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吸引顧客,巴南某火鍋店老闆利慾薰心,竟在火鍋底料中添加罌粟籽,沒想到經營幾個月後就露餡了。近日,犯罪嫌疑人孫某某、甄某在巴南區公安分局民警的審訊下,如實供述了他們非法向火鍋底料中摻加罌粟籽的犯罪行為。昨日,記者從警方獲悉,犯罪嫌疑人已被警方依法採取取保候審措施。
自製鍋底
現非法添加劑
今年上半年,巴南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例行檢查中發現,龍洲灣某火鍋店的自製鍋底內含有那可丁、嗎啡、可待因、罌粟鹼等非法添加劑。
因該火鍋店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巴南區公安分局迅速介入調查。面對警方的調查,火鍋店老闆甄某卻百般狡辯,一會兒說沒有這回事,一會兒說自己並不知情。當民警拿出火鍋底料的檢測報告時,甄某看到檢測出的那可丁、嗎啡、可待因、罌粟鹼等成分,頓時像洩了氣的皮球,很快交代了自己往火鍋底料裡非法添加罌粟籽的違法事實。
隨後,警方以甄某為切入點,順藤摸瓜,挖出銷售罌粟籽的犯罪嫌疑人孫某某。本月初,警方將孫某某捉拿歸案,此案順利偵破。
底料中加罌粟籽吸引顧客
據了解,甄某的這家火鍋店開了近兩年了。剛開始生意還不錯,可時間一久,火鍋店裝修陳舊、菜品缺少變化,加上周邊又新開了幾家火鍋店,甄某的生意就不好做了,幾乎月月虧錢,這讓甄某整天焦頭爛額,睡不著覺。
怎樣才能重新吸引顧客呢?今年3月的一天,甄某向好友孫某某請教。「在火鍋底料裡加罌粟,生意自然就好了!如果要的話,我有門路。」孫某某對甄某說。
添加罌粟可以讓火鍋更香,食客吃了也容易上癮,甄某以前聽說過,但他也明白這是違法的事。可看著生意清淡的火鍋店,甄某最終抵不住誘惑,決定鋌而走險,便委託孫某某幫自己弄點罌粟籽。
很快,孫某某就通過非法途徑買到了罌粟籽,然後轉賣給甄某,甄某隨即將罌粟籽碾成粉末後添加在自己的火鍋底料中。
食客說一天不吃就特別想
沒過多久,罌粟籽的效果就顯現出來了。來甄某的火鍋店吃火鍋的回頭客越來越多,一些食客還拉著甄某說,他家的火鍋味道特別好,聞起來特別香,而且一天不吃就特別想。
辦案民警介紹,甄某從今年3月開始往火鍋底料中加罌粟籽,以後每半個月就從孫某某手中購買1斤罌粟籽,然後按照90斤底料加1斤罌粟籽的比例進行添加。由於罌粟籽的用量少,加上碾成粉末,普通人根本無法察覺。
見生意日益火爆,甄某之前的疑慮煙消雲散了,他甚至開始得意洋洋起來。當有人問起他的火鍋為何這麼好吃時,甄某便稱自己用了祖傳秘方,不能向外人透露。不料僅僅過了幾個月,甄某的火鍋就現出了原形。
辦案民警介紹,根據《食品安全法》規定,如果往火鍋底料中非法添加罌粟殼和罌粟籽,將被追究刑責。目前,甄某和孫某某已被警方依法採取取保候審措施。
連結
「加料」火鍋有什麼危害?
長期食用含罌粟食物會上癮
渝中區老中醫張新華介紹,罌粟具有鎮痛、催眠、呼吸抑制與鎮咳作用,一般用於醫藥行業。我國法律明令禁止在食品中加入罌粟,即使在藥店中,罌粟也有著嚴格管理,必須憑處方才能購買,決不能私自購買或銷售。
如果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或罌粟籽,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危害呢?張新華說,無論是罌粟殼還是罌粟籽,都含有嗎啡等物質,如果長期食用,易使人體產生依賴性,進而造成癮癖,對肝臟、心臟有一定毒害作用。如果長期食用含有罌粟殼的食物,人會出現發冷、出虛汗、乏力、面黃肌瘦、犯困等症狀,嚴重時神經系統、消化系統也可能受到損害,讓人出現幻覺,有時甚至會因呼吸停止而死亡。
如何鑑別「加料」火鍋?
剛端上來就香氣四溢的湯底要注意
「近年來,隨著有關部門監管越來越嚴,加上行業自律,重慶的火鍋店添加非法添加劑的現象基本杜絕,但也存在個別不法商販為了牟利而鋌而走險的案例。」重慶市火鍋協會副會長、重慶豬圈飲食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吳惠川介紹,生活中,食客可以從以下3個方面鑑別「加料」火鍋。
1.聞剛端上來的湯底的味道。根據經驗,火鍋熬製的香味都是自然散發的,應該是越煮越香,剛端上來就香氣四溢的火鍋,絕大部分可能已經加了罌粟之類的增香劑。
2.觀察麻辣鍋底的顏色。如果麻辣鍋的辣油透紅鮮亮,那麼肯定暗藏問題。因為正常情況下熬製的麻辣鍋底應該是略顯渾濁的,透亮的麻辣鍋底很可能加了辣椒精或火鍋紅。
3.看湯底燒開時有無泡沫。正常情況下,鍋底燒開時是沒有泡沫的,有泡沫就可能有問題。此外,湯底燒開後先不要急著涮食物,可以先用漏勺撈一下,看湯底裡是否有不明殘渣,如果有,則說明湯底很可能是上一鍋留下的。
視頻僅供延伸閱讀,與本文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