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常說:「早清明,晚十一」!到底有什麼說法?

2021-01-21 三十年目睹之怪農村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上墳掃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上墳掃墓的日子有很多,比如清明節、冬至節、七月十五中元節、十月初一寒衣節等。而上墳掃墓的講究也有很多,家鄉的老人就經常念叨「早清明,晚十一」。一起來看看具體的說法吧。

早清明

清明節要提前上墳。當地老人的說法是:清明是一年農事的開端,農民開始幹農活。清明掃墓祭祖叫做關鬼門,農民都要忙著幹農活分身乏術,就提前祭拜把「鬼門」關了,同時也關住那些鬼魅了。當地都是清明前兩天早上去添土。清明前一天下午去上墳。

晚十一

寒衣節要過後上墳。當地老人的說法是,十月初一秋收已經忙完了,到了農閒的時候,農民要上墳燒紙、送寒衣、開鬼門,放它們去享燭拾錢、吃飯拿衣。

以上就是「早清明,晚十一」的具體說法。當然了各地區上墳掃墓的時間不同,具體的講究也不同。不過大家有時間的話,還是回老家上墳吧,有條件的話,還是按照老人們的說法做吧。這不能一概稱之為迷信,其實也屬於風俗文化的一種。對此大家怎樣看待呢?歡迎在評論區暢所欲言

