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還是那些山,村還是那些村|濟南市第一個農村區域化黨建聯合體的...

2020-12-24 閃電新聞

事情要從2年前說起。

作為全國文明村、中國美麗休閒鄉村,長清區萬德街道馬套村早就名聲在外。這裡的茶、這裡的鄉村旅遊、還有這個村莊發展的故事經常見諸各大媒體。前幾年,市、區為發展鄉村文化旅遊,打造了一條全程18公裡的「齊魯8號風情路」。馬套村和周邊拔山、馬場、玉皇廟、房莊、張莊、界首、店臺7個村莊一路通達。

這條路讓8個村莊增加了「一榮俱榮 一損俱損」的緊密聯繫,也讓這幾個村莊發展的「結節」顯露出來——

這幾年,馬套村通過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已經發展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全村80%以上村民從事茶葉和旅遊產業,人均年收入達2.6萬元。但總體規模小、形式單一,如何突破土地資源束縛、讓旅遊產業做大做強,延伸產業鏈條,困擾著馬套村黨支部書記肖舒榮。

肖舒榮有肖舒榮的愁。其他幾個村也有苦水。雖說山水相依,又有一條路串起來的關係,可這些年8個村的發展如同家門口連綿的山,有起也有伏。馬套村年集體收入超過200萬元,而臨近的「窮親戚」忙活一年還不到10萬元。

怎麼辦?

長清區委組織部調研發現,8個村地緣、血緣相近,在產業和資源等方面有著可以共同發展的紐帶,但交流溝通明顯不足,缺少整體規劃,資源缺乏有效利用。

窮村要致富,富村要轉型,單打獨鬥的路徑顯然走不通,抱團發展才是「正途」。2018年,濟南市第一個農村區域化黨建聯合體應運而生,由山東省「擔當作為好書記」肖舒榮擔任第一任黨委書記。

話到如今,「齊魯8號風情路」管理區黨委(8號路管理區)已經成立2年,這個黨建聯合體運轉情況如何?

自打前些日子在「齊魯8號風情路」管理區黨委書記肖舒榮的帶領下參觀完齊魯8號風情路的幾個村莊回來,界首村黨支部書記張德軍兩天沒出村。他左轉轉,右看看。周邊村莊乾淨又整潔,到了他那裡,臉上確實有點掛不住。

當了三年村黨支部書記的他在人居環境改善上一直沒少下功夫。但是這個位於濟南和泰安交界處的村莊可是個在區裡數得著的大村。村子大不說,村裡還有個上了年頭的集市,每次集市一散場,那環境一下子回到解放前。他帶著村兩委挨家挨戶去溝通。總是前腳乾淨,後腳又是泥巴。他知道肖舒榮帶著他們個個村轉一圈的用意,人家不說,可自己不能裝糊塗。

第三天,他帶著老伴和孩子先把自家屋前屋後,門前道路徹徹底底清掃了一遍。接著他在村委召開黨員大會。這次會議的議題就是人居環境整治。界首村要先從村「兩委」幹部開始,把自家門前搞乾淨利索,接著是全村黨員要帶頭各負其責,把自家一畝三分地整治乾淨。最後一批是全體村民,門前屋後,相近的背街小巷都收拾乾淨。

黨員幹部帶頭,效果立杆見影。

自己覺得滿意了。他也沒去找肖舒榮匯報。等到肖舒榮一次偶然中路過該村,人居環境的變化讓他當即給張德軍打了電話,說得再好,唱的再好,都不如實幹,「老張還真能幹事」。

齊魯8號風情路上的拔山村是齊魯鄉村樣板村。目前,依託著政府給的好政策,這個村莊正忙著進行民宿打造,立志發展鄉村旅遊。村子風景不錯,又和馬套村在風情路一條線上,發展旅遊前景很好。但是萬事開頭難,民宿建設接近尾聲,村裡卻還沒有相關旅遊合作社和團隊來運營,這可急壞了村黨支部書記劉緒生。

