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字被評選為2018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2020-12-25 中國新聞網

「望」字被評選為2018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2018-12-14 19:51:3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駿

  中新社臺北12月14日電 (記者 張曉曦 劉舒凌)由《旺報》、《海西晨報》與新浪網共同主辦的「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4日在臺北揭曉,「望」字拔得頭籌。

12月14日,由《旺報》、《海西晨報》與新浪網共同主辦的「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在臺北揭曉,「望」字拔得頭籌。圖為臺灣中華書學學會會長張炳煌現場公布這一獲選漢字,並以不同字體進行展示。

中新社

記者 張曉曦 攝

  主辦方表示,今年的漢字評選由各界知名人士推薦,經兩岸逾1000萬名網友通過新浪網等網絡渠道投票,選出最能代表今年兩岸現象的漢字。最終,臺北書院山長林谷芳推薦的「望」字以51萬1871票獲選。

  當天,臺灣中華書學學會會長張炳煌受託公布這一獲選漢字,並以不同字體展示。《海西晨報》副總編輯陳煒明解析,「望」字反映兩岸民眾對美好生活的期望;「望」也可解讀為展望,兩岸和平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未來兩岸同胞仍將共同攜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而拼搏。

12月14日,由《旺報》、《海西晨報》與新浪網共同主辦的「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在臺北揭曉,「望」字拔得頭籌。圖為十餘名兩岸書法界人士在現場提筆書寫「望」字。

中新社

記者 張曉曦 攝

  主辦方認為,2018年,大陸推出惠及臺灣同胞的「31條惠及臺胞措施」(即《關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各地也相繼出臺落實辦法,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安居樂業提供便利;今年臺灣「九合一」選舉的最終結果,也反映了臺灣民眾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熱切期盼。

  臺灣《中國時報》發行人暨《旺報》社長黃清龍表示,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漢字票選寄託了人們的思考,兩岸同胞共同參與投票,相信票選結果代表了兩岸心聲。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認為,漢字文化博大精深,希望評選出的「望」字為兩岸未來帶來正能量的期待。

12月14日,由《旺報》、《海西晨報》與新浪網共同主辦的「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在臺北揭曉,「望」字拔得頭籌。圖為《海西晨報》副總編輯陳煒明發言,解析「望」字獲選的意涵。

中新社

記者 張曉曦 攝

  據了解,今年入圍決賽投票的十個漢字為「人、望、融、變、合、化、克、破、聚、青」。其中,高雄市市長當選人韓國瑜推薦「化」字,希望兩岸「化幹戈為玉帛」;中國國民黨副主席郝龍斌推薦「人」字,提倡「兩岸一家人」思維;導演徐克推薦「克」,意為遇到困難要想著去克服;全國臺企聯總會長王屏生推薦「聚」,盼凝聚共識;福建省油畫學會副秘書長張及時推薦「融」,倡議構建命運共同體。

  《海西晨報》自2008年開辦年度漢字評選活動,2010年起與《旺報》、新浪網合作,邀請讀者及網友參與投票。「漲」「微」「平」「進」「轉」「和」「變」「創」等漢字曾在近年獲選。

  另外,於本月6日揭曉的一項漢字評選活動中,「翻」字當選「臺灣2018代表字」,該字被解讀為表達民眾希望臺灣從此「翻」出更蓬勃的競爭力。(完)

