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安縣全力打擊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重點檢查火鍋店燒烤店

2020-12-15 瀟湘晨報

為最大限度減少毒品危害,從源頭上打擊毒品原植物種植和銷售等違法行為,營造良好社會治安環境,東安縣市場監管局持續開展 " 禁種鏟毒 " 專項執法工作,不斷加強對轄區農貿市場、調料市場內經營植物種子、買賣罌粟殼行為的監管力度。近日,東安縣市場監管局組織開展 " 禁種鏟毒 " 專項整治行動。

執法人員對轄區內農貿市場、菜市場、餐館、酒店進行清查,講解毒品原植物的有關知識,種植毒品原植物、買賣和在餐飲中食用罌粟苗(殼、籽)的違法性,食用罌粟苗(殼、籽)對身體健康的危害性,通過開展禁種鏟毒、禁售禁食罌粟苗(殼、籽)宣傳教育活動,營造禁種氛圍。

接下來,東安縣市場監管局將對全縣食品生產經營主體進行一次全面拉網式排查,加強定期食品抽檢、檢測工作,及時發現使用、販賣、生產罌粟殼 ( 粉 ) 調味料等線索,全力打擊在食品中非法添加罌粟殼違法犯罪行為。以火鍋店、燒烤店、麻辣香鍋店、涼皮店為重點監管對象,強化日常監管和抽檢,對發現在食品中摻用罌粟殼的,將嚴格依照《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規予以處罰,並將查處情況通報公安機關。

