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抓緊,再吃一次惠民路
老杭州人都知道,吳山廣場旁的河坊街一條路,熙熙攘攘,是遊客喜歡的景點;倒是旁邊幾十米遠平行的那條惠民路,才是真真正正過俗世日子的地方。
惠民路,東起中河路,西至延安路,有說法是因為北宋時蘇東坡在此設藥局,有惠於民,因而得名。而對住在附近的人來說,惠民路的精髓,卻集中在定安路口以東,那短短百來米的距離中。這裡集中了幾十家街邊小店,家家都有拿得出手的美味:福緣居的滷大腸、源興麵館的片兒川、鼎順小吃店的生煎包……
只是這條煙火小巷,最近也傳出了整改的消息——因為十三灣巷拆遷,惠民路上的鼎順、福緣居、永津、源興麵館……這些街坊鄰居愛的小店,也搬遷在即。這幾天有時間,可以趕緊去惠民路轉轉,還能趕上刷最後一波美食——生煎包、豆漿油條、滷大腸、筍乾老鴨煲……
鼎順小吃店:
發小合開小吃店30年
有人曾經打包400個生煎包
早上9點半,空氣中滿是火烤的熱,從惠民路定安路口往東走到渾身是汗,終於在一群店面中看到了鼎順小吃店的招牌。
五個字簡潔地掛在門頭上,下面是敞開的卷閘門,一眼就把店裡看得乾淨:幾張方桌長凳,幾把風扇慢悠悠地轉動,門口是煎生煎包的大鐵鍋,一位大叔板著臉守在後面,不笑不說話。幾個阿姨跑來跑去跟客人搭話,透著熟絡。牆上掛著價目表:煎包跟鍋貼都是7角,小餛飩4元。
這個點,已經過了吃早飯的高峰期,店裡的人神情都蠻放鬆,說一陣笑一陣,並不著急趕去上班。但是買煎包的人還是會排隊,十個十個的打包。
我在店裡轉了一圈,終於找到了老闆之一陳麗娟——頭髮烏黑,衣服穿得俏麗,說一口杭州話,有問有答。
這家店是她跟發小合開的——就是門口守生煎包攤的大叔,叫胡建鋼;兩個人從小學一路同學到高中,一起開小吃店,一個愛說話一個不說話,開開心心合作了30多年。一開始在定安路遊泳館旁,19年前遷來惠民路。
「我們這家店,做的就是周邊街坊鄰居生意,一吃吃了十多年的都有,你看那個男伢兒,他爸爸一點點高的時候就在這裡吃早飯,現在帶著他一起吃。」陳阿姨隨手指指我們左手邊的一張桌子,「附近單位的人也會到這裡買早點。他們喜歡打包,一個單位一起買,100個生煎包起拿,最多一次我記得拿了400個。」
新的店址已經找好,就在杭四中南門對面,「不想離老街坊們太遠,怕大家過去不方便。」陳阿姨說。
我叫了一碗小餛飩,一份生煎包。小餛飩是典型的杭邦味道,厚皮,清淡;生煎包個頭不大但是皮很薄,煎得酥酥的,咬下去會咔嚓響,底脆肉嫩不油膩,不蘸醋也能空口吃好幾個,再喝一口餛飩湯,熱熱的落胃。
福緣居:
老鴨煲燉3小時,大腸只賣30份
就要燒70年前的杭幫味道
從鼎順出來再往東走十幾米就是福緣居。老闆姓郭,40多歲,杭州人。他正在操心新店的店址。「有朋友介紹我進商場,我沒答應。我們店進了商場,味道就不對了。」
福緣居店面不算大,樓上樓下20多張桌子,做的是杭幫菜。「我今年快50歲了,我們廚房裡有個師傅,70多歲了。我們做的就是70年前、50年前家常杭幫菜的味道。」
為了保住這份舊時口味,福緣居開了10年,用的是每年從農村新鮮打來的純菜籽油,湖羊醬油,西湖味粉——都是杭州人自家廚房會用的調料。菜單上有大腸、醋溜魚頭、筍乾老鴨煲……用郭老闆的話說,很多都是現在沒人做的菜,因為做法繁瑣,利潤還低。
比如滷大腸,每天光洗就要三四個人洗上兩個鐘頭。筍乾老鴨煲要用瓦罐燉上3個鐘頭,這樣鴨子看起來外形一點不變,但是用筷子一插就爛。
這些菜在店裡很受歡迎,四五十歲的老客人搶著要吃,年輕人也喜歡:「老鴨煲每天我們只燉兩個,滷大腸30份,都是要被搶光的。」人均55元到60元的價格,很多回頭客會專門找來再吃。如今,店面要搬走了,知道消息的客人都來加郭老闆的微信:「說新店地址定下來一定要發給他們。」
我們要了一份店裡出名的滷大腸。趁著熱一口咬下去,不油,真正的外酥裡嫩,帶一點點甜味,有嚼勁又不會太硬,果然是老杭幫味道。郭老闆特別交代,別放涼了,要現買現吃,味道最好。
社區:
這裡曾經是清代行宮
住過中國銀行的創始人
在惠民路旁邊的太平坊巷,我摸進了清河坊社區的辦公室。社區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要拆遷的其實不是惠民路,而是旁邊的十三灣巷,因為背靠惠民路,所以有些店面也劃入了拆遷範圍。
「這一帶以前是清朝行宮,後來民國時候中國銀行行長金潤泉的房子也在這裡……惠民路以前是條河,你們說的那些小吃店,都是1996年以後才開起來的……」一位老伯告訴我。
百年前,十三灣巷藏著民國時期著名銀行家、雅號「金半城」的金潤泉的深宅大院,有中式的園林、歐式的建築以及草坪、花廳等等,號稱是杭州的「華爾街」。
只可惜,現在這個大院早已不復存在,留下來的老房子也破敗不堪,只有巷邊牆角的「德潤堂金界」石碑,見證著十三灣巷的歷史嬗變。
為什麼要拆,是因為十三灣巷有些房子,真當是有年頭了。
「這一片的房子,很多還是木結構,沒有衛生間的,透風漏雨,梅雨季節陰暗潮溼。小區裡的巷子又窄,救火車根本進不了,消防安全都是問題。」社區的工作人員說,拆遷,也算是解決這些住戶的民生問題。
說到這裡,社區裡一位大伯開起了玩笑:「我們自己私下說笑話,這附近原來是清行宮,不知道這次拆遷,會不會挖出什麼寶貝來呢。」
我們問到了部分小店的新地址:
福緣居新址:
河坊街35號
鼎順小吃新址:
延安南路吳山銘樓下,杭四中南大門對面
源興麵館新址:
定安路地鐵站B出口
陳八兩麵館新址:
光復路解放路交叉口
(責編:袁菡苓、高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