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7年來,湖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殷囑託,扛起精準扶貧首倡地的政治責任,打造了一系列可複製可推廣的「湖南樣本」。
2020年已進入尾聲。即日起,紅網時刻推出《湖南脫貧記》系列報導,全面展示湖南脫貧攻堅中取得的成就以及典型經驗做法。
747萬人脫貧,51個貧困縣、6920個貧困村全部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從13.43%降至0.36%,湖南作為「精準扶貧」重要論述首倡之地,展現了首倡之為。
在湖南脫貧攻堅徵程中,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幹部立足職能職責,加強監督檢查,嚴格執紀問責,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保駕護航。
護航產業扶貧 讓經濟發展群眾受益
8畝湘蓮賣了3萬多元,常德澧縣如東鎮長福村村民顏家洪一家終於脫貧了。
長福村有近2000畝低洼田,因地制宜發展湘蓮產業,不僅建起了年產值近千萬元的加工廠,還新建了一家果業公司,預計可為當地農民增收100萬元以上,村級集體收入20萬元左右。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不斷探索完善產業扶貧新模式。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監督與服務並進,確保貧困戶分紅一分不少,為產業扶貧保駕護航。
從2018年10月開始,湖南省紀委監委圍繞黨中央提出的「五個一批」精準脫貧措施,在全省範圍內分產業扶貧、易地搬遷扶貧、生態扶貧、教育扶貧、社會保障兜底五個專題,開展「一季一專題」集中治理,推動解決扶貧領域存在的突出問題。
「各地堅持採取重點監督一批、直查直辦一批、掛牌督辦一批、約談問責一批、通報曝光一批來傳導壓力、形成震懾。」省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今年1月至8月,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案件2477件,處理11373人,追繳資金1.35億元。
在漵浦縣雙井鎮寶塔村的一處果園裡,黃桃、翠冠梨、酥脆棗等各式水果掛滿枝頭,果園負責人向理臘高興地說:「巡察幹部來得真及時,幫我們解決了難題。」
原來,該縣縣委巡察辦之前在寶塔村開展產業扶貧工作巡察時,發現向理臘因擔心今年雨水多、很多果樹保果壓力大而愁眉緊鎖。巡察組立即與縣農業農村局聯繫,邀請農技專家前來查看。在巡察組的撮合下,縣農業專家與合作社結成技術幫扶對子,為果園提供長期技術指導。
這樣的場景,在全省各地隨處可見。今年3月,省紀委監委派出31支隊伍,直奔基層、直插現場,分赴51個貧困縣開展聯縣督查,發現並跟蹤解決問題140餘個。5月,在聯縣督查基礎上持續「力量下沉、盡銳出戰」,省紀委監委機關全員出動,全省組織9086名紀檢監察幹部入村蹲點督查,實現對全省所有貧困村全覆蓋,發現並解決問題13273個。
湖南還充分利用「網際網路+監督」這一科技反腐利器,實現省市縣三級扶貧領域項目資金信息互聯互通,鄉村財務一律上網公示。
護航易地扶貧搬遷 壘出安居樂業好生活
在吉首市丹青鎮大坪村集中安置點,年近八旬的張昌勝編著竹籃,老伴正在餵雞,老年生活安逸幸福。對於現在的生活,他感到很滿足。
2018年,大坪村進行易地扶貧搬遷,全村42戶133人搬下山,張昌勝家裡有5口人,分配到兩層樓100多平方米的一套房。
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強力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聚焦易地扶貧搬遷各個環節,盯緊工程進程和質量,全力做好「後半篇」文章,讓搬遷群眾穩得住、有就業、能致富。
「溫暖的家,是每個人的期望。」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讓每一個搬出來的貧困群眾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讓他們真正住上好房子。
從2018年10月開始,省紀委監委在全省範圍內開展「一季一專題」集中治理。其中,易地搬遷扶貧便是其中一項,主要清查的項目包括工程進程、質量安全、指標冒領、配套建設、就業落實等。
邵陽市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來抓,重點整治搬遷對象不精準、確定程序不規範;搬遷安置方式、住房建設標準不符合要求等侵害群眾利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