通訊員文武 瀟湘晨報記者李姝

【來源:ZAKER瀟湘】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牛肉湯中添加罌粟殼,危害食品安全被判刑
    商家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有過不少報導,聽起來感覺很遙遠,殊不知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或許你還曾遇到過。近日,貴州思南縣人民法院審理了許某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一案,並予以判刑。儘管我國法律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並且自2016年年初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現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抽檢出35家餐飲單位非法添加罌粟殼調料以來,有關部門對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的行為採取高壓打擊態勢,但這類違法犯罪行為仍然屢禁不止。
  • 油辣子中添加罌粟殼 成都一餐館老闆被捕(圖)
    不過,在華興東街63號1棟1層附1號的「味將就中餐店」卻在這場比拼中「犯規了」。  近日,有消費者舉報這家中餐店涉嫌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錦江區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接到舉報後迅速介入調查,並於7月中旬聯合錦江區公安分局食品藥品犯罪偵查大隊辦案人員進入現場檢查。  據執法人員介紹,在對該店廚房調味品區域進行檢查時,一碗色澤光亮的油辣子引起了辦案人員的注意。
  • 無良商家在食物中添加罌粟殼真的會讓人上癮嗎?
    隔三差五,新聞總會曝光一些無良商家在食物中添加罌粟殼,這不在江蘇張家港塘橋鎮,有一家滷菜店被人舉報老闆在滷汁中使用罌粟殼。警察到店檢查後,店主一再堅稱自己被冤枉,並信誓旦旦說:「有加罌粟就去坐牢」,結局當然是執行人員滿足他的合理要求-刑拘。明明知道添加罌粟殼是一種違法行為,為什麼在餐飲行業依然這麼盛行?
  • 江都一飯店底料裡竟然添加罌粟粉!
    去年下半年,江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突擊檢查,通過專業技術對宋某店內的火鍋底料檢查後,工作人員發現了嚴重的問題。經檢驗,宋某在其經營的飯館內製售含有非法添加罌粟粉末的火鍋底料,抽樣火鍋底料中含有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四條的規定,火鍋底料被鑑定為不合格。
  • 為拉回頭客 餐館老闆辣椒油裡加罌粟殼獲刑半年
    為了改善米線的口感,吸引更多的顧客,嶗山一家米線店老闆李某竟然往辣椒油裡添加罌粟殼。在接到市民舉報後,嶗山食藥、公安聯手行動,當場在店裡查獲了154個罌粟殼。近日,米線店老闆李某因觸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嶗山區法院判處有期徒刑6個月,並處罰金1.5萬元。
  • 火鍋調料內添加罌粟殼 市民尿樣毒品檢測呈陽性
    4月4日,南京建鄴警方根據記者暗訪,一舉搗毀了位於南京長虹大市場內一家在火鍋調料內添加罌粟殼的乾貨店,相關涉案人員被拘留。  市民吃火鍋後尿樣毒品檢測呈陽性  近日,在南京大廠,有一家火鍋店的生意特別好,但是市民吃完後,尿樣毒品檢測立刻呈陽性,也就是說跟吸毒之後的狀態是一樣的。這家飯店的火鍋裡到底添加了什麼東西呢?
  • 食物中添加罌粟殼觸犯什麼罪,會判多少年?
    飯店在食品中摻用罌粟吸引顧客的行為,屬於違法犯罪行為,不僅僅面臨著刑事處罰,還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那麼,食物中添加罌粟殼觸犯什麼罪,會判多少年?上海市民生律師事務所楊愛君律師解答: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或罌粟粉,違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項關於「禁止生產經營用非食品原料生產的食品或者添加食品添加劑以外的 化學物質和其他可能危害人體健康物質的食品」的規定。
  • 四川閬中開展「淨鍋行動」 突擊檢查74家火鍋店
    閬中開展「淨鍋行動」 突擊檢查74家火鍋店四川新聞網南充7月30日訊(記者 高飛)7月30日,記者從閬中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為確保人民群眾夏日「舌尖上的安全」,嚴厲打擊餐飲服務單位非法添加罌粟殼、回收使用廢棄食用油脂
  • 遵義播州區違法添加罌粟殼案塵埃落定
    商家在食品湯料中添加罌粟殼,有過不少報導,感覺起來很遙遠,殊不知它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或許你也正在吃或曾經吃過。  案件回顧  2019年11月,謝某某在播州區桂花橋街道經營了一家過橋米線店。期間,謝某某私自在湯料中添加罌粟殼進行熬製,提供給顧客食用。
  • 揚州「檸檬魚火鍋店」用罌粟料包 只為吸引顧客
