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包稱重」實驗,這個學校做了一個月發現……

2020-12-13 白沙天地

每天早晨出門前,育才實驗學校三年級學生孫敬原媽媽都會徒手給兒子的書包稱重,在手上掂量掂量,如果有書包超過娃體重的10%,她就要協助孩子減輕書包重量。

這是育才實驗學校為減輕學生負擔而實行的「給書包減重,為身體減負」青少年關愛行動,新規一出便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支持,實驗一個月後,家長們發現,原來沉重的書包是可以變輕了。那麼他們是怎樣給書包減負的?今天,記者進行了深入了解。

家長集體為書包稱重

低年級超重高於高年級

連日來,記者走訪發現,每天放學後各個學校的門口都會出現書包」交接儀式」,家長見到孩子第一件事就是接過孩子的書包,扛在自己的肩膀上。為什麼不讓孩子自己背書包呢?接受記者採訪的家長不約而同的表示,回答都是一樣的:「書包太重了,孩子背不動。」

「知識的力量究竟有多重」,育才實驗學校發了一項調查,歡迎全體學生家長一同給書包稱重,「家長參與率高達99.87%。」育才實驗學校副校長郭園園告訴記者,從反饋的數據,低年級學生書包重量超負荷的現象較為嚴重,超重佔比均已達60%以上,高年級情況較之有所好轉,但超重比例仍有待縮減空間。

為啥低年級書包超重比例超過高年級?超重的書包裡裝了啥?郭園園告訴記者,在徵得學生同意後,老師們打開書包發現,低年級小朋友的書包除了教材,還有豎笛、水彩筆、課外書幾乎都放在書包裡,「一方面低年級學生不太會整理,加上體重比較輕,所以超重就會明顯高於高年級。」郭園園建議說,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學會整理書包了,把不用的書從書包裡拿出來,所以到了高年級超重現象明顯好轉。」

書包重量不要超過體重10%

超重易壓彎脊柱

「我們其實也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看到孩子就接過了書包。」孫敬原媽媽告訴記者,想給他們書包「減負」,但無從下手,只能接到孩子時幫忙背著。

那麼超重的書包對學生又會產生什麼影響? 「書包重量與自身體重最大比值已經到50%,實際上孩子們是難以承受著這些『壓迫』。」在對比大量數據後,廣陵區中醫院醫生劉婧告訴記者分析說,學生每天背一個15公斤的書包,相當於每天背3袋大米或30瓶飲用水重量的書包上學,這對學生的脊柱健康產生較大的影響。

「脊柱容易變形,骨骼生長受抑制,從而造成身高發育受影響。如果孩子骨質疏鬆,則容易引起脊柱側彎。」劉婧建議,一般書包重量不大於自身體重10%,也就是說40斤的娃,最多也只能背4斤重的書包。

自編「書包減重」行動指南

家校協力「減重 」

那麼孩子肩膀上的書包,能不能輕下來呢? 記者走訪發現,為了給書包減負,老師們也是絞盡腦汁,育才實驗學校推出的第一項舉措就是培養孩子勤於整理書包的好習慣,明確不同學科課本、工具書、學具等家校處置建議,指導學生養成自理習慣,隨後還推出了」書包物品整理清單」讓家長有據可依。

「低年級學生動手能力較弱,自理能力還在慢慢培養之中,以往都是大人們幫助,現在小朋友在老師的指導下學會科學擺放,充分合理地運用抽屜,比如將<經典誦讀三百篇>等每天學習的書本放在抽屜不帶回家。」郭園園介紹說,如果實在超出體重10%的部分,就建議用小拎包帶著,減輕雙肩的壓力,「老師針對書包和體重佔比超出10%的學生,在學校進行個別指導,學生正逐步養成每天整理書包的好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育才實驗學校還特地制定了「『給書包減重,為身體減負』青少年關愛行動指南」,從學校、教師、學生、家長四個方面制定「減負」舉措,比如老師要嚴格按課表安排規範執教,杜絕隨意調課等的違規教學行為等等,」這樣一來,一方面可以規範學校辦學行為,加強家校聯動,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郭園園告訴記者,在周六的家長學校中,得到了家長們的大力支持。

