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交流三十年】臺商張如君:兩岸應加強「文化力」的對接

2020-12-25 中國臺灣網

  【題記】2017年是海峽兩岸同胞打破隔絕狀態開啟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社會聯繫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為兩岸關係緩和、改善與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兩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見證了兩岸關係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也發生了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故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過去30年來兩岸關係發展中的親歷者、推動者和見證者,仍在續寫「兩岸一家親」的同胞親情。

  

  張如君。(中國臺灣網發 北京新如君文化有限公司供圖 )

  【人物小傳】張如君:臺灣知名演員,天津南開大學經濟學博士,北京新如君文化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全球城市形象大使暨全球城市小姐(先生) 創辦人。曾主演臺灣最受歡迎、回放次數最多連續劇《媽祖》《觀世音》女主角,主演電影《超級模範生》《爺爺的家(流星雨)》。此外還任上海師範大學商學院教授,中華全球城市選拔協會理事長。出版作品有《神明眷愛的女兒》《選美尤物——非你莫屬》《美權至上》等。

  中國臺灣網:兩岸開放交流30周年,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也有了相當長的時間,臺商群體在兩岸經濟交流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一名長期在大陸工作的臺商,請談談這些年您的感受。

  張如君:這些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感覺大陸一直在進步。當年我來深圳時,它已經是一個熱鬧的大城市,但那時它的公共運輸還不完善,擁擠的公交車上總是悶熱、有味道,堵車的時候更讓人覺得回家的路很漫長。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不只是公交改善了,地鐵也建成了,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感覺,而且城市的環境衛生得到了極大改善,乘客的素質也很好,都很注意旁人的感受。

  我還明顯感受到大陸的投資環境有很大提升,過去臺灣同胞來大陸發展、創業,經常找不到合適的諮詢渠道,因不了解大陸法律,發生糾紛了也不知道找什麼部門求助。但現在伴隨網際網路的發達,以及更多「一站式」的公共服務,使臺企極大地減少了營運成本和不必要的風險,簡言之,感覺更加便利,同時也有消費糾紛的處理機制。

  中國臺灣網:您目前在大陸開展全球城市形象大使暨全球城市小姐(先生)選拔大賽,當初是什麼念頭促使你來在大陸開展這項事業的?

  張如君:我2014年從天津南開大學畢業,獲得經濟學博士學位,這開啟了我另一層視野。從南開畢業後,我原本要回臺灣一個社區大學做老師,後來決定來北京發展,這是因為看到大陸良好的發展勢頭。由於我本身是選美出身,因此在北京成立「全球城市小姐(先生)選拔大會」,目前,我還有計劃設立「淑創學院」。

  一開始,在大陸開展事業確實碰到諸多障礙,在北京的第一次比賽差點胎死腹中,那時我還在南開讀博,當時毅然決定協助北京的主辦人,重整選拔相關事務,包括重新尋求贊助廠商、籤訂合同等事宜,最後終於如期舉辦。

  中國臺灣網:據了解,全球城市小姐(先生)選拔大賽中一直融入公益元素和兩岸交流的內容,您能介紹下這方面的情況嗎?

  張如君:全球城市小姐(先生)選拔大賽提供兩岸年輕人在才藝表演,儀態素養等方面的交流平臺,秉持「一個人,就能有改變世界的力量」與「珍愛地球 城市出發」的宗旨,鼓勵兩岸青年朋友塑造友善、和平、奉獻的公益慈善形象,成為所屬城市環境保護和觀光文化的代言人。

  大賽在公益合作方面,與聯合國千年目標公益主題活動組委會實行全面戰略合作,讓賽事的公益屬性得到有力支撐,優秀選手將作為公益事業的積極推動者和踐行者,我們曾動員七十位佳麗,下鄉濟貧扶弱。

  中國臺灣網:現在都在講「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您是怎麼理解社會融合發展的?

  張如君:兩岸經濟社會融合是個很自然的過程,這也將帶來在就業等方面的社會融合,這對臺灣有很大幫助。

  我認為兩岸關係形勢越複雜,越需要兩岸民間加強交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根基在基層,動力在民間,尤其這幾年隨著兩岸新生代的成長,通過媒體的傳播,兩岸根本沒有距離,年輕人在網絡上可以交友、交流,互相了解。

  中國臺灣網:您對兩岸青年交流有什麼建議?

