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一日探秘客家經典「圍龍屋」

2020-12-12 騰訊網

久經戰亂的「白雲樓」在木棉花掩映下頗具歷史神韻-丘立文攝

廣東省河源市屬東江流域純客家地區,這裡的客家「圍龍屋」與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雲南「一顆印」、廣西「幹闌式」合稱為我國最具鄉土風情的五大傳統住宅建築形式。圍龍屋大多是方形,被稱為「府第式」、「角樓」,形制接近北方傳統的「四合院」。早年客家人南遷入閩粵贛偏僻山區,為防止當地人欺侮及盜匪打劫,他們聚族而居並建築了堅固的圍龍屋,儼然一座座古城堡,從外牆到室內的構造都極具防禦能力。

河源市境內有20多個鄉村保存有較完好的客家古建築群,這些村落散布在河源周圍,就算走馬觀花也非三五天時間不能遍遊。這裡推薦一個河源周邊經典圍龍屋行攝路線,抓緊時間可一天之內走完,如果想深入細緻拍攝,可以參考此線路在各點多做停留。

推薦路線:河源市區→東源縣義合鎮蘇家圍村→連平縣大湖鎮白雲樓→和平縣林寨古鎮「潁川舊家」→連平縣東水鎮大壩村東水角樓→河源市區

東坡族裔蘇家圍

路徑:從河源市出發經由建設大道或新河大道轉入繞城的東環路,沿東江向北即可進入東源縣的蘇家圍村,耗時半小時左右。

拍點:蘇家圍是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後裔的居住地,為典型的河源客家鄉村,18座已有500多年歷史的府第式客家民居,將民宅建築與中原貴族大院有機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圍龍屋。藉助早晚間晨曦和夕陽的光影,可以表現圍龍屋獨特的立體美感。而陰雨天則適合表現溼潤的卵石路和石牆豐富的凹凸質感。煙雨籠罩下的圍龍屋遠景會呈現淡雅的水墨畫效果,增添古村的神秘氣氛。

古韻滄桑白雲樓

路徑:從蘇家圍回義合鎮,經梅河高速進入粵贛高速,向贛州方向行駛45公裡後,從大湖/繡緞出口下高速,進入忠定北路向大湖方向行駛即可到達連平縣大湖鎮,全程約45分鐘。

拍點:「白雲樓」是大湖鎮標誌性建築,迄今已有150多年歷史,既是民居更是碉堡,建築結構非常堅固,四面砌築有6個高10米的樓閣,與樓角相連的均為高7.5米的二層樓房,屋外還砌築了高9米的護牆,樓內到處都是天井。由於年代久遠且歷經戰亂,整個圍屋已十分破舊,樓閣主體尚存,兩側許多房子已經倒塌。斑駁的石灰牆、長滿青苔的石階飽含歷史滄桑。白雲樓獨特的外觀及複雜的內部結構,非常適宜上鏡出片,既可遠觀拍攝全景,也可深入其中拍攝細部結構,甚至可以藉助燈光在古舊環境中拍攝時尚人像。

千年林寨「潁川舊家」

路徑:由大湖鎮上S230公路,經三河鎮、禮士鎮,僅需45分鐘即可到達和平縣林寨鎮。

拍點:林寨古鎮建制於秦朝,歷史上曾經是水陸碼頭的集散地。在不足兩平方公裡範圍內有86座古民居,其中四角樓就有24幢,其規模之大、工藝之精為國內罕見,是保護最完整的客家古村。位於下井村的「潁川舊家」是曾任廣東省督軍府顧問、民國期間連任兩屆和平縣長的陳襄廷故居。三進九廳大院氣勢雄偉,內部設計精巧,石雕木刻獨具匠心,雕梁畫棟富麗堂皇。

一城風光半城水

路徑:由林寨上S230公路,向南至路口處左拐入X173鄉村公路,15分鐘到達東水鎮,向東過東江即可到達大壩村。

拍點:東水鎮位於東江、瀝江兩江交匯之處,水系發達,湖泊良田眾多,更有不少溫泉資源,被譽為「一城風光半城水」。大壩村位於鎮中寬闊盆地之上,三面環山,一面臨江,至今已有500餘年歷史。村中有保存完好的秀挹雙江、山輝川媚、秀挹江峰、大夫第、文林第、保世滋大、東塘凝輝、紫氣東來、庚宿凝輝、南峰秀挹、駱氏宗祠、文昌閣等12幢府第式古建,佔地面積800到1000多平方米不等,是和平縣客家三大典型特色建築之一。多為三進二橫或三進四橫布局,部分還在後部建有兩個三層高角樓。整體建築規格齊整,內部結構及裝飾構件極為精緻細巧,所用材料質地皆盡優良。流連其間,隨處值得入鏡構圖。(陳黎明)

