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青少年遊研學的社會關注度不斷提高,安全保障已經成為研學旅行的第一要務。國家旅遊局在2016年發布的《研學旅行服務規範》中,將安全管理定為研學中的頭等大事,但暑假以來,研學遊的安全問題依舊層出不窮。
據報導,7月22日下午六點,四川省內江市第二中學參加暑期研學活動的391名師生,搭乘由北京西開往重慶西的Z95次列車返程。39名學生陸續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後經衛生部門初步診斷,為細菌性集體食物中毒。
7月23日,另外一支來自廣東北江實驗學校的研學團,學生參加研學過程中也有47名學生突發腹瀉、嘔吐、發燒症狀。
除此之外,有媒體報導21日中午,昆楚高速公路昆明西收費站突然出現一群青少年站在收費站外的馬路上,手舉旗幟或牌子,欲在高速公路搭乘車輛,秩序混亂。此團隊一行40餘人,系某培訓機構成員,此次違規上到高速路是為了參加一次培訓體驗活動——搭順風車從昆明至大理窮遊。當地高速交警回應,發現該情況後,已將團隊成員護送出高速公路,並對活動負責人進行嚴肅批評。
從網傳視頻中看到,一行頭戴統一白帽的青少年拎著各自的行李正沿高速路一側車道逆行。團隊成員三三兩兩成組,並無統一隊列。身旁高速路上的車輛迎面駛來,在相鄰車道飛馳而過。視頻中,不時有團隊成員舉起手中的紙板招牌或白色旗幟,向過往車輛示意。
據報導,此次集結的40多人來自全國各地,通過網上報名教育機構所謂培訓體驗來到昆明,在每人繳納500元費用後,開始了這一趟挑戰生存的窮遊之旅。「大理是他們的第一站,而他們去往大理的方式是上高速路攔車,這顯然非常不安全,簡直就是花錢在買危險。」
另有報導,在實踐中還存在由某些諮詢服務公司,通過其海外對接的一些資源或外包給旅行社組織的情況。開設這種諮詢服務公司沒有門檻與資質要求,不規範操作空間較大。對於國外承接出境遊學團的地陪,很多也缺乏資質,比如在讀留學生,當地兼職的華人或是代理服務的華人機構,這樣組成的隊伍,安全性幾乎無從保障。
每到暑期,市場上針對青少年群體的各種遊研學產品層種類繁多,其價格也不菲,但實際上真的有機構講的那麼好嗎?
據央視財經報導,今年高中剛畢業的小王,在暑假報了一個為期14天的美國「暑期插班營」的遊學項目,原本抱著提高英語口語的遊學目的,可整個行程走下來,小王卻感覺有點失望。
為期14天的遊學行程中,刨除飛行的3天時間,有6天時間都在遊覽各大景點和大學校園,所謂的全真課堂只有5天時間。
央視財經報導截圖
小王表示,有三五天在課堂上交流就不錯了,其它時間都是在外旅遊景點,然後他們的學生也不多,練口語的話基本也交流不到多少。
家長李女士也遇到了走馬觀花式的遊學。她告訴未來網(教育公眾號:newsk618)記者,「暑假給孩子報名了10日的歷史文化遊,共花費15000多元。但實際效果卻令人很不滿意。」
她表示機構路線設置不合理,很多時間都浪費在路上。而且大多只遊不學,和普通旅遊沒多大區別。更令她氣憤的是,原定於在某地的行程因為機構的失誤而被取消,孩子們隨後被帶到遊泳館玩了一天。
一名從事出境遊的旅行社人士受訪時則透露,一些宣稱能為中國孩子和外國孩子提供同吃同住環境的本土夏令營,實際上只是把孩子們聚集在租來的宿舍或教室中,再用少數時間帶孩子在學校走馬觀花地參觀一番,還有一些機構利用國內信息不對稱,將一些免費開放資源自詡為「獨家資源」。
有業內人士還透露,遊學的利潤就在於「花頭經」特別多,「先把家長和孩子整暈了再說」,這是他們流行的行話。更主要的是,與一般的旅遊團相比,孩子們在國外住的是民宿,吃的是簡餐,費用往往卻比五星級豪華團要貴出一大截。
對整治市場亂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遊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表示完整的品質管控體系的不足是出現無序價格競爭的重要原因。為了推動研學旅行市場品質化發展,就需要讓有品質的課程可以有市場定價權,幫助欲深耕者樹立市場形象,形成優質優價的運行機制;要從標準升級、精品課程、優質導師、國家基地、體系構建等方面,構建優質優價的信號機制;要建立完善的研學運營企業資質等級機制,形成多元的研學課程名優分類機制,從而避免出現低價競爭攪亂市場、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助力優質企業和產品脫穎而出,推動市場高質量發展。
來源:未來網 作者:趙亞超 原創轉載請聯繫授權
◆專家解讀來了!從政府工作報告看2019教育發展大勢
◆俞敏洪建言培訓機構整治:增教師證考試機會,整頓講方法
◆理優教育「停課」,家長哭訴:課還沒上,兩年的工資沒了
◆尚德、新東方等被「拉黑」?多地公布培訓機構「黑白名單」
今天點在看,明天變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