意味著,美團依然延續著過去開闢低線酒店市場時所採用的低價策略。

美團欲「以下克上」的戰略能否取得成效,尚待觀察。但其邁出了必然的一步。華住集團總裁、華住中國CEO金輝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認為,「疫情的安全性與遊客的需求提升,使得對住宿的高品質有了更高的需求,酒店行業的產品品質、服務品質得以提高、精益。」

這表明,中高端酒店領域的資源爭奪,必將引發兩大OTA巨頭的決戰。

攜程需再度「進化」

攜程赴港二次上市傳聞的出現,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只不過,在這次傳聞中,攜程二次上市的計劃更為具體:1月11日,有媒體報導稱,攜程將計劃於今年上半年赴港二次上市,募資最少10億美元,已經接觸了中國國際金融公司、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商討在香港出售股票計劃。

儘管依舊是「不予置評」的回應,但眼下,回港二次上市募集更多資金,成為攜程應對內外挑戰、穿越寒冬的可選之路。

二十多年的發展,使得攜程已成為國內最大在線旅遊平臺。但「冰冷」的財務數字不得不讓這個OTA老大哥認清現實,雖然後疫情時代,攜程的各項業務逐步回暖,但虧損依舊嚴重。

2020年前三季度財務數據顯示,攜程實現營業收入133.52億元,同比下滑51.15%;虧損42.51億元,同比下滑184.97%。

造成攜程前三季度虧損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去年年初,首次影響,攜程取消數百萬訂單,涉及交易金額超過310億元。這隻「黑天鵝」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攜程2020年上半年的虧損額定格在58.29億元。直到2020年第三季度,攜程才迎來扭轉——去年首次實現單季度盈利,淨利潤為15.81億元。

但面對上半年的巨大虧損,攜程無法鬆懈。更重要的是,一方面,疫情帶來全球文旅行業「先破後立」的機遇,攜程需要主要變革戰略;另一方面,美團、飛豬等OTA平臺發起的衝擊,迫使攜程也需要再度進化。

「攜程二十多年以來一直只在做一件事,就是旅遊。」攜程集團CEO孫潔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該公司目前在旅遊這件事上做得「還不夠」。

但不可否認的是,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攜程最起碼在酒店領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酒店供應鏈。不僅入股了國內頭部酒店集團,收購其他OTA平臺擴充自己的體量,而且還自創了高端酒店品牌麗呈。

這與美團欲入股東呈國際集團形成鮮明對比,雙方在酒店領域的競爭從線上延伸到了線下。

面對來自美團的阻擊,攜程似乎並不慌亂。手握客單價和用戶粘性的優勢,攜程既不畏懼「價格戰」的風險,也不擔心高端酒店資源的流失。而攜程所需要關心的,是流量的增長與運營。

在去年10月份釋放了強調深耕國內市場的信號時,攜程還拋出了一個新定位,即從傳統的交易服務平臺變成為一個營銷平臺。在這一定位轉變的背後,攜程試圖能夠更好地捕捉用戶偏好、滿足用戶需求,特別是旅遊相關的短視頻、直播、筆記攻略等內容,實現用戶與新產品的連接。

這成為攜程「進化」的一個鮮明特徵。在營銷平臺的定位之下,流量的經營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美團在OTA領域的成功,在於其打造「Food+Platform」超級平臺模式,讓美團酒店在流量獲取上獲得了加持。而攜程未來業務能否獲得新突破也需要更多流量的支撐。

「攜程的產品是自帶流量的,但我們也在發掘新的流量。」孫潔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攜程會面向所有的平臺開放合作,包括百度、騰訊、小紅書、抖音等。

2020年,攜程通過直播帶貨的形式,秀了一把私域流量經營的肌肉。

今年1月9日,攜程宣布在攜程社區中推出星球號,景區、酒店等商家不僅可以發布官方圖文、短視頻、話題互動和挑戰活動,還可以利用攜程直播平臺開直播讓用戶快速「種草」。

據攜程集團執行副總裁、首席市場官孫波介紹,攜程擁有公域和私域流量兩大引擎,驅動目的地和品牌增長營銷。「依託於攜程縱橫營銷平臺,可以實現公域和私域的高效轉化與流通。公域豐富的資源形態包含創新廣告、時令大促和IP矩陣,能夠實現用戶的持續拓新,為私域流量池不斷蓄力。」