(圖片僅供參考,與正文無關)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常說「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早晨落雨晚擔柴,下午落雨打草鞋」,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國農村勞動人民的經過了長期的生活經驗的總結,對於節氣時候的變化總結出了不少經驗。而「早晨落雨晚擔柴」的意思就是在午雨水節氣這一天,如果早上落雨,那麼不久就會放晴,這一天村民們可以外出上山幹活,去背柴火,可以勞作到天黑。
  • 農村老人常說,七月初七,七夕節下雨不斷,有什麼根據?
    大家好,這裡是「鄉村波比」,每日點評農村大小事,更有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三農趣事,農村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呀!今天我們談論的話題是:農村老人常說,七月初七,七夕節下雨不斷,有什麼根據?而農曆七月初七也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很多農村,今天人們也也會相聚在一起團圓,也準備豐富的菜餚。在七月初七這天人們也通過祭祀祖先,祈禱未來生活事事順利、身體健康。而且農村老人會說在每年的七月初七這天都會下雨,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只是一個傳說,是關於牛郎織女,牛郎家境貧困而且從小就是一個孤兒,但是牛郎很聰明又勤快。
  • 農村老人常說 「七不出門,八不歸」,到底是啥意思?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居住在大城市的人,一定很少了解農村人的生活,其實在農村生活的老年人,在日常的活動當中也是非常有趣的。他們對待衣食住行各個方面都非常有講究,一些風俗忌諱已經在他們的心目中形成了固有的行為準則。
  • 老人常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有啥講究?
    老人常說:晚不梳頭,早不說夢,這句話有沒有道理?有啥講究?文/論史鑑今歷史短視頻在民間生活的老人常常會說出來一些俗語,雖然我們不知道它的來歷,但是聽起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很多民間俗語都得到廣泛的使用,不同的俗語使用在不同的語言環境,特別是老年人知道的最多,他們總能說出很多這樣的話來,可這些話有根據嗎?接下來我們就說下這句話:晚上不梳頭,早上不說夢。這個可能有許多人都聽過,可是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這話有什麼道理嗎?這話聽起來倒是很有趣,我們先看下這話表面上的意思。
  • 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甲田四分、十一日得辛」,是什麼意思?
    雖然距離2021年還有一段時間,但是農村老人們坐在一起,聊的最多的事情便是關於新一年的事情。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將是「甲田四分,十一日得辛」,這是什麼意思呢?這個說法又反映了什麼事情呢?在農村生活或長大的人,應該都見過貼在農村土灶臺旁邊的灶馬頭,雖然現在很多農村家庭中已經沒有了土灶臺,但是每到春節臨近時,農村的大集上依然會出現賣灶馬頭的商販,不過光顧生意的通常都是上了歲數的老人,農村老人說2021年是「甲田四分、十一日得辛」便是從灶馬頭中知道的。
  •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上墳有講究,3條禁忌不可碰,你知道哪些?
    而且得捲曲起衣服來背土,不可有其他工具,每人只添土三下,添萬後不可馬上去拍打衣服上的土壤。二是割除墓旁的雜草,但不可去割墓上面的雜草,如果雜草實在太多,往往是由家族的最長輩的人去。以上兩點是表示對先人的尊敬,如果你不去照做,往往會被家中的長輩責備,問及為何,農村一些年長的老人往往說,對先人的大不敬,先人是會怪罪的,就不會再保佑你了。
  • 2020年是雙春年,農村老人常說「鼠年難逢雙春年」,有何說法?
    2020年是閏年,其中一年中有13個月,同時正因為如此,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立春就落到了2020年中。其實雙春年是我國紀年曆法中出現的獨特現象,它是陰曆和陽曆相互交錯而成,一般沒隔三年就會有一個雙春年,但是鼠年卻很難遇到雙春年,恰巧2020年遇到了。我國曆法中都有十二生肖對應的年份,而2020年剛好是庚子鼠年,這個是很難得的。
  • 在農村,老人常說:「六酒、七宿、八飯」,說的是什麼意思? - 農言鄉事
    ,今天筆者就和大家講講農村老人常說的一句俗語:「六酒、七宿、八飯、九坐」,到底講了啥。一:「六酒」這句俗語的意思是說,人到60歲了,就不要再去親朋好友家喝酒了,畢竟現在已進入花甲之年,身體也不如以前,萬一喝酒出了什麼問題,也不好向家人和別人也交代,這句話也是提醒子女,父母60歲後要讓她戒酒,好好保重自己的身體。
  • 農村老人常說:七月半,鬼亂竄,有什麼事情要注意?
