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商界
梁建章:天才下山
作者 譚亞
今年4月1日,一心想「交個朋友」的羅永浩在直播間拿起一支中性筆,不停說著「買它」「買它」時,另一個商界大佬也在準備一場特別的直播。
疫情當前,為了吆喝高星酒店、減少行業損失,攜程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3月底已經提前來到浙江湖州。比起3月初的第一場直播,梁建章和他的「Boss直播天團」顯然已經摸索到了一些門道。備貨、在飛機上準備串詞、和夥伴們商量點子,整個天團都忙得很嗨。
這天,距離1月23日武漢宣布封城已過去2個多月,新冠肺炎疫情仍在繼續,而直播間的人氣已經拖著梁建章的「網紅指數」一路躥升,很快到達了令他自己滿意的高度。
更難料想到,3個月後,許多跟他一樣親自進直播間帶貨的老闆都「翻車」了,而他越播越紅。「海王」「唐伯虎」「Rocker」……在一次次劇情需要面前,他不但沒拒絕還十分享受。河南那場,梁建章還折騰出了新高度——他甚至剃了光頭。
角色扮演是一方面,另一邊,梁建章的「帶貨清單」也愈發誘人—從高星酒店到特價機票,再到商務包機。他曾出現在雲南騰衝的機場,背後是一架商務客機。「這種商務飛機是介於滑翔傘和大飛機之間的一種交通工具。」梁興奮地吆喝著這種性價比極高的商務出行新潮流。現在,他已經能操一口流利的外景主持腔了。
新冠肺炎疫情對商業的打擊,還在持續。比起2003年「非典」那次,危機更大。但這次梁建章應對起來,反而有一種別樣的鬆弛—攜程走過20年,已經實現了幾乎所有的商業可能,不需要向外界再證明什麼。
但,很多人都能看出來,他帶領下的團隊這次其實又更「拼」—直播的「服道化」拼,帶貨過程中講解拼,直播頻次拼,商品價格拼……
從3月至今,不到半年時間,梁建章個人旅行頻次(商旅出差不算)恐怕已經超過他過往的任何時段。
對他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他做事專注、眼光長遠而精準。在直播這件事上,梁建章選擇「全身心投入」。
他身上那股勁還在。
本刊記者2013年曾在上海專訪梁建章後寫下《天才對決天才》一文,當時他是那個「登上商業巔峰正在想著如何進行下一步」的天才商人。事實上,文章來不及書寫的精彩,恰恰發生在截稿後—梁建章鐵腕行軍,火速書寫的多個經典商戰案例。
2016年,梁建章意外「請辭」,不再管理日常事務,退回自己的「山中」修煉,看似對江湖之事過問很少。這似乎成了一個重要轉折點。
如果說,復旦少年天才、攜程商業奇才是上、中篇,走過20年後,攜程和梁建章都來到人生第3個「七年之癢」,這個故事終於開啟了它的「下篇」。
12億元財務「窟窿」突至
新冠肺炎疫情爆發時,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梁建章人在新加坡。接下來的一幕震驚了旅遊業幾乎所有人。
一場疫情改變了超4億人的旅行計劃,也給旅遊行業超過1 000萬的從業者帶來了巨大損失。從2月底開始,每天都有新的疫情報導,本身是旺季的春節出遊市場一夜之間降至冰點。「最開始只是有人諮詢(退票),接著諮詢量一瞬間爆發。」據攜程有關人士回憶,在疫情爆發初期,「封城」消息是扔出的最重磅炸彈,後臺退票訴求猛增。
市場瀰漫的情緒裡,沒有一絲猶豫。當時,這場疫情對人類來說,是一種因「未知」產生的極度恐慌和不安,沒有人知道它的威力究竟多大。
攜程2020年第一季財報,揭露了它在商業破壞上的威力——攜程一季度的淨營業收入為47億元人民幣(約合6億6 900 萬美元),同比下降42%,第一季度的營業虧損為12億元。
「僅攜程公司一家涉及的相關金額就達到了310億元,並由此導致12億元的財務虧損」,在攜程的財報裡,這句話揭示了之後諸多事情一個極大的背景設定。
財報還點出了一條戲劇性的信息:如果不計算攜程補貼退訂用戶損失的12億元,攜程在疫情期間的一季度可實現盈虧平衡。
