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山鳳凰寺遊記

2020-11-16 琢玉成軒

原創作者/陽光球

2020年11月8日,立冬節氣剛過,一個難得的暖陽天,趁著周末,帶上小兒子,驅車前往大源山衝的天元山鳳凰寺。

從縣城往東,經過神農殿和稻田公園,順著排山河綠蔭堤道,溯源而上,拐一個大彎,上一個陡坡,就到了大源水庫大壩。

沿水庫環道行駛20多分鐘,七拐八拐,也不用擔心迷路,因為每到一個岔路口,就會有一塊溫馨的指路牌,上寫「古山鳳凰寺」,下有一個醒目的方向箭頭。

大源水庫盤山公路的風景很美,但我們無心欣賞,一心趕路,繞來繞去,正當心裡有點焦躁時,指路牌終於指向了右邊,一條突然變窄的水泥路,伸向植被茂盛的山溝深處。

拐進山路不久,看見左手邊有一棵像手指形狀的老樹,旁邊立著最後一塊指路牌,就預示著鳳凰古寺終於到了!看下時間,從出發到現在,已經差不多50分鐘了。

大源水庫建成於1960年,從前去大源山衝的進山小路早已淹沒在水底之下。我不知道鳳凰古寺還是不是原來的舊址?我們今天很難想像,曾經的善男信女是如何徒步至此?

寺院門口左邊有一個土地廟,也是財神殿,紅漆琉璃瓦,建成時間明顯不會太長。路邊有一個蓮花音盒,不停播放著佛樂。

我找個位置停好車,把兒子從車上抱下來,由於小傢伙有點害怕廟內的菩薩,我就沒進去細看了。

進山門處是一座山字牆,同樣是紅漆琉璃瓦,正門上「鳳凰禪林」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尤為醒目。

《安仁縣誌》記載:「天元山,亦名古爽,在邑東南三十五裡。相傳宋元佑年間,有異僧建庵於其中,邑進士李龍金榜其門曰『鳳凰禪林』,至明正德間,僧祖元(奇峰)復尋遺址,仍舊名重建之,僧徒日眾,環山皆創庵。峰幽石峻,樹古泉清,實為邑中一名勝地。」

天元山,又名古爽(古山),在安仁縣東南三十五裡。宋元佑年間(1086-1094),相傳就有異僧在此建庵,宋代安仁進士李龍金在庵門題字「鳳凰禪林」。明正德年間(1506—1521),奇峰祖元禪師來到衡州府安仁縣天元山,尋宋時「鳳凰禪林」之遺址修復,廣結善緣,開堂傳法,另開演五十字,為曹洞分支,立古爽派。

我們今天見到的「鳳凰禪林」幾個大字,並不是出自李龍金之手,而是蘇仙嶺傳道禪師所題寫。據說在上世紀60年代,不知是因修建水庫還是歷史原因,古寺終毀於一旦,直到1996年以後,才陸續恢復今天的三進院落規模格局。

雖然已無法重現舊時光景,但我還是能從中感到一股古意撲面而來,畢竟底蘊猶存。

山門前的一株銀杏樹上,金黃的樹葉閃耀,一個孤零零的鳥巢駐紮其上,給寺院平添了幾分情趣。

邁入正門,回頭看看山字牆的另一面,「回頭是岸」幾個大字映入眼帘,頗有幾分佛家出世的韻味,跳出紅塵外,不在五行中。

迎面是莊嚴的大雄寶殿,黃牆紅柱琉璃瓦,規模不算大,我們去的時候沒看到什麼人,略顯得有點冷清。大雄寶殿又叫大佛殿,重建於1996年,2019年大修過一次。

大雄寶殿後面是觀音堂,重建於1997年。觀音堂右側有一棟老舊磚瓦平房,看樣子是以前遺留下來的雜房。觀音堂後面是聖帝殿,重建於2016年。聖帝殿右側還有一棟鳳凰禪居,應該是僧侶信士住宿的場所。

一個中年僧人正在平房前面,和幾位民工交談,見到我們一大一小兩個不速之客,熱情地向我們打招呼,還邀請我喝杯涼茶。

一交談才知道,原來這位面容清瘦精神矍鑠的中年僧人,就是鳳凰寺主持升音師父。升音師父,俗家是廣西桂林人,也是個70後,年紀比我稍長几歲,派來鳳凰寺任主持已經7年了。