相關焦點

  • 梅州客家房屋-圍龍屋
    梅州在哪裡梅州,廣東省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東部與福建省龍巖和漳州接壤,南部與潮州、揭陽、汕尾毗鄰,西部與河源接壤,北部與江西省贛州相連。客家民居:梅州有特色的民居是圍龍屋承德樓位於市中心區,是梅州市內保存最完好的典型客家傳統民居圍龍屋。建屋人梁氏炯昌公,號星樓,是廣東嘉應州三角安定壹折桂窩人氏。二十世時任暹羅(即現泰國)華人華僑僑領,同時亦經商做生意。
  • 「天圓地方」之客家圍龍屋
    )、粵東客家民居(圍龍屋)等幾大流派。廣東省梅州興寧市刁坊鎮周興村-棣華圍圍龍屋,又被稱為客家圍攏屋,主要分布於梅州、惠州、河源等地。圍龍屋是客家圍屋或客家圍村中最典型的一種。圍龍屋屬於半圓形客家圍屋,是具有極強的中國傳統禮制、倫理觀念及風水意識的民居。客家圍龍屋的代表作有善述圍、躲世圍、磐安圍、棣華圍、馨梓圍、朝天圍、長興圍、仁厚溫公祠等。
  • 300餘年客家圍龍屋意外發現多種圖騰 有何意?
    300餘年的客家圍龍屋以及屋內的罕見圖騰。當地文物普查隊近日在該座圍龍屋內意外發現了客家地區罕見的「丁、財、貴」文化圖騰,以及八卦(太極)圖騰。目前,當地計劃今冬將其修繕後逐級申報為市、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客家圍龍屋已有300餘年   據大湖鎮油村何新屋村民、現年95歲的伍爾明阿婆介紹,何新屋屬於半圓形的客家圍龍屋,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建築歷史,居住在這座圍龍屋的村民均為何姓。
  • 客家風情圍龍屋風格鑑賞與設計
    (現代客家圍龍屋)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或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隨著客家潮的興起圍龍屋造型更是形態萬千,甚至出現了許多與圍龍屋相關的衍生藝術品。
  • 國慶長假出行,梅州旅遊景點圍龍屋,又稱為客家圍屋,建築奇葩
    圍龍屋又被稱為客家圍屋,是傳統客家民居(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三大樣式之一。 圍龍屋主要分布於廣東、福建、江西等省。廣東地區即遍布於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關,一般都有三百年乃至八九百年歷史。福建地區則出現在龍巖市的新羅區、永定區、上杭縣。
  • 五百年圍龍屋 客家建築名片
    一首廣為流傳的客家童謠唱出了客家人濃厚的圍龍屋之情。圍龍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梅縣區丙村鎮有一座五百多年歷史、規模龐大的圍龍屋——仁厚溫公祠,猶如鑲嵌在客家圍龍屋群中一顆耀眼的明珠,也是唯一收入中國建築學會編撰的巨著《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一書的客家圍龍屋。
  • 圍龍屋客家食府:轉型升級爭做客家美食第一品牌!
    取名圍龍屋,彰顯客家特色2005年,圍龍屋客家食府品牌創立,並在福田區開業第一家門店。客家圍龍屋被國際建築學界譽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式之一,堪稱世界一絕,是客家傳統文化的瑰寶。而源自世界客都——梅州的「圍龍屋客家食府」直接取「圍龍屋」為品牌名稱,將弘揚客家文化與經營客家美食做為己任。
  • 梅州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圍龍屋的全貌
    首先我們來了解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客家圍龍屋的風格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源於中原貴族的遺風。因為客家人的祖先大都是中原漢人,而且多是來自中原的大族人家。在這一點上,可以從各姓氏祖堂的堂號和楹聯中得到佐證。因此,人們在定居建造屋宇時,便首先考慮:在屋基周圍,要有種植謀生的耕地或山林;能建獨門大院,能有更多的餘地,留給子孫世代作為休養生息和繁衍之用。於是,在後來有好些地方,出現一個村落只聚居一個姓的,或以一個大姓為主的鄉村。像這樣的村落和鄉村。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靠山」而居的選擇,是客家先人艱難遷徙的無奈之舉,但也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選,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造型奇特、功能齊全的客家圍屋應運而生。圍屋之妙在於「圍」,包括圍龍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圍龍式圍屋。
  • 外國友人點讚客家圍龍屋
    日前,小編偶遇一幫來自德國的遊客在梅城客家圍龍屋承德樓參觀,不僅對飽含客家風情的圍龍屋產生了濃厚興趣,而且對深遠厚重的客家文化嘆為觀止。在承德樓門口,一群外國友人圍著泥塑圍龍屋,連連讚嘆這建築凝聚了客家人的聰明才智。
  • 客家圍龍屋只有圓形?梅州興寧有十個最美半圓,四角圍龍屋!
