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紀行二十一——走進原始森林

2020-12-14 環球網

「今天,我真正第一次走進了亞馬遜的熱帶雨林,最深的印象便是 – 這裡不是人類應該去的地方。」從亞馬遜叢林中走出來,我在筆記本上寫下了這句話。

被指點了雨林中鐵塔的位置,我便詢問是否可以穿越叢林去看看,工作人員告訴我今天不可能了,從叢林中的檢修小路過去,也要一個小時左右,但第二天正是檢修人員前往另一處鐵塔做維護的時間,我可以跟著一塊兒去。

「你們平時進雨林都這個打扮?」我看著幾名國網巴控的工作人員穿戴起來,心中有幾分好奇。

三寸高幫的水靴子,衣服都是長的,還得把褲腳小心地掖進靴筒裡。上衣袖口扣好,戴上兜帽,還要在上面加一頂安全帽。

「不,大多數時候我們是開車進去,一般情況下我們不會走進雨林深處。」俊峰道,「只有勘探和開拓道路的時候我們會步行進去。」

我們要走進的帕拉州的熱帶雨林。自從來到巴西之後,我一直要求能到雨林中我們建立的鐵塔下面去看看 – 從照片中可以看出,這些鐵塔都鳥瞰林海,那麼,它們在雨林中到底是怎樣紮根,大量的器材又是怎樣運進去的呢?

對於我想像中的場面-- 一支蜿蜒曲折的工作隊,肩上扛著各種設備,喊著號子走進叢林中,在跋涉中,前面幾名彪形大漢手持電鋸,遇樹砍樹,逢山開路…… 俊峰直斥為幻想,修建輸電線是一件科學工程,硬生生被我想像成神秘探險了。而且,這樣打狼一樣的的架勢開進雨林,IBAMA的直升機會馬上開來制止-- 那得破壞多少森林啊,這如今在巴西是重大違法行為。正常如果需要進雨林,我們是不會帶電鋸的,而是儘量謹慎地勘查好路線,以越簡單越好,時間越短越好的方式從中穿越。

說到打狼,我曾問過當地的同事 – 亞馬遜的熱帶雨林裡面有沒有危險動物,有沒有狼。

當地的同事被我這個問題逗笑了,說這裡還的確有狼的 – 他們在戈亞斯州的作業中遇到過「狼」,不過巴西的狼很特別,這種鬃狼因為長相和特殊的長腿被戲稱為「踩在高蹺上的狐狸」。它們生活在叢林與草地間雜的地區,亞馬遜對它們來說太過悶熱潮溼,所以不大可能見到它的。

這種「狼」其實血統上和狐狸更為接近,屬於夜行性動物。我們這次到巴西,走到戈亞斯州緯度的時候,有一天晚上車子在路上走,藉助落日餘輝,在路邊遠處公路護欄的外面望到兩隻不大的獸類。因為距離遠,暮色有過於蒼茫,無法看清。同行的運行維護部工程師方冰手疾眼快,拍到了幾張照片,放大來看,正是兩隻半成年的鬃狼,遠遠看著我們的車。可是我們之間的相遇,也不過這種遠距離的「看一看」而已。鬃狼十分警覺,拒絕和我們這些外來人走得太近。

「你們在戈亞斯州作業的時候,怕不怕狼?」我問。

提問引來了鬨笑,顯然我還不太了解當地情況。一名工程師回答道:「巴西這個狼主要是吃素的,我們見過它吃香蕉和番石榴,偶爾吃點兒肉必須是瘦肉,現在的人呢……」

真是一種奇怪的狼。他沒把話說完,但我理解了:「現在的人太需要減肥了,亂吃鬃狼會鬧肚子。」

這是事實,巴西動物園飼養鬃狼就發生過給它吃牛羊肉造成腹瀉的問題,它們只能吃鼠類,小昆蟲等少量固定的肉食。

「那麼叢林中會遇到美洲豹一類的猛獸嗎?」我問。

「遇到鱷魚或者食人魚的機會更多一點吧。」對方笑道,「難道你還期待遇到一次美洲豹?」

「只要不被它吃掉,倒也是個奇遇。」我一不留神說了句實話。

「我們沒有這個興趣,早點完成任務是最重要的。」

「鱷魚或者食人魚危險嗎?」我有一點忐忑不安。

「別嚇唬他了,」有人笑道,「它們怕我們更多一些,真正可怕的是蚊子和其他小蟲,它們可是對人類毫無敬畏感的。」

帶著這樣的笑聲,我們出發,沿著國網巴控的「綠色高速公路」一路行來。理論上來說,我們此時的確在亞馬遜平原的熱帶雨林中穿行,但左邊是雨林,右邊也是雨林,我們卻始終是在公路上。越野車仿佛是一個移動的孤島,亞馬遜雨林可望而不可即。