事實上,行業的領頭老大哥攜程最敏感,是最早洞悉到這場可能引發巨變的商業體。在武漢官宣封城前的1月21日中午,攜程就緊急發布針對疫情推出的「特殊退改政策」。隨後,美團、飛豬、同程藝龍、馬蜂窩等紛紛跟進。
線上酒店一直是攜程的重要業務板塊,1月22日,攜程連夜上線酒店「安心取消保障」計劃,讓用戶可以自助在線上取消,退訂高峰期無需經過人工客服。
攜程CEO孫潔公開放話,對這些參與計劃的酒店,攜程許諾會在主App中對其做重點推薦,在疫情結束後,給予疫後「愛心酒店」標籤和億級營銷等資源。該消息放出後迅速有40萬家海內外酒店參與進來。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突至的虧損和至暗時刻,並非攜程集團的經營突然出現什麼問題,而是為梁建章回國後的一系列行動埋下可供探討和推進的故事線。
「攜程不僅要接受自己的退單,還要為平臺合作夥伴墊付一定損失。」7月8日,攜程「Boss直播天團」來到重慶,梁建章在威斯汀酒店開播前對媒體說,一些支撐不住而倒閉的航空公司產生的部分壞帳,也由攜程來兜底、承擔損失,集團面臨的各方面壓力巨大。
同樣在歷史的危急關頭,2003年「非典」,梁建章臨危救攜程,日後傳為一段商業佳話,2003年也成為攜程發展史上重要的時代註腳。
17年後的這次危機更大,況且政策環境、消費市場、競爭對手都變了,梁建章還能創造奇蹟嗎?很多人等著往下看。
2003 年「非典」結束後,攜程不僅挺過「不可抗力」的考驗,還順利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上市。這些年,接觸他、觀察他的時間越久,記者的感受就越複雜。
一貫神秘、低調的梁建章,17 年前,學者的光環還在形成中,但初露的商業鋒芒已
經為此後一次次精彩的奪寶行埋下伏筆。
在千軍萬馬中廝殺,要靠硬功夫取勝。這 20 年,他始終在打磨一種專注力和精準出擊的能力,2003 年「非典」一役,已經在他體內形成一種獨特的反應機制。
他選擇正面迎戰,跟 17 年前一樣。3月 1 日,從新加坡回國隔離 14 天后,梁建章就率隊奔赴海南,也是在這趟商務考察中,「Boss 直播間」正式上線營業。
「為深處困局的攜程和旅遊業注入強心劑。」直播近半年後,梁建章對此表態, 這是他做這件事的最終目的,儘管過程很累,但很嗨。
直播側寫
「三亞這麼好的酒店,沒有生意。」那段時間,旅遊業內一片恐慌,都在找應對辦法。一天,梁建章聽到三亞酒店的負責人提到,亞特蘭蒂斯這樣的高星酒店賣不掉。
這並非孤例。三亞這種熱門出遊地的損失,和出境遊相當。旅遊資源越扎堆的地方,這次損失越慘重。空一晚就少一晚的收入,各種等級的酒店日子都難過,各方面經營成本趨高的高星酒店首當其衝。
酒店一直以來是攜程深度運營的板塊。在過去幾年,為了搶佔線上酒店銷售, 攜程和多家同行幹過架,並且動用資本手段創造過多個業界稱道的競合案例。
如今酒店深陷泥淖,直接影響到攜程線上業務的財務指標和穩健的經營策略。縱向來看,酒店板塊的合作夥伴更是攜程的戰略盟友。於情於理,攜程都不能袖手不管。
梁建章直播間首秀,就在三亞亞特蘭蒂斯酒店的「波塞冬水底套房」——它號稱三亞最貴酒店房間,透過落地窗,可看到86 000 尾海洋生物漫遊。
洞悉酒店的優勢,梁建章坐在鏡頭前, 說出那個擊中觀眾和這個新消費時代「心坎」的話——原價 2 000 多元的海景房,1 288 元預售。不僅如此,還贈 2 大 2 小自助早餐及價值 1 432 元的水世界門票、價值 792 元水族館門票。
因疫情數月未出遊的網友,在實景直播與預售折扣價的雙重衝擊下,失去招架能力,按下預約鍵。
這場直播的 18 天前,攜程召開了一場盛大的線上發布會,宣布啟動「旅遊復興V 計劃」。「復興」在這裡的另一個解釋其實是「自救」。
在看似有很多選擇的關頭,深受打擊的旅遊業其實選擇很少。但即便所有選擇都被拿走後,仍然具有自由發揮空間的人, 才是那個王者。
很難說直播到底是選擇還是必然,在梁建章眼中,客戶願意以超低優惠攬客、東西又好,為什麼不做?