無奈之下,他找到肖舒榮,「書記啊,現在沒有能人來管理。民宿建起來也閒置。你給出出招。」肖舒榮讓他先回去,他想一想。

鄉村裡缺人才這是大多數村莊目前都面臨的情況。現在鄉村請人才,不亞於「劉備請諸葛亮」。人家在城裡過得好好地回到村裡圖啥?現在馬套將軍山旅遊合作社裡的那幾個能人還都是他前期一個個請回來的。也不是給錢人家就來。就拿合作社劉曉芳來說,以前在泰安一家大酒店幹大堂經理的她要不是馬套村的媳婦,就算肖舒榮再怎麼請,人家估計也不會回來。不過也幸虧合作社裡的這些年輕人,合作社的收入按比例納入村集體經濟收入,這幾年馬套村的村集體收入可是年年看漲,早就超過了200多萬。

盤算起請人才的「必要」,又想起當時剛乾旅遊合作社,「一間辦公室,坐下八個人,一間小廚房,能待四桌客」的日子,肖舒榮知道開頭的難。

現在臨時再去招聘,遠水解不了近火。不行就讓馬套將軍山旅遊合作社對拔山村民宿進行代管。好在馬套村有黨組織領辦合作社的經驗,而且合作社採取績效考核的方式。幹得多,掙得多。不愁這些年輕人不努力幹。

肖舒榮和劉緒生一說,這個當頭的難題算是解了。

「每次到管理區看都在幹,每次去都有變化」,在萬德街道黨工委書記張儒濤看來,「齊魯八號風情路」管理區黨委成立最明顯的優勢是將馬套村先進的黨建和發展經驗複製推廣到另外7個村,並完善各村特色產業發展規劃,實現區域內的文化共鑄和生態共治。

目前,在區裡支持下,萬德街道已經把馬套村「黨支部+合作社+電商平臺」的「三位一體」發展模式在沿線村進行集中推廣。

各村結合本村產業發展需要也在分別成立濟南龍鳳莊園種植合作社、界首與玉皇廟靈芝種植合作社、拔山和院子合作社、房莊村青天旅遊專業合作社基礎上,以技術支持、品牌共創等方式組建起聯合社,整合資源,抱團發展。一批產業項目紛紛上線,形成村村有產業、一村一特色的發展格局。

黨建聯合體盤活了存量,積蓄了後勁,以點帶面、連線成片。從「聯合黨委」成立到現在,過去經濟薄弱村的年集體收入由不到10萬元增長到了30多萬元,8個村村集體總收入達到400餘萬元。

做活黨建聯合體 構建鄉村振興新格局

——這裡有一份長清區的「實踐說明書」

近年來,長清區打造了文昌「北鬥領航」共享式黨建示範區、平安「黃河一景」產業黨建聯合體、萬德8號路區域黨建聯合體等13個區域化黨建聯合體,涵蓋94個村。聯合體內各村集體收入均達到20萬元以上,招引189名優秀人才回村任職,形成了以點帶面、連線成片、整體提升的鄉村振興新格局。

科學合理規劃

確保區域化黨建聯合體實體運作

以村黨組織聯建為基本形式,打破管理區界限,以相鄰區域內「以強帶弱」的理念建設區域黨建聯合體。一是充分考慮「位置相互毗鄰」的區位因素。堅持因地制宜,將相互毗鄰的村劃成同一區域。其中不僅要考量區域地形、資源等自然要素和人文、交通、產業等人為要素,也要考慮成員間聯合模式、力量對比,以實現黨建聯合體效果最大化。二是充分考慮「示範引領帶動」的「領頭雁」因素。參照區域內中心村黨組織書記帶動能力和特色產業發展情況,以區域內「領頭雁」書記所在村為核心,引領帶動周邊村,形成「一強帶多弱」的局面。三是充分考慮「發展相互關聯」的產業融合因素。參照區域內產業關聯、承載能力、融合做大做強等可持續發展因素,著重挖掘各村產業發展聯合點,找到最大公約數,優勢互補,抱團發展,增強抗風險能力。統籌考量三方面因素,合理劃分好黨建聯合體區域,形成黨建引領下的「形合」「心合」「產業合」的「三合」發展局面。

創新體制機制

確保區域化黨建聯合體發揮作用

各聯合體黨組織在街鎮黨(工)委領導下開展工作,管轄區域內各村黨組織。由中心村「領頭雁」書記或街鎮幹部擔任聯合體黨組織主要負責同志,選取區域內1名優秀村書記任副書記。創新建立「六統一」工作機制,實現聯合體內各村齊頭並進,協同發展。

一是工作模式統一,統一制定支部決策權、黨員群眾代表決定權、村委會執行權、監委會監督權的「四權治村」工作機制,以求達到保障村民民主權利、實現村級事務公開透明、消除幹群之間隔閡的效果。

