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紀行——客家民居上的對聯欣賞(組圖)

2021-01-20 捕光逐影

中國人有貼春聯的習俗。人們借春聯抒發理想抱負,祈盼闢邪除災、迎祥納福,表達對新年的無限憧憬。作為中原文化的重要傳承者,河源客家人更是注重春聯的撰寫張貼。在河源,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販夫走卒,無論是華府豪宅還是茅舍棚屋,人們都要要在新年到來之前貼一下春聯。簡單一些的就買現成的,講究一點的就自己撰寫。因此,在河源的大街小巷裡,各式各樣的對聯就成為河源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是客家人精神世界的的外在表現形式,也是觀察研究客家民俗風情的重要途徑。

下面,就請各位跟隨我的鏡頭去河源的大街小巷去看看吧!

以上的對聯絕大多數是自撰對聯,看了感覺怎麼樣?歡迎留言評論發表您的高見!

【相關連結】

【原創】河源紀行——河源的房子看過來(組圖)

河源紀行——藍天下的東源上歐村(組圖)

【原創】河源紀行——古民居上的老標語(組圖)

【手機攝影】河源紀行——佇立在古村落裡的大榕樹(組圖)

【原創】河源紀行——河源一瞥(組圖)

河源紀行——茶山公園

看完了,別忘了做點啥:

點讚,關注,拍磚,分享,交流,讚賞,......悉聽尊便!

歡迎關注!

【特別聲明】:

(1)本圖片由鄭武華攝影創作,版權所有,請勿侵權!(2)如有轉載、摘引和使用本人作品之行為的,請務必以超連結形式標明文章原始出處和作者信息及本聲明;(3)上述圖片均為縮略圖,如需要相關圖片的原始文件或有相關合作意向的,請與本人聯繫。