這其實正符合我早年對於人與大自然最早的理解。在未成年沒去過外地的時候,我對世界的看法是這這樣的,人類生活在北京或者上海這樣的城市裡(鄉村則是縮小了的城市),城市外面包著一圈田地,再遠了都是或森林或草原的大自然,而道路則是穿過大自然將城市或村子勾連起來的通道。因為這個原因,我曾很長時間以為北京火車站是人類世界與動物世界的分界點。還很奇怪教科書上講到黃河中下遊的一些動物比如麋鹿會滅絕。等第一次坐了飛機,才真的明白過來自己的錯誤 – 向下一望,不是城市鄉村就是農田牧場,大自然已經被擠到了崇山峻岭的犄角旮旯,甚至山也常常被人們剃了禿頭。

曾和一位老師講過我的這段錯誤理解,那位老師笑道:「也不算理解錯誤,不過得春秋戰國時代,咱們才有這樣的自然條件吧。」

然而巴西就不一樣,特別是在北部的亞馬遜地區,雖然從空中看,也能感到人類對大自然的幹預,但出了城,走在公路上便會立即感覺到人類的渺小和孤獨。在這裡,經常走上十幾公裡只有我們一輛車在行進,公路上竟然會忽然爬過一條鱷魚。

是的,在巴西等級略低的紅土公路上看到一條鱷魚過馬路,是只有我們這些外來人才會驚奇的事情,難怪在欣古換流站工地挖出三條鱷魚來沒人感到驚訝。

然而,這裡的熱帶雨林似乎比曾經去過的大西洋雨林更加深邃和密集,有著一種強烈的壓迫感。

如我們的工作人員所言,在建造輸電線路的過程中,我們會儘量避免對雨林的破壞,只有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線路才從森林中穿行,而在建設工作中也會儘量避免徒步進入雨林,這主要出於安全考慮。但有兩個時候,是無法避開的。第一個是進行線路勘探和定點的時候,你不進入叢林,怎麼定位呢?第二個是準備環評報告時,需要長時間對當地的生態進行觀察,那就要定期進入這些地方了。當然,等到工程結束,除了定期的運營維護,我們也會儘量減少對雨林的幹涉。

「你們當年進入這裡的時候,施工機械怎麼開進去的?」站在雨林外面的公路邊上,我感到有些訝異 – 這裡根本沒有道路的痕跡。

「在這裡的要求是原樣恢復。」工作人員告訴我,「除了鐵塔所佔空間,我們為了運設備修建的道路都是臨時性的,完工後該補種樹木的補種樹木,連草皮都要蓋回去,假如做不到,周圍一直在盯著我們的環保人士會上報投訴,IBAMA跟著驗收的人員也會不籤字,工程就沒法繼續進行和驗收了。」

雨林恢復得很快,所以看起來似乎沒有施工的痕跡留下。但是仔細尋找,在公路到鐵塔基座之間的叢林中,還能夠找到檢修用的小道 – 最大的區別便是這裡只有灌木,只是小道較窄不易分辨,如果從空中航拍應該是比較容易發現的。鐵塔雖一般來說壽命三十年沒有問題,日常的檢查修理還是必要的,經常有人走,道路也就形成了。

我們準備沿著檢修小道走向鐵塔。前一天,我詢問一同來的峻峰可否有機會深入到原始的雨林中,體會一下他們當年搞勘測和環評考察時的感受。

他們研究了一下,說可以,等回來的時候,從雨林中穿著走就是。

但是,走勘探的路線,那就真的是原始森林了。這樣一來,情況便與人類經常滲透的大西洋雨林不同。後者是人類為大自然留下的一處庇護所,而前者,是真正亙古人類不曾涉足的地方。所以防護也要作得小心一些。當我們今天開始進入雨林之中時,所有人員便不得不全副武裝。看他們的裝束,全身近乎密封的服裝肯定是為了防止蚊蟲的,而頭盔則明顯是為了防雨林的墜物,這裡的樹木常常有三四十米高,從上面掉個枯枝樹杈的可不是玩的。他們提醒我也要作同樣的防護。