二是黨建制度統一,黨建聯合體內所有村全部統一規範《黨支部「三會一課」制度》《黨務公開制度》《民主集中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費管理制度》等相關制度。

三是陣地建設統一,統一村級場所建設布局,啟用村級場所識別系統,對村級場所建築風格、外觀色調、外在標識等統一設計打造,提升區域內村級場所規範化水平。

四是黨建活動統一,統一開展農村黨員「初心銀行」積分、村黨組織「三諾」、黨組織評星定級等活動,標準明確、程序規範。

五是村莊治理統一,將村級重大事項和大額財務支出全部納入「一報四議兩公開」範圍,按照「一報四議兩公開」的程序決策實施,建立陽光協商議事日制度;

六是產業規劃統一,堅持以「發展相互關聯」的產業融合為依託,將產業發展作為各村聯建發展的關鍵紐帶,對各村產業發展統一規劃,統一整合資源,統一招商引資,統一推進建設。聯合體內各村在黨組織引領下,通過組織共建、產業共創、人才共育、文化共鑄、生態共治,實現「五位一體」集約發展。

強化指導督導

確保區域化黨建聯合體推進有力

一是組織領導有力。成立由區委書記任組長,組織、民政、農業、財政等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區域黨建聯合體領導機構,統籌推進黨建聯合體建設。工作專班幫助黨建聯合體進一步細分發展要素,將信息、人才、勞動力、技術等納入發展資源範疇,在雙招雙引、項目落地、示範片區建設中全力給予幫扶,提高資源配置效率,發揮資源整合的最大效益,構建區域內資源科學合理利用格局。

二是工作保障有力。黨建聯合體建立獨立的辦公場所、區域黨群服務中心等。區財政為每個黨建聯合體撥付10萬元工作經費,在保障聯合體運行經費的同時,發揮財政資金的槓桿作用,引導社會民間資本進入聯合體工作領域。

三是督導考核有力。建立健全「一抓到底」的工作落實機制,採取定期督查、工作例會等方式及時通報有關情況,互相交流工作經驗,研究解決創建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把黨建聯合體創建作為書記抓黨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年底結合黨建考核指標、上級黨委政府安排的中心工作任務、經濟社會發展等情況,對區域黨建聯合體黨組織書記履職情況進行科學考核,將考核情況與黨組織書記業績考核獎勵、評先樹優等獎懲事項掛鈎。(濟南日報記者 邵明紅 通訊員 李娜 崔燕 隋繼泉)