相關焦點

  • 美團「狼來了」,攜程如何防?
    如王興所言,美團的邊界正在不斷延伸。在OTA領域,2020年其對霸主攜程,發起了有力的衝擊。而在2021年伊始,美團又搶佔了酒店行業的頭條:該公司欲入股國內老牌酒店集團東呈國際集團,投資金額或超10億元。美團在酒旅領域的大手筆動作,直指攜程的腹地。種種跡象表明,新一輪的OTA「戰事」已起。
  • 先投資攜程美團又下注滴滴 OTA巨頭Booking圖啥?
    (原標題:先投資攜程美團,又下注滴滴,這家市值近千億美元的OTA巨頭圖啥?)
  • 冬天裡的OTA:攜程、飛豬、美團三國殺
    美團投資人徐新之前有過一個評價,她說,美團這種超級平臺模式,是可以不斷「長出花」來的,而旅遊就是其中的一朵。具體說來,這是一家「吃貨」聚集的平臺,但吃喝玩樂之外,用戶自然也就有了在當地住宿旅遊等更多需求。美團做旅遊業務的切入點是酒店團購。
  • 美團攜程酒店代理商申請加盟多少錢?有哪些入駐條件?
    且不說新手,即便是酒店行業混跡很多年的人也不清楚到底如何才能入住平臺,更別提跟酒店的深度合作以及後期運作了,本人團隊進行ota酒店代理商多個年頭,關於美團攜程酒店代理商申請加盟多少錢,有比較系統的經驗。
  • 如何提高酒店在攜程、美團裡面的OTA排名?
    攜程、美團是酒店線上運營的重要平臺,但是影響酒店在平臺OTA排名的,除了酒店自身的經營之外,還有平臺制定的排名規則,所以把握好平臺舊的規則,及時了解新的規則,才能更好地提高酒店的OTA排名。
  • 神秘的ota電商?酒店代理怎麼做?
    Ota又稱線上旅行社,ota的平臺有好多,了解的人都知道我們常用的美團、飛豬、攜程等都是ota平臺。當然許多酒店也有自己的線上平臺,但是客戶來源太窄不易出圈。所以許多單體酒店(當然也有連鎖酒店)就會選擇入住ota平臺,來增加客流來源。酒店入住ota平臺可以自己入住,還可以通過酒店代理商來入住。
  • 攜程代理通怎麼取得?
    現如今OTA行業越來越火熱,攜程作為當之無愧的領頭羊,自然是人人都想加入的。那麼如何加入攜程,做攜程的酒店代理,如何開通攜程的代理通後臺呢?再說如何做攜程的酒店代理,如何開通代理通之前,我先給大家介紹一下ota,以及ota平臺的三大系統,解釋一下為什麼攜程是這個行業的領頭羊。
  • 4大OTA解讀:專注酒店的Booking與美團VS綜合旅遊的Expedia與攜程
    在很多人不知不覺之時,美團已經躋身世界級OTA巨頭之列。5月23日,美團點評的一季度財報顯示,國內酒店間夜量由2018年一季度的6060萬增長至2019年同期的7860萬,同比增速29.8%。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12個月內,美團的國內酒店間夜量合計已達3.02億,成為「一年3億間」的在線酒店預訂平臺。
  • 對戰兩大國際巨頭和美團,攜程哪來的底氣?
    而國內OTA巨頭攜程,在9月25日發布今年二季度財報,營收32億元,同比-63.7%,毛利潤同比萎縮56%。但此後兩個交易日股價卻連續大漲,漲幅達15.3%。究其原因,一方面,國內新冠被控制,攜程住宿預訂業務環比上升9%,商旅管理環比增長29%,業務加速復甦。
  • 智宿薈酒店OTA代運營公司可信嗎?如何合作是最有效呢?
    、美團平臺相比其他預訂平臺來說,都具備一定的影響力。目前大部分酒店商家都紛紛入駐攜程、美團平臺,為了能夠更好地將攜程、美團線上店鋪快速的走向正常運營狀態,選擇代運營公司進行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而選擇酒店OTA代運營的可信度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酒店代理主營哪家OTA平臺好呢?
    酒店代理是最近正在興起的一個項目,它是介於酒店與ota平臺之間的一個中間商。常見的ota平臺主要有美團、攜程、同程、藝龍等等都是ota的平臺。酒店代理商在酒店方那裡拿到一個最低價,然後加價掛在ota平臺上售賣,從中賺取價格差。