徒手稱重培養「減重」好習慣

還有配套減負舉措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育才實驗學校10月推出 「給書包減重,為身體減負」青少年關愛行動,一個月後,老師們通過數據匯總發現學生書包的重量確實減輕了,平均達標率從前期的41.3%提高到98%。

「一開始用彈簧秤,現在我已經可以徒手『稱重』。」孫敬原媽媽告訴記者,每天出門前點了用手掂量掂量,超重就看看能不能少帶點,實在不行就取出來,用環保布袋拎著;一年級學生家長董雅麗對「書包減重」同樣也深有感觸,「現在的孩子被全家人寵愛著,在家很少做事情,通過整理書包的活動培養了孩子的自理能力,還減輕了孩子小小身軀上的大大負擔,我們非常支持!」

郭園園向記者透露,現在不少學生在早晨出門前,父母都要先給書包「稱重」,並協助學生給書包減重。不過在她看來,給孩子減負,僅僅從書包重量上減還不夠,「我們後續措施也已經相繼完善,嚴格控制回家作業量,引導家長少給孩子買複習資料等等」郭園園表示,學校還將建立青少年關愛行動考評長效機制,目前已經達到了「百分百」全覆蓋,力爭「百分百」全合格,「從小處抓起,從基礎做起,讓書包更輕便,讓身體更健康。」

