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民歌在中國音樂學院詠唱迴蕩

2020-12-11 澎湃新聞

左權民歌在中國音樂學院詠唱迴蕩

2020-11-20 1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藝術植根的沃土。為促進新一代年輕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11月18日,由中國音樂學院團委組織的「新山歌社」舉辦了左權民歌專場。「新山歌社」是中國音樂學院團委下設的一個學生社團組織。該社宗旨是「化千人一聲為一人千聲」,興國之風,揚民之韻。作為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該社團通過指導教師的知識傳授和學術講解,特邀嘉賓現場示範演唱和輔導教唱,以及學生同導師、嘉賓共研討、同傳唱等形式,將分布在我國各地區、各民族的原生民歌源源不斷地引入校園,努力打造「第二課堂」獨特教學模式。

「新山歌社」指導老師張天彤 主持(右一)

「太行歌后」劉改魚和星光大道年度五強、左權籍優秀歌手崔瑞寧夫婦受邀走進中國音樂學院,與中國音樂學院教師與學子近百人共探左權民歌藝術魅力,該講座由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新山歌社」指導老師張天彤主持。

在中國音樂學院夢想劇場內,左權民歌專場專題講座一共舉行了兩場,分別是上午十點至十二點、晚上六點至九點,講座通過中國音樂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張天彤教授和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劉改魚對話的形式進行,為大家講解了左權民歌的淵源、藝術特色和演唱技巧。從劉改魚學習經歷,表演經歷,到教學經歷、編創經歷開講,介紹了劉改魚如何向左權民間老藝人學習,又經過自己的加工修改進行完美演繹。在現場劉改魚向百餘名師生教唱了《桃花紅 杏花白》《土地還家》《門搭搭開花》《摘花椒》《建立民兵隊》《櫻桃好吃樹難栽》五首民歌,劉改魚先進行示範演唱,隨後在逐句進行教學,特別是對唱詞中的方言如「呆」「就」「親圪蛋」等字進行探究和指點。

2019年星光大道五強、左權籍優秀青年歌手崔瑞寧示範演唱

講座中崔瑞寧和高昆峰給大家進行演唱了《親圪蛋下河洗衣裳》《打酸棗》等民歌,從演唱、表演技巧給大家進行了示範。高昆峰、崔瑞寧被稱為「橙色夫妻組合」,是2019年星光大道五強選手。他們夫婦不僅傳承山西民歌,傳播山西文化,而且熱心公益事業。他們特別關愛環衛工人,作為太原市2.5萬名環衛工人的形象代言人、小桔燈愛心聯盟公益大使,這些年,夫妻倆陸續為環衛工人捐助1.2萬餘個保溫杯、8000多個保暖餐盒、2000多雙保暖棉手套、1000多袋白面大米,參加了80餘場公益演出。據了解,該場講座還在網絡平臺進行直播,共有千餘人進行觀看。

張天彤教授說:「今天的左權民歌專場中,我們不僅請到了劉改魚老師,還請來了小高和小崔兩位青年演員,讓同學們在講演結合的形式中更真切地感受到左權民歌的藝術魅力,我們的學生接下來也可以自由組合進行對唱然後搬上舞臺,向他們一樣通過不同形式把民歌演唱的淋漓盡致。從他們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民歌文化在繼承基礎上發展,在發展過程中繼承,讓民歌有了更好的發展。」