升音師父聽說了我的來意,指引我來到觀音殿前,只見兩尊不起眼的石獸,栩栩如生,神態安詳,感覺像是在修行一樣。我蹲下仔細打量,沒有發現做舊的痕跡,看樣子應該是鳳凰古寺倖存下來屈指可數的老物件了。

根據兩隻石獸下面的圓形底座,我推斷應該是置放在寺廟梁柱頂端的角獸,似龍似猴,似龜似吼,反正是鎮宅瑞獸吧。升音師父說,這兩尊石獸曾經失竊過,後來報案讓派出所找回來了,能保存下來實屬不易。

大雄寶殿一側堆放著幾塊木匾,最上面一塊題著「鳳凰寺」的匾額引起了我的注意,落款時間是一九九六年,應該是重建鳳凰寺時的牌匾。其實我覺得叫「鳳凰寺」是恰當的,叫「鳳凰禪林」有點勉強,孤寺不成林啊!

聖帝殿左後側有幾塊稀稀疏疏的菜地,從右側上山,左拐有一條水泥石階,直通後山。

途經一個小山坳,立著一尊手握經卷的白鬍子神人金身塑像。我特地問過升音師父,這並不是奇峰祖師像。

據說安平司有一位老闆,從小身體羸弱,常遭人欺負。慕名來到鳳凰寺燒香,回去以後就做了一個夢,夢見被一群人欺負,這時來了一個神人,力量很大,速度很快,將那幫人打跑了。神人託夢給他,說如果再有人欺負他,就喊出「白衣觀」三個字,他便會出來救他。後來這位老闆屢試不爽,十分靈驗,等發跡之後便前來還願,為夢中神人塑金身於此。

經過金身神像,拾階而上,抬頭看見淨心門,裡面的兩層六角塔形建築,就是有名的奇峰塔了。環境清幽,綠樹成蔭,鳥鳴啾啾,讓人油然生出膜拜之意。

我們看到的奇峰塔,是2001年在原址上重建的,據說這裡是奇峰祖師肉身圓寂後的埋骨之地,距今已有 463年了。

奇峰祖師可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清嘉慶《安仁縣誌》記載:「祖山,字奇峰,蕭氏子,祝髮於南嶽寺。正德間,偕其徒至邑之天元山,尋宋時古剎遺址,募創禪林。」

祖山(祖元),字奇峰,號古爽,嶽州臨湘縣泉塘人氏,俗家姓蕭,約生於明成化十一年(1474),禮梅邑天竺山龍泉寺無影繼清和尚座下祝髮,出家法派傳曹洞宗賈菩薩宗下第九世,洞山下三十七世(雪庭下二十三世),系曹洞宗分枝,立古爽派。奇峰祖元禪師圓寂於嘉靖三十五年(1557),世壽八十三。

奇峰祖師,又稱奇盤祖師,民間傳說其收服四十八名獵人,下開四十八房子孫。至今民間尚流傳著一個「開塔即是閉塔人,二世出身蔡槐庭」的謁語故事,蔡槐庭(1557-1619),字以仁,生於攸縣淥田錫陂。1561年春,其母何氏領其去安仁大源沖天元山山鳳凰寺燒香,曾睡祖師床。其成年後虔誠信仰佛教。傳言蔡槐庭是奇峰祖元禪師的轉世之身。

農曆2003年8月,本地信士歐陽羅生牽頭編寫了一本《奇峰祖師的傳說》,詳細介紹了奇峰祖師的傳奇故事,由於時間關係,我沒能看到原本書籍。

奇峰塔內供奉著奇峰祖師像,披著一身紅衣袈裟,據升音師傅說,這尊石像被人為毀壞過,好在修復過來了。

奇峰祖師像背後還有一尊高大的塑像,手持佛塵,一付俗家打扮,明朝頭飾。升音師父說,這也是奇峰祖師像,不知是不是他的俗家像。這裡的香火明顯比下方興旺許多,還放了一些善男信女供奉的油,香爐也是灰燼滿滿的。

這時奇峰祖師塑像腳下一個奇怪的物件,引起了我的注意。圖案是九龍戲珠,下面用紙錢墊底。這個物件出現於此,顯得有點突兀,據升音師父解釋說,佛家有個說法叫「九龍沐太子」,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出世時,就有九條龍護持他的法身。

