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圍龍屋只有圓形?梅州興寧有十個最美半圓,四角圍龍屋!

2020-12-12 清風旅憶

《大魚海棠》,《花木蘭》裡面出現的都是圓形的客家圍龍屋,難道客家只有圓的圍龍屋?其實客家人比較多數量的都是半圍龍屋,梅州興寧裡有十大典型代表,一起來看看其中六個吧!

第一個!可是有清刻光緒帝聖旨木匾、清刻磐安圍房樣圖木板的葉塘鎮河西村,磐安圍

《孝女彩金》電影主要取景地,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興建,為三堂四橫圍龍屋,愛好文物的可以前來觀賞!

全景

第二個!最豪華稀少的四堂四橫四角樓圍屋的羅崗鎮柿子坪村善述圍

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分布面積439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闊74.1米,進深49.1米,建築佔地面積3638平方米。有20廳354間房25個天井。

外圍看不出來他的豪華,進去一看就讓人吃驚了,才明白過去人家說的什麼「雕梁畫棟"。所以一定要來這個,其實四角圍屋是很難得的,因為古代建築的少,保存的也少!

絕美的瓦雕和木雕

第三個!有730多年歷史,保持完好的寧新街道東風村東升圍

始建於1279年建成,坐北朝南,為三堂六橫三圍的圍龍屋,是興寧境內最老的俗稱「九廳十八井」圍龍屋。建築佔地12000平方米,池塘1600平方米,花頭腦650平方米,屋內有9個廳,18個天井,190多個房間。

該屋規模較大,布局合理,大門外有2根圓石柱支撐簷梁,有2個石鼓、2個石凳,上、中、下廳較為寬闊,上中下堂通面闊相等。堂屋後有半月形鋪河卵石的斜坡花頭腦。廳內棟梁雕龍畫鳳,雕花屏風,古樸典雅。

正門水影

第四個!落成歷經50年!坭陂鎮湯一村進士第

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圍屋落成歷經兩代人建成。為三堂八橫二圍圍龍屋,外加一橫屋書院6間,分布面積近22000平方米。

這個離市區較遠,屋圍道路會車不容易,這個缺少保護,且後來建的不合理建築沒有拆除。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客家圍屋!

歷史滄桑痕跡

第五個!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同時居住2000餘人。寧新街道大圳村長興圍(花螺墩)

典型的客家半圓形圍龍屋。始建於1635年(明萬曆年間),距今有370多年歷史。坐北向南,三堂三圍龍,7門同進,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屋內有10個大廳,14個天井,315間住房,飲用水井4口。

一座較為完整、保留較好的客家圍龍屋。屋內布局合理,採光條件好,棟梁雕花鎦金,古香古色。記住!這個不能航拍,附件有機場!可以去附件高點的民居拍攝。

典型古民居

第六個!山水相映,環境優雅,古樸清爽的福興街道黃畿村大王屋

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建築面積11200平方米,三堂兩橫七圍龍,8個廳堂,8條巷道相通,300多間住房。電影《客家女》在此屋取景拍攝。

注意!這個在大路邊,路口樸素,沒有引路牌,最好下來問問附近村民,找路前往!

依山傍水

還有4個代表,等待大家去梅州興寧尋找喔!

寧新街道佛嶺村李和美,刁坊鎮周興村棣華圍,新陂鎮家莊村馨梓圍,興田街道一聯村大劉屋。

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各有千秋!快來欣賞吧!興寧不單單只有圍屋,神光山值得一去!

