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網訊 新學期伊始,市民孫女士還沒有從孩子入學的喜悅中走出來,便遇到了一件令她擔憂的事。
家長:孩子書包無處放,只能擱在座椅上
孫女士的孩子就讀於採荷一小錢江苑校區,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開學沒多久,這位細心的媽媽便發現,教室裡的座位竟然沒有設計抽屜。
「現在孩子只能把書包擱在座椅上,自己坐一半,書包『坐一半』。因為書包裡裝了很多東西,表面凹凸不平,孩子硌得難受。」孫女士很擔心,要是一直靠在這樣的書包上上課,不舒服不說,還會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記者了解到,錢江苑校區在2008年建校之初,就在每個教室後面設立了儲物櫃。那麼把書包暫存到柜子裡,會不會是一個解決方法?
「應該不行。」孫女士說,「儲物櫃主要是放午餐盒,水壺和字典之類的閒雜用品,現在小孩子的書包那麼大,怎麼塞得進去?」
學校:建議騰書物到儲物櫃
有調查顯示,學生的眼睛與書本保持33釐米的距離是保護視力的最佳狀態,但如果學生坐姿不正確,就容易貼近書本看書。如果眼睛長期與書本之間的距離小於33釐米,容易形成近視。另外,由於背靠著書包每天至少要8個小時,坐姿的不正確會使學生頸部肌肉和背部肌肉處於緊張狀態,長期保持不正確的坐姿,還易引起頸肩腰部疼痛,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對此,採荷一小錢江苑校區校長王紅告訴記者,這些課桌都是2008年江幹區教育局統一公開招標購買的,不僅是錢江苑校區使用這樣的課桌,其他不少學校也是如此。
「我覺得課桌不帶抽屜的具體原因,在於考慮到孩子們正處於生長發育期,」王校長說,「課桌下方需要留出足夠大的空間,讓學生能更舒服地坐著聽課。」
「設立儲物櫃還有一個好處,」王校長補充說,就是讓孩子們學會如何管理自己的東西,培養自理能力。
王校長說,其實儲物櫃的空間是可以容納飯盒、文具以及小書包的,大多數學生也是這樣擺放。但如果書包比較大,建議家長讓孩子把書包裡的書和雜物,騰一些放到儲物櫃裡,再把書包掛在椅背上,這樣也就不會佔用座椅的空間了。
新課桌與儲物櫃的組合,原為方便上下學
江幹區教育局局長徐暉說,這批不帶抽屜的課桌屬於新式課桌,是近幾年才開始使用的,主要面向小學低段學生,目前江幹區至少有三、四所小學採用了新式課桌。所有使用這類新式課桌的班級,都會在教室裡配備儲物櫃。
「這些儲物櫃,就是用來代替抽屜的。」徐局長說,「我們現在鼓勵學生將課本、字典等放在儲物櫃裡,學生就只用帶很少一部分書和作業本回家,這樣減少了書本的搬動,也就減輕學生的壓力。」
不帶抽屜的課桌移動起來也更加輕便。「在小班化課堂裡,由於教學需要,老師經常會安排孩子們圍成小組坐。因為這些新式課桌很輕便,學生搬動起來也會更加方便。」
除此之外,不帶抽屜的課桌,桌面下的空間要比普通課桌大很多,學生放腿的地方也不再「憋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