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市場現「粟油火鍋底料」 罌粟殼殘留0.2%嗎啡

2020-12-13 騰訊大閩網

罌粟殼火鍋:危險的美味

神秘的粟油火鍋底料 立冬過後,天氣漸冷,熱騰騰的火鍋漸漸成了市民的「食寵」。然而,近日有媒體報導,江蘇、陝西等地有些不法商販為了吸引回頭客,竟然在食物裡添加了罌粟殼或含有罌粟殼成分的調料,讓人越吃越想吃。罌粟殼做調料?網上有人在賣嗎?泉州市面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如果有一種食物你每隔一段時間就很想再吃,而且還一定得去固定的那家吃,不然身體就會感覺很難受,那你就要注意了。」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主任藥師蔡向陽說,這就是服用藥物上癮後產生精神和肉體的依賴性,消費者如果出現這種感覺,最好到醫院檢查是否食用罌粟殼成癮,以便採取相應措施。

市場隱身

「粟油火鍋底料」只賣熟人

要買先報熟客電話號碼

在市區新門街菜市場一家調味品店,記者表示想買「粟油火鍋底料」回去試一下,女售貨員當即表示「這個產品只賣熟客」,要求記者提供介紹自己過來的熟客電話。記者提供了一個電話,他們登錄銷售系統搜索,由於未搜索到相關客戶,他們便下了「逐客令」。

火鍋各種口味 都可以調出來

近日記者來到市區新門街幾間專賣火鍋底料的店鋪走訪調查。在一家店鋪,有羊肉味、牛肉味、雞肉味、大骨白湯等不同的口味,還有肉香王、高湯王、麻辣香膏、全紅湯鍋底等調色調味的火鍋添加劑,粗略估算可能有幾十種不同口味的火鍋底料和添加劑。

記者以火鍋店老闆的身份和店主攀談起來。店主告訴記者,有不少知名的火鍋店都是來店裡購買火鍋底料,添加到湯底裡面。

店主見記者手上拿著一罐大骨白湯火鍋底料,便介紹道,火鍋店為了讓火鍋的色澤更加好,就會在大骨湯內添加這種底料,讓湯底呈乳白狀,顏色好,更能吸引客人。

「有的火鍋店甚至連大骨湯都沒熬,直接用這種底料調製大骨湯,色香味也和熬製的大骨湯相似。」店主說,如果是要弄川味的麻辣火鍋,加點麻辣香膏和辣椒油進去,只要在上面鋪上一點辣椒,湯底就會辣味十足。如果想讓辣湯的味道更好,可以再添加點全紅湯鍋下去調色,便可製成一鍋色香味俱全的麻辣火鍋湯底。店主還告訴記者,如果有興趣,購買後他們可以指導如何配出各種口味。

記者詢問店主有沒有含罌粟殼火鍋底料,店主稱沒有賣。「罌粟殼吃了會讓人上癮,查得很嚴,我們這邊沒有賣這個。」該店主說。隨後記者來到另一家火鍋底料店,裡面的情況類似,詢問有沒有罌粟殼火鍋底料,店主也說沒有。

「賣那個是違法的,我們沒有。」一家調味品店的女老闆說。接著記者連續問了兩三家店鋪,得到的反應都是搖頭。

「粟油」底料不賣陌生人 第二天產品神秘失蹤

然而,記者在新門街菜市場一家調味品店看到了一個特殊的名字——粟油火鍋底料。記者以火鍋店老闆的身份挑火鍋底料,女售貨員一聽說記者是新開店的,熱情介紹。

在一個柜子的角落裡,一包名為「粟油火鍋底料」的火鍋底料格外顯眼。那是一個大紅色的包裝,包裝袋上指明這是紅湯,為雲南一家食品公司生產,包轉袋上還註明「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通過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細看這包「粟油火鍋底料」的配料,裡面有牛油、豆瓣醬、小米椒、花椒、食用油、味精、植物油、白砂糖、豆豉、老薑、牛骨粉、香辛料和食品添加劑(食用香精、香料)這13種配料。在食用方法上註明只要將底料兌一定水後,煮沸便能燙食各類菜品,若用雞湯或骨頭湯味道更佳。

「這粟油是罌粟油嗎?」記者發問。女售貨員遲疑一會兒後否認,說這只是一個名字而已。而店內的男老闆則相對比較緊張,馬上從收銀臺走到女售貨員身邊,小聲交代:「陌生客人不要賣。」