來源:揚州發布 記者 田文薈

相關焦點

  • ...教室|寒假|書包|武夷山|南平|實驗小學|實驗幼兒園|教育|延平區...
    今天,我們又㕛叒叕迎來了一個特殊的復學日南平最後一批「小神獸」歸籠啦想必有不少家長激動歡呼吧我們開學啦!今天上午,闊別校園近5個月的南平市一二年級、幼兒園學生終於迎來了返校的日子。南平市實驗小學天色微亮,南平市實驗小學校領導、值周老師、校醫、家長志願者等已在校門兩側等待。7時50分,孩子們分6個通道排隊,保持1米距離測量體溫、通過體溫檢測口。老師們為孩子們分發印有疫情防控知識的書籤,孩子們接過這份學校準備的新學期禮物,眉開眼笑地說謝謝。
  • 「小書包」的秘密:小學生書包有多重?放了些什麼?
    因為書包比較重,不少孩子用上帶拉杆的書包,減輕壓力。 記者抽樣調查發現,小學生的書包集中在2.5~4千克。每到清晨或傍晚,東莞各處都能見到穿著校服,背著或拉著書包的小學生。烈日炎炎,卸下書包,孩子們的後背早已被汗水浸溼。
  • 小學生書包有多重?記者稱重35個 11個超10斤
    新學期開始了,每天又要背著書包去上學。「知識的力量」到底有多重?9月1日開學第一天,現代快報記者就拎著彈簧秤,給南京三所小學學生的書包稱了下「體重」,發現35個書包中有11個重量超過5千克。此外,五六年級學生的書包最沉,平均重5.3千克。
  • 四川達州公安交警做了一個特別的實驗
    5月29日,在參與交警蜀黍開展的貨車盲區實驗後,一位小學生頗有感觸地說。 交警蜀黍向少年兒童贈送書包 「六一」兒童節來臨之際,四川達州公安交警舉辦系列活動,通過做實驗、進校園普法
  • 杭州個別學校班級禁用拉杆箱書包引家長不滿
    一位家長說:每天看著孩子那麼重的書包背進背出,出於無奈給他買了個拉杆箱書包,才拉了幾天,學校就禁止用拉杆箱書包了。今天老師來電話說,班裡其他幾個都不帶拉杆了,就剩下我們一個。說出於安全和放學排隊整體美觀等因素考慮。以前班裡就有幾個小朋友在用的,如果一直禁止使用,我們最近也不會買了。
  • 孩子的書包居然有10斤重 裡面究竟放了啥?
    圖片來源於網絡新學期開學已一周有餘,不少小學生家長大呼「孩子的書包怎麼那麼重?」   孩子的書包究竟有多重?書包裡又裝了些什麼?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   書包加手提袋,總重量接近7公斤   9月8日下午4點,定海檀楓小學門口,記者隨機對一、二年級同學的書包進行了稱重。   稱重結果顯示,一、二年級同學的書包重量普遍在3公斤至4.5公斤之間。其中,最重的是一個二年級男生的書包,有4.7公斤。
  • 書包太重了!給我買一個拉書包的拉杆,好嗎?
    今年還沒有開學,老王的兒子小王就要求老王給他買一個新書包。小王說自己的書包背6年了,幼兒園3年,小學3年,年年背同樣的書包去上學,好沒面子。老王抽了一個星期天,帶著小王去賣書包的超市裡看了看,感覺好貴!一個書包都在100元以上。他對小王說等以後他賺錢了,再來給小王買。
  • 一名小男生把書包放在秤上,稱出來有5公斤重。 何劍輝 攝
    昨日,記者走訪購書中心和中小學發現,換」新裝」的課本確實不少,比如小學三年級的語文跟數學都用了輕質紙,但英語相關教材還沒用到。記者在廣州購書中心也發現,雖然不少課本已經運用到了輕質紙,但絕大部分的教輔書均還是用原來的雙膠紙,一本「教材分析和練習」之類的教輔書的重量就相當於兩三本教材的重量了。而前來買教輔書的家長大多數都手上拎著一個購物籃,少則買七八本,多則十幾二十本。
  • 風靡德國的新銳書包品牌FOND OF之ergobag小學生護脊書包系列全解
    一個來自德國的新銳書包品牌FOND OF正以鋪天蓋地之勢進入大眾視野,這家朝氣蓬勃的公司短短八年內創造了七個書包品牌,從一歲幼兒到小學生、中學生和成功的商務人士都能夠找到心儀的包包。它的前身是「ergobag」,取自於英文單詞Ergonomics(人體工程學),設計靈感來源於可調節背帶的登山包。如今的ergobag,專門為小學生做符合人體工學的護脊書包。
  • 小學生書包有多重?稱了35個11個超過10斤
    9月1日開學第一天,現代快報記者就拎著彈簧秤,給南京三所小學學生的書包稱了下「體重」,發現35個書包中有11個重量超過5千克。此外,五六年級學生的書包最沉,平均重5.3千克。專家表示,如果長時間單肩背重物,可能導致脊柱側彎,矯正起來十分麻煩。
  • 一年級小學生書包重4.9公斤 減負?這些方法可以試一試