拜謁過奇峰塔,我牽著兒子迴轉到山下。升音師父指著那棟平房後面的小山頭,向我介紹鳳凰寺名字的由來:「這就是鳳凰的頭,兩翼是鳳凰的雙翅!」

鳳凰寺得名於這兒的奇妙地勢,如同一隻展開雙翅的鳳凰。鳳凰的頭朝下,奇峰塔就在鳳凰右翅位置,古人最看重風水,當年宋代異僧最早選中這塊寶地,不是沒有道理。

升音師父告訴我,其實當年重建鳳凰寺時,本來是發現了一些古碑的,可惜當時又被埋回地下了。據說正對寺門的山上,也有幾塊古碑,至今還沒人上去探個究竟。

臨別前,升音師父盛情挽留我一起吃個齋飯,被我婉拒了。我答應以後有機會帶朋友前來,順便再買點齋菜。

聽說這兒還有一位慧坤師父,畫得一幅好畫,寫得一手好字。我此行來的不湊巧,沒能遇上慧坤師父,只是看見了他寫的一個「福」字,就貼在那棟平房的門上。據說慧坤師父的墨蝦圖,頗有幾分白石老人之遺風,可惜無緣一睹風採。

天元山鳳凰寺在佛教史上有著不容小覷的地位,從這裡開枝散葉出去的曹洞宗古爽派分支尊之為源頭,安仁人卻對其知之不多,可謂「養在深閨人未識」,不知鳳凰古寺神秘的面紗何時才能真正揭開?

我在心緒起伏中,踏上了歸途,復又返回紅塵中去……


附自駕遊手機定位導航圖

鄭重聲明:轉載請註明原創作者及出處,否則將追究侵權責任。


作者簡介:陽光球,曾用名陽冠秋,網名象牙居士,湖南安仁人,生於70年代末,公務員,中國原創文學網會員,在詩歌、散文等領域略有涉獵,文筆樸實無華,真情自然流露,作品散見各平面和網絡媒體平臺。

