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中,
韋馱菩薩像一般在
寺院門口的天王殿內,
面向寺院,
背對彌勒菩薩像,
守護伽藍道場。
《大藏經》記載,韋馱菩薩常在娑婆世界,擁三洲大法輪,一十八世為將軍身,五十四世為宰相,造亭接眾一百二十所,開井一百三十口,造僧袈裟及碧樹缽八百萬,設僧尼浴池,砌大路四十八條,造佛寺四十六所。每世造旃(zhān)檀香佛一千尊,高丈六尺,每尊佛前造金寶塔一座,各高七尺,每世造《大藏經》一百藏,一十七世為真童身。
《悲華經》說:韋馱菩薩在過去世跟釋迦牟尼佛等同為兄弟。過去劫轉輪聖王有一千個兒子,同為兄弟,千子學佛後各個發願,當時的韋馱菩薩聽了他們的發願後就說:「你們修行成道,弘揚佛法的時候我給你們做護法,護持你們,等你們全部成佛之後,我最後一個成佛。」後來轉輪聖王的千子成為我們賢劫的千佛,釋迦牟尼佛為第四尊,韋馱菩薩成就最後一尊,名字叫樓至佛。
韋陀菩薩的形像,大多為身穿甲冑的雄壯武將,手持金剛寶杵重八萬四千斤,金剛不壞身,發大誓願,佛佛出世擁護佛法。頭戴鳳翅兜鍪(móu)盔。足穿烏雲皂履,身披黃金鎖子甲。菩薩手持金剛杵,或以杵柱地,或雙手合十,將杵擱於肘間,又或將降魔杵扛在肩上。清代姚福鈞在《鑄鼎餘聞》中記載:「合掌捧杵者,為接待寺,凡遊方釋子到寺,皆蒙供養。按其杵據地者則否,可一望而知也。」
如果寶杵扛在肩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大的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僧人免費吃住三天;如果寶杵平端在手中,表示這個寺廟是中等規模寺廟,可以招待雲遊到此的僧人免費吃住一天;如果寶杵杵在地上,表示這個寺廟是小寺廟,不能招待雲遊到此的僧人免費吃住。
為什麼韋陀菩薩的塑像放在天王殿呢?
原來,韋陀菩薩現為天大將軍身,是南方增長天王麾下八大天將之一,四大天王三十二將之首。據聞,佛陀滅後荼毗,曾有天魔外道偷走了佛舍利。韋陀菩薩連追了幾個世界,降伏天魔奪回舍利。護法之心,殷切如是。
韋陀菩薩歷劫護持佛法不輟,哪裡有佛法,他便願意到哪裡護持。娑婆世界四大部洲中,北俱盧洲太過於安逸快樂,人們不思佛法,因此他便不去。韋陀菩薩頭上懸的牌匾一般寫著「三洲感應」,便是因此。第一願:修菩薩道願
世尊,我願於爾時修菩薩道,修諸苦行持戒布施多聞精進忍辱愛語福德智慧。種種助道悉令具足。
第二願:護持正法願
賢劫諸佛垂成佛時,願我在初奉施飲食,般涅槃後收取捨利,起塔供養,護持正法。見毀戒者,勸化安止令住持戒。
遠離正見墮諸見者,勸化安止令住正見。散亂心者,勸化安止令住定心。無威儀者,勸化安止住聖威儀。
若有眾生欲行善根。我當為其開示善根。
第三願:末法燃燈願
彼諸世尊般涅槃後正法垂滅,我於爾時當護持之令不斷絕,於世界中燃正法燈。
第四願:劫難度眾願
刀兵劫時,我當教化一切眾生,持不殺戒乃至正見,於十惡中拔出眾生,安止令住十善道中,滅諸盲冥開示善法。我當滅此劫濁、命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令無有餘。
於饑饉劫,我當勸化一切眾生,安止住於檀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亦如是我勸眾生住六波羅蜜時,眾生所有一切飢餓,黑暗、穢濁、怨賊、鬥諍,及諸煩惱,悉令寂靜。
於疾疫劫,我當教化一切眾生,悉令住於六和法中,亦令安止住四攝法,眾生所有疾疫黑暗當令滅盡。於半賢劫,斷滅眾生如是苦惱。