    在經營過程中,馬某自認為在檸檬魚料包中添加罌粟殼粉,能提味兒,吸引更多顧客,因此,抱著僥倖心理,在該公司的「秘制料包」添加罌粟殼粉末。而這些罌粟殼粉末,主要來自於鹽城男子劉某。銷售「毒料」給各地加盟商揚州警方成功將其抓獲劉某,1971年出生,在南京眾彩市場經營了一家調味料店。
  • 食客一天不吃就特別想 火鍋店往底料裡加罌粟籽
    為吸引顧客,巴南某火鍋店老闆利慾薰心,竟在火鍋底料中添加罌粟籽,沒想到經營幾個月後就露餡了。近日,犯罪嫌疑人孫某某、甄某在巴南區公安分局民警的審訊下,如實供述了他們非法向火鍋底料中摻加罌粟籽的犯罪行為。昨日,記者從警方獲悉,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採取取保候審措施。
  • 【新聞早知道】大姚縣開展餐飲業非法食用罌粟違法犯罪行為整治...
    21日在百草領大街老年活動中心路段、金碧路高杆燈路段開展城區道路清晨嚴查宿醉酒駕專項整治行動,對過往車輛和駕駛人進行逐一檢查,在檢查過程中充分利用酒精篩查儀、呼氣酒精檢測儀對過往車輛駕駛人進行檢查,依法查處酒駕等嚴重交通違法行為,形成對酒駕等嚴重危及群眾安全出行交通違法行為的嚴管嚴查嚴處的高壓態勢。
  • 過橋米線添加罌粟殼 店主夫婦被判刑
    在競爭激烈的餐飲行業裡,崑山市一家過橋米線店不靠廚藝留住食客,而是利用「歪門邪道」,在製作過橋米線的過程中非法添加罌粟殼熬製湯料,以增加湯的鮮味,並銷售給顧客,最終夫妻二人鋃鐺入獄,害人害己。期間,兩人為了自家店的生意更好,就在米線的湯料中動起了手腳,夫妻倆在製作米線過程中非法添加用罌粟殼熬製的湯料。幾個月後,公安局機關在卜某和劉某經營的店內查獲罌粟殼6枚及銷售的米線、調味湯底等物。卜某、劉某因涉嫌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於2016年5月14日被逮捕。後崑山檢察院指控卜某、劉某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向崑山法院提起公訴。
  • 南昌雷胖子狗肉火鍋店底料非法添加「罌粟鹼」遭查處
    中國江西網訊 記者萬思報導:11月5日,記者從南昌市食藥監局獲悉,針對11月2日和11月4日媒體曝光個別火鍋店非法添加罌粟殼等物質的行為,南昌市及時部署開展全市火鍋類餐飲單位緊急排查工作。經查,雷胖子狗肉火鍋店抽檢的6份底料樣品中有一份檢出含罌粟殼等非法添加成份,市食品藥品監管理部門組織人員聯合公安部門連夜對該店採取了行政控制措施,轄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已立案調查,並將按照《食品安全法》規定進行從嚴從重查處。  據了解,11月2日至3日,南昌共排查城區內重點餐飲經營企業近400家,包括所有火鍋專營店148家(狗肉火鍋專營店9家),暫未發現存在違法行為。
  • 油煉鴨添加罌粟殼,店老闆獲刑一年
    將罌粟殼加入滷水中加工油煉鴨,通過使人食後讓顧客流連「美味」。近日,沅江市人民法院對這起危害食品安全的案件作出一審判決:被告人張某犯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000元,同時支付懲罰性賠償金20300元,責令判決生效後三十日內,在益陽日報上公開賠禮道歉。
  • 【食品安全】麻辣燙裡有沒有罌粟殼?會不會致癌?
    【食品安全】麻辣燙裡有沒有罌粟殼?會不會致癌?不少麻辣燙愛好者也有過擔心,吃上癮是不是因為湯裡有罌粟殼?事實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湯底裡有沒有罌粟殼?罌粟殼早已被列入了國家「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黑名單,商家往食品中加罌粟殼是違法的。
  • 【案件快遞】做滷菜添加罌粟殼 店主獲刑並賠償道歉
    【案件快遞】做滷菜添加罌粟殼 店主獲刑並賠償道歉 2020-12-02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絕味水煮一分店添加罌粟殼 公安機關介入調查
    日前,絕味水煮一家位於南昌市青山湖區學院路的分店被查出違法添加罌粟殼。6月22日,記者了解到,南昌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已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全市各縣區對水煮店滷水湯和鍋底湯料等產品進行抽檢。
  • 火鍋燒烤放罌粟吸引回頭客 店家辯稱是油菜籽
    揚子晚報記者也諮詢了警方相關人士,對方表示,火鍋裡面添加罌粟,如果量不大,一般在吃完之後,海洛因尿檢是查不出來的。如果大量添加,是有可能檢測出來的。對於罌粟而言,食用肯定是對身體有害的,如果食物中添加罌粟量一大或者人長期食用,對身體肯定會帶來傷害。罌粟殼也早已被國家衛生部門列入首批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名單。
  • 貴州市場現罌粟殼 火鍋店靠它增加回頭客
    貴州勤邦食品安全科學技術有限公司食品安全快速檢測高級工程師羅貴昆告訴記者,割過鴉片汁的罌粟果,仍殘留約0.2%的嗎啡,加入食物中,殘存的嗎啡等生物鹼便開始溶解,隨食物進入人體。罌粟殼中的生物鹼雖然含量較少,對吸毒者不起作用,但對於絕大多數從未接觸過毒品並對毒品有高度敏感性的人來說,其 「效用」不可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