    在過一天,就是中元節了,我們都知道這是一個農村傳統的節日,在那一天,家家戶戶都會祭祀先人,一般來說這種日子農村的規矩一般都非常的多,要注意很多的東西,雖然說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但是我們還是要遵循老傳統,對先人要有敬畏之心。
  • 農村老人常說:「雨打靈輩輩窮,雨打墓輩輩富」,有啥說法
    導讀:農村老人常說:「雨打靈輩輩窮,雨打墓輩輩富」,有啥說法大家印象中,農村的人大部分可能沒有上過大學,沒有受過完整的教育。但是,在農村有非常多的俗語,話聽起來可能很土,其中包含的道理卻很大。這些俗語,一般都是老一輩的人們記得比較清楚,年輕人們聽到以後會認為俗語不靠譜,都是迷信。但是不得不說,農村俗語有一些是有一定哲理的。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一個新的俗語,「雨水落到棺材就輩輩窮,雨水到墓地上就輩輩富」。它具體有什麼意思呢?
  • 農村老人說,明年「二龍治水、四牛耕田、九屠共豬」有啥說法呢?
    今天是12月11日,農曆的十月二十七,再有不到2個月的時間就到了2021年的春節,這個時間也是過得非常的快,這時至年底,農村這個時候幾乎是沒有什麼農活做的,很多的農民就會找一些暖和的地方待著,如果是有一些不想在家裡待著的農民,那麼他們就會去串門,畢竟有的老農也是閒不住,串門聊天也是成為了農村的一項「娛樂活動」,農民要是聚在一起一般都是聊一些關於莊稼收成的問題
  • 「門前有槐,升官發財」,農村老人常說的俗語,有道理嗎?
    在農村,我們會看到老人們對槐樹情有獨鍾,要麼在門前種一棵,要麼就喜歡坐在槐樹底下,他們還喜歡說上一句「門前有槐,升官發財」,對於農村老人常說的這句話,大家覺得對嗎? 槐樹的寓意 除了上面說的這句話,也有的人會說「門前一棵槐,不掙自己來」,從這些說法就能看出,只要誰家的門前種了槐樹,就是家裡能交好運或發財
  • 農村老話「三個兒子有個傻,三個女兒有個俏」,到底有什麼說法?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三個兒子有個傻,三個女兒有個俏」,到底有什麼說法?在農村有不少的俗語和老話,這都是老一輩的農村人在生活中總結出來的經驗,這些俗語有從人的外貌說未來的,也有說婚姻的,還有很多農村的禮數,等等一些老話。
  •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農村老人就如行走在鄉間的百科全書一樣,能說出各種各樣看似毫無科學依據,實際上蘊含無窮道理的民俗民語,比如農村老人常說:「不怕七月的鬼,就怕端午節的水」,是什麼意思呢?
  • 「清明是晴天,不用問神仙」!「會看」老農的說法,到底啥意思?
    南方農諺雲「清明前後,種瓜點豆」,到了清明節,已是種植早莊稼之時。回想筆者家鄉2019年清明節之時,地上都起「火」了。哪還有地方可種點早瓜早豆!看著缺雨水,冒著地火的天氣,鄉親們心都焦壞了,當時鄰居王大爺,就滿臉愁苦地看著天上說,莊稼作物種植有些糟糕,結果後續的乾旱真是苦壞了人。
  •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什麼意思呢?
    農村老人常說「清明天晴不下雨,石頭縫裡都結谷」是什麼意思呢?一轉眼,還有2天就過清明節了,清明節小假期,很多在城裡居住的農村人會在清明節返回家鄉,一是祭祖,二是和家人一起踏青遊玩,清明時節山裡的杏花、桃花、梨花等多種花兒基本上依次綻放了,農村裡滿目都是風景此時正好。
  • 農村老人常說的,男怕嘆氣,女怕託腮,到底是什麼意思?
    現代人的生活充滿了各種各樣的壓力,學習壓力、工作壓力、婚姻壓力,每當生活感到煩悶的時候我們就喜歡嘆氣,雖然嘆氣並不能緩解任何的壓力,但是很多人都已經習慣這樣做了,但是如果你是生活在農村老人們看到你經常嘆氣的話就會罵,幹嘛沒事就要嘆氣呢,可是為什麼老人們就不喜歡別人嘆氣呢?
  • 農村老人常說「房屋缺了西北角,主人富貴到了頭」,什麼意思?
    眾所周知,我國的農村建築有著悠久的歷史,從過去木結構的建築,逐漸轉變為以混凝土石料為原材料的近現代的建築樣式,但是,建築離不開環境,尤其在農村,農民對房屋建造有很深的考究,不管是房屋選址,廳堂朝向,以及大門位置都有嚴格的要求,在老農眼裡「家居寶地」才會人丁興旺,事業更進一步!在農村,我們常聽老人講「橫梁壓頂,家敗主擔憂」,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在農村,房屋建造又有何考量呢?
  • 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農村過年,講究很多。老人常說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其實說的就是臘月底到正月裡,需要忌諱的一些民俗講究,要遵守。那麼,都有啥講究呢?一、結婚閨女小年前回婆家膠東有出嫁閨女不踩娘家「塵」的習俗。還有迷信說法,閨女在娘家過年,會踩斷娘家的塵根兒,讓娘家斷子絕孫。當然,這是迷信。在如今獨生子女居多的農村家庭,這都不是什麼事兒。
  • 農諺:「晚立秋,熱死牛」,今年是早是晚呢?
    這段時間玉米、紅薯、水稻等糧食作物長勢很快,村裡的老人們說按照夏至三庚數頭伏。那麼,今年的三伏天起始日是在農曆的5月26這天,老話云:「熱在三伏,冷在三九」;時下,農村一片夏日炎炎,最安逸莫過於大樹下乘涼的時光了,中午、晚飯後,村中的老人們三三兩兩在村邊的大樹下避暑閒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