三亞直播專場,價值 1 000 萬元的酒店套餐,1 小時被「秒光」,近百萬人觀看。這像一場梁建章的個人首秀 :帶不帶貨都在其次,很多人是頭一次看到如此活潑的James(梁建章的英文名)。
他說了很多話,做了很多表情,講解起來也非常細緻。由於商旅出行頻繁,梁建章住過大量高星酒店,本身就是資深用戶。直播中,他站在消費者的視角,身臨其境地展示和介紹產品,不僅刺激了隱性需求,也創造了新需求。
人們除了關心什麼東西便宜、好玩,相當一部分擁入直播間的觀眾,他們更想知道,一手把攜程做到今天這個規模的人,他是怎麼出遊和住酒店的?
攜程 20 年,我們終於可以不用再「聽說」,而是真實地「看到」,那個人人口中的天才、那個鮮活的梁建章的日常究竟是怎樣的。
增加消費信心和興趣,想辦法填補集體退單造成的業績滑坡,是當前的關鍵。梁建章首場直播叫好又叫座,既幫平臺和合作夥伴成功獲客,又分散了市場關於旅遊業「虧損」的焦點,同時還讓自己加速「出圈」。
人生之事,沒有那麼多「絕對」。快速入戲,一向是梁建章的風格。就像他 7 年前從美國突然殺回來,策劃和製造一個個堪稱經典的商戰案例那般神速。三亞首播成功,也加速了攜程「Boss 直播帶貨天團」 的形成。
接下來的 10 多場主題直播,各個區域的高星酒店陸續成為直播間的爆品,他們提煉出「酒店即目的地」的產品力,一次次喊出「看攜程直播 為夢想搶貨」的口號。此後,在全行業復甦的特殊時期,攜程開始把度假、休閒遊產品帶到直播間,這個過程,寫著攜程對於業態調整和產業重新布局的野心。
新一輪的攻城拔寨,往往就在這種時候得以推進和落地。
但每當有人問起梁建章,小半年時間走過數十個城市、直播近 20 場後的感受, 一個歡快的笑容根本不用掙扎,就爬到他的臉上。
「直播挺好玩兒的,在最好玩兒的地方,找到最有趣的遊玩方式。」梁建章始終把直播當成「必然」選擇下的一件快樂之事,而「旅遊本身就是為了讓人感到幸福和快樂」。
破界
5 月 31 日,攜程交出「戰疫」首份季報。
除了上述 12 億元既定的利潤虧損,在如此特殊的時期,這份財報還專門將「酒店」(尤其是高星酒店)和國際交通票務等數據進行單獨披露,作為一家市值近 200 億美元的行業巨無霸,足以說明其野心和恆心。
在攜程的戰略規劃中,若沒有這次打擊沉重的疫情,今年是集團出海的重要時間窗口。誰也料不到,新冠肺炎疫情突至, 一夜之間將一切強行變成了 Hard 模式。
習慣打「閃電戰」,以「2 天刷一城」 的熱血模式啟動直播,這「非常梁建章」。喜歡長遠看問題的他半點也不懷疑旅遊業未來的前景,他把「信心」二字看得何其重要。
這也是理解梁建章所有直播行為的關鍵。「爆肝」的直播頻率和帶貨力、組織配合協調力,是梁建章手裡的牌。只是這些牌還沒出完,一個新的故事就登場了。
一直以來,講述梁建章其人,我們都習慣在天賦驅動、商業奇觀等字眼裡去跟上情節推進。而其實,很多時候要看清一個人,他不容易暴露的側臉更能說明問題。