2020級聲歌系研究生馮麗媛今年參加左權民歌匯決賽的參賽曲目是《桃花紅杏花白》,她獲得了全國四強的好成績。她在左權參賽期間主動向民間藝人學習方言的發聲位置和方言的音韻美感,還主動到太原拜訪劉改魚老師,向她請教演唱民歌的方法。今天在中國音樂學院又一次演唱《桃花紅杏花白》,劉改魚老師說她嗓音甜美唱得好。(記者 杜利勇 通訊員 高帆帆)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左權民歌匯徵程再啟,百強突圍向山而歌,強勢爭奪22強名額
    民歌音樂界明星大咖和學院派專家組成的評委「天團」也對參賽選手的全面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在26日的比賽中,來自海南的翩哈組合,作為原生態的歌者,由於在表現力方面的薄弱而被淘汰。(圖片說明:選手諾麥組合) 以競爭促進步,打造更豐富的民歌舞臺大批來自專業音樂學院和專業聲樂教師的參賽,使得今年突圍賽競爭異常激烈,而外國選手的參與,也讓左權民歌匯的舞臺更具多樣性
  • 2020年左權民歌匯總決賽暨頒獎晚會舉行
    第二輪的比拼由4位選手進行兩兩對決,獲勝的兩位選手經過現場拉票,由全國51家媒體組成的大眾評審團和專業評審共同投票,選出本屆左權民歌匯的金尊獎得主。主舞臺延續了開幕式上的3D大型山體燈光秀,又調動觀眾區3000數控螢光棒色彩配合,呈現出燦爛奪目的多彩大場景,用「舞美匠心」為觀眾營造出「歌從山中來,向山而歌,放歌左權」的氛圍。舞臺由巨型金尊獎盃和璀璨金蓮兩部分組成,既展示出「花開左權·大美太行」的氣勢磅礴,更是寓意選手像金蓮一樣絢爛奪目。巨大金尊獎盃的設計取自山西博物院鎮館之寶晉侯鳥尊,鳳鳥的形象寓意讓民歌插翅騰飛,生生不息。
  • 向山而歌 2020年左權民歌匯總決賽暨頒獎晚會舉行
    紅網時刻9月6日訊(記者 胡弋)9月5日晚,萬眾矚目的2020年左權民歌匯總決賽暨頒獎晚會在山西左權縣蓮花巖景區舉行。總決賽評委由田青、閻維文、陳思思、龔琳娜、卞留念、王宏偉、關牧村、孟玲、平安九位民歌音樂界明星大咖或專業院校教授擔任。
  • 左權民歌「每周一歌」《桃花紅杏花白》
    山西民歌地方特色鮮明,藝術風格迥異。山西一百多個縣,幾乎每個縣都有自己的民歌,而且各地民歌也各自呈現出不同的藝術風格。大致上,可以分為晉南、晉東南、晉北和晉中四個音樂色彩區。獨特的風格開始形成,民歌種類也自成體系,「大腔」、「小調」、「雜曲」三大類別交相輝映。左權民歌在宋元時期,已經被廣泛傳唱,家家弦誦了。事實上,從現在左權民歌「大腔」的曲牌結構中,仍然可以找到宋代「唱賺」、元代「散套」的痕跡。這段時期,是左權民歌的成型,盛行階段。
  • 2020年左權民歌匯總決賽完美落幕
    本報晉中9月8日訊(記者郝光明)人民的歌人民唱,左權民歌人民享。9月5日晚,2020年左權民歌匯總決賽暨頒獎晚會在左權蓮花巖景區成功舉行,最終來自內蒙古的選手敖特根圖婭捧得今年左權民歌匯的金尊獎。據了解,2020年左權民歌匯總決賽晚會主舞臺由巨型金尊獎盃和璀璨金蓮兩部分組成:巨大金尊獎盃的設計靈感取自山西博物院鎮館之寶晉侯鳥尊,鳳鳥的形象寓意讓民歌插翅騰飛,生生不息;多簇金蓮聚集盛開,則寓意選手像金蓮一樣絢爛奪目。主舞臺上的3D大型山體燈光秀,觀眾區3000支數控螢光棒每秒變換的不同色彩層層遞進,為觀眾營造出「歌從山中來,向山而歌、放歌左權」的氛圍。
  • 左權民歌匯總決賽暨閉幕式5G+VR 中國移動給您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左權民歌匯這場「國際民歌賽」,自今年6月1日啟動,向全世界的民歌愛好者發出了邀請,並於7月8日晚,在左權縣蓮花巖風景區隆重開幕。華美的舞臺、絢麗的燈光、熱情的掌聲,左權再次迎來了無數個歡唱的夜晚。9月2日晚,經過激烈比拼,2020年左權民歌匯晉級賽8強從100組優質選手中脫穎而出、集結完畢。8強將繼續在蓮花巖景區向山而歌,爭奪9月5日總決賽冠軍。