  • 攜程沒想到對手是美團
    國際化進程受阻的同時,攜程在國內還不得不面臨與勁敵美團的正面激戰。此前多年,攜程的業務、流量的相對獨立性,以及創始人梁建章的行事風格,使攜程一直游離於網際網路頂級流量大廠的競爭格局之外。疫情來勢洶洶,攜程的業務受到重創,這是否會促使攜程轉向與更多夥伴連橫?未來,攜程與美團雙方爭奪的焦點與壁壘又會在哪裡?8月21日,美團發布了一份頗為硬核的二季報。
  • 黃金周補貼戰,攜程、飛豬、美團OTA「三國殺」
    他認為,OTA 是把商家的庫存拿到自己的平臺上,通過提升銷售效率來獲取更高佣金的模式,但商家並沒有因為這樣的模式而獲得可持續的發展。首先友商平臺是否能真正拿出所謂 " 百億 " 來投入到旅遊產品的補貼中,這個是存在疑問的。」三足鼎立儘管梁建章如此回應,但在多年前和去哪兒網的那場補貼大戰中,攜程並不像現在這樣淡定。2014 年,去哪兒大打價格戰,以虧損近 24 億元的代價,換來了營收、股價和市場份額的快速增長。
  • 2018展望|攜程美團飛豬們:從殲滅戰到持久戰
    一位業內人士評價稱,「OTA崛起都是一時一地的土壤,Expedia在美國,Booking在歐洲,Agoda在東南亞,攜程想複製到東南亞,美國,就像他們複製來中國一樣難。」 它的股東之一Priceline不願看到攜程順利出走。2017年下半年Priceline入股美團被業界解讀為同時雙邊下注,牽制攜程國際化步伐。
  • 美團蠶食攜程
    復盤美團酒旅的業務歷程,我們會發現其發展與王興所言相差無幾。2014年,美團正式成立酒店事業部,在此之前的一年時間中,負責酒店業務的美團副總裁陳亮帶著幾個人的小團隊已經跑通了酒店的業務流程。當時的攜程主要定位於商旅人士的出差需求,而商旅人群的特性則決定了攜程的業務特徵。
  • 傳攜程將二次上市?OTA頭部玩家動作頻頻
    攜程開始發力建設內容平臺,藉助上億用戶的力量,自己生產內容,提高用戶活躍度,也帶來流量的支持。巨頭入局搶奪蛋糕  春節的腳步漸近,越來越多選擇「就地過年」的消費者們,也開始盤算起了即將到來的長假將如何度過。
  • 攜程大股東看好美團旅行,Priceline與美團旅行戰略合作!
    而此前,Priceline在2014年8月,以5億美元投資攜程,並於2015年進行增持,成為攜程重要股東。而2015年對於攜程也意義非凡,在這一年先後完成對老對手藝龍和去哪兒的收購,OTA行業僅剩單一巨頭。但此後,攜程在產品、服務等方面,不斷被爆出消費者的不滿。
  • 攜程大股東看好美團旅行,Priceline與美團旅行戰略合作
    而此前,Priceline在2014年8月,以5億美元投資攜程,並於2015年進行增持,成為攜程重要股東。而2015年對於攜程也意義非凡,在這一年先後完成對老對手藝龍和去哪兒的收購,OTA行業僅剩單一巨頭。但此後,攜程在產品、服務等方面,不斷被爆出消費者的不滿。
  • 交易額突破320億元,美團點評酒旅如何突破攜程
    高星戰區是2016年劃分出來的,這一戰區客單價達到400元,直接動了攜程的蛋糕,與其正面交鋒。高星酒店責權劃分更細,不能像普通酒店一樣用電銷模式來推。銷售團隊成員必須是穿西裝,說英語。2013年8月,美團只有團購業務,地推團隊是什麼品類都談,包括餐飲、酒店、溫泉、KTV,在這種情況下,杭州300元以上的酒店產量突破25%。
  • 攜程和美團為什麼對陣?99%消費者不了解的事
    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作為中國在線賓館預訂行業的垂直巨頭,攜程旅行在20年的發展歷史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攜程旅行的發展史貫穿於中國酒旅行業的發展歷史中,但隨著行業的發展,在線賓館預訂行業的發展格局被美團網改寫,以下沉市場式發展路徑為主的美團網,正在對傳統的老牌巨頭攜程旅行系賓館預訂平臺發起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