當記者問及是否與罌粟殼有關時,女售貨員馬上否認。記者還問吃下去會不會上癮,店主顯得有點不耐煩,徑直走開了。記者表示想買「粟油火鍋底料」回去試一下,女售貨員當即表示「這個產品只賣熟客」,要求記者提供介紹自己過來的熟客電話。記者提供了一個電話,他們登錄電腦的銷售系統搜索,由於未搜索到相關客戶,他們便下了「逐客令」。

第二天記者再次來到該火鍋底料店時,卻找不到那包「粟油火鍋底料」了。記者遂詢問店主,店主稱店裡沒有這種產品。

網上現身

「罌粟殼粉」銷售火爆

直言「越吃越想吃」

在淘寶網,記者接觸了幾個銷量較高的賣家,店鋪裡都有上架和罌粟相關的食品添加劑,像「雲南香粉」、「雲粟香」等,這些產品包裝上都稱是正規產品,但是幾個賣家都私下介紹這是「罌粟殼粉」,可以使食品味道濃,增加香味,讓人越吃越想吃。

賣家明確吃了會上癮

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罌粟殼」、「罌粟調料」、「罌粟火鍋底料」等關鍵詞,網頁都顯示:「根據相關法律和政策,無法顯示相關寶貝。」

後來記者嘗試用「大殼香粉」、「雲南回味粉」、「櫻粟膏」、「魔精」、「魔粉」等詞條搜索,陸續有相關的食品添加劑出現。之後記者接觸了幾個銷量較高的賣家,店鋪裡都有上架和罌粟相關的食品添加劑,像「雲南香粉」、「雲粟香」等,這些產品包裝上都有QS商標,稱是正規產品,但是這幾個賣家都私下介紹這是「罌粟殼粉」,可以使食品味道濃,增加香味,讓人越吃越想吃。

其中一家店鋪被評為金牌賣家,銷量特別高。該店鋪首頁顯示排名第一的月銷千件的爆款就是名為「罌粟殼粉」的寶貝,點擊進去卻顯示已經下架。記者發現該店的寶貝中還有「越吃越想吃,籽殼系列」,該系列中有「粟籽」和「粟精」。據客服人員介紹,「粟籽」和「粟精」均為罌粟的提取物,純度不高,讓人吃了「回味無窮」。

「罌粟殼粉是賣得最好的,純度比那兩種高,價格也便宜。但是被淘寶刪掉了,暫時上不了架,你拍下別的給你發這個殼粉。」說著客服還發來詳細的製作方法,建議記者買兩種添加劑。「將增鮮的『高鮮精』和罌粟殼粉一起使用效果更好。」客服說。

在客服發來的製作方法中,記者發現這種罌粟殼粉可廣泛運用於各種餐飲食品中,像火鍋底料、滷味品、高湯鍋、燒烤、辣椒油,還包括各種餡類。基本方法是將罌粟殼粉用冷水稀釋再拌入,不同品類有不同用法和比例。

記者追問客服這種罌粟殼粉會讓人上癮嗎,客服沉默之後的回答是肯定的。 「這種是用罌粟殼做的,純度較高,會上癮,但是不會出事。」客服還好心地提醒:「檢查是查不出來的,因為純度不高,但是要悄悄地用,唯一要做的就是把包裝處理好,千萬不要被別人發現了。」

