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村:聚力鄉村治理助推鄉村振興

2020-12-25 身邊24小時

近年來,大嶺鄉金沙村堅持黨建引領,攻堅薄弱環節,多點突破,抓實抓嚴環境衛生整治,積極發展特色農業,創新思路走出了一條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鄉村治理之路,縱深推進鄉村振興,繪製出村美、人和、產業興的新圖景。

特色農業助脫貧

金沙村屯級黨小組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帶頭調整產業結構,發展特色產業,努力踐行鄉村振興戰略,帶領農民群眾脫貧致富。通過「一組兩會」制度推動屯中土地流轉,引進客商建起了金沙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洪申果蔬合作社和沃金龍農業有限公司,初步建成以高效種植加工業和生態休閒觀光、農光互補發電項目、新農村建設為核心的「七彩金沙」特色農業核心示範區。2016年,區扶貧部門發放貼息貸款200多萬元並投入30萬元扶持該基地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投入40萬元購買鐵皮石斛種苗供給附近村屯近100戶貧困戶,依託「七彩金沙」示範區,打造鐵皮石斛種植基地。通過「扶貧部門+基地+貧困戶+合作社」的商業運營模式,76戶貧困戶參與種植鐵皮石斛,從中獲取1000元/年的紅利,多渠道實現貧困戶增收。

環境宜居增活力

金沙村統籌全域人居環境整治,推進鄉風文明建設,為金沙村「增顏值」「添氣質」。將環境衛生整治作為重點工作紮實推進,積極開展「三清三拆」工作,建立環境衛生村民公約,確立清潔衛生保潔機制,確保農居環境「一直美」。在外提升鄉村顏值同時,金沙村堅持內修鄉村文明提升鄉村氣質。各屯不斷健全完善屯級「一組兩會」運行制度,實行「三提二議兩公開」議事程序,引導村民自行制訂村規民約、家風家訓、紅白理事會制度等;建設孝廉宣傳陣地,形成獨具特色的家風家訓、鄉土文化、民情風俗;積極開展感恩教育、守法教育、誠信教育、家庭美德「四大教育」活動,引導村民形成達事明理、尊老愛幼、誠實守信、鄰裡和睦的良好社會風尚。

