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用跑 辦稅加速度
廣州
全國首批優化稅收
營商環境試點單位之一
稅收營商環境是優化營商環境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廣州是全國首批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試點單位之一,市稅務部門先後出臺「便民利企促發展33條措施」「優化科技創新環境10條舉措」以及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三年工作方案(2018年-2020年)等文件,近三年累計推出206條優化營商環境、扶持企業發展的措施,刀刃向內持續推進辦稅(繳費)便利化改革。
今年以來,掌上開票、刷臉取號辦稅、「一次不用跑」等辦稅便利化舉措進一步深化,廣州市稅務局在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降低納稅人負擔的同時,不斷提高辦稅(繳費)便利度,讓納稅人和繳費人辦事更便捷。目前所有稅費種均已實現全流程電子化申報,網上申報率均高達98%。
案例聚焦
五分鐘不到掌上開票
省下時間專心跑業務
雷小姐在廣州做瑜伽培訓已有兩三年,每次給客戶開發票,她都要到稅局辦稅大廳代開。不過,最近她看報紙發現,自然人也可以在網上代開發票了,用電腦或手機登錄相應系統就能代開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不用跑稅局了。於是,她馬上試了試,果然5分鐘不到就代開了發票。
雷小姐告訴記者,只需要在電腦上打開廣東省電子稅務局網站,登錄後進入「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代開」頁面,輸入「納稅人識別號」,系統便自動帶出付款方其他信息,按照指引填寫代開貨物名稱、單位、數量、單價等信息後,系統會自動更新代開發票需繳納的稅費明細,要繳多少稅費一目了然。成功提交後,還可以選擇「銀聯繳款」「聚合支付」「微信繳款」「支付寶繳款」4種繳費方式。
「以前唯一要跑稅局的就是代開發票,現在也不用跑了」
「以前跑一趟稅局,往返交通加上排隊等號,有時候要花掉一個上午的時間。」雷小姐說,現在,她在手機和電腦上都試過網上代開發票,兩者都十分便捷,「每個要填寫的地方都有提示,不用稅務人員輔導也能操作。」雷小姐說,以前唯一要跑稅局的就是為了代開發票,現在也不用跑了,「節省的時間都可以用來多做幾次培訓了。」
代開發票一直是辦稅大廳的高頻業務之一。根據規定,申請代開發票的對象是指不經常發生應稅行為、依法不需要辦理稅務登記且按次繳納增值稅的自然人。比如,一個自然人去企業教授太極拳課程,就需要去稅務局開票。據統計,2018年全省自然人代開增值稅普票共213.67萬份,以往自然人必須到辦稅大廳才能領取紙質發票,流程繁瑣,耗時較長。
從今年6月開始,「稅務機關網上代開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系統」在廣州海珠、番禺兩區率先試點應用,目前已在全市推廣應用。現在,納稅人只需登錄廣東省電子稅務局網頁或「廣東稅務」微信公眾號、廣東稅務APP完成實名認證,按要求填寫代開發票信息,並通過支付寶或微信支付等方式繳納稅費,就能輕鬆取得由稅務機關代開的增值稅電子普通發票,電子發票還能自動推送到付款方,全流程電子化、無紙化。
不過目前,銷售取得的不動產或出租不動產仍不能代開電子發票。稅務部門表示,下一步將持續擴大代開電子發票範圍,讓更多納稅人享受便利。
「以前有時忘帶身份證要回去拿,現在人臉識別就行了」
在全市各區的辦稅服務廳,刷臉取號機、人臉識別自助辦稅終端機已基本普及。在科韻路的廣州市天河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進門便能看到5臺刷臉取號機,辦稅人員點擊屏幕按鈕,刷一下臉就能取號,最快前後不過1秒鐘。「以前有時候忘帶身份證,要回去拿,現在不用帶身份證,人臉識別就行了。」做過多年辦稅員的天河區軟體和信息產業協會秘書長助理黃超敏說。
運用人臉識別技術,自助辦稅終端機還實現了「刷臉領票」功能。記者在廣州市海珠區稅務局辦稅服務廳看到,納稅員通過人臉識別,幾秒鐘即可登錄辦理業務。辦稅員王小姐說,她每個月幾乎都要領取兩次發票,第一次嘗試人臉識別登錄,十分方便,除了領取發票,還可以辦理清盤等業務。
