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安特,共享單車夾縫中的徘徊者

2020-12-15 i黑馬

捷安特,共享單車夾縫中的徘徊者

2017-06-05 15:27 捷安特 共享大潮

ofo戴威豪言,2020年全世界再無人購買自行車,捷安特服嗎?

來源 | 品途公司志(ID:e-qika)

文  | 尹磊

2017年是共享單車爆發元年,這一年內共享單車的介入,改變了自行車的產業鏈、銷售模式和市場格局。

面對共享單車洶湧的網際網路玩法,部分自行車企業似乎有所猶豫,成為「徘徊者」。

捷安特所屬企業巨大機械,以及美利達等上市公司的年度報告中都明確指出,中國自行車的市場表現不佳。巨大機械的財報顯示,其去年營業收入新臺幣570.9億元,比2015年下降5.5%。

根據美國媒體bicycleretailer的消息,捷安特去年的收入下滑,主要原因在於中國市場的銷售疲軟、美國市場的銷售下滑、庫存水平偏高以及貼現率大幅下滑。此外,捷安特在國內市場銷售疲軟,與日益高漲的共享單車有一定關係。

這也打破了很多人所認為的共享單車對中高端單車市場無衝擊一說。

報告當中還強調,中國經濟疲軟和共享單車的蓬勃發展仍將拖累捷安特全年業績。

捷安特在共享大潮下為何樂觀?

但巨大機械的新任執行長劉湧昌,其對此的態度卻並不悲觀,「共享單車的短期效應尚不清楚,但從長遠來看,捷安特認為這些服務將對推動自行車和增加騎車人數產生積極的影響。」

無論是巨大機械,還是以生產騎行服飾為主的思帕客(思帕客:「共享單車的出現,為人民解決了出行的問題,對個別單車品牌肯定是會有影響的,比如說,以前很多人不騎車,現在有很多不騎車的人也開始騎車了,如果要騎共享單車的用戶愛上騎行,參與到騎行運動中來,我個人覺得是需要時間宣導和文化傳染的。」)都認為共享單車可以轉化不少用戶進入運動自行車領域。

然而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是,共享單車的出現時間畢竟太短,而中高端運動自行車市場的寒冬已久,究竟有多少人會通過共享單車喜歡上運動單車?這是需要時間來解答的。

同為專業類型單車生產商的美利達,則指出,大陸共享單車數量龐大,許多臺資供應鏈都接獲急單,現有自行車廠商擔心零件成本會因此提高;此外,許多原本想買車的民眾,因為共享單車的出現,或許會因此延後買車,對自行車產業「弊多於利」。

共享單車的火熱,對中高端自行車市場到底起到回暖作用,還是降溫作用,目前還是要打個問號。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中旬,捷安特的主要負責人劉金標董事長前往上海自行車行業協會,開始與協會領導討論和了解共享單車的情況。

據《財經》報導,一位傳統車廠高管表示,捷安特一開始並沒有接下共享單車的訂單,但現在也在想著加入。

不同於國內主打中低端市場的鳳凰、永久、白鴿等自行車品牌。捷安特這類國際單車巨頭,與共享單車一直是涇渭分明的。

大眾市場的陰霾

根據美騎2016年消費者問卷調查的數據,在6千多份問卷中,有67.6%的人不打算在一年內購買自行車產品,消費者短期的購買慾不強。

而在另一份調研中,上海地區消費者對於自行車品牌的認知度方面,捷安特低於了摩拜單車。

圖片來源:美騎網

相比於捷安特方面的樂觀,傳統自行車代理商口中,共享單車的衝擊已經不容忽視。在品牌方的銷量上,短期內衝擊並不會十分明顯,這主要是由於線下單車銷售鏈條比較冗長,存在著較大的滯後性;但一旦影響大規模出現,問題就會比較嚴重。

銷售鏈條已經暗流湧動,而共享單車掀起的新一輪資本競賽,更直接改變的是傳統自行車的上遊供應鏈生意。

ofo創始人兼CEO戴威曾豪言,短短一兩年的時間,全球的自行車這個行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到2020年,全世界幾乎沒有個人再去買代步自行車,都在使用共享單車。

生產捷安特單車的巨大機械是無可爭議的全球最大自行車生產商。目前其網絡橫跨五大洲,五十餘個國家,公司遍布中國大陸、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日本、加拿大、荷蘭等地,掌握著超過1萬個銷售通路。

