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魚海棠》,《花木蘭》裡面出現的都是圓形的客家圍龍屋,難道客家只有圓的圍龍屋?其實客家人比較多數量的都是半圍龍屋,梅州興寧裡有十大典型代表,一起來看看其中六個吧!
第一個!可是有清刻光緒帝聖旨木匾、清刻磐安圍房樣圖木板的葉塘鎮河西村,磐安圍
《孝女彩金》電影主要取景地,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興建,為三堂四橫圍龍屋,愛好文物的可以前來觀賞!

第二個!最豪華,稀少的四堂四橫四角樓圍屋的羅崗鎮柿子坪村善述圍
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分布面積4390平方米。主體建築面闊74.1米,進深49.1米,建築佔地面積3638平方米。有20廳354間房25個天井。
外圍看不出來他的豪華,進去一看就讓人吃驚了,才明白過去人家說的什麼「雕梁畫棟"。所以一定要來這個,其實四角圍屋是很難得的,因為古代建築的少,保存的也少!

第三個!有730多年歷史,保持完好的寧新街道東風村東升圍
始建於1279年建成,坐北朝南,為三堂六橫三圍的圍龍屋,是興寧境內最老的俗稱「九廳十八井」圍龍屋。建築佔地12000平方米,池塘1600平方米,花頭腦650平方米,屋內有9個廳,18個天井,190多個房間。
該屋規模較大,布局合理,大門外有2根圓石柱支撐簷梁,有2個石鼓、2個石凳,上、中、下廳較為寬闊,上中下堂通面闊相等。堂屋後有半月形鋪河卵石的斜坡花頭腦。廳內棟梁雕龍畫鳳,雕花屏風,古樸典雅。

第四個!落成歷經50年!坭陂鎮湯一村進士第
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圍屋落成歷經兩代人建成。為三堂八橫二圍圍龍屋,外加一橫屋書院6間,分布面積近22000平方米。
這個離市區較遠,屋圍道路會車不容易,這個缺少保護,且後來建的不合理建築沒有拆除。所以我們要好好保護客家圍屋!

第五個!曾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同時居住2000餘人。寧新街道大圳村長興圍(花螺墩)
典型的客家半圓形圍龍屋。始建於1635年(明萬曆年間),距今有370多年歷史。坐北向南,三堂三圍龍,7門同進,建築面積8000平方米。屋內有10個大廳,14個天井,315間住房,飲用水井4口。
一座較為完整、保留較好的客家圍龍屋。屋內布局合理,採光條件好,棟梁雕花鎦金,古香古色。記住!這個不能航拍,附件有機場!可以去附件高點的民居拍攝。

第六個!山水相映,環境優雅,古樸清爽的福興街道黃畿村大王屋
始建於清康熙年間,建築面積11200平方米,三堂兩橫七圍龍,8個廳堂,8條巷道相通,300多間住房。電影《客家女》在此屋取景拍攝。
注意!這個在大路邊,路口樸素,沒有引路牌,最好下來問問附近村民,找路前往!

還有4個代表,等待大家去梅州興寧尋找喔!
寧新街道佛嶺村李和美,刁坊鎮周興村棣華圍,新陂鎮家莊村馨梓圍,興田街道一聯村大劉屋。
都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各有千秋!快來欣賞吧!興寧不單單只有圍屋,神光山值得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