相關焦點

  • 「望」字當選2018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 劉斐)由臺灣《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新浪網共同主辦的2018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4日在臺北揭曉,逾1000萬投票中「望」字以51萬的最高票當選。臺灣《中國時報》發行人暨《旺報》社長黃清龍表示,2018年是兩岸關係不平靜、不平凡的一年,剛剛過去的「九合一」選舉體現了臺灣民眾對平靜的渴望、對和平的期待。此時評選出的兩岸年度漢字有特殊意義,反映了兩岸民眾對生活的思考。臺灣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說,今年入選的漢字詮釋了兩岸民眾的觀察和期待。
  • 2018海峽兩岸年度漢字揭曉,眾「望」所歸!
    中國臺北,長笛演奏家華姵帶來的《高山青》揭開「2018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揭曉典禮的序幕,再一首改編的《望春風》,鋪墊了濃濃的人情味。中華文化永續發展基金會董事長劉兆玄發言,感謝海西晨報和旺報作為兩岸聯合主辦,舉辦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已超過了10年,令人敬佩。這已經是(兩岸)參與度最廣的活動之一,在全球華人中極具影響力的品牌。
  • 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進入決選環節 「望」字以22496票暫居榜首
    黃勁超 製圖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 記者 潘薇)2018海峽兩岸漢字節漢字票選活動已進入白熱化階段。12月7日,初選結束,候選漢字十強出爐,分別是「融」「望」「化」「合」「克」「聚」「破」「青」「變」「人」。  截至昨日18時,十個候選漢字獲得的總票數突破了14萬票。其中,「望」字以22496票排名第一,「化」和「破」字緊隨其後,暫排第二名、第三名。  即日起至12月13日12時,年度漢字的評選將進入到更加激烈的決選環節中。趕緊為您心儀的漢字投上一票吧!
  • 這些字竟「活」起來了!2020海峽兩岸漢字節暨兩岸年度漢字評選啟動
    在海滄正元逸林希爾頓酒店舉行兩岸嘉賓相聚海滄湖畔共同開啟海峽兩岸漢字節新一紀徵程!海峽兩岸漢字節暨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由廈門日報社《海西晨報》與臺灣旺旺中時媒體集團《旺報》聯合主辦,從2008年開始已經成功舉辦十二屆。
  • 「悶」字當選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新華社臺北12月11日電(記者吳濟海、傅雙琪)由臺灣《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等機構共同主辦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以最高得票當選。海峽兩岸漢字節暨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自2008年開始,已陸續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等年度漢字,2020年評選活動創下1520萬人次參與投票的歷史新高。經過兩岸民眾一個多月的薦字、票選,最終「悶」字從「勢」「濟」「活」「健」「過」「愛」「悶」「關」「合」「制」等40個入選漢字中脫穎而出,以最高票獲選為兩岸年度漢字。
  • 2020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揭曉 「悶」字高票當選
    2020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揭曉 「悶」字高票當選 2020年12月12日 12:33:00來源:中國臺灣網 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高票當選。(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2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由臺灣《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漢字節,自2008年開始迄今已邁入12年,是全球唯一由兩岸共同評選的年度漢字活動。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高票當選。
  • 「悶」字當選2020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據新華社臺北12月11日電  由臺灣《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等機構共同主辦的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1日在臺南揭曉,「悶」字以最高得票當選。  該漢字評選活動自2008年開始,已陸續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等年度漢字,2020年評選活動創下1520萬人次參與投票的歷史新高。
  • 「悶」字當選海峽兩岸年度漢字:兩岸民心向上,溝通之門自然敞開