廣州市稅務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全市各區均已實現「刷臉取號」功能。截至今年8月12日,全市共有45.4萬人次辦稅人員使用「刷臉取號」系統辦理涉稅業務。全市所有具備發票領用功能的自助辦稅終端已全面應用人臉識別技術,為19.5萬人次辦稅人員提供「刷臉領票」服務。
據介紹,在人臉識別技術的支持下,稅務機關只需事前核實採集辦稅人員的人像信息,即可自動完成與現場「刷臉」辦稅人員的人臉圖像比對,即刻完成辦稅取號。
實際上,人臉識別取號還有提升納稅遵從和防範稅收風險的功能。為打擊通過證件造假、假冒他人之名,開立公司、虛假報稅、騙領發票等不法行為,解決「人證分離」難題,稅務部門將「人臉識別」技術深度應用在涉稅業務辦理中,對失聯企業、虛開發票、出口騙稅等16種風險指標進行實時監控,將企業法人、財務負責人、納稅人和購票人四類關鍵主體納入了身份識別監管體系。截至8月12日,全市已發現重點關注人員名單2779人次,為基層稅務機關及時掌握情況、主動採取應對措施提供了技術支撐。
「在實名認證基礎上才能做到刷臉取號。」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天河區稅務局副局長黎永洪介紹,「我們從信用管理上入手,向納稅人解釋實名認證、刷臉取號等工作實際上也是保護企業、保護法人,以前有的企業法人身份被冒用去買發票,自己都不知道,造成很大稅務風險。現在大家都認識到實名認證的好處。」黎永洪說。
「現在很多事項在網上都能辦,公司稅務部減少了一個人」
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軌道交通業務群總會計師王淑華表示,公司有很多子公司分布在全市各區,有時候一個人跑稅跑不過來,還得請一個實習生幫忙。「現在很多事項在網上都能辦,公司稅務部還減少了一個人。」王淑華說,有的事項實現了網上辦理,在辦公室一兩個小時就能搞掂。網上辦理除了可以「零跑動」,還能馬上知道辦理資料是否齊全,「不像跑大廳,到了現場才發現缺少資料又要往回跑。」
「現在辦稅成本在不斷降低,政策也越來越明朗。比如軟體行業增值稅即徵即退政策的進一步明朗,讓企業對自身現金流的把控更加清晰。」廣州市軟體行業協會秘書長張建軍指出,現在稅收優惠政策很多,稅局都會主動向企業推送、通過行業協會進行宣傳貫徹,對企業透徹了解政策的幫助很大。「根據行業協會的調研,近兩年業內企業的納稅滿意度達到95%以上。」
近日,廣州市稅務局正式向社會公眾推介「一次不用跑」辦稅事項清單,稅種涵蓋增值稅、企業所得稅、車船稅、個人所得稅、文化事業建設費、消費稅、附加稅(費),服務對象包括了企業、個體工商戶、自然人。
廣州市稅務局納稅服務處負責人介紹,首批推出的「一次不用跑」辦稅事項清單在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基礎上,優先選取了納稅人在辦稅服務廳最常辦理的申報納稅、優惠備案、信息報告、發票辦理、認定管理等五類業務。清單內90%以上事項可通過廣東省電子稅務局辦理,部分事項可通過增值稅發票選擇確認平臺、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網頁端、出口退稅系統等渠道辦理。34項常見的優惠備案事項也列入「一次不用跑」清單範圍,納稅人可以實名認證並登錄廣東省電子稅務局完成網上備案,無需到辦稅服務廳,使得業務辦理方式更加靈活。
基層思考
周小捷: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稅務局納稅服務處處長
對標世界銀行納稅指標
涉稅(費)業務「零跑動」
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報告》中,納稅指標是舉足輕重的一部分。稅收營商環境是優化營商環境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廣州稅務通過內部改革措施以及與其他政府部門的協同合作,圍繞「更便捷、更輕鬆、更高質」三條主線,持續優化稅收營商環境:
第一條主線是不斷提高辦稅(繳費)便利度,讓納稅人和繳費人辦事「更便捷」。作為稅務總局和省稅務局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試點單位,2017年以來,廣州稅務對標世界銀行納稅指標,聚焦薄弱環節,先後出臺「便民利企促發展33條措施」「優化科技創新環境10條舉措」以及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三年工作方案(2018年-2020年)等,已累計推出206條優化稅收營商環境的工作措施,並在今年7月,正式向社會公眾推介「一次不用跑」辦稅事項清單,推動涉稅(費)業務逐步實現「零跑動」。