湘西自治州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和農村危房改造專項巡察整治「居安行動」,僅一個月內,就有119人主動到8個縣市及州紀委監委交代問題,退交違紀違法資金1117萬餘元。
今年來,湖南集中力量對171個安置點開展掛牌督戰,實施「一戶一策」跟蹤幫扶,摸排出後續扶持困難約300項,逐一進行整改清零,在全國易地扶貧搬遷督查激勵省份名單上,湖南名列前茅。
護航生態扶貧 打造「兩個綠水青山」
湖南省60%的國土是林地,60%的貧困人口分布在山區林區。
圍繞林地做文章,近年來湖南瞄準「兩不愁三保障」目標,打出「組合拳」,推進「五個一批」「六個精準」要求落地見效。
湖南各級紀委監委開展「一季一專題」集中治理,心無旁騖抓脫貧攻堅的專項治理工作,強化「省級統籌、市州負責、縣鄉主抓」管理體制,實現監督檢查全覆蓋,嚴肅追責問責,建章立製做好監督執紀「後半篇文章」。
在湖南郴州,綠色生態是一張名片,利用這一優勢,該市多年來致力於實現脫貧攻堅與生態文明建設雙贏。2019年一季度,郴州市紀委監委聚焦生態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開展專項治理,督促全市有關職能部門清理清查生態扶貧項目。
為守護好 「綠水青山」,近年來,懷化麻陽縣紀委監委深入開展生態扶貧專項整治,鐵腕糾錯,還利於民。
「世界銻都」冷水江,近年來大力推進轉型發展,啃下了一個個生態治理和修復的「硬骨頭」。該市紀委監委精準監督,圍繞易地扶貧搬遷、新能源開發項目、復墾復綠等開展監督檢查,全力護航生態扶貧。
湖南各級紀委監委著力淨化政治生態,揭開以權謀私的貪腐蓋子,通過加強與扶貧主管部門、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的溝通協調,深挖隱藏在群眾身邊的「小官巨貪」和「微腐敗」,打造自然生態和政治生態「兩個綠水青山」。
護航教育扶貧 不讓一個孩子輟學
在精準扶貧大業中,教育扶貧是扶基礎、拔窮根的關鍵。自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湖南各地紀委監委緊跟大局部署,以精準監督為打開難點的「鑰匙」,以嚴格執紀為疏浚堵點的「鐵鍬」,著力推動教育經費向貧困地區傾斜、向基礎教育傾斜、向職業教育傾斜,讓教育資源充分「流淌」到最需要的地方。
「同學你好,這是你上年度應得的勵志獎學金,我們已為你追回,希望你能繼續加油學習,奮發向上,早日完成學業!」
今年3月以來,韶山市紀委監委積極開展教育扶貧領域專項治理「回頭看」,面對面了解貧困家庭實際困難、扶貧幹部作風問題、升學入學難等問題,已完成追繳教育扶貧資金4500元,全部退還學生本人。
常寧市通過列出一張「問題清單」、明確一張「責任清單」、建立一張「督戰清單」,靶向發力,確保扶貧教育資金真正流向貧困學生的教育事業當中。
汝城縣通過財政「扶貧一卡通」及「惠農一卡通」帳號,已將全縣2020年春季學期資助金發放到位,共資助各學段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在校學生13176人,發放資助金875.4202萬元,實現了學生資助全覆蓋、無遺漏。
教育脫貧路上,不讓一個孩子輟學。湖南各地紀委監委鐵腕護航,輸血更造血,扶貧更扶智,攜手各地人民步履堅定奔小康。
護航社會保障兜底 脫貧路上一個都不能少
脫貧攻堅成色如何,群眾最有發言權。近年來,湖南以群眾反映最強烈、最突出的醫保、低保問題為重中之重,對動群眾「救命錢」「養老錢」的行為零容忍,及時將「拔」了的「毛」還回去,並對症下藥、靶向治療、精確懲治。
日前,益陽市紀委對近期查處的3起社會兜底保障扶貧違紀違法典型案件進行了通報。其中,沅江市共華鎮八形汊村黨總支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唐賽軍等違規使用民政臨時救助金被開除黨籍。
通過及時發現社會兜底保障工作中存在的作風問題和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張家界市紀委監委針對部分地區對社會兜底保障工作重視不足,鎮村一級經辦人員意識和落實均不夠到位、工作推進力度不夠大等問題,下發《整改通知書》,督促限期整改、抓好落實。
…………
湖南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湖南通過集中整治民政兜底脫貧領域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線索,真刀真槍解決困難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