其實,我個人也是有叢林工作經驗的,不過,我走得較多的是西伯利亞的針葉林帶,憑藉經驗作得防護。所以,我們的裝束多多少少有些不同。

我們都注重全身的防護,儘量少裸露皮膚,也都噴了防蚊的藥水,但我最初沒有戴頭盔,只是在脖子上扎一條毛巾 – 這是用來防樹上的血蜱(俗稱草爬子)等吸血昆蟲的,它們的習慣攻擊方式是從上方落入你的領子裡,然後從上向下爬入衣服,開始寄生生涯;同時,我會在手上套一副只露出五個手指的護臂,來避免與樹上一些容易給人帶來過敏的物質接觸。

進入雨林時,按照當地工作人員的建議,還是換上了安全帽頭盔,並且將護臂與袖口套緊,來更加適應這裡的情況。

按照先前計劃我們先從檢修小道走到鐵塔,感受一下日常維護的工作,然後從原始叢林中穿過,返回公路,整個時間約四個小時。日常檢修只有工程人員,但這次既然要返回時走原始森林,為了處理雨林中的異常情況,我們便請了一名當地嚮導在前面開路 – 這也是勘探工作時的標準配置。

到了離鐵塔最近的地點,大家一起跳下車。我們就這樣開始進入亞馬遜的熱帶雨林。下了公路,沿著檢修小路一路向前。兩邊是忽高忽低的大樹,頭頂只有一線天。雖然在熱帶穿成封閉狀比較特別,即便在樹蔭裡汗水依然不斷,但由於這是工作人員的巡邏線路,走起來輕車熟路。雖然感覺上經常會找不到路,他們總是輕鬆地從某個地方一轉,便是柳暗花明,這樣的行進還算可以接受。工作人員告訴我,即便線路不得不穿越雨林,在選位時鐵塔所在地也不能過於遠離公路或人類居住地,否則日常維護就會很難進行,所以不會出現在雨林中走上幾天幾夜到達某個節點的情況。

這其實與我在西伯利亞考察抗聯營地時的感受一致。抗日戰爭期間,東北抗日聯軍在孤軍無援的情況下,靠在原始森林中建立的密營堅持抵抗和生存,然而,我們考察中發現,實際上抗聯的密營並不設在原始森林深處,而一般在距離林地邊緣步行一日的範圍內。其原因便在於抗聯中的官兵也需要從外界獲得補給,如果距離有人居住的地方太遠,老鄉給抗聯背糧就很困難了。

看來是不相干的兩件事,內裡卻不能說沒有聯繫。

一路行來雖然難走,走了一個小時,便接近了鐵塔。途中除了周圍鳥鳴一片以外,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只是地面的植物十分纏人,以前只以為蒼耳等等帶刺的植物種子容易沾到人身上免費旅遊,到了這裡才知道,連樹葉也會如此。

雨林中一些樹葉帶有小刺,會掛在鞋子上,衣服上,只是撕扯下來麻煩一些,但周圍很多植物帶有長刺,阻止著我們對小道兩旁的世界進行探索。

走到離鐵塔不遠的地方,忽然聽到前面的嚮導叫了一聲,然後幾位工作人員便走上前去,卻讓我在後面不要動。

難道是有什麼特殊的發現?我看到嚮導在四處張望。

幾個人便蹲了下來,圍著雨林中的一塊地方研究起來,這裡快到了小道的盡頭,遠處,鐵塔已經清晰可見。

「有什麼好玩的嗎?」我半開玩笑地問,希望不是有什麼怪異。

「沒什麼,你過來吧。」

「有什麼發現?」我問。

「我們發現了美洲豹的腳印。」

我連忙湊近去看,已經板結了的泥土上,梅花狀的腳印清晰可見,而且有大有小,看來曾從這裡走過的,還不止一頭美洲豹呢!

