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要分享的是唐代詩人賀知章的作品《詠柳》,一看題目你就知道了,這是一首讚美柳樹的詩。
柳樹是我們生活中極為常見的一種樹木,路邊、河邊常常能看到柳樹婀娜多姿的身影。春天到來之時,它們總是會比其他樹木快一步,率先萌發出綠色的嫩芽,告訴人們春天來了!
有句話叫「無心插柳柳成蔭」,說的是柳樹不需要費心種植,只要插到土裡就能活,正是因為柳樹這種特性,人們附於它們甘於平淡、頑強堅韌的美好品質。東晉著名詩人陶淵明就對柳樹就十分偏愛,他不但種柳樹,還頗為得意地自號「五柳先生」。
古人留下了許多關於柳樹的美好詩句,我們今天分享的這首唐代詩人賀知章的《詠柳》,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下面我們就來讀一讀這首詩,看看作者筆下的柳樹是什麼樣子的。
詠柳唐賀知章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01詩文大意:
高高的柳樹,好像是用碧玉裝飾而成的,那千萬條青翠柳枝,輕柔地從樹幹上垂了下來,隨著春風輕輕舞動著,就像成千上萬條輕輕飄動的綠色絲帶。不知道這纖細的柳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呢?原來是那二月裡調皮的春風呀,它就像一把靈巧的剪刀。
02詩人簡介:
賀知章(659~744),唐代詩人,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今浙江蕭山市)人。證聖進士,入麗正殿書院修書,參加撰寫《六典》和《文纂》。後遷禮部侍郎,累遷秘書監,因而人稱「賀監」。為人曠達不羈,有「清談風流」之譽。唐天寶三年(744)告老還鄉為道士。賀知章與張若虛、張旭、包融齊名,被稱為「吳中四士」。《全唐詩》存詩十九首。其寫景之作,清新通俗,無意求工而有新意。
03詩文賞析:
「碧玉妝成一樹高」,將樹擬人化,詩人眼前的那棵柳樹挺拔翠綠,好像一位經過梳妝打扮的亭亭玉立的美人。「碧玉」應該是有兩層含義:一是碧玉和柳葉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字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 「碧玉」二字用典而不露痕跡,讓人自然而然地把眼前這棵柳樹和古代的妙齡少女聯繫起來,而且聯想到她穿一身嫩綠,楚楚動人,充滿青春活力。
南朝蕭繹《採蓮賦》有「碧玉小家女」,很是出名,流傳甚廣,後來逐漸演化成「小家碧玉」這個成語。
萬條垂下綠絲絛就此聯想到那垂垂下墜的柳葉就是少女身上裝飾的綠色絲織裙帶。千萬條絲織裙帶把這棵柳樹的風韻襯託的華貴而又飄逸。
不知細葉誰裁出,由「綠絲絛」繼續聯想,這些如絲絛般細嫩的柳葉兒多麼精緻啊,這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呢?先用一問話句來讚美巧奪天工可以傳情的如眉的柳葉!
二月春風似剪刀:最後一答,是二月的春風姑娘用她那靈巧的纖纖玉手剪裁出這些嫩綠的葉兒,給大地披上新裝,給人們以春的信息。這兩句把比喻和設問結合起來,用擬人手法刻畫春天的美好和大自然的工巧,新穎別致,把春風孕育萬物形象地表現出來了,烘託無限的美感。
詩的題目雖為《詠柳》,卻把春風寫的活靈活現,充滿了生活的情趣。
總的來說,這首詩的結構獨具匠心,先寫對柳樹的總體印象,再寫到柳條,最後寫柳葉,由總到分,條裡分明,秩序井然。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讚美她裁出了春天。春天裡的無限生機。就這樣生動形象的展示在我們眼前了
04詩詞小常識:
人們為什麼對柳樹情有獨鍾呢?聯繫上文我們知道:
柳樹姿態之美麗,風韻萬千;柳樹的易活特性,象徵了甘於平凡頑強堅韌的高尚品質;
還有一個原因是柳樹的柳字和留下的留字讀音相近,古人經常在分別時折下一段柳枝,送給即將告別的親人和朋友。代表我希望你留下來,我捨不得你走這樣的意思。
05 背誦方法:
理解了這首詩,我們再來通讀一下這首詩,找找比較快速的背誦方法。通讀全詩可以簡單歸納為:由遠及近,由果及因。
這首詩的第一句,是遠觀柳樹看到了柳樹的全貌,就是「碧玉妝成一樹高」;
接著詩人的目光拉近,看到了一條條細嫩輕柔的柳枝,也就是「萬條垂下綠絲絛」;
在近一點,詩人看到了細細的柳葉,這是結果。所以他就問了,「不知細葉誰裁出」;
最後一句找到原因了,哦,原來是因為「二月春風似剪刀」。
06 小問題
古人留下的關於柳樹的詩詞非常多,除了我們今天講到的這首《詠柳》,你還知道其他的作品嗎。歡迎在評論區裡留言,跟大家分享你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