梁建章做直播這件事,和日常一切經驗都不一致。由於時間安排太滿,在大部分同業和友商都歇業、無事可做的狀態下,他每次走進直播間或採訪室前,手裡都捏著手機——聽語音信息,或者回覆郵件。
舉一個最近的例子。為了直播 7 月 8日這場,梁建章的團隊提前 3 天就來到重
慶準備,梁本人 7 日抵達後,即刻進入「直播時間」。
本刊記者 8 日下午見到梁建章本人時, 他右手拿著手機、歪著腦袋聽語音,身邊5、6 個工作人員貼身在匯報工作。專訪一開始,他又平靜地坐在鏡頭前,接住記者拋出的每個問題,一一拆解作答。
「我覺得你這個提問裡起碼有 10 個問題。」聽完本刊記者的提問,梁建章拿起話筒,面朝記者淺淺一笑。接著,他思路清晰、貼著記者的提問思路一一回答,硬是涵蓋了 5 個點以上的乾貨。
直播安排在當晚 8-9 點,又是一場重頭戲。事實上,從早上睜眼到正式走進直播間前,他不僅完成了視頻拍攝、接受了各路記者群訪專訪,還和當地政府的主管部門談了「數目不小」的生意、考察了數個晚上要「上播」的酒店。
他一邊 100% 配合直播天團的「出演」「彩排」,一邊繼續當好攜程「航母」的領頭大哥,一邊還要做他自己。很明顯, 直播作為一個獨立的業務單元,已經令他有些「入迷」。
為什麼這麼說?專訪結束後,本刊記者搭乘一部隱秘電梯來到直播間所在的 53 層的房間,一進去就碰見上妝完畢的「海王梁塞冬」,身邊坐著同樣上妝完畢的黃金搭檔美人魚「孫麗兒(」Boss 直播間女主播)。
剛剛還作為攜程集團的 Boss 接受採訪,不過短短 1 小時,他已經跨進另一個世界。
看懂時代趨勢,本身就是一種強大的能力。「直播」這種適應新消費的吆喝,其實是一種暗示。可以把它看成一個物理形態的房間,直播間內外是一種被打破的邊界。
這正是一個無邊界的梁建章。
攜程走過自己的 20 年,在這個漫長周期裡,梁建章作為創始人和掌舵者,無論是如今的「董事局主席」還是曾經的「CEO」,貢獻了太多本職工作以外更珍貴的東西, 一直以來都是業內外持續很長時間的「公共討論」。
2016 年,梁建章在坊間傳言日盛後突然官宣「隱退」,由孫潔升任 CEO,負責管理攜程日常事務 ;今年 3 月,他又突然成為「天團」的一員,到處開啟實景直播間、親自帶貨。
他也想徹底挑戰自我的邊界,想和那一套「標準」告別了吧。
天命的斑紋
2018 年 9 月 8 日,首屆斯坦福中國經濟論壇在北京舉行,梁建章作為發言嘉賓站在臺上。
「這次應該是他作為企業家和經濟學者雙重身份的高光時刻、最具代表性的事件之一。」梁建章身邊的人這樣說,不管坊間對梁的報導如何描述,對他作為攜程Boss 和人口經濟學家的用詞和力度多大, 他心中一直有一束屬於他的「白月光」。
他是很多商業傳奇裡的「男主角」,但他一直都是「神話」中的人。近年來,人們慢慢從另一個維度見到從「神壇」走下來的梁建章。