相關焦點

  • 山東青島即墨區推進農村區域化黨建
    近年來,山東青島市即墨區積極探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有效途徑,通過加強社區黨委建設,推進農村區域化黨建,搭建平臺、整合資源,探索出「黨建引領、兩區共建、產居融合、治理有效」的鄉村振興新路。 農村社區黨委 聚起發展合力 長期以來,由於該區村莊各自為政、單打獨鬥,帶頭人選拔培養難、各類資源整合難、村集體和村民增收難等突出問題,農村發展受到制約。鄉村振興如何破題? 該區從推進農村區域化黨建入手,探索構建區、鎮、社區、村莊基層黨建4級聯動工作機制,在鎮、村之間全面設立農村社區黨委,作為區域化工作領導核心。
  • 「聯合體」吹響集結號 產業興旺助增收
    「黨建引領產業發展共同體」是由蘇木鄉鎮黨委牽頭組建黨建聯合體,同步打造產業化聯合體,探索「黨建聯合體+產業化聯合體」融合發展模式,吸引蘇木鄉鎮所屬嘎查村黨組織全面參與共同體,帶領農牧民脫貧致富。為改變貧窮落後的現狀,充分發揮地域優勢,村黨組織動員村民種植山葡萄,並由村黨支部牽頭成立蒙弘山葡萄專業合作社,採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帶動村民參與種植。
  • 池州貴池區裡山街道元四村:黨建引領鋪就美麗鄉村振興路
    報導團一行人又將前往裡山街道元四村,據悉,貴池區裡山街道元四村轄區面積約35平方公裡,共25個村民組,總人口3047人。元四村黨委轄3個黨支部,12個黨小組,黨員106人。據了解,2017年,元四村新建120平米的為民服務大廳,實行集中辦公,改造黨員活動室及黨務公開欄;2019年,完成1100平方米村級黨建主題廣場建設,進一步提升基層黨建文化內涵;今年以來,元四村以打造區級黨建示範點為契機,大力推動黨建工作上臺階。
  • 安徽黃金第一村成長紀實——銅陵市銅官區西湖鎮朝山村探索鄉村...
    村辦企業反哺,助力新農村建設  隨著村辦企業的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逐年提升,為保護生態環境,改善農民居住和出行條件,自1995年起,朝山村就進行了科學合理的村莊規劃。利用村積累資金和村辦企業資金支持,進行村容美化、綠化、公路、學校等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完成了通訊、有線電視、自來水工程、汙水管網改造工程和天然氣等項目建設,實現了「四通一暢」工作。
  • 青島市北區合肥路街道攜手平度市南村鎮大劉家村:構建區域化黨建新...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6日訊 近日,合肥路街道黨工委書記陶剛帶隊,到平度市南村鎮大劉家村實地調研,與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交流座談,並與駐村第一書記於良仁籤訂了區域化黨建共建協議書。座談中,陶剛書記代表合肥路街道黨工委,向大劉家村村「兩委」老黨員們表達了敬意,表示要學習老黨員們那種一心撲在村集體事業上、帶領鄉親們致富奔小康的奉獻精神,在第一書記的牽線搭橋下為鄉村振興貢獻城市社區的力量。
  • 黃山市黟縣:黨建引領 興村富民
    近年來,雉山村以「黨建+」強村富民、「黨建+」精準扶貧促進鄉村振興,努力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2020年,雉山村投資12萬元修復盧村自來水取水壩;投資9.8萬元修復盧村河道蓄水壩;投資21.4萬元將湯村道路拓寬,道路硬化實現戶戶通;投資30萬元建成覆蓋全村的道路亮化工程。此外還打造了「盧村家訓」「雉山鳳舞」、新農村建設文化牆等等。
  • 竹谿縣黨建引領興村富民
    據了解,楊寺廟村山大溝深,土地貧瘠,村集體經濟基礎薄弱,曾是典型的山區貧困村。2018年,竹谿縣通過實施紅色領頭雁工程,吸納年輕致富能人杜華兵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杜華兵拿出多年積蓄,投資200餘萬元,流轉土地20公頃,創辦了以神仙葉育苗、種植、神仙豆腐精粉加工為一體的竹谿縣弘澤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300戶貧困戶脫貧致富,村集體經濟收入50萬元以上。
  • 夜明村,那山那水那些人
    夜明村,那山那水那些人文/雲外客好久沒去夜明村了,突然想去看看。我給退休的老支書發了一條微信:「小波書記,在村裡嗎?下午想去坐坐。」     「好!兩點半我在村裡等你。」老支書乾脆利索。     梅城出發不到一個小時就到了永和圩,再往裡走幾公裡就到村口了。
  • 區域化黨建拉起「紅色湖岸線」激發基層治理新活力
    為主動順應區域快速發展的新形勢,三岔街道自今年開始推進「紅色湖岸線」區域化黨建工作,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積極整合轄區資源,完善服務功能,構建起以黨的建設為龍頭,街道黨工委為核心,村(社區)黨組織為基礎,轄區內工地、企業黨組織、黨員、「兩新」組織、群眾共同參與的區域化黨建格局,形成「三建融合」的黨建共同體,奏響了「區域化黨建」、居民獲得感提升和社會資源充分利用相互促進的交響樂
  • 章丘文祖街道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推動鄉村振興