第五願:末後成佛願
一千四佛,於半劫中出世,涅槃,正法滅已,然後我當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第六願:無別千佛願
如千四佛,所得壽命聲聞弟子,我之壽命聲聞弟子,亦復如是等無差別。
如千四佛,於半劫中調伏眾生,願我亦於半賢劫之中調伏眾生。
第七願:調伏餘眾願
是半劫中,諸佛所有聲聞弟子,毀于禁戒,墮在諸見,於諸佛所,無有恭敬。生於嗔恚惱害之心,破法壞僧,誹謗賢聖,毀壞正法,作惡逆罪。
世尊,我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時,悉當拔出於生死汙泥,令入無畏涅槃城中。
第八願:化佛教化願
我般涅槃後,正法賢劫一時滅盡,若我涅槃,正法賢劫俱滅盡已。
我之齒骨並及舍利,悉當變化作佛形像,三十二相瓔珞其身,一一相中有八十種好,次第莊嚴遍至十方無量無邊無佛世界,一一化佛以三乘法。教化無量無邊眾生,悉令不退。
若彼世界病劫起時,無有佛法,是化佛像亦當至中,教化眾生如前所說。
第九願:摩尼寶珠願
若諸世界無珍寶者,願作如意摩尼寶珠,雨諸珍寶,自然發出純金之藏。
第十願:作大醫王願
若諸世界所有眾生,離諸善根諸苦纏身,我當於中雨憂陀娑香栴檀瀋水種種諸香,令諸眾生斷煩惱病諸邪見病身四大病。於三福處勤心修行,令命終時生天人中。
宋朝高峰原妙禪師,很喜歡打坐,但是一坐下來就打瞌睡。禪師為了對治自己昏沉的毛病,故意在一個高數十丈的懸崖上打坐,如果昏沉來了,一不小心栽下去就會粉身碎骨。
可是習氣難改,才打坐不到幾分鐘就瞌睡起來,一個筋鬥栽下懸崖。但在半空中,突然有一股力量將他救了上來。禪師覺得奇怪,就問:「是什麼人來救我?」只聽到空中傳來一個聲音:「護法韋馱。」
聽到這句話,高峰原妙禪師心裡想,自己修行實在是了不得,竟然能感得韋馱菩薩來護法,於是問韋馱菩薩:「世界上像我這麼精進用功的人有幾個?」韋馱菩薩回答:「像你這樣修行,沒有功夫,只會打瞌睡,還自以為了不得,如恆河沙一樣多。從今以後,五百世我不再護你的法。」
禪師聽到韋馱菩薩五百世不來護法,心裡真是難過。但是回頭一想:修行是自己的事,菩薩護不護法與自己何幹?菩薩不來護法,自己還是要修行;即使菩薩來護法,修行還是要靠自己成就。菩薩不來護法,也是因為自己驕慢、懈怠,是自己不對。於是生起大慚愧心,更發願要不惜生命地修行,唯有成道,才能廣度眾生。
高峰原妙禪師又開始打坐用功,日子久了,瞌睡的習氣又來了,又是一個筋鬥栽了下去,禪師心想,這一回絕對是死定了。可是快到地面時,又有一股力量將他救起。禪師驚訝地問:「是誰救我?」「我是韋馱菩薩。」「您老人家不是說五百世不來護我的法嗎?」菩薩答道:「因為你有知慚、知愧的這念心,同時又不顧性命勤奮修行。上求佛道的這念心已經超越五百世了,所以我來護你的法。」
韋馱菩薩為真正的修行人化解障礙,令其安心修道。所以,只要我們一心如法修行,就會感得韋馱菩薩護持。同理,我們修行能夠順利無礙,甚至有所成就,都要感恩韋馱菩薩及其他諸天的默默守護。
值韋馱菩薩聖誕日,
感恩菩薩盡賢劫的守護,
祈願菩薩威德力護佑,
願一切有情遠離種種病苦,
身心安泰,平安吉祥,
願一切修行者得法乳浸灌,
勇猛精進,早證菩提。
諸法因緣生,我說是因緣,
因緣盡故滅,我作如是說。
那蘭陀國際都市禪堂每日20分鐘冥想共修
▼備註姓+名,掃一掃
韋陀菩薩呵斥他:沒有這兩塊磚的福報,你連站的地方都沒有
法華感應:講此經哪得卒及
為何信佛的多 感應的少?
星雲大師《感應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