  張如君:我建議選拔優秀的臺灣青年到大陸就讀重點大學,成立跨兩岸的臺灣青年社團組織,如「福建臺青會」「廣東臺青會」「上海臺青會」等具有產官學合作性質的平臺,提供各類信息渠道,讓臺灣青年能更快了解大陸,並以此作為反映意見的渠道。甄選國企、臺企,以及市民服務機關,與臺灣的大學或民間社團籤訂產學合作計劃,讓臺灣青年得以享有多次進出的工作籤證。

  鼓勵臺灣青年到大陸各城市旅遊,在各城市設立或指定「臺灣青年會館」,以較經濟實惠的價格,通過網絡或臺灣的旅行社來發行「臺灣青年套票」,套票包括交通、住宿及國家重點文物或景點的門票、導覽,並結合「打工換宿」「遊學」「半工半讀」等方式,讓臺灣青年對大陸產生融合的向心力。

  中國臺灣網:現在很多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您作為一名來大陸創業的臺灣同胞,對打算來大陸創業的臺灣青年有什麼好的建議嗎?

  張如君: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首先要在心理上認同大陸,即希望兩岸共存共榮,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友善態度,還要有對不同地區文化的包容力與生活上的適應能力,要堅強樂觀並且勇於嘗試各方面的挑戰,能和周遭的人打成一片。

  對於那些想要到大陸創業、謀求發展的臺灣青年,我建議他們首先要有一個對大陸再認識的過程,要能看到兩岸的差異,進而求同化異,這有助於開闢大陸市場、在這裡站穩腳跟。其次是要有一個對自身再認識的過程,認真審視下自己的個人準備,包括專業能力、創業資金,以及對大陸市場的了解程度等,要能理性評估新創事業的市場性。

  中國臺灣網:中共十九大報告中涉臺部分提出「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我們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您是否關注了此次大會,對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以及兩岸經濟交流合作,您有什麼期待嗎?

  張如君:作為一名在大陸謀求發展的臺商,我希望兩岸和平,勿起爭端,所謂「合作兩利,不合則蒙其害」,和平發展是最根本的。我期待兩岸在各個領域有更多的溝通與合作,我建議未來兩岸要加強「文化力」上的對接,除了要有更多樣的交流活動,還可以發掘和創造文化商機,透過這些商機,讓兩岸民眾、特別是年輕人透過創新、創業的項目展開合作交流。

  目前,臺灣地區文化主管部門正發展所謂「臺灣主體文化」,企圖用意識形態教育豎起兩岸文化壁壘,對於兩岸文化交流則漠不關心。對此狀況,我期望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兩岸文化領域能有更多交流,特別是要通過兩岸各級學校的持續交流來加強兩岸年輕人的感情,加深臺灣青少年對同胞之情,以及中華文化大家庭的認知。(中國臺灣網 王怡然)

