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圓地方」之客家圍龍屋

2021-03-01 人文地理 Human Geography

梅州興寧葉塘鎮河西村-磐安圍

歷史文章

客家民居分為贛南客家民居(贛南圍屋)、閩西客家民居(閩西土樓)、粵東客家民居(圍龍屋)等幾大流派。永定客家土樓已經享譽世界,並於2008年7月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辦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廣東省梅州興寧市刁坊鎮周興村-棣華圍
圍龍屋,又被稱為客家圍攏屋,主要分布於梅州、惠州、河源等地。圍龍屋是客家圍屋或客家圍村中最典型的一種。圍龍屋屬於半圓形客家圍屋,是具有極強的中國傳統禮制、倫理觀念及風水意識的民居。客家圍龍屋的代表作有善述圍、躲世圍、磐安圍、棣華圍、馨梓圍、朝天圍、長興圍、仁厚溫公祠等。

圍龍屋平面組成示意

圍龍屋中的「龍」是指屋後山巒的走勢,「圍」指的是半圓形的屋子。圍龍屋多依山而建,整座屋宇跨在山坡與平地之間,形成前低後高、兩邊低中間高的雙拱曲線。房屋選址以山脈來勢雄健,山麓結基平坦、寬敞,周圍綠水迴環的地方,此被視為「風水林」。靠山修建屋子,整體呈半圓形,前低後高,方位一般坐北向南。屋前為半月形池塘,具有蓄水、養魚、防火、防旱等作用。半圓池塘與半圓圍屋相配搭,便成了「天圓」;而在這中間,一般建有方形堂橫屋,為「地方」,二者相結合,是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思想的體現。

圍龍屋的主體是堂屋,它是二堂二橫、三堂二橫的擴展。它在堂屋的後面建築半月形的圍屋,與兩邊橫屋的頂端相接,將正屋圍在中間,有兩堂二橫一圍龍、三堂二橫一圍龍、四橫一圍龍與雙圍龍、六橫三圍龍等,有的多至五圍龍。圍龍屋多依山而建,屋宇層層疊疊,從屋後最高處向前看,是一片開闊的前景。從高處向下看,前面是半月形池塘,後面是圍龍屋,兩個半圓相合,包圍了正屋,形成一個圓形的整體。 

璼公祠,位於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水寨鎮壩美村,始建於明朝初年,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為廣東省迄今發現的最大圍龍屋。

璼公祠佔地面積達3.5萬平方米,損毀前建築的房間共有398間,整座圍龍屋有6條天街,第六層圍龍屋前的天街長達近500米而祖祠後的花頭有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圍龍屋正門的曬穀坪也有1000多平方米。

梅州市五華縣璼公祠

璼公祠直徑長126米、深(含門口半月形池塘)278米,整個建築佔地面積達3.5萬平方米,該古圍龍屋是客家標準的大圍龍,包括上七下九、上中下三棟大廳、左右各"六橫六圍",保存較完好的有「五橫五圍」,第六圍稍有缺失。圍屋祖祠大廳為石柱梁架結構,懸山瓦頂,灰沙夯牆,完好保留著明顯的明代建築特色。

梅州市五華縣璼公祠

👇👇延伸閱讀-戳下方文章連結👇👇

客家民居類型:千奇百怪、規模宏大的客家大宅

土樓奇觀一:現存最大的客家土樓—莊上大樓

土樓奇觀二:太極八卦形土樓

土樓奇觀三:錦江樓—罕見的「塔形」客家建築

土樓奇觀四:半月形土樓

客家人五次遷徙示意圖

客家人主要聚集區

《大魚海棠》中的客家土樓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麻煩動動小指頭,點個讚或者在看。歡迎大家分享給喜歡的朋友們