相關焦點

  • 鳳凰寺的傳說
    立起了功德碑和始建碑,並特邀曹汶六品張祿豐給撰寫了始建碑文,寺廟定名為鳳凰寺(俗稱小庵廟),供達官貴族、平民百姓祈禱上香,自此鳳凰寺香火旺盛,寺內和尚除正常練功打坐外,還給地方一些大戶人家辦喪事,從此老方丈也結束了洞居生活。
  • 涅槃重生的鳳凰寺
    我也想家鄉的鳳凰寺慢慢走進遊客們的記憶之中。莽山水庫旁邊的鳳凰寺也是此行必去的景點。從大壩開車往外走,經過下燕移民新村前寬闊的水泥路,出村口下坡右拐,短短幾分鐘,鳳凰寺大殿便出現在我們眼前。它在陽光映照下,大殿古樸而莊嚴、清幽而寂靜,與黛青的遠山融為一體。鳳凰寺屹立在山頂的廣場上,大殿飛簷翹壁、雕梁畫棟。寺廟前坪有香客在香爐邊燒紙焚香,香菸嫋繞。
  • 鳳凰寺之謎——人民政協網
    在杭州市政協不懈努力下,國際頂尖科研團隊花費數年之力合力破解,鳳凰寺之謎,終於有了答案。鳳凰寺的始建年代說法不一,據清康熙九年重修真教寺碑記載:「寺創自唐、毀於季宋,元代辛巳年有大師阿老丁者,來自西域,息足於杭,瞻遺址而慨然捐金,為鼎新之舉,表以崇閎,繚以修廡,煥然盛矣」。也就是說,這座寺院唐代開始修建,宋末被毀,至元朝時,著名伊斯蘭教人物阿老丁開始重修,明朝再次擴建重修,最終形成鳳凰寺的建築群規模。
  • 鳳凰寺之謎
    杭州鳳凰寺鳳凰寺的始建年代說法不一,據清康熙九年重修真教寺碑記載:「寺創自唐、毀於季宋,元代辛巳年有大師阿老丁者,來自西域,息足於杭,瞻遺址而慨然捐金,為鼎新之舉,表以崇閎,繚以修廡,煥然盛矣」。也就是說,這座寺院唐代開始修建,宋末被毀,至元朝時,著名伊斯蘭教人物阿老丁開始重修,明朝再次擴建重修,最終形成鳳凰寺的建築群規模。
  • 金佛山古剎鳳凰寺探奇
    鳳凰寺,位於南川區金佛山中部,始建於明,為金佛山四大古寺之一。寺址背倚清涼頂,座北向南,傍峰而建。其址北可上古佛洞,南通明佛洞,西往老梯子,東去南天門,交通便利。寺前栽有一片杉樹林,古拙高大,鬱鬱蔥蔥,為昔年方丈僧煥然大師按陰陽八卦陣型親手種植。
  • 鳳凰寺裡的碑銘 見證了元代杭州的「天城」盛況
    座談會現場    杭州網訊 7月29日上午,由杭州文史研究會組織編撰、中華書局出版的《杭州鳳凰寺藏阿拉伯文這,就是鳳凰寺。鳳凰寺始建於五代或宋,毀於宋末,元時重建,是國內早期伊斯蘭教寺院之一,與廣州、泉州、揚州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並稱為東南沿海四大伊斯蘭教清真古寺。寺內碑廊中存有古碑數通,碑文記載了鳳凰寺歷代維修情況。    「在保持阿拉伯建築風格的同時,鳳凰寺在總體布局、建築裝飾等方面又受到中國傳統建築的影響,反映了元代中、阿兩地的文化交流。」一位專家介紹道。唐宋時期,杭州已十分繁華。
  • 重慶掌故 | 石船鎮鳳凰寺的傳說
    鳳凰寺位於渝北區石船鎮膽溝村,始建於明代崇禎年間。建鳳凰寺之前,那裡就有一座小廟,供奉著幾座神像。每逢初一、十五,不少人前去燒香請願,香火延續了兩百多年。明代崇禎年間,當地一個姓周的財主捐出銀兩,將原來的小廟改建成寺廟,供奉鳳凰夫人神像,因而取名鳳凰寺。
  • 金佛山古剎鳳凰寺探奇
    鳳凰寺,位於南川區金佛山中部,始建於明,為金佛山四大古寺之一。寺址背倚清涼頂,座北向南,傍峰而建。其址北可上古佛洞,南通明佛洞,西往老梯子,東去南天門,交通便利。寺前栽有一片杉樹林,古拙高大,鬱鬱蔥蔥,為昔年方丈僧煥然大師按陰陽八卦陣型親手種植。
  • 穆斯林主麻禮時參觀被拒,作為異教徒,仍然覺得杭州鳳凰寺很美
    位於浙江杭州的鳳凰寺是中國四大伊斯蘭清真寺之一,與揚州仙鶴寺、廣州獅子寺、泉州麒麟寺齊名。鳳凰寺整體建築集中國傳統特色與阿拉伯風格於一身,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教禮拜寺。筆者到訪鳳凰寺時,正值周五信徒準備主麻,作為一個卡菲爾,不被允許進入,所以無緣一見這座國家級文物真容。
  • 鳳凰寺裡的碑銘 見證了元代杭州的「天城」盛況
    座談會現場    杭州網訊 7月29日上午,由杭州文史研究會組織編撰、中華書局出版的《杭州鳳凰寺藏阿拉伯文、波斯文碑銘釋讀譯註》舉行首發儀式。這,就是鳳凰寺。鳳凰寺始建於五代或宋,毀於宋末,元時重建,是國內早期伊斯蘭教寺院之一,與廣州、泉州、揚州的伊斯蘭教清真寺並稱為東南沿海四大伊斯蘭教清真古寺。寺內碑廊中存有古碑數通,碑文記載了鳳凰寺歷代維修情況。    「在保持阿拉伯建築風格的同時,鳳凰寺在總體布局、建築裝飾等方面又受到中國傳統建築的影響,反映了元代中、阿兩地的文化交流。」一位專家介紹道。唐宋時期,杭州已十分繁華。
