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機場為消除大霧影響擬開紅眼航班(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23日 09:54 來源:
昨日上午,一位滯留首都機場的旅客坐在自己的行李上。前日霧鎖京城,200多架航班被迫取消,3萬多名旅客滯留首都機場。為消弭大霧給航班帶來的不利影響,首都機場擬於今日執行跨零點的「紅眼航班」。所有航班今日將恢復正常。實習生李強攝 |
一位遊客疲憊地趴在行李上。本次由新加坡飛往北京的航班乘客因對滯留太原16小時的賠償不滿與國航發生糾紛。實習生李強攝 |
新京報訊(記者 劉洋)為消弭大霧給航班帶來的不利影響,首都機場擬於今天執行跨零點的「紅眼航班」。新華社報導稱,22日全國道路交通安全形勢繼續保持平穩,華北和東北地區大霧消散,交通基本恢復正常。上午9時許,自21日以來在北京、天津、河北、遼寧四省(市)出現的大霧已逐步消散,已封閉的高速公路自10時後全部開通,交通恢復正常。
前天京城被大霧所襲擊,200多架次航班被迫取消,3萬多名旅客滯留首都機場。為了迎接今天到來的返程高峰,昨天首都機場的兩條跑道全天開放,起降飛機達1300架次創下首都機場航班起降的新紀錄。今天首都機場所有的航班均將恢復正常,迎接返程高峰。
首都機場有關人士介紹,前天因大霧而取消的200多架次航班,昨天均穿插在正常的航班內飛行,首都機場平日的航班在1100架次左右,加上大霧取消的200多架次,首都機場執行的航班將超過1300架次,這也將創下首都機場飛行航班的紀錄。由於飛行的航班數量眾多,首都機場兩條跑道將全天開放,如果這些航班在昨天沒有飛完,首都機場還將在今天執行跨零點的「紅眼航班」,以保證今天的航班正常運營。
■目擊
多數旅客無奈滯留候機大廳
航班大面積延誤後僅少數航空公司為乘客提供住宿
本報訊(記者陽思齊 葛江濤)昨日上午,北京大霧散去,但由於延誤、取消的航班眾多,導致仍有大量旅客滯留首都機場。記者採訪了解到,只有少量航空公司聯繫了與機場10分鐘車程的賓館供乘客住宿,而更多旅客只能滯留於擁擠的候機大廳。
改籤費·乘客無奈掏腰包
家住北京的齊小姐購買了東航和紐西蘭航空聯票,本應該前日中午12點10分起飛的MU271次航班因大霧延遲,齊小姐從東航處獲悉可獲免費改籤。可是當齊小姐諮詢負責從雪梨到基督城的紐西蘭航空公司時,她得知自己必須負擔50澳元,折合人民幣300多元的改籤費。
「這改籤費付得太不值了。昨晚東航還不提供食宿,多虧我是北京人,帶著女兒打車回家了,要是外地的,這一宿該怎麼過呀?」齊小姐父親說。而紐西蘭航空公司的理由是,大霧是不可抗力,與公司無關,乘客應該支付此筆費用。據記者了解,昨日改籤中遇到此類情況的旅客為數不少,大多只能自認倒黴。
退票·中介擅自撤消定票
「我父親病重,我急著回去看他,現在票沒了,怎麼改籤啊!」黃小姐原定於前日乘坐東航MU5134航班14點20分起飛前往溫州,因大霧延誤後,欲改籤的黃小姐發現東航並無自己電子檔案。
與北京順達航空服務中心聯繫後她得知,自己的票被訂票公司擅自取消了,而事前並無任何通知。昨晚20時,焦急的黃小姐只有自費1680元,全價從東航購買了當晚飛往溫州航班。「如果順達不能給我一個滿意的答覆,回溫州後我會考慮起訴」。
順達航空服務中心王女士說,過年訂票量大,因航班延誤改籤的情況也較多。不排除出現操作失誤可能性。希望能與黃小姐協商調解此事。
旅行團·6日遊蒸發一天
昨日上午11時,來自河北滄州的11名旅客正在國際航班入口處清點已改籤的機票。
據其中旅客韓先生介紹,此次是隨康輝旅行社團隊赴日本東京、大阪等地旅遊的。原計劃是6日遊,因為昨日大霧航班改籤延誤一天,但回程的航班旅行社卻不能給予相應的改籤,所以他們的旅遊行程只好由原來的6日縮水到5日。
賠償·延誤16小時賠200