在2014年年底的時候,百度的智能單車計劃,曾打算與捷安特合作,後者提供量產,這個以DUBIKE命名的智能單車,當時的項目負責人顧嘉唯將其稱為類似於PC、手機一樣的系統終端,「智能單車」的概念一時間被熱炒,不少網際網路企業進入,比如小米和騅馳的合作。當時小米希望依靠此獲得更多的硬體收益,他們對軟體、對流量的著重程度相對來說並沒有硬體來的大;樂視主營以流媒體為主,尤其是國內唯一的國內外主流自行車賽事內容提供方,他們希望打造國內最大的體育運動的流媒體社區,那麼與飛鴿合作的智能自行車也是衍生的附屬產品。

然而到了2015年第二個季度,神乎其神的智能單車,也逐漸地銷聲匿跡了,這與目前撒滿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相比,概念和風向上完全是南轅北轍。

共享單車公司和自行車廠家的關係,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是運營商和製造商的關係。單純從製造商和運營商的聯結來看,基於簡單供需合作的前提下,的確可以給傳統自行車廠帶來一輪生機。

以鳳凰自行車廠為例,自從鳳凰加入共享打車的代工生產之後,將在2017年為ofo生產500萬輛自行車,這個數字是鳳凰在2016年總銷量的兩倍。

一些車廠也想過做網際網路平臺做共享,最後還是放棄了。車廠的思維模式和網際網路不一樣,網際網路企業更多是數據、運營的思維,而傳統製造商更適合聚焦生產環節。

業內人士表示,共享單車的模式發展還沒有定型,看得見的合作是代工和運營,今後專業化的產業鏈分工是必然的,共享單車最希望做的是平臺和數據。物流、運營、製造、維護都是很重要的環節,這些環節還會細化,生產企業在這些方面的參與度會增加。

樂觀背後的進退兩難

據以太資本分析,共享單車或許已經展現出完全替代傳統自行車的趨勢,未來還有可能進駐運動單車等多種車型市場,從而進一步蠶食自行車廠原先的市場份額。

而這正是捷安特的領地。

共享單車剛剛出現的時候有很多爭議、很多人認為這種模式不成立、需求沒有那麼大,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現在的市場和輿論風向都在反轉。從資本角度來看,共享模式在打磨之後已經越來越被認可,在商業邏輯上也越來越有成立的依據。

但是,無論共享單車的「廝殺」的結局如何,自行車廠的利潤都會到頭。

其中一部分原因或許是共享單車的風口不知道能持續多久,就連很多自行車製造廠的老闆都已經預見到了這一點。單車風口一停,訂單減少利潤萎縮是一定的,擴建的生產線也會因此陷入產能過剩的窘境,還可能因此產生一系列棘手的連鎖反應,最後無非是自行車廠「一朝回到解放前」。

儘管捷安特的市場覆蓋全球,但大陸市場對其具有重要意義,捷安特到底應該和共享單車平臺如何過招?頂在ofo和摩拜們頭上的未知將來,也同樣遮蓋在這些堅守陣地的生產企業顱頂。興衰沉浮,可能不久就會有所預兆。

[本文系品途公司志(ID:e-qika)授權i黑馬發布,作者尹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i黑馬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推薦關注微信公眾號(ID:iheima)]