  • 「左權民歌匯」——全民直播時代下的網絡保障
    今年8月24日,第二屆「左權民歌匯」於在左權蓮花巖景區盛大開幕,活動以「國際標準、國家品牌、國內一流」為目標,打造國際民歌賽事,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向山而歌,該比賽持續13天,尤其開閉幕式佔地9800平米,容納12000名觀眾以及4000名演職人員,在「全民直播」時代,對網絡承載提出了一定挑戰。
  • 左權民歌匯總決賽暨閉幕式,5G+VR,給您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左權民歌匯這場「國際民歌賽」,自今年6月1日啟動,向全世界的民歌愛好者發出了邀請華美的舞臺,絢麗的燈光,熱情的掌聲,左權再次迎來了無數個歡唱的夜晚。9月2日晚,經過激烈比拼,2020年左權民歌匯晉級賽8強從100組優質選手中脫穎而出、集結完畢。8強將繼續在蓮花巖景區向山而歌,爭奪9月5日總決賽冠軍。9月5日晚8:00,將迎來左權民歌匯總決賽暨閉幕式!中國移動邀您登錄咪咕視頻,觀看左權民歌匯VR直播,給您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 左權民歌會正熱,首屆「太行魂」蓮花巖文化旅遊創意節來了
    民歌會正熱,創意節又來了!這一次還是左權。7月24日,左權縣發布消息,首屆「太行魂」蓮花巖文化旅遊創意節將在8月8日至9月10日,在左權太行百裡畫廊區域——蓮花巖3A級景區舉辦。這兩年,左權民歌賽將左權的美麗一一展示
  • 山西左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有了地方標準
    8月31日上午,全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音樂類第一部地方標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左權民歌 開花調》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左權小花戲》在山西左權縣正式發布實施。如今,左權民歌開花調不僅在祖國的大江南北廣為傳唱,隨著左權民歌匯的舉辦也走向了世界,各種改編、創編版本讓左權民歌被不同國籍、不同職業、不同年齡段的人群所喜愛和接受,也在與其他音樂元素交互融合,左權民歌同質化的問題,嚴重影響了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左權民歌開花調和左權小花戲的傳承、保護。
  • 孫瑞生:太行新畫卷 亮點看左權
    左權民歌匯 唱響全世界「親圪蛋下河洗衣裳,雙胳丁跪在石頭上呀,小親圪呆。」「桃花來你就紅來,杏花來你就白。爬山越嶺尋你來呀,啊格呀呀呆。」有著五千年歷史的山西,素有「戲曲的故鄉、民歌的海洋」之美譽。而在山西民歌海洋裡,左權民歌獨樹一幟。從劉改魚到石佔明,一代代左權民歌手把左權開花調唱出了太行山。
  • 嶺南太行緣分不淺 晉中民歌唱響星海
    11月23日下午,在星海音樂學院研究生課堂上,一場名為《去鄉與留守——山西民歌人物個案研究》的講座讓大家感覺非常興奮。星海音樂學院研究生部黨總支書記詹孝芃、星海音樂學院圖書館負責人吳亮花、星海音樂學院民族音樂學專業教師高飛勝和數十位研究生對講座中播放的郭蘭英演唱的《人說山西好風光》,香蠻旦演唱的《回家》《看秧歌》,劉改魚演唱的《桃花紅 杏花白》,石佔明演唱的《旦哥相親》,劉紅權演唱的《誰說桃花紅 誰說杏花白》《一把黃土把娘埋》等具有濃鬱晉中風味的民歌充滿了興趣,對主講人劉紅慶的分析給予肯定和褒獎。
  • 唱響山西民歌 「晉之音」民歌賞析音樂會舉行