    2020海峽兩岸漢字節秉持「漢字文化搭橋,書寫兩岸民意」的宗旨,圍繞展、研、評、賦四大板塊,包括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漢字文化創意大賽、「金沙書院杯」詩聯大賽等活動。隨著啟動儀式舉行,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的年度漢字推薦環節正式開啟,面向海內外政治、經濟、文化、體育界的代表性人士或2020年度新聞人物徵集其心目中的年度漢字。11月24日至12月8日將開啟兩岸年度漢字評選活動的網絡投票,12月11日在臺南正式揭曉今年的兩岸年度漢字。
  • 由1520萬人從40字中選出這個字,為2020兩岸年度漢字
    是全球唯一由兩岸共同評選的年度漢字活動,11日在臺南慈濟宮揭曉2020年最能代表兩岸民眾年度心聲漢字「悶」。(林志鈺攝)活動每年都會選出象徵著兩岸民眾年度共同心聲的漢字,自2008年起已陸續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等字,這些字亦可觀察到這10幾年間兩岸關係的變化。
  • 兩岸網友共選年度漢字 「創」字拔頭籌
    中新社臺北12月15日電 (記者 楊程晨 劉舒凌)由臺灣《旺報》與廈門《海西晨報》合辦的「2017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5日揭曉結果,「創」字拔得頭籌。主辦方指出,由「創」組成的創新、創傷,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海峽兩岸乃至世界範圍在2017年的經歷。
  • 2018海峽兩岸漢字節啟幕 廈門臺北同步展開
    中新社廈門10月26日電 (記者 楊伏山)作為海峽兩岸樂活節重要配套活動,2018海峽兩岸漢字節26日在廈門海滄拉開序幕。從本月26日起至12月14日的本屆兩岸漢字節系列活動,將分別在廈門海滄和臺北市等兩岸城市同步展開。
  • 兩岸網友共選2017年度漢字: 「創」字拔頭籌
    > 中新網臺北12月15日消息,由臺灣《旺報》與廈門《海西晨報》合辦的「2017海峽兩岸年度漢字評選」15日揭曉結果,「創」字拔得頭籌。
  • 2014兩岸年度漢字評選 名人選漢字:興/愛/責/慎
    2014兩岸年度漢字評選 名人選漢字:興/愛/責/慎 2014-11-18 09:53:1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溫雅瓊
  • 年度漢字折射兩岸關係變化 「悶」獲評2020年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參考消息網12月15日報導據臺灣《旺報》12月14日報導,由《旺報》和廈門《海西晨報》共同舉辦的海峽兩岸漢字節11日揭曉2020年最能代表兩岸民眾年度心聲的漢字:「悶」。報導稱,兩岸漢字節自2008年起已陸續選出:震、生、漲、微、平、進、轉、和、變、創、望、困等字,由這些字亦可觀察到這十幾年間兩岸關係的變化。報導注意到,今年漢字節活動創下1520萬人次參與網絡票選的歷史紀錄,較去年近千萬人次大增五成。
  • 這些字竟「活」起來了!2020海峽兩岸漢字文化創意大賽獲獎名單出爐!
    2020海峽兩岸漢字文化創意大賽是海峽兩岸漢字節的活動之一,海峽兩岸漢字節創辦於2008
  • 2018的年度漢字評選出來了!原來是這個字……意外嗎?
    年度漢字的評選活動咱已經舉辦過很多年了,大致的流程是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單位發起、網友們推薦漢字並公開投票。周四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奮鬥」和「改革開放40周年」分別當選為2018年中國的漢字和年度詞彙。
  • 2018海峽兩岸漢字節在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開幕
    央廣網廈門10月27日消息(記者陳庚)2018海峽兩岸漢字節26日上午在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拉開帷幕,將以漢字文化為媒,推動兩岸民間交流,促進兩岸同胞情感交融和心靈契合。開幕式現場(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當天上午9點多,在廈門海滄臺商投資區文化中心,隨著過去10年兩岸評選出的10個年度漢字依序「跳躍」在大屏幕上,兩岸嘉賓按下手印,共同揭開了2018海峽兩岸漢字節的序幕。
  • [海峽午報]臺灣 」悶「字當選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_新聞頻道_央視...
    央視網 更新時間:2020年12月12日 13:56 視頻簡介 臺灣:」悶「字當選2020海峽兩岸年度漢字
  • 日本2018年度漢字出爐 為災害的「災」字
    日本2018年度漢字出爐 這個字獲得2萬多票央視網消息:12月12號是日本的漢字日,日本的「年度漢字」這一天在京都的清水寺公布。能夠反映日本2018年世態民情的年度漢字為災害的「災」字。在超過19萬張的總票數中,「災」字獲得2萬多票。而日本年度漢字評選20多年來,每年都在反應社會的現象和變化。
  • 「災」字當選日本2018年度漢字
    新華社東京12月12日電(記者姜俏梅 王可佳)日本漢字能力檢定協會12日在京都清水寺公布,能夠反映日本2018年世態民情的年度漢字為災害的「災」字。  由於明仁天皇將於明年退位,今年評出的將是平成年號下的最後一個年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