風吹過樹梢,我突然覺得脖子上一陣戰慄。

[待續]

相關焦點

  • 谷歌熱氣球意外墜落巴西原始森林
    一提到熱氣球很多人都會想到位於土耳其的卡帕多西亞,可這次我們要談到的熱氣球卻位於巴西,近日由谷歌研發為偏遠地區提供網際網路的熱氣球在亞馬遜森林墜落。對於這個「意外墜落」,谷歌已向位於巴西北部亞馬遜地區表示歉意。
  • 走進西雙版納原始森林,擁抱大自然,自由呼吸
    時光荏苒,在我們不斷進步的今天,崇尚自然的人們源源不斷來到這裡,遠離我們喧囂的城市和繁忙的日常,走進西雙版納原始森林,擁抱大自然,自由呼吸。1、原始森林特別適合帶著老人孩子去玩,空氣好又涼快,而且植被茂密。這個地方的門票算是便宜的了,環境是不錯的。非常有特色,強烈推薦。
  • 雲南再次嶄露頭角,一起走進原始森林
    但是有這麼一片樂土,他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55.7%,就是雲南!它的森林覆蓋率獲得了全國第二的稱號,從衛星地圖上看雲南,就是一片綠色。雲南擁有很多大面積的森林,其中還包括不少原始森林,現在就讓小聽說帶大家走進雲南,看看雲南有哪些森林公園值得大家去遊覽吧!
  • 走進雲南原始森林 探秘世界最高野生山茶花
    原標題:走進雲南原始森林 探秘世界最高野生山茶花人民網永平9月9日電 (虎遵會)9月8日,記者在雲南寶臺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人員及護林員的帶領下,走進公園內的原始森林,探秘世界最高野生山茶花。據了解,位於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境內的寶臺山國家森林公園,至今仍擁有自然程度極高的原始森林15萬畝,裡面有高等植物89科1001種,其中尚有第四冰期遺留下的木蘭科水清樹;園內常有金錢豹、金絲猴、黑熊等珍禽異獸在林海中出沒,據不完全統計,僅列入國家一、二級保護範圍的野生動物就達30多種。
  • 9月秋高氣爽,走進原始森林景區,感受大自然風光
    美麗北京【9月秋高氣爽,走進原始森林景區,感受大自然風光】九月的原始森林秋高氣爽景色宜人,天高雲淡流水潺潺。喇叭溝原始森林公園景區內花團錦簇五彩繽紛,各色野花爭奇鬥豔把山林妝點成了美麗的大花園。
  • 巴西原始部落 赤身女人母乳餵養野豬
    在巴西印尼安這個原始失落部落裡,有房舍以及大片農田,大房舍用來睡覺休息,小房舍用來煮食用餐。部落中的成人和孩子的皮膚都染成橙紅色,他們身旁的籮筐裡裝滿了新鮮的木瓜,園地裡還種植著木薯。據估計,目前,巴西政府已經在巴西領土內劃出三個保護區域,那裡居住著大約四個部落,他們過著相對平靜的生活。而秘魯政府卻對這些失落部落採取了漠視態度。
  • 龍棲山原始森林
    滴--滴-----滴--滴,拍攝地點:龍棲山森林深處 今日勇哥和嚮導帶著我們攝影組來到了龍棲山森林的深處。在龍棲山上特定的環境、氣候,森林裡潛伏著的各種我們所不得而知的動物。他們是否安全?是否帶著攻擊性行為我們目前還不能確定。現在我們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
  • 昭通景點:羅漢坪原始森林
    羅漢坪,位於綏江縣板慄鎮南部,其境內屬亞熱帶氣候,雨量充沛,森林茂盛,保持著原始森林特有的神韻
  • 巴西紀行十五——北方節點的巴西烤肉
    下車環顧四周,欣古站,格局與裡約熱內盧站幾乎完全一樣,同樣科幻而充滿神秘感,連員工休息室的位置都沒有兩樣-- 甚至當我走進員工休息室,竟發現裡面的掛圖位置也都是一樣的。看出我的好奇,鴻飛道:「這都是我們同一個團隊布置的,看起來當然相同了。」
  • 走進安徽南陵小格裡原始森林 感受皖南水鄉
    2020年8月1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韓強,著名紅色傳記作家、紅色書屋創始人、中國生產力學會副會長梁金安在安徽一恆環保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程軍鵬陪同下,走進安徽南陵縣靄裡村的小格裡自然風景區,感受碧綠如海的原始森林氣派。