相關焦點

  • 「天圓地方」之客家圍龍屋
    梅州興寧葉塘鎮河西村-磐安圍歷史文章客家民居分為贛南客家民居(贛南圍屋)、閩西客家民居(閩西土樓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具一定規模的客家民居建築——圍龍屋,這大概是最能承載「客家」特殊身份和獨特人文的載體。最先建的是東升圍,後人丁繁聚,續建有新東升圍、佑順屋、泗順老屋、泗順新屋、老廣成、光利屋、榆樹下屋等圍龍屋,形成圍屋群。其中,東升圍佔地面積5850平方米,屋內有9個廳,18個天井,190多個房間,當地稱之為「九廳十八井」。
  • 土樓梅州卻有特色,客家古建築圍龍屋,感受民族歷史文化!
    例如,宏觀的有福建這邊的土樓多是以圓形為主,微觀的還有土樓內一下出水道蓋板上圖案的考究……這些知識,都需要從導遊講解中去學習。關於梅州離開永定,可以乘車前往梅州。梅州是「世界客都」,也是客家風情最濃鬱的地方了,客家話和國語是這裡最流行的語言。梅州所轄區域不少,可以選擇大埔、興寧、梅縣3個地方遊玩,時間也是預算2~3天。
  • 梅州,最美不過圍龍屋!
    梅州是歷史上客家民系的最終形成地、聚居地和繁衍地,因此被稱為「世界客都」。在這裡,圍龍屋遍布郊野鄉間,規模各異、樣式相同,最能體現濃鬱的客家風情。客家圍屋始建於唐宋,興盛於明清,是客家民居三大經典樣式(圍屋、排屋、土樓)之一,也是中國民居的「五朵金花」之一(其他四朵:北京四合院、陝西窯洞、廣西幹欄式、雲南一顆印)。圍屋之妙在於「圍」,而在「圍」的基礎上,又可細分出十多種樣式,最常見的有圍龍式、城堡式、殿堂式、槓式、中西合璧式等。
  • 梅州圍龍屋:客家人的土木堡壘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富有濃鬱客家風格特色的民居建築,主要分布在中國的東南部地區。這種民居以土木結構為主,集合宜居和防禦功能於一體的營壘式建築,歷史悠久,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典型的漢族民居建築,遍布於廣東省梅州市,一般都有二三百年乃至五六百年歷史。
  • 國慶長假出行,梅州旅遊景點圍龍屋,又稱為客家圍屋,建築奇葩
    圍龍屋主要分布於廣東、福建、江西等省。廣東地區即遍布於梅州、河源、惠州、深圳、韶關,一般都有三百年乃至八九百年歷史。福建地區則出現在龍巖市的新羅區、永定區、上杭縣。
  • 梅州客家房屋-圍龍屋
    梅州在哪裡梅州,廣東省轄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東部與福建省龍巖和漳州接壤,南部與潮州、揭陽、汕尾毗鄰,西部與河源接壤,北部與江西省贛州相連。梅州是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是閩粵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廣東綠色崛起先行區和文化旅遊特色區、沿海經濟開放區,也是海西經濟區的重要成員,享有地方立法權。
  • 客家民居圍龍屋,一座樓122個房間,不出家門可生活一年
    在梅州有客家人的特色民居,叫做圍龍屋。跟福建土樓相比,圍龍屋沒有那麼的的名氣,但其作用跟土樓類似,一個家族生活在一起,便於防禦,其房屋的設計極其注重防禦功能。梅州興寧市的磐安圍,是一處典型的客家圍屋,位於興寧市區以西的葉塘鎮河西村。磐安圍始建於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也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築了,至今依然有人居住在裡邊,同時也對遊客開放旅遊參觀。
  • 客家人的土木堡壘——走近梅州圍龍屋
    梅州圍龍屋是一種富有濃鬱客家風格特色的民居建築,主要分布在中國廣東省梅州市內,以及福建省和廣西省北部部分地區,歷史悠久。梅州圍龍屋始於唐宋,盛行於明清。當地官員將這些移民的戶籍立為「客籍」、「客家」,這正是客家人稱謂的由來。為了防範外敵和野獸的侵擾,客家人選擇了聚族而居,於是形成了圍龍屋、走馬樓、五鳳樓、士圍樓、四角樓等民居建築形式。其中,圍龍屋存世量最多、最為著名,是客家建築文化的集中體現。
  • 你了解圍龍屋嗎?
    又稱為圍龍屋、圍屋、轉龍屋、客家圍龍屋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見、保存最多的一種,被譽為
  • 梅州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圍龍屋的全貌
    首先我們來了解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客家圍龍屋的風格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源於中原貴族的遺風。因為客家人的祖先大都是中原漢人,而且多是來自中原的大族人家。在這一點上,可以從各姓氏祖堂的堂號和楹聯中得到佐證。中原漢人如梅州元城路李姓(進士第)的堂號楹聯是「猶龍世澤,旋馬家聲」;又如陳姓的堂號楹聯是「穎川世澤,太史家聲」等
  • 珍奇的客家建築藝術——梅州圍龍屋
