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網友共選2017年度漢字: 「創」字拔頭籌

2020-12-12 澎湃新聞

兩岸網友共選2017年度漢字: 「創」字拔頭籌

楊程晨、劉舒凌/中國新聞網

2017-12-15 18:20

中新網臺北12月15日消息,由臺灣《旺報》與廈門《海西晨報》合辦的「2017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5日揭曉結果,「創」字拔得頭籌。主辦方指出,由「創」組成的創新、創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海峽兩岸乃至世界範圍在2017年的經歷。

12月15日,由臺灣《旺報》與廈門《海西晨報》合辦的「2017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在臺北揭曉,「創」字拔得頭籌。圖為臺灣中華書學會會長張炳煌揭曉年度漢字。中新網 圖

2008年起,《海西晨報》開辦年度漢字評選活動;兩年後,與《旺報》合作,並邀請讀者投票。

今年兩岸網友共推介漢字180多個,經兩輪投票選出10個候選字。最後,在逾500萬張選票中,「創」以48萬張選票奪魁,「復」「盼」分獲第二、三位。

「創」成為年度漢字,《海西晨報》副社長潘興軍認為應從兩方面解讀,

其一是發端、創新。

2017年,大陸提供優惠的政策、寬鬆的環境吸引臺胞「西進」,更多青創基地在兩岸設立;共享單車、人工智慧、行動支付等科技運用愈加廣泛,創新思維改變著民眾生活,為兩岸各項事業提供新機遇;中共十九大的順利召開開創新時代,報告中的涉臺表述對兩岸關係發展具有深遠影響。

其二是創傷。

這一年,世界範圍內戰爭、恐怖主義事件頻發,自然災害時刻威脅民眾生命安全;不可否認,臺灣經政黨輪替後,社會事件被政治操弄、「去中國化」行為等對兩岸社會皆造成一定傷害。

近日,「茫」字在「臺灣2017代表字大選」中奪冠。潘興軍認為,兩岸網友共同評選漢字,「創」字顯示出對未來持樂觀、積極態度。大至國家、小至家庭,只有不斷創新才有生存空間,才能撫平創傷、面向未來。

參加此次評選活動的臺北書院負責人林谷芳表示,連通兩岸的中華文化要離開對漢字的關照是不可能的,漢字的歷史延續性對兩岸文化發展具重大意義。兩岸關係無論身處高低潮,只要將漢字作為媒介持續溫潤文化交流,兩岸的未來就始終會有文化的連結。

《中國時報》發行人暨《旺報》社長黃清龍說,這些年各面向的兩岸交流活動不少,但文化交流最為重要。一年一度的漢字評選活動定會成為歷史的重要記載,期待兩岸同胞共同將祖先遺留的文化資產發揚光大。