相關焦點

  • 捷安特:共享單車讓我們損失了65%銷售額
    據媒體報導,知名自行車品牌捷安特的生產商臺灣巨大集團在接受採訪時,其董事長表示:共享單車對捷安特的衝擊很大,我們在中國大陸市場65%的銷售額已經不見了。捷安特表示,在共享單車誕生之前,捷安特在大陸市場的銷量一年可以超過三百萬。為了更好的拓展大陸市場,近年來捷安特陸續在崑山/天津與成都等地成立了6個自行車製造工廠。
  • 受共享單車衝擊,捷安特銷量暴跌六成
    IT之家11月18日消息 由於共享單車的出現,現在很多人已經不買自行車了,這對傳統自行車廠商造成了極大衝擊。據捷安特透露,其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銷量就暴跌了高達六成。據第一財經報導,上周在溢達集團主辦的一年一度的"十如對話"中,自行車巨頭捷安特生產商臺灣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繡珍接受採訪時表示,"共享單車對我們的衝擊很大,我們(中國大陸)65%的銷售額都不見了。" 過去捷安特在中國大陸一年銷量可以保持在300萬輛,但到了去年,受到共享單車等因素的衝擊,捷安特一年的銷量不足百萬輛。
  • 捷安特:共享單車摧毀我們中國市場65%銷量
    經過3年的爆發與普及,如今共享單車已是很普遍的街頭一景,也成為短距離通勤最方便的交通工具之一。如今,國內的共享單車市場也開始遇冷,從紅海時期的數十家單車公司到如今的不足5家,野蠻式增長導致多地廢棄單車堆積如山,留下一地雞毛,同時對傳統自行車廠商產生深刻影響。據一財報導,自行車巨頭捷安特生產商臺灣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繡珍透露稱,共享單車對捷安特的衝擊很大,他們在中國大陸65%的銷售額都不見了。
  • 捷安特:共享單車衝擊大 摧毀我們中國市場65%銷量
    杜繡珍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覺得這些共享單車企業最大的失策是沒有找到像我們這樣專門生產自行車的公司,我們一直對於合作持開放的態度。」錢童心「共享單車對我們的衝擊很大,我們(中國大陸)65%的銷售額都不見了。」上周在溢達集團主辦的一年一度的「十如對話」中,自行車巨頭捷安特生產商臺灣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繡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
  • 共享單車火爆傳統自行車品牌捷安特喜德盛大批倒店潮
    由於傳統代步自行車市場受到共享單車巨大衝擊,很多曾經佔據國內代步自行車市場主要份額的國產品牌如捷安特、喜德盛、美利達等連鎖自行車專賣店出現大量倒閉潮,個別品牌甚至一年關店超過上千家,更有傳言ofo意欲收購捷安特自行車品牌。如今,更多的國產品牌如鳳凰、捷安特,喜德盛等為了生存下去也不得不委身替共享單車品牌代工。
  • 國產品牌捷安特喜德盛自行車店大量倒閉把命交給共享單車
    成本的提升帶來的不僅是利潤減少,另一方面也在倒逼自行車企業進行創新,促使自行車企業轉型中高端市場,這對整個自行車行業來說是利好的。但是目前中國國內中高端自行車市場幾乎全部被國外自行車品牌所把持,就連國產知名自行車品牌捷安特也只能去攻佔零售價2000元左右的初級入門運動自行車市場。
  • ofoX捷安特,小黃車打造共享單車行業首個 全民騎行季活動
    ofo小黃車是全球第一個無樁共享單車出行平臺,首創了「無樁單車共享」模式,用戶可隨時隨地享受更輕便、高效的出行體驗,有效解決了短途出行難題,也讓更多人開始接受和養成綠色健康的新出行理念。8月26日,ofo小黃車正式啟動共享單車行業首個 「ofo全民騎行季」活動,向全民大眾倡導和普及綠色健康、環保低碳的新出行理念。首站選在北京懷柔,騎行ofo定製版的捷安特公路車,從北京雁棲湖騎行至北京響水湖邊露營基地,途徑雁棲湖、紅螺寺、聖泉寺、慕田峪全程超50公裡。據悉,「ofo全民騎行季」也是首個全民範圍的專業騎行活動。
  • 盯著路邊沒上鎖的捷安特看了十幾秒,他果斷換掉了自己的共享單車
    小王騎車途經慶春路想去買點東西,為了節省時間,他把自己的捷安特山地車自行車隨手停在路邊,也沒上鎖,就去買東西了。一眨眼功夫,等他買完東西從店裡出來,卻發現自行車不見了,當時買車可花了他3000元呢。他在附近找了好久,始終不見愛車蹤影,趕緊報了警。
  • 牟平區「捷安特」養馬島環島單車挑戰賽周日開賽
    水母網6月22日訊(通訊員 幕平友)自2008年以來,牟平相繼舉辦了「捷安特」養馬島環島單車挑戰賽9場,受到參賽車友的一直好評,也逐步形成了環島騎遊的品牌。現在養馬島環島單車挑戰賽在全國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和名氣,特別是今年有千餘名戶外徒步的愛好者的加入,讓賽事內容更加豐富,讓更多的人體驗到「國民旅遊休閒島」的魅力。
  • 共享單車帶火自行車產業 自行車廠迎來第二春