過去,解讀梁建章,攜程是唯一切口 ; 現在,切口變成「人口」「鼓勵生育」「高考教育體制改革」等經濟學方面的問題。
上網去搜,「攜程梁建章」的微博停留在最新一期直播帶貨的視頻頁 ;同時,另一個叫「梁建章 - 關注人口問題」的微博卻在探討全球視野下的人口問題。此外,在 「繞梁說」公眾號裡,備註是「我不是梁教授」的這位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最近和一位經濟學家「較真」了一段時間,起 因是對方拋出了「中國人口過多」的觀點, 梁建章表示大寫的不服。
梁老闆私下到底是怎樣的人?回首過去,很少有人不戴濾鏡。更多關心旅遊、關心公司命運和對傳奇人物感興趣的人,其實更想研究他真實的人設。
直播間、雙微博、微信公眾號,最近梁建章的視頻號也同步更新。現代媒體技術頃刻間打開多扇窗口,排山倒海而來的信息,站成左右兩排,像一條林蔭道,通向一個真實的梁建章。
「人口結構」和「創新生產」之間的關係, 是梁建章二度遠走美國求學時發現的經濟 學模型。事實上,許多記者和身邊人都注意 到,這位上市公司的掌門人,這些年更多聊 到的都是和「人」有關的話題,相比而言, 「人口」顯然更令他感興趣。
2007-2013 年,整整 6 年,梁建章遠走美國認真治學,把攜程交給管理層其他人打理。雖然他早年打下了不錯的數學功底,但要重拾多年前的數學模型,他必須付出更多。
「他選課的數量比一般同學還要多出1/3——貿易創新、人力資源、產業和環境、甚至生育率與經濟的關係。」一位接近梁建章的人說。
一次,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一系列數據分析,梁建章不僅發現了創新、創業與人口結構的重要關係,而且在此基礎上他還發現了一個「驚人的現象」:中國的生育率已經在全球處於末位卻還在實行嚴苛的計劃生育。
「在未來的幾十年裡,中國人口將出現巨大變化,會影響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回國後,梁建章一有機會,便會重複表達這樣的觀點。
有時候,明明是攜程的採訪,他也會夾帶私貨——聊人口。去年底、今年初,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前,他還在《奇葩說》的網綜節目上去專場討論「生二胎」。
16 歲被公認為是復旦少年班「天才」,28 歲開啟傳奇商業人生,37 歲二次求學美國、師從美國人力資源經濟學權威 Edward Lazear 和諾貝爾經濟學得主Gary Becker,41 歲獲得史丹福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
如今,更值得探究的是 :這位年齡不小的「玩咖」梁建章,究竟在追求什麼? 他一直以來遵循的商業邏輯或許在眾多傳奇案例中被解密得差不多了,但他的人生經驗呢?