  【相關背景】北京新如君文化有限公司:全球城市形象大使暨全球城市小姐(先生)組織承辦指導單位,專注於禮儀培訓、美學經濟、整合營銷、企業管理等領域。

相關焦點

  • 臺商在崑山建廟 兩岸宗教交流新趨向
    臺商在崑山建廟 兩岸宗教交流新趨向 2010年09月21日 08:26:00  來源:   臺灣《聯合晚報》20日發表社論指出,兩岸宗教交流,行之有年,當然不算什麼新鮮的大消息
  • 讓臺商為難的兩岸僵局 也該學「一例一休」急轉彎了
    欲前往香港轉機到大陸的臺灣老兵(1993年)1987年是兩岸交流開啟「元年」,第一批「開路先鋒」就是臺商。那時往返大陸要通過香港轉機、臺胞證申辦程序也繁瑣,沒有海基會,也沒有海協會;三十年來,兩岸交流一步步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如今兩岸直航、兩岸兩會籤署20多項協議、臺胞證免籤等,在當年是無法想像的。
  • 兩岸農業交流新貌:浙江蒼南對接「臺灣經驗」
    今天,浙閩臺民族花海生態園的主人鍾政祥告訴正在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採訪的來自海峽兩岸的媒體記者。  作為浙江省最南端,浙江離臺灣最近的地方,近年來,蒼南縣新型觀光休閒型農業發展十分迅速,臺商在這裡投資創建農業園的現象也較為普遍。種種新面貌的產生,離不開海峽兩岸之間的友好交流,在兩岸思維碰撞中,「臺灣經驗」在蒼南的農業轉型發展中佔據了重要的一席。
  • 民俗文化一脈承 兩岸交流天地寬
    2016年8月,應臺灣中華全球洪門武術聯盟總會、臺灣武術協會的邀請,由市臺辦和市體育局牽頭,朝陽區臺辦和區體育局選派18名小運動員,組成北京市體育文化交流團,參加了「2016第三屆臺灣國際武術文化節」和「2016年金門杯全球華人武術大賽」,分別獲得了全球華人武術大賽團體第三名和團體第一名的好成績。
  • 人民日報海外版:兩岸經貿交流不懼外力幹擾
    「臺灣對大陸進出口比例分別提高到43.6%、82.25%,顯現雙方產業合作越來越成熟,大陸市場對臺灣的重要性也與日俱增,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和優勢互補,它的利益共享原則,為兩岸產業創造許多的發展機會,為兩岸民眾帶來很大的經濟扶持。」蕭萬長說,峰會應著眼大陸未來發展新趨勢,積極研究具體方案,協助臺企和臺灣青年拓展大陸蓬勃發展的內需市場。
  • 「兩岸經濟界企盼深化交流合作」
    「兩岸經濟界企盼深化交流合作」 2020年12月09日 08:39:00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我們將繼續加強兩岸交流合作,率先同臺胞臺企分享大陸發展機遇,提供同等待遇,希望廣大臺企臺胞與我們共同努力,推動兩岸交流合作走深走實。」兩岸企業家峰會大陸方面理事長郭金龍說。  在日前舉辦的2020兩岸企業家峰會(紫金山)創新發展研討會上,郭金龍做出上述表示。在南京、臺北兩個主會場,兩岸企業家「連線」互動,圍繞「新基建、新願景、新商機」主題,共話創新,共謀發展。
  • 臺灣醫生冀兩岸醫學交流再現臺商「登陸」輝煌
    臺灣醫生冀兩岸醫學交流再現臺商「登陸」輝煌 2017-11-18五年來,上海東方臺胞醫院不僅幫助了臺胞1000餘人,還接待了來自大陸20餘省的病患,實現了兩岸資源共享。  作為大陸首家依託公立三甲醫院資源成立的臺胞醫院,上海東方臺胞醫院自2013年成立以來,一直秉持「貴精不貴多」的宗旨,力爭給臺胞及大陸病患提供高端的看病服務。
  • 【兩岸交流三十年·講述】我與兩岸,你和未來
    【題記】今年是海峽兩岸同胞打破隔絕狀態開啟交流交往30周年。30年來,兩岸人員往來和經濟、文化、社會聯繫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為兩岸關係緩和、改善與和平發展奠定了基礎。兩岸同胞在30年的交流交往中,既共同見證了兩岸關係跌宕起伏的發展歷程,也發生了許許多多令人難忘的故事。
  • 【要聞】2020年海峽兩岸首屆「冠豸山」杯慢速壘球交流賽在連城開賽
    點擊播放 GIF 0.2M點擊邊框調出視頻工具條2020年海峽兩岸首屆「冠豸山」杯慢速壘球交流賽在連城開賽記者:童小燕 馬彪10月2日,2020年海峽兩岸首屆「冠豸山」杯慢速壘球交流賽在連城開賽。臺胞魏明洲這次是第三次帶隊來連城參加棒球交流活動,他親身感受到連城棒球運動的發展和變化。【廈門臺商金龍隊領隊 魏明洲:這兩次過來就感覺說整個連城包含基礎的小孩子的整個訓練上,跟以往就差異非常大,進步非常多。然後這邊來講也比較有系統,有規劃,那在我們呂教練的帶領之下,看到的是整個球隊在成長。】
  • 臺商投資區舉辦 海峽兩岸詩歌朗誦會
    臺商投資區舉辦 海峽兩岸詩歌朗誦會2015-04-19 11:50     來源:閩南日報     編輯:劉承思  本報訊(記者楊奕文範偉鴻圖)4月16日上午,「稅務杯」海峽兩岸青少年詩歌朗誦會在漳州臺商投資區舉行。
  • 聚焦「寒流」中的兩岸交流 | 海峽兩岸(福建·漳州)融晴文化藝術展...
    期間將突出地域、文化、線上、青年特色,舉辦第二屆閩臺電影展、兩岸青年文化交流嘉年華、水仙花微電影短視頻展等線下活動。此外,還重點搭建兩岸文化交流合作雲平臺,研究發布兩岸影視、音樂創作交流計劃,實現兩岸線上定期文藝創作交流研討、文藝精品展示、文創項目合作。
  • 2020甌海兩岸眼鏡產業對接會在浙江溫州舉行