    隨著共享單車的興起,一度被認為是夕陽產業的傳統自行車也迎來了一輪井噴。在江蘇,不少電動車、自行車配件廠商,因為接到了共享單車的訂單而一片紅火,迎來發展第二春。前不久,他的公司剛接到一筆共享單車的配件訂單。趙亮的公司創建於上世紀九十年代,主要生產電動車。在2006年前後,電動車行業紅火的時候,他的公司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但是隨著電動車行業的熱潮逐漸褪去,行業洗牌、利 潤下滑明顯,如果僅靠生產電動車配件,已經無法實現盈利。2016年9月初,國內一家共享單 車企業找到了趙亮,詢問他是否能為他們的共享單車提供'剎把'配件。
  • 【單車環臺】「騎遇福爾摩沙」亮點——捷安特「魅Liv馭風」
    親身體驗 親自營銷單車環島在捷安特公司內蔚為風氣,2007年自巨大公司董事長劉金標(標哥)首度騎自行車環臺後,捷安特公司更是從上至下皆熱愛自行車騎乘,騎動熱情彼此渲染。此次經銷商們化身捷安特品牌大使,再度將騎車的熱情啟動,並與身旁朋友開心分享騎乘樂趣,親身體驗單車旅行。透過這樣的活動,將自行車騎乘風氣,由品牌推動到店家再到車友,點燃了臺灣整體環島熱情。用自行車騎乘的快樂感染更多的人,同時這也是捷安特一直秉持的品牌精神,帶領每一位對自行車感興趣的車友啟動探索的熱情!
  • 把代步讓給共享單車 單車店家向「低碳族」尋商機
    把代步讓給共享單車 向「低碳族」尋商機  單車商店:「秋」出來的轉型路  「之前一天至少賣5輛,現在一個月賣5輛,上個月只賣了4輛。」共享單車去年十一月進入成都以來已經一年,自行車商家的生意可謂慘澹。
  • 富士達v.s.捷安特:兩岸自行車代工巨頭的津門「對話」
    在富士達的高管人員中,這樣的故事並不新鮮。   天津是中國自行車的製造中心。共享單車海量的訂單,首先落到了這裡。公開資料顯示,共享單車「風暴」之後,小黃車拖欠富士達的尾款約在3億元左右。   依託強大的製造能力,以及多年代工形成的產業鏈整合能力,富士達只是「閃」了一下腰,仍有機會吸取教訓。
  • 中國自行車新王誕生:一年賣出2千萬輛,低調打敗捷安特、美利達
    而富士達集團,就是該行業中的佼佼者,以2000萬年銷量在國內稱王。一舉超越捷安特、美利達傳統巨頭。排名第一的自行車品牌說到自行車行業,就不得不提到捷安特的名字。作為一家來自中國臺灣的自行車企業,憑藉著出眾的產品質,贏得了很多消費者的信任。不管是在國內,還是在全球市場中,都擁有不小的話語權。
  • 從捷安特單車店的生硬經營模式可看出這家公司清正廉潔靠質量生存
    由於最近本人十分熱衷戶外單車騎行活動,所以有時間就去泡各種品牌的單車實體店。運動自行車的實體單車店,都經營著各自的單車品牌。這其中有臺灣捷安特品牌、臺灣美利達品牌、上海永久鳳凰品牌、全球UCC品牌、以及國外進口品牌的單車店。
  • 漩渦中的共享單車,一場多重的建構與反思正在上演
    共享單車是否真正涼了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重要的是我們給共享單車一個清晰的定位,至少讓我們在談及它的時候不再僅僅只是褒貶不一,難下定論。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共享單車就是在資本推動下的一場略顯變異的資本遊戲,也可能有人認為共享單車的確是一個創新性的產物,它的的確確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不管怎樣,我們都不得不面臨當下共享單車正在遭遇到窘境。
  • 2017捷安特自行車聯賽上海站,秋風中的精彩
    天氣漸寒,卻擋不住數百名車友的熱情,11月5日, 已經舉辦九屆的捷安特自行車聯賽的上海站如期於安亭開賽。本次賽事由上海捷安特分公司及浩盟車料和上海國際汽車城聯合主辦。捷安特上海分公司經理鄭雨霖先生致開幕詞場地位於上海國際汽車城的汽車公園,環境優美,車道線路豐富,適合組織騎行類活動同時開幕式上捷安特與上海國際汽車城達成戰略合作協議,未來消費者可在安亭汽車園區內享受到捷安特高端運動單車服務, 雙方會逐步拓展到園區內的培訓教育,並置入融合運動、環保科普、教育之單車服務。
  • 共享單車正式進駐高雄 業者推免費騎乘
    在島外風行的無樁共享單車從20日起正式進軍高雄營運,業者在官方網站放出從6月20日起到7月9日止在高雄騎乘免費的訊息,傍晚首度將60輛共享單車下放在凱旋捷運站四周單車停車位,鮮黃色的外觀吸引許多經過民眾好奇觀望,有些人還不知道共享單車如何租借,只能先跨騎試乘過過乾癮。
  • 共享單車運維鏈條調查
    深圳晚報實習記者 唐文雋 記者 何安茹 3月3日,距離摩拜、小藍、小鳴、ofo正式在深圳運營共享單車已經過去3個多月。 自2016年11月進入深圳以來,共享單車日均活躍用戶持續增長。目前在深圳共享單車投放超過32萬輛,共享單車日平均使用次數超過200萬人次。
  • Giant(捷安特)
    木馬OutdoorClub2015-07-07 16:410 其實總體來看捷安特是一個特別值得信賴的品牌,它擁有著自己的一套所有單車的體系,無論是城市休閒車還是主場運動類單車甚至連小眾的運動類單車也都有整車的體系和行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