  • 巴西總統:把亞馬孫森林稱為「地球之肺」是錯誤的
    當地時間24日,巴西總統博索納羅在聯合國大會上表示,說亞馬孫雨林被大火摧毀是「謊言」,把亞馬孫描述為人類遺產是一種「謬論」,認為亞馬孫森林是「地球之肺」也是一種「誤解」。綜合英國廣播公司(BBC)、塔斯社、CNBC等媒體報導,博索納羅稱,「認為亞馬孫是世界遺產是一種謬論。科學家們也已證明,亞馬孫森林是『地球之肺』的說法是錯誤的。
  • 盤點世界十大最古老原始森林
    8、 Ulu Segama-Malua保護區(馬來群島):該保護區的原始森林正處於消失殆盡的危險狀態Primorsky Kray 80%的森林仍保持其原始特徵,遊客可以欣賞到北部針葉林及其動植物的獨特美景。當地旅遊組織開發了探險和觀鳥旅遊行程,遊客可以看到肯凱斯基自然保護區的漂浮湖泊和遠東海洋保護區嬉戲的水貂。
  • 河源紀行——客家民居上的對聯欣賞(組圖)
    【相關連結】【原創】河源紀行——河源的房子看過來(組圖)河源紀行——藍天下的東源上歐村(組圖)【原創】河源紀行——古民居上的老標語(組圖)【手機攝影】河源紀行——佇立在古村落裡的大榕樹(組圖)【原創】河源紀行——河源一瞥(組圖)河源紀行——茶山公園看完了,別忘了做點啥:點讚,
  • 原始的峽谷和森林
    跟著鏡頭一起走進貴州銅仁松桃銅仁大峽谷原始的峽谷和森林,一塵不染的清新空氣集峻、隱、幽、曠、奇、險於一體,以原始的峽谷和森林
  • 全球幾大原始森林,想去看看嗎?
    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原始森林充滿了神秘感,很多並不被我們熟知,畢竟潛藏著太多未知的危險。它們卻牽動著探險者躁動不安的心,吸引著他們前往探險。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全球十大原始森林吧。亞馬遜熱帶雨林,位於巴西和秘魯,世界最大的森林,有「地球之肺」之稱。
  • 印尼原始森林損失超6萬平方公裡
    (自路透社) 《自然氣候變化》雜誌日前刊登最新研究稱,儘管印度尼西亞於2011年頒布了保護野生動物和應對氣候變化的相關法令,但在2000年到2012年期間,印尼原始森林損失總計6萬平方公裡,其部分原因是由於棕櫚油種植園和其他農場的發展。目前,森林的砍伐速度仍在加快。
  • 【周二、五】神農架 汽座三日遊,走進神農架,探索最美原始森林
    ★野人探秘:原始森林,集眾多野人傳說之謎,令人神往,一探究竟。★科普考察:地質館、生態館、科考館、民俗館,展示生物多樣性,環境教育,科研教學。★美景攝影:神農雲海奇觀、大九湖輕紗薄霧,都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 全球五大原始森林,與地球之肺一同呼吸…
    離開現代鋼筋水泥城市,來到鬱鬱蔥蔥的原始森林,做一場屬於心靈的SPA,幾千年的人跡罕至,造就原始的森林,時光在這裡靜止,呼吸之間幾個世紀的時光仿佛悄然逝去……一、亞馬孫熱帶雨林(Amazon Rain Forest)
  • 世界十大最古老的原始森林,你知道嗎?
    3.巴拉那河上遊大西洋森林(阿根廷、巴拉圭和巴西):巴拉那河上遊叢林佔地面積曾經達到182000平方英裡,但是現在卻只有7.4%的地域仍然保留著原始狀態,目前這片森林已經成為地球上最有可能即將消失的叢林之一。據世界野生動物基金會的資料顯示,這裡90%以上的兩棲動物和50%的植被都是該地特有物種,這片森林形成一個完整的地球淡水和海水動物的棲息地。
  • 亞馬遜森林發現原始部落,16名成員弓箭隨身,不受現代社會約束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都說中國神農架有野人,在巴西的亞馬遜原始森林中也生活著數以百計的原始部落。最近,巴西政府的印第安事務部門FUNAI組成探險小組,使用無人機航拍技術,在該國雨林深處發現原始部落。該部落共有16名成員,與外界從未有任何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