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與福建省龍巖市和江西省贛州市相鄰,這裡是客家人的聚集區。在梅州有客家人的特色民居,叫做圍龍屋。跟福建土樓相比,圍龍屋沒有那麼的的名氣,但其作用跟土樓類似,一個家族生活在一起,便於防禦,其房屋的設計極其注重防禦功能。
梅州興寧市的磐安圍,是一處典型的客家圍屋,位於興寧市區以西的葉塘鎮河西村。磐安圍始建於清朝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也算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建築了,至今依然有人居住在裡邊,同時也對遊客開放旅遊參觀。
磐安圍由劉氏修建,整座圍龍屋共有房間122間,21個天井,可供數百人居住。圍龍屋的前方有水塘,四角碉樓建在圍龍外,防禦功能好,外層設有許多槍、炮眼,在四角碉樓最高處有瞭望孔。
進出圍龍屋,只能通過大門前禾坪兩側兩個窄小的鬥門,防守極為嚴密。如果把兩個鬥門關閉,外人很難進來。客家人大都是唐宋時期由中原地區遷徙而來,通常居住在偏僻的山區,為了抵禦野獸及盜匪入侵,一個家族生活在一起,居住在圍龍屋內。
圍龍屋通常是半圓形的結構,加上前方的半圓形水塘,構成一個完整的圓形,這是我國最具特色的民居之一。圍龍屋左右對稱,設計美觀。中軸線房間為龍廳,正對上堂祖龕。除了每家人居住的房間外,圍龍屋內還有許多公共活動空間。
以磐安圍為例,在圍龍屋兩邊還建有碓間、牛舍、豬欄間、馬廄、雜物間、衛生間等,實現了人畜分居。同時在屋後有山泉水,通過暗渠直通屋內,如果備足生活物資,可以足不出戶在圍龍屋內生活一年。
不過現在居住在圍龍屋裡的居民越來越少了,大多數的圍龍屋都有些冷清,幾乎見不到年輕人,期待開發旅遊,吸引遊客過來參觀。
磐安圍是興寧市十大古民居之一,屋內保存有刻有滿漢兩種文字的光緒帝賜匾、木刻八卦建屋始樣圖、四腳雕花鎏金木床、清末水缸,很有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