    9月11日晚,太原工人文化宮演藝中心燈火輝煌、座無虛席,一場既有專業講解賞析,又有示範演唱,名家薈萃、別開生面的「晉之音」山西民歌賞析音樂會精彩上演。&nbsp&nbsp&nbsp&nbsp品鑑經典,聆聽天籟,二十餘首山西經典民歌響徹大廳,給省城市民帶來一場高水準的民歌文化盛宴。原汁原味的民歌演繹,讓觀眾油然而生對家鄉故土、對經典文化的熱愛與崇敬。
  • 日本音樂人的中國故事: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
    日本音樂人Seigo(丸山清吾)將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為自己的中國故事增添新內容。 張雲 攝   中新網太原9月1日電 題:日本音樂人的中國故事: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  作者 楊佩佩 楊傑英  正在山西省晉中市左權縣舉行的2020年左權民歌匯上,日本音樂人Seigo(丸山清吾)以民謠歌手的身份參加比賽,演唱衝繩民謠《衝繩人的寶物》,將衝繩民謠唱響太行山間,為自己的中國故事增添新內容。
  • 「新時代·新民歌」中央音樂學院創作中心民歌作品專場音樂會在...
    「新時代·新民歌」中央音樂學院創作中心民歌作品專場音樂會在延安大劇院上演 發布時間:2020-10-19 08:09:27
  • 河南大學音樂學院舉辦本科生18級、19級年級音樂會
    2020年11月26日下午3點,河南大學音樂學院本科18級及19級年級音樂會在啟學樓演藝廳隆重舉行。隨後,音樂學班的同學帶來的音樂短劇《音樂之聲》,再現了電影經典場面,使我們身臨其境。同樣,中國傳統音樂地方民歌匯報以其獨特的形式,展現了我國各地傳統民歌的魅力。西洋樂的原創鋼琴小品,鋼琴四首聯彈《自由探戈》以及木管五重奏《瑤族舞曲》展現了優美的音樂之聲,讓我們更近的感受世界的聲音。
  • 蒙古族潮爾道走進中國音樂學院
    近日,中國音樂學院舉辦「新山歌社——蒙古族潮爾道專場」,由博士生導師張天彤擔任指導教師,特邀蒙古族長調國家級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內蒙古藝術學院錫林郭勒民歌傳承班導師扎格達蘇榮作為嘉賓,帶領現場的同學們領略蒙古族長調,講述蒙古族潮爾道的發聲奧秘。
  • 乘著民歌的東風向小康邁進
    8月24日開幕的2020年左權民歌匯更是將左權縣優美的生態資源、豐富的紅色資源和文化旅遊資源融為一體,進一步點燃了太行老區的全域旅遊熱情。8月30日,2020年左權民歌匯突圍賽比拼正酣。不少從北京、新疆、貴州、四川等地慕名而來的遊客「白天逛風景,晚上看比賽」,左權民歌、太行美景、紅色文化,讓青山綠水間的「太行人家」旅遊豐富多彩,餘味悠長。
  • 左權旅遊,要得要得
    左權縣委、縣政府立足山水生態優勢,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在全縣「植綠」,連續實施荒山造林、退耕還林、通道綠化等林業重點工程,「綠」,已成為左權最亮麗的底色。百裡畫廊美如畫。「左權縣紅色太行百裡畫廊旅遊區項目」項目全長136裡,規劃面積267平方公裡。涉及3鎮3鄉40個村。規劃建設民歌海洋、紅色左權、山水太行、百裡畫廊旅遊帶、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等五大項目,每個大項目有多個子項目建設內容。
  • 不僅參與音樂教育和治療 AI還能創作蒙古族民歌
    中國音樂學院音樂科技系主任韓寶強判斷,未來,AI音樂技術不僅僅局限在作曲的領域,還將涉足編曲、混音、錄音、母帶等諸多流程。「若能找準痛點,AI技術的介入能很大程度上解放製作人,讓製作人更輕鬆地完成音樂製作流程。除音樂製作之外,AI技術在音樂教育、音樂治療等諸多領域皆有契機。人工智慧為音樂領域輸送的新鮮血液,極有可能給音樂的教學、創作甚至演繹的方式都帶來新的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