    《大魚海棠》,《花木蘭》裡面出現的都是圓形的客家圍龍屋,難道客家只有圓的圍龍屋?其實客家人比較多數量的都是半圍龍屋,梅州興寧裡有十大典型代表,一起來看看其中六個吧!第一個!為三堂八橫二圍圍龍屋,外加一橫屋書院6間,分布面積近22000平方米。這個離市區較遠,屋圍道路會車不容易,這個缺少保護,且後來建的不合理建築沒有拆除。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客家圍屋!
  • 梅州,最美不過圍龍屋!
    梅州是歷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因此被稱為「世界客都」。在這裡,圍龍屋遍布郊野鄉間,規模各異、樣式相同,最能體現濃鬱的客家風情。客家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是客家民居三大經典樣式(圍屋、排屋、土樓)之一,也是中國民居的「五朵金花」之一(其他四朵: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廣西幹欄式、雲南一顆印)。圍屋之妙在於「圍」,而在「圍」的基礎上,又可細分出十多種樣式,最常見的有圍龍式、城堡式、殿堂式、槓式、中西合璧式等。
  • 你了解圍龍屋嗎?
    又稱為圍龍屋、圍屋、轉龍屋、客家圍龍屋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見、保存最多的一種,被譽為
  • 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圍龍屋,隱藏在梅州市區
    雖然近十年我看過的客家古民居起碼有五六百座了,但看到這座好多人向我推薦的特色圍龍屋時,我還是被它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布局設計震撼了,而且它就隱藏在梅州市區。一、圍龍屋升級改造後,客家氣氛更濃鬱了這座標準型客家圍龍屋名叫承德樓,由梅州市三角鎮折桂窩安定堂梁氏炯昌公斥巨資建造。 炯昌公14歲即隨其伯父遠渡重洋到泰國做生意。
  • 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圍龍屋,隱藏在梅州市區
    雖然近十年我看過的客家古民居起碼有五六百座了,但看到這座好多人向我推薦的特色圍龍屋時,我還是被它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布局設計震撼了,而且它就隱藏在梅州市區。這座標準型客家圍龍屋名叫承德樓,由梅州市三角鎮折桂窩安定堂梁氏炯昌公斥巨資建造。
  • 土樓梅州卻有特色,客家古建築圍龍屋,感受民族歷史文化!
    這是一條以感受客家文化為主的線路,而線路的最大看點則鎖定在客家建築代表:土樓和圍龍屋上。沿著客家先民的遷徙之路,看這一路南下客家建築的特色和變化,來感受這一程歷史文化。眾所周知,客家其實是早年居住在中原的先民,由於戰亂等各種原因而被逼南遷。客家先民從中原往南方遷徙,進入嶺南時已經兵分三路,而這次推介的福建永定至廣東梅州是其中一路。
  • 廣東旅遊好去處,那是一種具有古樸氣質的建築:梅州客家圍龍屋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非常古樸的建築,那就是廣東梅州的客家的圍龍屋。客家圍龍屋具有典型的嶺南特色是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幹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被稱為為我國最具代表的五大傳統建築樣式。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走進客家的圍龍屋吧。
  • 客家圍龍屋的瓦面上的那些講究,帶你進一步了解客家
    客家圍龍屋瓦面十分講究坡度。坡度大了,常會發生「溜瓦」現象,坡度小了,風雨時,又會出現雨水從瓦縫中倒流進的情況。一般的瓦面斜坡與水平面成四十五度。放桁釘桷做瓦面,最考技術的是泥水師傅在中下堂屋與左右南北廳的幾處交接,俗稱「拗溝」。
  • 梅州最大的客家圍龍屋竟變成這樣,遊客看了都搖頭……
    在五華縣水寨鎮壩美村有一個超大型的客家標準古圍龍屋周家七世的開基祖屋--璼公祠據中國客家博物館有關專家考證它是梅州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大的圍龍屋整個建築佔地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如此大型的圍龍屋璼公祠這座古圍龍屋是客家標準的大圍龍,六橫六圍結構,直徑長126米、深(含門口半月形池塘)278米,整個建築佔地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該圍龍屋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棟大廳、左右各「六橫六圍」,現在保存較完好的有「五橫五圍」,第六圍部分損毀。圍屋祖祠大廳為石柱梁架結構,懸山瓦頂,灰沙夯牆,完好保留著明顯的明代建築特色。
  • 清代客家圍龍屋也能做精品酒店,你住過嗎?
    清代圍龍屋: 典型的客家與廣府風格混合  從公路轉入鄧村石屋,仿佛走進一卷清逸淡遠、古韻悠長的山水田園畫中,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青山碧水的簇擁中,青磚黛瓦飛簷的一片客家圍龍屋有一份遺世獨立的美。  跨過清代的門樓,穿過它前面的一片曬穀場,長約百米的成排圍龍屋的正中間的祠堂就是酒店主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