    抓好基層黨建,舞起鄉村振興「龍頭」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文祖街道堅持黨建引領,創新黨建模式,創建區域化黨建聯盟,進一步夯實基層戰鬥堡壘,提升基層黨建規範化、標準化水平,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破解薄弱村發展難題。
  • 既是「狀元村」,還是「麻將村」,湖南永州這個村真牛逼!
    時光荏苒,武將開村的榮耀逐漸被書香墨韻取代。在湖南歷代有史可考的13位狀元中,下灌以一村之地卻佔有其二,全國少見,不能不說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江南第一村」的來歷更多也是源於此。尤其是李郃,20歲時便少年得志,不僅是自隋朝開科取士以來江南的首位狀元,也是湖南在唐代的唯一狀元,還是科舉時代首位讓第狀元。而南宋狀元樂雷發的詩集《雪磯叢稿》,清乾隆時入選《四庫全書》。
  • 河口區河口街道四扣村黨建激活鄉村發展「內力」
    自2019年河口區河口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下派以來,河口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牢記初心使命,抓黨建、強組織、謀發展、促振興,片區呈現出民和村美產業興的生動景象。河口街道鄉村振興服務隊創新思路,推動成立「紅色田園」產業聯盟黨委,不斷發揮黨委「圓心」輻射作用,建強集結三合村、西五村等9個農村黨支部,成立區域化黨建聯合體,在項目一線成立百草、嘉果、飛魚等3個行動支部,形成「片區黨委統籌、農村支部牽頭、行動支部支撐」的聯合組織體系,不斷強化農村產業發展的組織保障,黨建和生產融為一體,同頻共振。服務隊幫扶村民引進種植中草藥旋覆花,畝純收入3000元左右。
  • 上海金山區朱涇鎮區域化黨建工作出成效:揚帆破浪黨旗紅
    關愛扶貧項目、平安家園項目、綠色衛士項目……11月28日,慶祝上海金山區朱涇鎮區域化黨建20周年暨2017「心聯鑫」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舉辦。140多家區域化黨建成員單位新認領、續認領了社區公益項目100多個。
  • 浙江青田:「四個共建」推進兩新黨建區域化融合發展
    近年來,該縣以「四個共建」為抓手,積極探索「區域統籌、資源整合、服務聯動、共建共享」的區域化融合發展之路,助推兩新組織「雙強爭先」。 村企成片共建。受地域限制,青田村企毗鄰共居的情況比較普遍,企在村中、村中有企,形成了自然的生產發展共同體。
  • 濟南市資訊|航拍濟南彩石捎近村,群山環繞植被茂密,休閒遊玩的好地方
    航拍濟南彩石捎近村,群山環繞植被茂密,休閒遊玩的好地方在濟南市歷城區彩石街道辦事處的一個狹長的山谷裡,有一個美麗的小山村,村名有點兒奇怪,叫做「捎近村」。據村口清代同治年間的石碑上記載,此村古時曾是章丘通往泰山的要路,經這裡去泰山燒香拜祭路程稍近,捎帶物品近便,「稍」、「捎」二字同音假借,因此得名「捎近村」。捎近村地處一個深山溝裡,四周群山環繞,山上植被特別茂盛。無人機航拍濟南彩石捎近村的連綿群山,藍天白雲下山體綠意盎然美如畫。航拍濟南彩石捎近村,群山環繞植被茂密,綠意盎然美如畫。
  • 「宜心李滄」樓山街道區域化黨委舉辦第四期「名師名家匯樓山」大...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深化「旗聚樓山1+N+X」區域化黨建工作格局,在區域化共建的道路上繼續探索實踐,實現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區域化黨建目標,全面落實區委區政府「攻山頭、炸碉堡、打硬仗」動員大會精神,提升黨員的黨性修養,進一步加深廣大黨員對「一帶一路」倡議和新一輪改革開放的複雜背景和重大意義的認識
  • 那山那村那人
    我們來到了李憲昌的家裡,1998年編修的《李氏宗譜》中,有繪製的那些過去景點的畫圖,一幅幅圖片,講述著舊時的記憶,讓人感覺到恍若隔世,卻似乎又在昨天。蟠龍山陽有一個村落,名叫曹家寨村,這個村子是怎麼由來的,與這座大山又有著怎麼的故事呢?
  • 韓國那些美麗的壁畫村~
    經典的標誌階梯,必留影之地!姜草是韓國國內極出名的網絡漫畫家,已經發行過超過15本單行本作品,並被改編為電影、舞臺劇、電視劇等並播出,包括《傻瓜》、《純情漫畫》、「都教授」主演的《隱秘而偉大》等。路線:從地鐵5號線江東站4號出口出來步行約5分鐘就能看到如下圖的指示牌,順著指示牌的方向一拐彎就是漫畫村的入口了!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甘肅省脫貧攻堅縣(區)宣傳周」黨建引領增...
    清水縣通過「四好農村路」打通鄉村「大動脈」。近年來,清水縣始終把抓黨建促脫貧作為頭等大事,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強化基本保障,加大培訓力度、增強能力素質,加大選拔力度,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班子,以黨建促脫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組織保障。黨建引領活力足,小康路上邁大步。還是那些山山水水、還是那些村村落落,如今的清水人,產業有了、收入多了、幸福指數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