相關焦點

  • 老闆火鍋底料中摻罌粟殼被判刑 如今市場上仍有貨源
    而鄒某和餘某製作的有害毒品,就是重慶人耳熟能詳的「罌粟殼火鍋」。  製作罌粟殼火鍋獲刑  記者在九龍坡區法院刑事判決書上看到,兩位犯罪嫌疑人為了提升火鍋口感,於2015年8月以1000元採購了一公斤「罌粟殼粉」用於製作火鍋底料,不僅用該火鍋底料熬製湯料,還將加了罌粟殼的底料向顧客銷售。
  • 「火鍋底料」抽檢報告:這些特別好吃的店放了「嗎啡」,一周成癮...
    結果顯示↓國家及省級食藥監共抽檢出23批次不合格的火鍋底料,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檢出罌粟殼成分,如那可丁、罌粟鹼、嗎啡、可待因、蒂巴因等。其中,四川省屏山縣五味軒魚莊登榜2次。從省份來看,四川成為不合格火鍋底料的重災區,佔不合格比例的43.5%。
  • 35餐企使用罌粟殼被查 顧客吃上癮能索賠嗎?
    胡玲稱,可能是調料供貨商研磨機器或者其他設備上有殘留。檢出上述成分後,更換了調料供貨商,此後再沒有檢出。「有關部門已經排除我們主觀添加嫌疑。」  2 寶和居:廚師開除調料清理  昨日下午3時30分許,新京報記者趕到寶和居飯館,一吳姓老闆正坐在店門口抽著煙眉頭緊鎖。據國家食藥監局披露,寶和居飯館牛蛙料中,檢測出「罌粟鹼、那可丁」。
  • 吃個火鍋咋就上癮了呢?罌粟殼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一些無良店家,會在火鍋底料中加入罌粟殼,企圖讓食客上癮,變成回頭客。 現隨手一搜,都能看到最新的曝光消息。 罌粟殼,又名「御米殼」,俗稱「米殼」,是植物罌粟的乾燥成熟果殼。 如果流入市場的罌粟殼,是尚未經過割漿或浸出的,其毒性就不容小覷了。 但實際流入黑市的,大概率是割過漿、甚至浸出過的罌粟殼。 這樣得到的罌粟殼,嗎啡的含量其實已經沒那麼高。
  • 火鍋越吃越上癮?可能底料中含有這種「球形調料」,遇到快停嘴!
    說到火鍋,大家都不陌生,火鍋可是目前很多地方都流行的一種美食了,無論是冬天還是夏天,總有一大批的火鍋迷不畏俱怕冷和熱,聚焦於火鍋店鋪中美餐一頓。火鍋通常分為三種,辣鍋、不辣鍋、菌湯鍋,可供各種口味的人食用,不過通常喜歡吃火鍋的人都是追求辣鍋的,一個字「爽」越吃越爽,越吃越有味。
  • 食藥監局對蘇州火鍋底料進行抽檢 結果均合格
    商報訊(記者朱曉奕)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出通告稱,全國35家餐飲服務單位食品中被查出含有罌粟殼,其中多為火鍋底料和調味料。冬天是吃火鍋的旺季,蘇州的火鍋湯裡是否含有罌粟殼?日前,市食藥監局對我市火鍋底料進行了專項抽檢,抽檢結果均合格。
  • 火鍋底料中藥材成分重新劃定 用罌粟殼將被查處
    火鍋底料裡的中藥材成分將重新劃定  選火鍋底料可要悠著點  新聞背景  日前,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發出通知,要求進一步規範餐飲消費環節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和濫用食品添加劑等行為。其中,在火鍋中使用罌粟殼及用甲醛處理黃喉、血豆腐等火鍋原料,在鮮榨果汁中濫用食品添加劑等將成為打擊重點。此外,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將制定傳統習慣中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目錄,未在目錄範圍內的中藥材將不允許作為烹調食材或調味品。
  • 合肥市包河區阿胖特色龍蝦店被查:底料檢出嗎啡
    來源:江淮晨報為切實保證廣大消費者的食品安全,合肥市包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現對不合格監督抽檢產品信息進行公示。9月3日,記者從包河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2020年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第十三期中,合肥市包河區阿胖特色龍蝦店的底料檢出不允許檢出的物質。
  • 阿胖龍蝦店底料初檢含有嗎啡 同批次復檢又合格?監管部門回應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9 月2 日上午,合肥市包河區市場監管局公布轄區2020 年食品安全抽檢信息,顯示合肥市包河區阿胖特色龍蝦店的底料檢出嗎啡。9 月3 日上午,包河區市場監管局公示抽檢復檢信息,經國家法定復檢機構安徽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對同批次龍蝦進行復檢,復檢結果為未檢出嗎啡,判定合格。為何同一批次食品初檢和復檢結果會不同?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事件】阿胖龍蝦底料檢測出嗎啡?
  • 火鍋底料添加罌粟殼招攬食客
    原標題:火鍋底料添加罌粟殼招攬食客 近日,湖北省公安廳發布2018年食品打假「利劍」專項行動成果暨十大典型案例。去年以來,湖北全省公安機關共破獲食品違法犯罪案件915起,其中公安部督辦重特大案件40起,抓獲涉案人員951名。