▲群眾積極參與開展「三清三拆」工作

▲金沙村上湴屯整治前

▲金沙村上湴屯整治後

【來源:覃塘宣傳】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聚焦聚力「五大振興」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五大振興」 奮力推動鄉村振興       本報訊 (記者 焦同帥)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鄄城縣著眼鄉村振興目標任務,聚焦聚力「五大振興」,奮力開啟新時代鄉村振興新篇章。   推動產業振興,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是基礎。鄄城縣始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不斷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土地經營新模式,鼓勵農民將土地經營權流轉到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手中,逐步實現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   推動人才振興,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
  • 「鄉村振興」韓廟鎮:聚力五大振興 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全文共2400字 閱讀時長約8分鐘近年來,韓廟鎮緊緊圍繞 「打造鄉村振興的商河樣板」目標,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立足實際,搶抓機遇,順勢而為,開啟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 「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推進鄉村振興,要注重鄉村產業經濟發展,一條重要路徑就是大力發展鄉村旅遊。鄉村旅遊經濟是一種複合型經濟,具有助推農業轉型發展、增加鄉村發展人氣等多重優勢,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重要抓手。對鄉村而言,同樣要注重空間的拓展和功能的優化,這也是基層治理的題中之意。要通過鄉村旅遊,打造複合型鄉村空間,拓展鄉村的功能。中國的鄉村,有許多待挖掘和開發的物質資源和文化亮點,這是由我國古老的文明文化積澱形成的。與城市空間的單一性不同,在鄉村中,每一個具體的空間都有很多不同的功能性及文化內涵。
  • 「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讓村民有錢賺
    「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 讓村民有錢賺 2020-12-17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龍坪舉辦「書記論壇」 支招農旅融合助推鄉村振興
    建始網訊(通訊員 黃秀娟 毛迪)「做好一家人,給遊客一個理由來,用溫暖和特色讓它留下來;炒好一桌菜,挖掘傳承地方特色菜系,搞好品牌文化,打造美食一條街;唱好一臺戲,做好民族特色村寨建設……」12月10日,龍坪鄉楂樹坪村書記陳久龍圍繞如何鞏固脫貧攻堅成效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在龍坪鄉「書記論壇
  • 關於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與建議
    【摘要】本文在準確把握當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新形勢的基礎上,對生態環保助推鄉村振興面臨的主要問題進 行分析,並從角色定位、工作目標、工作重心、工作方法以及政策制度等方面釐清了生態環境保護助推鄉村振興的 轉變思路,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 張掖甘州:聚力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家園
    甘州 聚力鄉村振興 建設美麗家園張掖日報記者馬嶽榮今年,甘州區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鄉村振興示範建設為引領,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推動鄉村由典型示範轉向整體推進、全域提升堅持「典型示範、多點突破、整體推進、全域提升」思路,充分發揮張肅、張民兩條鄉村振興示範帶作用,統籌謀劃項目建設、產業培育等重點工作,全力推動5個邊遠鄉鎮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旅遊大通道、甘浚文旅小鎮、靖安整鄉改造、「水雲鄉畔」共享農莊、絲綢之路文化村、西大湖水鄉漁村、甘州水驛、西部七彩溼地休閒園、弱水灣休閒旅遊度假區等重點示範項目建設,鞏固提升普家莊秺侯驛文化產業園
  • 五大振興推動美麗鄉村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近年來,四川宜賓南溪區堅持將創建全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先進區作為美麗新南溪建設的重要抓手,聚力五大振興,全域推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宜居鄉村建設、鄉風文明善治、農村生活水平提升等各項工作,加快構建「一帶、兩核、四線、多點」的鄉村振興格局。
  • 朔城區:水域治理 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生態宜居是鄉村振興戰略的重點,而生態環境則是宜居的根本,也是群眾安居樂業的前提和保障。近年來,朔城區通過水域治理,帶動生態提升、環境改善,有力助推鄉村振興。在朔城區神頭鎮新磨村神頭泉保護項目的施工現場,施工隊正在清理河道淤泥,一個月後將完成清淤工作,預計將清理淤泥六萬方。
  • 聚力鄉村振興 打造生態南召
    這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生態振興一脈相承,提供了路徑和方法。我縣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嚴格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體要求,不斷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農民實現現代化的進程,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 大莊許家村:留住美麗鄉愁 聚力鄉村振興
    ——第二十四期—— 大莊許家村: 留住美麗鄉愁 聚力鄉村振興如今,為留住美麗鄉愁,村黨支部注重文化建設與增收致富並舉,主打生態、文化和民生三張牌,實現了鄉村振興「美麗蛻變」。
  • 德清雷甸鎮建設「清廉鄉村」 助推鄉村振興
    「我們是農村搬遷安置小區,人員情況比較複雜,民主決策是我們社區治理的基石。」中興社區居委會主任姚玉國說,為解決人口多、來源廣、習俗差異大等難題,社區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創新社區治理模式,不斷健全法治、自治、德治相結合的農村社區治理體系,實現社區治理有序有效,鄉風民風清朗向上。
  • 舞陽縣舞泉鎮:打造「開心農場」助推鄉村振興
    河南頻道 > 三農 舞陽縣舞泉鎮:打造「開心農場」助推鄉村振興
  • 以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看看他們怎麼做
    旅行社協會代表們齊聚一堂,交流分享了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經驗體會。  紅網時刻4月12日訊(記者 胡邦建姚冶)在脫貧攻堅中鄉村旅遊發揮著什麼作用?如何推動鄉村振興?首次發布的《湖南省旅行社送客入村獎勵辦法》釋放出了哪些利好政策?在今天上午舉行的鄉村旅遊產業創新沙龍上,專家、企業、旅行社協會代表們齊聚一堂,圍繞「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等主題,通過沙龍座談的方式交流分享了鄉村旅遊產業發展的經驗體會。
  • 重慶銅梁:「綠道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近年來,重慶市銅梁區通過改善基礎設施、提升人居環境、完善產業業態等方式促進鄉村發展,打通一條集產業發展、觀光旅遊、便民惠民的西郊綠道,串聯起沿線5個街鎮,讓30餘個產業基地連線發展,助推農民增收和鄉村振興。 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本文轉自【新華網】; 這是9月1日在重慶市銅梁區巴川街道拍攝的西郊綠道(中)和周邊村落(無人機照片)。
  • 甘州區持續聚力推動鄉村振興
    甘肅張掖網甘州訊 (張掖日報融媒體記者 蔣雲 馬嶽榮)今年以來,甘州區以鄉村振興示範建設為引領,因勢利導、因地制宜,推動鄉村由典型示範轉向整體推進、全域提升,與全省、全國同步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 發展鄉村旅遊 助推鄉村振興
    新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大別山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扶貧攻堅重點縣,如何快速地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從而實現鄉村振興是全縣社會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縣旅遊業尤其是鄉村旅遊的快速發展,為實現快速、全面、穩定脫貧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也為未來實現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新縣旅遊精準扶貧、旅遊富民的實踐得到了省級旅遊主管部門以及業界的極大關注。總結其鄉村旅遊的發展模式,借鑑其旅遊精準扶貧成功經驗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 聚力聚焦鄉村振興 網聯會又有新動作
    聚力聚焦鄉村振興 網聯會又有新動作 2020-12-17 14: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梧州市長洲區:聚力全面脫貧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
    本網長洲訊(黃麗紅)2020年是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是銜接脫貧與鄉村振興的關鍵之年。梧州市長洲區聚力打通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兩大戰略在就業、產業、文化、人才等實施路徑上的銜接渠道,實現二者相互交融、相互促進。聚力就業銜接。
  • 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治理現代化轉型理論研討會在淇縣舉行
    「重建基層社區的公共文化體系是現代社區治理的根基……」11月19日,在淇縣舉行的2018(中國鶴壁·淇縣)鄉村振興戰略下農村治理現代化轉型理論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發表了精彩的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