    客家人經過長途遷徙,其中的一部分最終選擇了梅州作為他們的居住地,因為與當地文化的不契合,他們被迫前往山區,最終靠著自己的雙手,創造了圍龍屋這一神奇的建築形式。圍龍屋多用磚石混合土坯建造而成,建造一座普通大小的圍龍屋或要耗費數年時間,利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一座圍龍屋往往能供人居住上百年,這也是如今存世的古屋如此少的原因。
  • 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圍龍屋,隱藏在梅州市區
    雖然近十年我看過的客家古民居起碼有五六百座了,但看到這座好多人向我推薦的特色圍龍屋時,我還是被它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布局設計震撼了,而且它就隱藏在梅州市區。一、圍龍屋升級改造後,客家氣氛更濃鬱了這座標準型客家圍龍屋名叫承德樓,由梅州市三角鎮折桂窩安定堂梁氏炯昌公斥巨資建造。 炯昌公14歲即隨其伯父遠渡重洋到泰國做生意。
  • 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圍龍屋,隱藏在梅州市區
    雖然近十年我看過的客家古民居起碼有五六百座了,但看到這座好多人向我推薦的特色圍龍屋時,我還是被它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布局設計震撼了,而且它就隱藏在梅州市區。,使之成為集博物館、客家文化大觀園和酒樓於一身的圍龍屋。
  • 客家風情圍龍屋風格鑑賞與設計
    (客家特色飯店)由於客家人分布廣泛,但又有相對集中的聚居區,因此客家人數多少不一,形成客家人聚居的鄉鎮、村落或獨立文化區的特性。其中最具特色的就是圍龍屋了。(現代客家圍龍屋)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或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
  • 圍龍屋客家食府:轉型升級爭做客家美食第一品牌!
    取名圍龍屋,彰顯客家特色2005年,圍龍屋客家食府品牌創立,並在福田區開業第一家門店。客家圍龍屋被國際建築學界譽為中國民居建築的五大特式之一,堪稱世界一絕,是客家傳統文化的瑰寶。而源自世界客都——梅州的「圍龍屋客家食府」直接取「圍龍屋」為品牌名稱,將弘揚客家文化與經營客家美食做為己任。
  • 廣東旅遊好去處,那是一種具有古樸氣質的建築:梅州客家圍龍屋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非常古樸的建築,那就是廣東梅州的客家的圍龍屋。客家圍龍屋具有典型的嶺南特色是最典型的客家民居建築。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幹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被稱為為我國最具代表的五大傳統建築樣式。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走進客家的圍龍屋吧。
  • 梅州最大的客家圍龍屋竟變成這樣,遊客看了都搖頭……
    在五華縣水寨鎮壩美村有一個超大型的客家標準古圍龍屋周家七世的開基祖屋--璼公祠據中國客家博物館有關專家考證它是梅州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大的圍龍屋整個建築佔地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如此大型的圍龍屋璼公祠這座古圍龍屋是客家標準的大圍龍,六橫六圍結構,直徑長126米、深(含門口半月形池塘)278米,整個建築佔地面積達2萬餘平方米。該圍龍屋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棟大廳、左右各「六橫六圍」,現在保存較完好的有「五橫五圍」,第六圍部分損毀。圍屋祖祠大廳為石柱梁架結構,懸山瓦頂,灰沙夯牆,完好保留著明顯的明代建築特色。
  • 梅州最大的客家圍龍屋!一天住一間房,一年都住不完!
    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五華水寨鎮壩美村一座大型的圍龍屋揭開了神秘面紗:周家七世的開基祖屋——璼公祠。據中國客家博物館有關專家考證,它是梅州迄今為止所發現的最大的圍龍屋。
  • 《圍屋喜事》建築篇|圍龍屋:承載著客家人的偉大智慧
    客家人採用中原建築工藝中最先進的抬梁式與穿鬥式相結合的技藝,選擇丘陵地帶或斜坡地段建造圍龍屋,主體結構為「一進三廳兩廂一圍」。建好一座完整的圍龍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一間圍龍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城堡。屋內分別建有多間臥室、廚房、大小廳堂及水井、豬圈、雞窩、廁所、倉庫等生活設施,形成一個自給自足、自得其樂的社會小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