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見美食,鄭在發聲。如同武漢的老字號蔡林記一樣,鄭州也有一家京都老蔡記,也是聞名的百年老店,今天我們走進的是協英路上的一家京都老蔡記。
外表看著不大的店面,實則有上下兩層的使用面積,一樓是大廳,二樓有幾張桌子,旁的都是包間,用布簾遮擋著。
創始人為清朝的御廚,曾為末代皇帝做過幾年飯,先在北京前門開飯館,後又回到鄭州經營蔡記餛飩館,也經歷過公私合營,也在改革開放後重新註冊商標,02年後更是更名為京都老蔡記,香港美食家蔡瀾先生也在文章中特意強調,「鄭州有多家老蔡記,請認清冠有『京都'二字這一間。」
百年老字號,也並非是自詡,是經過了百年的歷史變化,但是蒸餃和雞肉絲餛飩是一如既往的好吃,憑藉著味道的口碑,吸引著幾代食客無限的眷戀。
鄭州的老食客們,還是會時常去京都老蔡記,吃吃蒸餃和餛飩,再來點滷菜、涼菜,點上一瓶京都老蔡記的白酒。
老物件、老照片,店面裡還是儘量在復原70年代以前鄭州的風貌,讓老鄭州能夠迅速回憶起曾經那些年吃京都老蔡記的溫暖故事。
京都老蔡記的蒸餃分為素和肉兩種,皮薄餡滿,蒸籠裡的松針是長白山所產的馬尾松針,一人一籠都不夠吃的節奏。不能從中間夾。因為餡多,汁水多,從中間夾力道不平衡,餡兒容易滑出,要從一頭夾。蒸餃放入口中,汁水豐盈,而且極香,隱約有松針的清香。麵皮柔韌不粘牙,肉餡很鮮,蘸醋吃風味更佳。一口下去,油水便會從嘴角流出,很是過癮。
雞絲餛飩,外皮薄如紗的大肉餡餛飩,配著一碗香氣四溢的高湯,第一時間抓住了吃貨的胃。手撕的雞絲吸收了高湯的香味,配著香菜碎很清新。咬一口餛飩,鹹香鮮美的肉餡在嘴巴裡散開了。
店裡還有滷菜和涼菜還有一些蒸菜,不管是朋友小酌還是家庭聚餐,都可以安排的妥妥貼貼,盡力還原最初豫菜的味道,把平凡的生活,融入到京都老蔡記的美食之中。
也許大家認為傳統豫菜在沒落,但京都老蔡記的這份味道和記憶,依舊令這些老食客們感動,百年老店創建不易,記憶不變,味道不變,但菜式可以創新融合。時間也許在指縫中溜走,但京都老蔡記的味道依舊。
如果您還有鄭州美食的線索,不妨在評論區下方評論留言,歡迎您前來和湖北宋君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