因為嚮往心中的「豹子」上山,江湖夜雨十年燈,在學術的「高山上」熬出屬於自己的豹紋,梁建章在學界和人口經濟領域長出自己的斑紋,如今來到「知天命」 的年紀,他重新立下優美的雄心壯志。
再過很多年之後,你希望別人記住你什麼?前不久,一檔視頻節目的主持人和梁建章突然聊到這個話題。主持人的提問語境設立在「人生的意義」之上,並引導這位商界巨擘和學術界大牛來回答。主持人似乎想聽到一個「感性」的答案。
梁建章思索了幾秒,並未直接答覆,而是首先提到攜程,說如果能躋身世界 500 強、成為全球優秀旅遊服務商,是他成就感的一方面。另一個就是人口,「徹底讓人口結構轉型到良性循環上來」,成了梁建章眼中最具意義又極具挑戰的事情。
攜程藝龍正打仗呢,突然就悄無聲息收購了藝龍盟友同程 30% 的股份 ;猝不及防聯合百度置換去哪兒……過去幾年,商界梁建章的這幾仗打得很漂亮。
上九天攬月、下五洋捉鱉,每隔一周就要實地直播一次,主播梁建章的每一場直播也都非常有看頭,更有優惠。
很難說,一個人在商業上的成功,與通過自己的學術研究、努力改變推動國家政策相比,哪一樣更「迷人」。
但有一點很明確,攜程走過 20 年長路, 那些被粗線條勾勒和錯位的天才梁建章,在知天命之年,也終於肯放慢鏡頭,讓我們看得更仔細 :商業不是冰冷的遊戲,很大程度關乎人性,拋開增長、利潤、規模與爭議,就是他做旅遊、研究人口真正的意義。
歸來
有人將梁建章這 20 年的商業軌跡分成了「幾步走」,創辦一家公司並當上CEO ;把公司做上市之後,去北美名校拿個經濟學博士學位 ;重新出山,一邊當CEO 一邊做研究,在自己的公司設計各種實驗、收集數據……
在「復興V 計劃」之前,梁建章帶著攜程發布的上一個大計劃是「G2」戰略。2019 年 10 月,梁建章在大會上發布集團新英文名 稱「Trip.com Group Limited.」,並公布攜程下一程的「G2 戰略」。萬萬沒想到,遼闊的戰場已經鋪開, 卻被這場疫情按下暫停鍵。
那個「人狠話不太多」的梁建章,也由此「走進直播間」——重回大眾視野。記者發現一個有意思的現象,今年是攜程成立 21 年,而它的生長周期恰好能分成 3 個「7 年」。更巧的是,在每個 7 年的時間單元,都能找到梁建章「個人命運」與攜程發展進程相依相連的關鍵事件。
人生沒有多少個 7 年。作為攜程聯合創始人,恰恰梁建章最精彩的人生部分都和攜程的 3 個「七年之癢」交織在一起。如果說當年梁建章像一個武林高手,在打遍天下無敵手之後,歸隱深山閉關修煉 ;突然又在江湖風波驟起之時,殺了回來。
近半年,走過數十個城市,直播這麼多場後,儘管取得非常不錯的成績,但梁建章始終認為,直播並不是帶貨神話,它只是營銷生態閉環中的一步。
「很簡單,現在能拿到平時肯定拿不到的優惠價格。」每次記者問到他有關「放飛自我」「帶貨業績」等問題,梁建章都會抓住機會強調價格優勢,和攜程平臺誰與爭鋒的採購實力。
直播是攜程商業史上一朵小浪花,沒想到卻因梁建章的「出鏡」升級到一個很大的輿論場。其實,他的初衷很純粹,「我能夠調動全公司的資源,走得多、住得多、體驗更多,綜合來說我覺得我做這個還是挺合適的」,「攜程是我一手創辦起來的,無論從任何角度來說,我都是最有動力去做的那個人」。
這半年,隨著直播的進行,梁建章玩過川劇變臉、唱過 Rap(說唱表演)、表演過海草舞……每到一個地方,就化身當地的特色形象,不斷拉近和觀眾的距離。
攜程的「Boss 天團」會不會一直播下去?梁建章表態,直播是一種極致展示,今後會發展成度假休閒遊的一個營銷常態, 攜程生態也需要直播這樣的經營方式長期存在。
在直播間圈粉無數,梁建章不止一次由衷地感嘆,「旅遊本身就是一件好玩的事。」這是他終身的事業,這次疫情倒逼的「求生」經歷,恰好達到了梁建章隱秘世界裡的「知行合一」。
旅遊本身就是快樂、幸福感,如此一來, 「我們要用 5 年的時間,將攜程做成全球最大的國際旅遊企業」,梁建章這句「狂言」,何嘗不是一句使命必達的快樂宣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