(原題為《兩岸網友共選年度漢字 「創」字拔頭籌》)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年度漢字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兩岸網友共選年度漢字 「創」字拔頭籌
    中新社臺北12月15日電 (記者 楊程晨 劉舒凌)由臺灣《旺報》與廈門《海西晨報》合辦的「2017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5日揭曉結果,「創」字拔得頭籌。主辦方指出,由「創」組成的創新、創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海峽兩岸乃至世界範圍在2017年的經歷。
  • 「望」字被評選為2018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12月14日,由《旺報》、《海西晨報》與新浪網共同主辦的「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在臺北揭曉,「望」字拔得頭籌。圖為臺灣中華書學學會會長張炳煌現場公布這一獲選漢字,並以不同字體進行展示。中新社記者 張曉曦 攝  主辦方表示,今年的漢字評選由各界知名人士推薦,經兩岸逾1000萬名網友通過新浪網等網絡渠道投票,選出最能代表今年兩岸現象的漢字。最終,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推薦的「望」字以51萬1871票獲選。  當天,臺灣中華書學學會會長張炳煌受託公布這一獲選漢字,並以不同字體展示。
  • 「望」字當選2018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 劉斐)由臺灣《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新浪網共同主辦的2018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4日在臺北揭曉,逾1000萬投票中「望」字以51萬的最高票當選。臺灣《中國時報》發行人暨《旺報》社長黃清龍表示,2018年是兩岸關係不平靜、不平凡的一年,剛剛過去的「九合一」選舉體現了臺灣民眾對平靜的渴望、對和平的期待。此時評選出的兩岸年度漢字有特殊意義,反映了兩岸民眾對生活的思考。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說,今年入選的漢字詮釋了兩岸民眾的觀察和期待。
  • 由1520萬人從40字中選出這個字,為2020兩岸年度漢字
    是全球唯一由兩岸共同評選的年度漢字活動,11日在臺南慈濟宮揭曉2020年最能代表兩岸民眾年度心聲漢字「悶」。(林志鈺攝)活動每年都會選出象徵著兩岸民眾年度共同心聲的漢字,自2008年起已陸續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等字,這些字亦可觀察到這10幾年間兩岸關係的變化。
  • 這些字竟「活」起來了!2020海峽兩岸漢字節暨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啟動
    在海滄正元逸林希爾頓酒店舉行兩岸嘉賓相聚海滄湖畔共同開啟海峽兩岸漢字節新一紀徵程!海峽兩岸漢字節暨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由廈門日報社《海西晨報》與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旺報》聯合主辦,從2008年開始已經成功舉辦十二屆。
  • 「悶」字當選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新華社臺北12月11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由臺灣《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等機構共同主辦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以最高得票當選。海峽兩岸漢字節暨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自2008年開始,已陸續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等年度漢字,2020年評選活動創下1520萬人次參與投票的歷史新高。經過兩岸民眾一個多月的薦字、票選,最終「悶」字從「勢」「濟」「活」「健」「過」「愛」「悶」「關」「合」「制」等40個入選漢字中脫穎而出,以最高票獲選為兩岸年度漢字。
  • 「悶」字當選2020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據新華社臺北12月11日電  由臺灣《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等機構共同主辦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以最高得票當選。  該漢字評選活動自2008年開始,已陸續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等年度漢字,2020年評選活動創下1520萬人次參與投票的歷史新高。
  • 「路」字當選2017馬來西亞年度漢字
    12月10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嘉賓們與2017年馬來西亞年度漢字合影。新華社發(張紋綜 攝)新華社吉隆坡12月10日電 (記者 劉彤 王大瑋) 由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和中華大會堂總會聯合舉辦的「2017馬來西亞年度漢字」評選10日在吉隆坡揭曉,第一次入圍十大候選漢字的「路」字當選2017年度漢字。據組委會介紹,今年共收到有效投票28887張,這一數字比去年增加了52%。
  • 2020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揭曉 「悶」字高票當選
    2020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揭曉 「悶」字高票當選 2020年12月12日 12:3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高票當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2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由臺灣《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漢字節,自2008年開始迄今已邁入12年,是全球唯一由兩岸共同評選的年度漢字活動。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高票當選。
  • 「悶」字當選海峽兩岸年度漢字:兩岸民心向上,溝通之門自然敞開
    2020海峽兩岸漢字節秉持「漢字文化搭橋,書寫兩岸民意」的宗旨,圍繞展、研、評、賦四大板塊,包括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創意大賽、「金沙書院杯」詩聯大賽等活動。隨著啟動儀式舉行,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的年度漢字推薦環節正式開啟,面向海內外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界的代表性人士或2020年度新聞人物徵集其心目中的年度漢字。11月24日至12月8日將開啟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的網絡投票,12月11日在臺南正式揭曉今年的兩岸年度漢字。
  • 2014兩岸年度漢字評選 名人選漢字:興/愛/責/慎
    2014兩岸年度漢字評選 名人選漢字:興/愛/責/慎 2014-11-18 09:53: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溫雅瓊
  • 2011年日本年度漢字選定「絆」字
    「絆」強調人與人心靈相通12日,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依據往年慣例在位於京都市東山區的清水寺公布了2011年年度漢字「絆」,並由清水寺主持森清範在長1.5米、寬1.3米的紙上揮毫寫下一個大大的「絆」字。這幅手書將作為對來年幸福吉祥的祈願供奉在清水寺內。
  • 年度漢字折射兩岸關係變化 「悶」獲評2020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據臺灣《旺報》12月14日報導,由《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漢字節11日揭曉2020年最能代表兩岸民眾年度心聲的漢字:「悶」。報導稱,兩岸漢字節自2008年起已陸續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等字,由這些字亦可觀察到這十幾年間兩岸關係的變化。報導注意到,今年漢字節活動創下1520萬人次參與網絡票選的歷史紀錄,較去年近千萬人次大增五成。
  • 「變」字獲選馬來西亞年度漢字
    「變」字獲選馬來西亞年度漢字 2018-12-08 18:04:28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姜貞宇
  • 2018海峽兩岸年度漢字揭曉,眾「望」所歸!
    漢字十分特別,是中華民族共同獨有的符號、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我作為一名文化推廣者,認為這個活動非常有意義。中華書學會張炳煌會長揭曉2018年度漢字評選結果「望」字當選年度代表字今年兩岸民眾總投票數首次突破千萬人次再創歷史新高,通過兩岸社交媒體總投票數高達10083966票,最終「望」字從40個入圍字中脫穎而出,精準概括了兩岸關係在2018年的起伏發展,道出了兩岸的民心,道出了世事變遷中兩岸人民共同期望
  • 日本2017年度漢字昨日公布 「北」字當選
    人民網東京12月13日電 日本2017年度漢字12日公布,當天京都清水寺住持森清範在巨幅和紙上,揮毫寫下了今年的年度漢字——「北」字。 今年的年度漢字評選共收到來自日本全國超過15萬張投票,「北」字獲得了7000餘票,排名第一位。其當選的主要理由為,今年北朝鮮的飛彈曾落入北海道海域、九州北部地區遭遇了暴雨災害,這些與「北」相關的事件令人們意識到了和平與安全的重要性。 自1995年起,日本漢字檢定協會在每年12月12日都會公布年度漢字,由民眾通過明信片和網絡投票產生。
  • 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進入決選環節 「望」字以22496票暫居榜首
    黃勁超 製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潘薇)2018海峽兩岸漢字節漢字票選活動已進入白熱化階段。12月7日,初選結束,候選漢字十強出爐,分別是「融」「望」「化」「合」「克」「聚」「破」「青」「變」「人」。  截至昨日18時,十個候選漢字獲得的總票數突破了14萬票。其中,「望」字以22496票排名第一,「化」和「破」字緊隨其後,暫排第二名、第三名。  即日起至12月13日12時,年度漢字的評選將進入到更加激烈的決選環節中。趕緊為您心儀的漢字投上一票吧!
  • 「享」字當選2017年度漢字「初心」當選年度國內詞
    (原標題:「享」字當選2017年度漢字, 「初心」當選年度國內詞)
  • 「共」字成為2019「一帶一路」年度漢字
    中青在線訊(吳昂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齊徵)4月20日上午,由中國公共關係協會、陝西省文化和旅遊廳、渭南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19「一帶一路」年度漢字發布活動,在倉頡故裡陝西白水舉行。發布會上宣布「共」字為2019「一帶一路」年度漢字。
  • 這些字竟「活」起來了!2020海峽兩岸漢字文化創意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2020海峽兩岸漢字文化創意大賽是海峽兩岸漢字節的活動之一,海峽兩岸漢字節創辦於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