  • 小心罌粟殼不能提味只會上癮可索賠
    據介紹,近年來,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會同公安等部門陸續查處了一批使用罌粟殼作為食品調味料的違法違規行為。但是,地方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在日常監管工作中仍發現部分餐飲服務單位在自製火鍋底料、自製調味料時存在違法添加罌粟殼等非食用物質的行為。
  • 罌粟殼公然入調料
    罌粟殼公然入調料   罌粟是提煉鴉片等毒品的原料,罌粟殼中含有嗎啡等物質,非法種植買賣、在食品中添加都被明令禁止。然而,記者近期在多地了解到,一些火鍋店、小吃店為了吸引顧客,竟然大肆在食品中添加罌粟殼。同時,在調料市場和網絡上,有些人公開售賣罌粟殼。
  • 火鍋、小吃加了罌粟殼會更鮮更好吃?那只是噱頭 真相讓你噁心!
    罌粟的果實含有罌粟鹼、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等多種生物鹼,可加工成鴉片、嗎啡、海洛因。成熟的罌粟果實收取鴉片(割煙)後,去除蒂頭、種子乾燥後即成為罌粟殼,一般大多已破碎成片狀,俗稱米殼、大煙殼。新鮮的罌粟殼還是蠻有顏值的。
  • 全國35家餐飲企業檢出罌粟殼,你吃過沒?[附名單]
    3草果粉香料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老鐵烤魚廣東省惠州市惠陽區淡水白雲坑市場信諾百貨一樓罌粟鹼、嗎啡湯底罌粟鹼4肥腸臊子重慶市合川區小沔鎮有名麵館重慶市合川區小沔鎮行政街45號罌粟鹼、嗎啡、那可丁5香料重慶市合川區小沔鎮天下第一粉重慶市合川區小沔鎮行政街46號罌粟鹼、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附件2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餐飲服務單位名單序號食品名稱餐飲服務單位名稱餐飲服務單位地址檢出違法添加成分
  • 深度丨簋街胡大等35餐企使用罌粟殼被查
    ■ 通報  部分餐企食藥監部門立案調查  (除追訪的北京4家餐企外)  老湯(北京市房山區良鄉滇南福喜小吃店)  單位地址:北京市房山區拱辰街道政通路  檢出添加物質:罌粟鹼、嗎啡、可待因、那可丁、蒂巴因  火鍋底料(上海市嘉定區安亭鎮原燒雞公火鍋店
  • 35餐企使用罌粟殼被查 顧客吃上癮能索賠嗎?
    胡玲稱,可能是調料供貨商研磨機器或者其他設備上有殘留。檢出上述成分後,更換了調料供貨商,此後再沒有檢出。「有關部門已經排除我們主觀添加嫌疑。」  2 寶和居:廚師開除調料清理  昨日下午3時30分許,新京報記者趕到寶和居飯館,一吳姓老闆正坐在店門口抽著煙眉頭緊鎖。據國家食藥監局披露,寶和居飯館牛蛙料中,檢測出「罌粟鹼、那可丁」。
  • 成都4家火鍋店底料檢出罌粟殼 長期食用會上癮
    成都市食藥監局發布今年第三期餐飲環節監督抽檢結果  成都4家火鍋店底料檢出罌粟殼  相關案件已移送司法機關,待公安部門偵查結束後再作處罰  15日,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向社會發布了《成都市2015年第三期食品、食用農產品、乳及乳製品監督抽檢結果通報》,通報提到,此次抽檢在全市發現5個火鍋調味料樣品中檢出罌粟殼,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 食藥監總局:35家餐飲單位食品檢出罌粟殼成分
    附件2  移送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的餐飲服務單位名單  序號食品名稱餐飲服務單位名稱餐飲服務單位地址檢出違法添加成分  1 牛肉湯 錦州市凌河區蔣家牛肉板麵館 遼寧省錦州市凌河區重慶路四段 5-67 號 罌粟鹼  2 火鍋底料 金山區加鑫飯店 上海市金山區石化街道柳城路 86 號 罌粟鹼、嗎啡、那可丁  3 龍蝦調料
  • 罌粟殼當調料可使人上癮,危害人體健康!你還在用嗎?
    將罌粟殼作為調味品在食品中添加,在一些地方頗為流行,是行業內「公開的秘密」。記者在陝西、四川、上海等地調查了解到,一些小飯店在火鍋、麵皮、小龍蝦等食品中添加罌粟殼,可使食客上癮或者對身體造成慢性傷害。你是不是曾體會到,某種火鍋、小龍蝦或者擀麵皮等特別好吃,吃了還想吃?有沒有一家飯店,你經常光顧,隔了一段時間不去就想得慌?
  • 吃個火鍋咋就上癮了呢?罌粟殼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一些無良店家,會在火鍋底料中加入罌粟殼,企圖讓食客上癮,變成回頭客。 現隨手一搜,都能看到最新的曝光消息。 罌粟殼,又名「御米殼」,俗稱「米殼」,是植物罌粟的乾燥成熟果殼。 如果流入市場的罌粟殼,是尚未經過割漿或浸出的,其毒性就不容小覷了。 但實際流入黑市的,大概率是割過漿、甚至浸出過的罌粟殼。 這樣得到的罌粟殼,嗎啡的含量其實已經沒那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