  • 五根齋尋味:重慶鳳凰寺釀造辣醬的故事
    初一十五,鳳凰寺都要泡三、四十斤黃豆,用來製作豆花。吃豆花要蘸醬,鳳凰寺自製辣醬歷來是傳統。寺廟發展依靠信眾,明清時代古鎮碼頭繁華,鳳凰寺成為社會各界信眾的聚集地。道光年間,每年三月初一到初三,鳳凰寺都會舉辦三皇會,寺院裡供有劉關張的塑像。商人們信奉桃園結義的「信義」二字,磁器口地區的商會人家經常聚會於此。當時,豆花是鳳凰寺的招牌菜,豆花要好吃,辣醬絕對要香。可以想像,鳳凰寺釀造辣醬的歷史就像豆花一樣悠久。
  • 【首屆湖南文物解讀大賽】張學良將軍囚禁地舊址——鳳凰寺
    鳳凰寺就建在鳳凰山上,因山而得名,系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辰州知府毛允讓倡議修建的,後於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鳳凰寺外古樹參天,濃蔭掩映,不僅是沅陵一帶主要的佛教活動場所之一,也是沅陵民眾登高遊覽的勝地。相傳,民國年間,寺僧照度常在夜深人靜之時,獨自於寺外臨江之峰頂處以鼻吹笛,聲音悠揚,使聆聽者如聞仙樂,為沅陵一絕。
  • 旅遊:鳳凰寺,中國伊斯蘭教四大清真寺之一,伊斯蘭教的禮拜中心
    鳳凰寺位於浙江省杭州市中山中路上,佔地面積約2600平方公尺,建築面積約1370平方公尺、禮拜殿面積約570平方公尺。寺內有水房及殮房等附屬設施,是伊斯蘭宗教節慶活動的主要場所,也是杭州伊斯蘭教的禮拜中心,,成為杭州著名的旅遊景點。
  • 穆斯林主麻禮時參觀被拒,作為異教徒,仍然覺得杭州鳳凰寺很美
    位於浙江杭州的鳳凰寺是中國四大伊斯蘭清真寺之一,與揚州仙鶴寺、廣州獅子寺、泉州麒麟寺齊名。鳳凰寺整體建築集中國傳統特色與阿拉伯風格於一身,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教禮拜寺。筆者到訪鳳凰寺時,正值周五信徒準備主麻,作為一個卡菲爾,不被允許進入,所以無緣一見這座國家級文物真容。
  • 蘇州鳳凰寺舉行浴佛法會圓滿
    佛教在線蘇州訊 吉祥殊勝農曆四月初八(公曆5月12日),為恭逢三界導師、四生慈父、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誕吉日,蘇州鳳凰寺謹擇於當天上午9點在大雄寶殿舉行佛祖誕辰沐浴祈福吉祥殊勝法會鳳凰寺修緣法師——慈悲身披袈裟入大雄寶殿主法、為十方世界眾生祈福。十方善信在此佛恩浩蕩之日同沾法喜,共沐佛恩,共成法會功德。
  • 杭州成功釋讀鳳凰寺古墓碑銘 譯稿將是一部巨著
    最近,筆者從杭州文史研究會召開的杭州鳳凰寺藏阿拉伯文和波斯文古碑釋讀評審會上了解到:墓碑銘文已由世界頂尖專家初步轉譯釋讀出,從銘文看到,早在700年前,杭州已是一座具有高度國際化的大都市。  古碑最初在柳浪聞鶯  這批古碑並非一開始就珍藏在鳳凰寺。
  • 杭州成功釋讀鳳凰寺21方古碑銘·都市快報
    今年國慶杭博將展出元代珍貴文物 記者 魏奮 本報訊 位於中山中路的鳳凰寺,是我國沿海地區伊斯蘭教四大古寺之一。寺內所藏的20方元代阿拉伯文古墓碑和1方明代古波斯文寺碑,對研究杭州歷史文化具有極高的價值。 2010年,杭州市政協啟動古碑碑文釋讀工作,論證結果結集成《杭州鳳凰寺藏阿拉伯文、波斯文碑銘釋讀譯註》一書。
  • 復建高麗寺、恢復龍井八景、開放鳳凰寺…… 西湖景區今年的動作先...
    另外,我市將加大文物保護搶救力度,完成鳳凰寺、民國高等法院舊址(紅樓)、求是書院、杭州碑林等維修並對外開放;啟動飛來峰造像保護二期、梵天寺經幢防風化保護、源豐祥茶號舊址、王文韶大學士府、萬源綢莊舊址、浙江地方銀行舊址維修等文物保護工程。  (通訊員陳煒記者周春燕 杭州日報)
  • 除了《西遊記》,原來還有《東遊記》《南遊記》和《北遊記》
    但是看過《西遊記》的大家,可曾知道原來還有《東遊記》、《南遊記》和《北遊記》的存在!(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東遊記》、《西遊記傳》、《南遊記》、《北遊記》四書都是明朝年間出現的神話小說,合稱為《四遊記》,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深遠的意義。
  • 【明代四大奇書】東遊記、西遊記、北遊記、南遊記
    《四遊記》是明代萬曆年間出現的四種長篇神魔小說的合稱,書中大都是與道佛兩教有關的神怪故事。包括《東遊記》、《西遊記》、《南遊記》、《北遊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