    2020甌海兩岸眼鏡產業對接會在浙江溫州舉行 2020年12月15日 22:1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作為中國眼鏡產業的主力軍,溫州眼鏡從業者身邊有著一批創業打拼的臺商......當「愛拼才會贏」遇上「敢為天下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新形勢下當如何實現兩岸眼鏡產業融合發展?  12月14日,由溫州市眼鏡商會、溫州市臺協眼鏡產業專委會(籌)主辦的2020甌海兩岸眼鏡產業對接會,在中國(甌海)眼鏡小鎮舉辦。
  • 國臺辦發言人: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國務院臺辦12月16日在北京舉辦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朱鳳蓮強調,大陸臺商臺企積極參與兩岸經貿交流合作,在兩岸融合發展中造福臺灣同胞,為臺灣經濟保持增長作出了不可抹黑的貢獻。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造福廣大臺灣同胞。兩岸貿易誰依賴誰?
  • 兩岸交流30年|"30年前,我推動臺灣開放兩岸探親..."
    回首兩岸過往,從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臺灣當局對大陸採取的「三不政策」(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到現在兩岸全面交流,臺灣開放探親是促使兩岸關係發展不斷向前的重要因素之一。但臺灣在做出這個重大決策前卻有一番折衝與迂迴,一手推動臺灣當局開放探親的「立委」、現為臺灣「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的趙少康講述了當年的故事。
  • 中山翠亨新區獲授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全力建設兩岸交流合作示範區
    作為孫中山先生的家鄉,中山市與臺灣有著獨特的歷史和人文淵源,在推動兩岸交流合作,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中具有獨特優勢和有利條件。中山與臺灣民間往來熱絡,形成了大交流、大合作格局,是兩岸經貿文化更緊密交流合作重要地區。依託孫中山故居和翠亨村而設的翠亨新區,2013年3月掛牌成立,是廣東省轉型升級重大合作平臺。翠亨新區位於中山市東部臨海區域,地處珠江三角洲地理中心。
  • 匯融兩岸精英 共促鄉村振興丨仙居縣舉行2020臺商走進仙居暨仙臺...
    為進一步加強兩岸基層經貿融合發展,充分發揮臺創園的示範帶頭作用,仙居縣邀請兩岸農業、文創、旅遊、民宿等領域的專家,通過線上視頻直播和線下座談交流的方式,加強研討,促進交流合作。 兩地通過合作籤約,加強兩岸青年在農業、文創等方面合作,合力推進神仙居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鄉村振興工作,助推仙居臺灣農民創業園建設發展,實現「兩岸一家親、鄉村話振興」的美好願景。籤約儀式後,兩地進行了民間藝術文化互贈儀式。
  • 臺灣貨運包機實現大陸首航 臺商稱兩岸交流便利
    專案貨運包機實現首航 臺商稱兩岸交流更通暢  中新社蘇州七月二十日電 (周建琳 林佳瓊)首架兩岸專案貨運包機二十日零時三十三分抵達上海浦東機場,兩岸專案貨運包機實現首航。這一在兩岸航空業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事件對蘇州眾多臺企的發展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臺商們感言,兩岸經濟交流更通暢。
  • 2019兩岸一家親·半屏山系列交流活動在洞頭開幕
    昨天(6月28日)上午,2019兩岸一家親·半屏山系列交流活動開幕式暨「雙屏論壇」在洞頭區開幕。來自海峽兩岸的政商界嘉賓、工商協會代表、創業青年代表、民營企業代表等800餘人參加本次活動。市委副書記、市長姚高員,新黨主席、新中華兒女學會榮譽理事長鬱慕明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屆海峽兩岸信息化論壇召開 數字經濟項目對接洽談 舉辦首屆5G...
    、啟道同創(廈門)創業服務有限公司、翔安區數字經濟產業園開發建設與管理委員會就共同推進「廈門啟道同創數字經濟創新服務基地」建設項目進行籤約,加快推進區塊鏈和數字產業創新發展,推動區塊鏈技術在實體經濟中的廣泛應用;鏈上兩岸(福建)數字科技有限公司與華僑大學就兩岸區塊鏈技術應用場景研發、推廣、人才培訓、推動兩岸經濟、人文、景觀的互通、互信、以及兩岸食品融合示範區建設等合作項目進行籤約;廈門市信息協會與臺灣人工智慧發展協會就加強兩岸合作交流進行籤約
  • 臺商建議速審「兩岸協議監督條例」 蔡英文點頭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出席2017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圖片來源:東森新聞雲)海外網2月6日電據東森新聞雲報導,臺灣海基會昨日(5日)舉辦臺商春節聯誼活動,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也應邀出席,臺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在席間向蔡英文建議「應儘快審議兩岸協議監督條例」,蔡英文點頭示意,表示重視。大陸臺商春節聯誼活動5日在臺北市萬豪酒店舉行,蔡英文親自出席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