昨日上午11時許,國航CA970次航班因大霧和機械故障在延誤10餘小時後抵達首都機場。數十名乘客拒絕下機,並與國旅負責人就補償問題產生激烈爭執,但未就補償達成一致。機場人員介紹,CA970次是從新加坡直飛北京,由於大霧於前天早晨6點迫降於太原機場。
航班一些乘客反映,其不滿原因一是在航班滯留太原期間長達16個小時,即前日早晨6點降落至昨日10點重新登機。期間,190餘名乘客均在狹窄的機內或擁擠的候機大廳度過,兩名疲憊的乘客還出現昏厥。
乘客翟小姐手持自己在太原機場輸氧病歷氣憤地說,「難道一定我死了才能獲得應得賠償嗎?」針對這次長時間延誤,她提出希望至少獲得4000元補償。
翟小姐診斷書上顯示,由於過度勞累導致缺氧,太原機場醫務人員對其進行了免費輸氧。據介紹,此次航班中有相同症狀的還有一位70餘歲老人和一名金姓機組人員。
煙臺籍乘客周晶明稱,國航不僅未在太原提供住宿服務,還一直隱瞞了飛機故障這一事實,他拒絕接受國航的補償方案。
至昨日傍晚,國航和乘客達成妥協,商定補償費為300元,12名旅客被國航安排至北三環的遠方飯店。身體仍有不適的翟小姐因急於就醫,於昨日下午3時許接受了200元補償離開首都機場。
國航負責處理此事的工作人員李曉林告訴記者,對於大霧和飛機機械故障的補償,公司依據的是國家對於民航的有關規定。200元不是對航班延誤的賠償,而是對其連帶後果的補償。比如北京的消費水平、去往目的地的火車票價等。
「許多乘客已經接受了我們的200元補償,對於有異議的,我們晚上提供了賓館住宿。」
■特寫
6建築工歸國夜宿2號航站樓
「都是天氣造成的。」坐在行李車上的老許打了個哈欠。拿到機票後,這位漂流中東6年的福建閩清籍建築工才「塌實了」。直至昨日12時,老許和他5位同鄉仍然等候在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候機大廳裡。因大霧造成航班延誤,他們前日晚剛回國便在各航空公司的售票窗前穿梭了一夜,直到昨日才拿到晚間及今早回家的機票。
老許說,他們6人2001年到以色列做建築工人,為省錢,他6年沒回過家。「6年不回家誰不急啊!」這次他們是從以色列到烏茲別克斯坦轉機抵達北京,前日一下飛機,就因天氣原因延誤班機。「想想幾小時後就能回家,再苦都忍了」,老許已不年輕了這幾天沒怎麼合眼,但大霧並未影響他的豁達。看了一眼機票,他說,想想也能理解航空公司的難處。
本報記者 葛江濤
■觀察
航空公司能否真誠道聲歉?
此次大霧造成的航班延誤給中國航空公司帶來了一次集體突擊大考。新華社也於昨日刊發題為《「航老大」離「以人為本」還有多遠》的評論員文章,文章認為,乘客是航空公司的「衣食父母」。可是,由於我國民航業的市場化程度不高,競爭也不充分,使個別民航工作人員長期以「老大」自居。所以,他們面對乘客時態度傲慢也就不足為奇了。
文章提到了一個國航CA1538延誤處理場景,當一位乘客提出希望安排老人和孩子到賓館稍作休息時,一位服務人員卻拿出一本《民航客運規則》,指著「如果是天氣等突發事件原因,航空公司將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但費用由旅客自理」的條款讓乘客看。
文章表示,這位服務人員的做法雖然並未違反民航的服務要求,但卻令乘客深感該服務人員缺乏基本的人情和關愛。文章認為,不管是不是天氣等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誤,航空公司每一位值班的工作人員都應該設身處地地為乘客著想,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應急服務,哪怕只是一句真誠的道歉,也能獲得大多數乘客的理解。
責編:多國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