相關焦點

  • 客家古邑,萬綠河源——KOL帶你玩轉河源!
    近日,河源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聯合南方衛視推出「KOL玩轉河源」活動,邀請了@Emi_Wang、@墨墨黎愛旅行、@謝堅深-英雄 三位旅遊領域的KOL 走進河源,宣傳「客家古邑,萬綠河源」的美景。截止到11月1日,在新浪微博平臺的#KOL玩轉河源#話題頁面上,共有1421.5萬的閱讀,2448條討論,傳播範圍廣,並得到多方旅遊愛好者的轉發。位於河源源城區的巴伐利亞莊園是以「健康養生、禪修養心、旅居養老」三養為理念,打造的集「網際網路+歡樂旅居+花海農場+體育教育+健康三養」於一身的度假樂園。從巴伐利亞莊園開始,三位KOL開啟了他們的玩轉河源之旅。
  • 俄羅斯紀行——海參崴的金角灣跨海大橋(組圖)
    除了在免稅店後面的開闊地帶聽導遊講述它的前世今生,還特別有幸走上大橋,在橋上漫步了一個來回。事情的緣由竟然是五一國際勞動節。原來海參崴有五一大遊行的傳統。五一當天,數萬海參崴民眾走上街頭舉行五一大遊行。原先禁止行人通行的跨海大橋實行交通管制,禁止機動車通行,遊行隊伍沿著跨海大橋來到海參崴的市中心參加集會。
  • 客家文化公園:河源走向世界的窗口河源城市廣場巡禮
    背景:為客家古邑添彩2008年2月23日,在「紀念龍川建縣2222年——客家古邑·人文龍川」理論研討會上,為了給「客家古邑」添彩、更好地迎接世客會,時任市委書記陳建華首次提出,規劃:一軸兩像三湖四館河源客家文化公園位於源城區中心城區,規劃建設佔地面積130公頃,是一個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的主題公園,布局為「一軸兩像三湖四館」。通過與城市主幹道對景,延續城市主要軸線和景觀空間,依次由主入口廣場、城市規劃展覽館、客家古邑博物館、河源圖書館和觀景平臺等組成公園主軸線。
  • 航拍廣東之河源:客家古邑,萬綠河源
    河源,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氣候溫和,山川靈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河源是嶺南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東江流域客家人最大的聚集地,保留了豐富的客家文化遺蹟,有「客家古邑,萬綠河源」之稱。萬綠湖集「水域壯美、水質純美、水性恬美、水色秀美」於一身,是河源標誌性的生態旅遊名勝。河源的歷史可追溯到秦漢時期。河源市紫金縣的越王山,相傳是因西漢南越王趙佗登高面壁銘志稱王而得名。越王山主峰海拔316米,四面絕壁其山峰千姿百態,勢如南越王之千軍萬馬,雄偉壯觀。
  • 概講河源客家文化公園
    河源市客家文化公園位於河源中心城區中山大道與永和路交界處(萬隆城隨近),它的佔地面積130公頃。是一個能全方位展示客家文化的主題公園,有系列多娛樂場地,如健身、科教、雕像、景點、展覽、表演等等娛樂賞於一體的綜合性公園。
  • 河源這個客家古村,蘇東坡後裔聚居八百年,真真是南國畫裡鄉村
    在蘇家圍的歷史上還流傳著:「可」字輩(明萬曆年間)無白丁,「基」字輩(清乾隆年間)無窮人的傳說。清朝道光年間,在河源縣的一次生員匯考中,全縣考取了24名秀才,而蘇家圍就考了12名,蘇家圍從此被稱為「蘇半縣」,成為河源著名的文化之鄉。 蘇家圍至今仍保存18座民居古屋,其中有5座是明朝的建築物,其餘13座是清朝時期建的。
  • 河源這個客家古村,蘇東坡後裔聚居八百年,是「南國的畫裡鄉村」
    它並不廣為人知,即使是旅遊旺季也不會人山人海,卻既有山水環繞的自然美景,也有別樣的客家文化特色。蘇家圍距離河源市區26公裡,這裡的村民都姓蘇,是北宋大文豪蘇東坡的後裔。蘇東坡第七代孫蘇天榮於元朝元貞元年(1295年)發現了這個地方,並把此事告訴了子孫後代。
  • 廣東旅遊休閒好去處,遊客家之都,萬綠河源
    河源地處粵北地區,是東江流域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在先秦時期,河源屬南越,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山清水秀,客家風情是這裡的旅遊特色,如果你喜歡嶺南,嚮往嶺南,相信你會喜歡上河源。在萬綠湖,有形如龍鳳的龍鳳島,島上奇松密布,有著「龍鳳呈祥」的意境。鴻運樓登高望湖,萬綠山水收盡眼底;島上美麗的客家少女表演濃鬱的客家歌舞,讓人領略客家文化和客家人的熱情好客;水上高爾夫更是別開生面;入夜,在龍鳳島的桃花島搭起帳篷,燃起篝火,盡享萬綠湖夜色的寧靜。
  • 遊客家古邑,萬綠河源,五一廣東旅遊休閒好去處
    河源地處粵北地區,是東江流域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在先秦時期,河源屬南越,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山清水秀,客家風情是這裡的旅遊特色,如果你喜歡嶺南,嚮往嶺南,相信你會喜歡上河源。 萬綠湖是河源水美的代表,踏進萬綠湖你會發現,這裡的水清澈、純淨,常年碧綠。
  • 河源一日探秘客家經典「圍龍屋」
    河源市境內有20多個鄉村保存有較完好的客家古建築群,這些村落散布在河源周圍,就算走馬觀花也非三五天時間不能遍遊。這裡推薦一個河源周邊經典圍龍屋行攝路線,抓緊時間可一天之內走完,如果想深入細緻拍攝,可以參考此線路在各點多做停留。
  • 河源客家文化公園,每一處美景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提示:點擊上方"萬綠河源"↑免費關注本公眾號河源客家文化公園位於河源中心城區,規劃建設佔地面積130公頃
  • 河源市客家鄉土文化旅遊周,把河源「賣出去」了
    10月31日,萬綠湖十分熱鬧,來自廣州、深圳、佛山、東莞、惠州、珠海、中山等粵港澳大灣區及河源本地遊客、嘉賓齊聚於此,共赴一場文旅體饕餮盛宴——河源市文旅消費季系列活動之2020年河源市客家鄉土文化旅遊周暨萬綠湖打魚節活動。
  • 在廣東河源有一個 「 南中國的畫裡鄉村 」
    在嶺南山區客家人的聚居地,散落著許多具有古樸典雅的客家民居建築。被中外建學界稱之為最具中國古民居建築特色的建築物之一。蘇家圍古民居建築。是整個河源市保存的最完整,最具有歷史人文價值和學術的一座客家民居。
  • 河源畫家4年多來創作200多幅客家圍屋圖,你家可能在其中!
    2010年,河源畫家田柏安創作的百米長卷《春染萬綠湖》曾轟動畫壇。 2015年起,他走遍河源各個鄉村尋訪客家圍屋,花了4年多時間,創作200餘幅客家圍屋圖,再一次驚豔了全河源!△柏埔格塘圍屋(紫金)客家圍屋具有典型的嶺南特色,是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河源客家圍屋的形式,主要有圍龍屋、走馬樓、角樓,其中現存數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是「四角樓」。
  • 河源中光電四月份壽星生日旅遊活動(客家博物館+越王山一日遊)
    完善公司福利,促進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增強同事之間的溝通與交流,豐富員工的業餘生活,充分重視提高員工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更好的迎接新的工作挑戰,培養大家相互合作,相互支持,積極向上的團隊精神,在公司領導的大力支持下,中光電四月份生日壽星們齊聚一堂,在2018年5月13日,組織了生日壽星員工戶外旅遊活動---客家博物館
  • |客家|河源|粵港澳大灣區|...
    前可眺望城市,後可放眼青山,下可親近泥土,上可凝望星夜。是一個相對親近自然的生活環境。在價格、環境、交通等方面可給您帶來比城區更自由、舒適、實惠的住宿體驗。到吉宿民宿共有14間客房,有星空房、庭院房、陽臺房,親子榻榻米。可滿足多種入住需求,配套磨坊、書屋、田園體驗。歡迎入住!
  • 親子自駕遊,探尋河源客家古邑,嶺南文化度假之旅
    河源,是廣東一座不太出名的城市,有著濃鬱的客家風情,如翡翠般的華南最大的萬綠湖,蜿蜒的沿湖公路,溫泉,度假小鎮,客家美食,還有慢節奏的接地氣生活。客家古邑,萬綠河源,三天兩晚的河源輕度旅行,河源離廣州不到
  • 客家風格與西洋元素結合的獨特民居 「九井十八廳」
    在南康區麻雙鄉圩下村麻溪下,有贛南頗為出名的一座「九井十八廳」客家民居,此民居靠山傍水,門前有禾坪(原有池塘)和小溪,溪水前有古橋、古油槽,整個村子安靜又乾淨。據了解,該建築始建於清朝嘉慶辛未年,因門面呈現西洋格調,而內屋又保留客家祠堂的風格,令許多研究學者和遊人驚嘆。
  • 馬來西亞紀行——布城(太子城)一瞥(組圖)
    【相關連結】馬來西亞紀行——行攝吉隆坡(組圖)>馬來西亞紀行——實拍形形色色的馬來西亞人馬來西亞紀行——馬來西亞一瞥看完了,別忘了做點啥:
  • 推介河源客家文化 提升城市影響力
    原標題:推介河源客家文化 提升城市影響力   ○本報訊記者蘇勇軍通訊員何柔近日,第三屆根在河洛·客出大谷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