    記者走訪了廣州市天河區某小學,抽查了5位1-3年級學生和5位4-6年級學生的書包重量,在徵得學生同意後,查看了書包裡裝的物品。結果正如家長擔心的那樣,書包確實重:在1-3年級組,平均重量為3.86公斤,一位一年級學生的書包奪得組內「重量王」,重達4.9公斤。在4-6年級組,平均重量達到4.58公斤。 書包重達5.8公斤的五年級同學看到稱重結果十分驚訝:「沒想到有這麼重!
  • 現稱小學生書包:三分之一超10斤等於一袋大米
    新學期開始了,每天又要背著書包去上學。「知識的力量」到底有多重?9月1日開學第一天,現代快報記者就拎著彈簧秤,給南京三所小學學生的書包稱了下「體重」,發現35個書包中有11個重量超過5千克。此外,五六年級學生的書包最沉,平均重5.3千克。專家表示,如果長時間單肩背重物,可能導致脊柱側彎,矯正起來十分麻煩。評測低年級段(11人)書包最輕:2千克書包最重:3.7千克平均重量:2.89千克評測發現,三所學校中有一所學校,書包重量都低於3千克。
  • 拉杆書包使用不當傷脊柱 臨沂市區學校沒有明令禁止
    原標題:拉杆書包使用不當傷脊柱 臨沂市區學校沒有明令禁止  小小的個頭拖著一個拉杆書包,無論是在學校門口還是公交車站牌,這樣的現象早已司空見慣。近日,重慶市一小學生家長收到「不允許班上的孩子用拉杆書包」的通知,不少城市將拉杆書包列入了「禁止入內」的行列。那麼臨沂有沒有「封殺」拉杆書包呢?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家門口的體育特色學校|每個學生書包裡都有一根跳繩
    日前,東方網記者走進「家門口」的體育特色學校,看看孩子們的體育課究竟怎麼上?東方網記者劉軼琳、汪偉秋12月8日報導:高境科創實驗小學坐落於寶山區高境鎮的一個小區內。2010年,學校開展花樣跳繩特色項目。十年來,這裡走出了世界冠軍,而更多的,是收穫了「陽光繩韻」的校園文化。
  • 桌洞「吞」不下書包跟學生「搶」椅子
    劉蕭今年入冬後已經感冒了兩回,媽媽說,開始以為孩子愛俏,大冬天還穿著超薄羽絨服,後來才知道,孩子嫌厚衣服沒地方放,而超薄的羽絨服附贈一個收納袋,不穿時能摺疊成小小的方塊放進桌洞。劉蕭媽媽擔心擠佔孩子放腿的空間。實測 大書包塞不進小桌洞    在海逸學校,記者來到一間5年級的教室,用捲尺量了坐在第一排的小張的書包和桌洞。桌洞長49釐米,高13釐米,書包寬度35釐米,厚度卻是18釐米。
  • 你是否也有一個難忘的帆布書包
    我先裝大本子,然後再把書豎著放進去,一排剛好能放兩本,每次這樣裝下來書包總是滿滿實實的。那時大部分學生用的是布做的書包。一部分用的是軍綠色帆布書包!極個別家裡上班的同學用的雙肩包!記得班裡有一個同學有一個深藍色的雙肩包!
  • 中學生用槓桿原理為近300斤豬稱重,場面堪比曹衝稱象
    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曹衝稱象的故事,在古代的時候,稱重技術遠沒有現在發達,無法做出能夠為大象稱重的稱,但是機智聰明的曹衝卻利用了「等量替換法」,用等量的石頭代替大象,然後依次稱出石頭的重量,對石頭重量進行疊加,就能夠得到大象的重量了,曹衝稱象的故事也成為了一個經典,一直被家長用來教育孩子
  • 拉杆書包可能引發脊柱側彎?傳有學校規定禁用
    江南時報記者劉丹平通訊員楊璞  外地  書包太大放不進課桌  有礙教學  據重慶媒體報導,梁女士的孩子在重慶沙坪垻區一所小學讀二年級,已經用了一段時間的拉杆書包,前不久,因學校規定不允許孩子用拉杆書包後,她專門帶著孩子去買了一個新的雙肩包
  • 學校課桌沒抽屜,書包該如何安放?
    家長:孩子書包無處放,只能擱在座椅上孫女士的孩子就讀於採荷一小錢江苑校區,今年剛上小學一年級,開學沒多久,這位細心的媽媽便發現,教室裡的座位竟然沒有設計抽屜。「現在孩子只能把書包擱在座椅上,自己坐一半,書包『坐一半』。因為書包裡裝了很多東西,表面凹凸不平,孩子硌得難受。」
  • 現在小學生的書包有多重?最重的書包又屬於哪個年級?
    六一兒童節前夕,本報記者攜帶電子秤在朝陽、海澱、西城、東城、豐臺隨機選擇了8所學校,給14位小學生的書包稱了下「體重」,結果發現,14個書包的平均重量為5.12公斤,其中重量超過5公斤的有5個,最重的書包屬於5年級,超過了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