第二條主線是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讓納稅人和繳費人稅費負擔「更輕鬆」。堅持落實減稅降費措施,通過釋放增值稅改革紅利,落實個稅改革禮包惠及廣大納稅人,不斷加大出口退稅力度,在支持「雙創」稅收優惠政策上精準發力,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為企業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增加新動能。
而第三條主線則是強化稅收分析和重點項目服務,積極融入全市經濟建設大局,讓地方經濟發展「更高質」。通過深入開展稅收經濟分析,定期向市委、市政府有關部門提交稅收經濟分析報告,稅務部門為廣州經濟發展建言獻策,主動圍繞「一帶一路」倡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南沙自貿區建設等重大戰略做好稅收服務。
基層思考
黎永洪:國家稅務總局廣州市天河區稅務局副局長
自助廳全天「值機」
網上辦稅人超七成
廣州市天河區稅務局管理納稅人超35萬戶,佔全市的1/4。近年來,基層業務增量很厲害,納稅人對納稅服務的要求也很高,為此,我們運用創新思維,推廣網上辦稅,不斷提升納稅服務水平。
一直以來,我們積極落實上級推出的各類便民服務和創新舉措,比如從「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人臉識別」「網上開票」等。這些舉措大大地簡化了流程、便利了群眾、提高了效率,業務量越多、受益越明顯。去年,天河區稅務局在全面推進「實名辦稅」的基礎上,在全市率先試點上線推廣「刷臉取號」業務。「人臉識別」技術也逐步推廣運用到自助辦稅端、移動辦稅端上。還有全省最近全面推廣的「一次不用跑」「網上開票」等舉措,都是近期納稅人諮詢的熱點。
在推進這些工作時,我們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怎樣引導納稅人轉變辦稅習慣,幫助他們熟悉掌握相應的流程和操作要點。為此,我們在大廳增設導稅諮詢人員,同時全力提高網上受理速度,讓納稅人充分感受到網上辦稅、掌上辦稅的便利。為讓納稅人用好一系列的利好措施並真正受益,我們還利用辦稅服務廳、納稅人學堂等渠道進一步加大了宣傳輔導。目前,天河區稅務局在網上(包括自助設備)辦理各項業務的納稅人(繳費人)達到75%以上。
廣州是全國首批優化稅收營商環境試點單位之一。我們將進一步拓展「網際網路+」稅務,推進辦稅便利化。比如,將人力配置向大廳、稅務所等服務一線傾斜,成立應急隊伍應對高峰疏導人流,推進錯峰辦稅。此外,通過優化辦稅點的布局和功能,分別進駐市、區兩級政務中心提供新辦納稅人套餐式服務,打造全功能的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廳。
專家點評
魏朗:暨南大學經濟學院財稅系副教授
連結辦稅「人」和「事」
實現「實名」到「實人」
近兩年來,廣州稅務部門在辦稅便利化、優化稅收營商環境方面出臺了不少創新政策,這些政策不僅是納稅服務的創新,還是監管機制的創新。在監管機制創新方面,網上辦理等措施不僅統一了全市辦稅標準和執法尺度,還有利於實現稅收政策的公平、公正、公開。「人臉識別」的應用則把辦稅的「人」和「事」聯繫起來了,實現從「實名」到「實人」,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稅收風險。再比如「掌上開票」,開票過程全程電子化,對代開發票能實時監控,可促使代開票各環節合法合規,降低涉稅風險。
建設現代化國際化營商環境,要求稅務部門進一步大幅縮短辦稅時間,最大限度地提高辦稅效率,推進納稅便利化改革,持續為商事主體減負鬆綁。因此,建議稅務部門根據廣州實際制定稅收營商環境考核指標,對辦結時限的考核指標進行細節考察。此外,隨著對外開放逐步深入,將吸引越來越多外籍人才來穗工作,廣州創新推出的中英雙語個稅培訓視頻值得肯定,可以在此基礎上更進一步,在稅務網頁設置「雙語模式」,方便外國友人自行辦理相關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