相關焦點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靠山」而居的選擇,是客家先人艱難遷徙的無奈之舉,但也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選,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造型奇特、功能齊全的客家圍屋應運而生。圍屋之妙在於「圍」,包括圍龍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圍龍式圍屋。
  • 印象梅州:「天圓地方」的客家圍龍屋
    「靠山」而居的選擇,是客家先人艱難遷徙的無奈之舉,但也是因地制宜的明智之選,在這樣特殊的環境下,造型奇特、功能齊全的客家圍屋應運而生。圍屋之妙在於「圍」,包括圍龍式、城堡式、中西合璧式、殿堂式等,今天我們的主角是圍龍式圍屋。
  • 梅州客家圍龍屋(組圖)
    充滿古樸和渾厚歷史風味的客家圍龍屋 圍屋中間為堂橫屋,前有月池,後有圍龍,天圓地方渾然一體,陰陽八卦的圖式,自有其奧秘。客家圍龍屋一角,圍龍屋多依山傍水而建,前邊是一個半圓形的水池   客家圍龍屋在選址上還講究天人合一,重視風水地理,房址一般選在走勢雄偉、結基豐滿的山嶺之下
  • 特斯拉自駕之旅:梅州行之花萼樓客家圍龍屋
    提起客家圍龍屋,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福建永定土樓,殊不知梅州市大埔縣境內的大東鎮,也有一座圓形土樓——花萼樓,光看圖片,與永定土樓幾無二致。這樣的手機全景圖還不夠震撼說到建築美學,客家圍龍屋絕對能上教科書,要不然,人家永定土樓能進世界遺產名錄
  • 梅州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圍龍屋的全貌
    首先我們來了解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客家圍龍屋的風格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源於中原貴族的遺風。因為客家人的祖先大都是中原漢人,而且多是來自中原的大族人家。在這一點上,可以從各姓氏祖堂的堂號和楹聯中得到佐證。因此,人們在定居建造屋宇時,便首先考慮:在屋基周圍,要有種植謀生的耕地或山林;能建獨門大院,能有更多的餘地,留給子孫世代作為休養生息和繁衍之用。於是,在後來有好些地方,出現一個村落只聚居一個姓的,或以一個大姓為主的鄉村。像這樣的村落和鄉村。
  • 特斯拉自駕之旅:梅州行之花萼樓客家圍龍屋
    提起客家圍龍屋,人們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福建永定土樓,殊不知梅州市大埔縣境內的大東鎮,也有一座圓形土樓——花萼樓,光看圖片,與永定土樓幾無二致。這樣的手機全景圖還不夠震撼說到建築美學,客家圍龍屋絕對能上教科書,要不然,人家永定土樓能進世界遺產名錄?
  • 你了解圍龍屋嗎?
    又稱為圍龍屋、圍屋、轉龍屋、客家圍龍屋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見、保存最多的一種,被譽為
  • 梅州客家民居建築: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圍龍屋的全貌
    首先我們來了解客家圍龍屋的風格!客家圍龍屋的風格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源於中原貴族的遺風。因為客家人的祖先大都是中原漢人,而且多是來自中原的大族人家。在這一點上,可以從各姓氏祖堂的堂號和楹聯中得到佐證。因此,人們在定居建造屋宇時,便首先考慮:在屋基周圍,要有種植謀生的耕地或山林;能建獨門大院,能有更多的餘地,留給子孫世代作為休養生息和繁衍之用。於是,在後來有好些地方,出現一個村落只聚居一個姓的,或以一個大姓為主的鄉村。像這樣的村落和鄉村。
  • 你了解圍龍屋嗎?
    又稱為圍龍屋、圍屋、轉龍屋、客家圍龍屋等,是客家民居經典的三大樣式(客家圍屋、客家排屋、客家土樓)之一,一種富有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築,是客家民居中最常見、保存最多的一種,被譽為
  • 風情圍龍屋 客家情依依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黃健源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波 南山鎮六和,是佛山三水唯一講客家方言為主的片區,客家圍龍式住屋曾在這裡修建,但現在大部分已不復存在。其中,六和樂屋村的圍龍屋,保存得相對較完好,成為佛山僅存的客家圍龍屋。
  • 客家圍龍屋的風水智慧及文化
    由於平坦地區已有人居住,只好遷於山區或丘陵地帶,故有「逢山必有客、無客不住山」之說。當地官員為這些移民登記戶籍時,立為「客籍」,稱為「客戶」、「客家」,此為客家人稱謂的由來。為防外敵及野獸侵擾,多數客家人聚族而居,形成了圍龍屋、走馬樓、五鳳樓、士圍樓、四角樓等,其中以圍龍屋存世最多和最為著名,是客家建築文化的集中體現。
  • 客家風情圍龍屋風格鑑賞與設計
    (現代客家圍龍屋)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或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隨著客家潮的興起圍龍屋造型更是形態萬千,甚至出現了許多與圍龍屋相關的衍生藝術品。
  • 客家故事系列,客家圍龍屋的前世今生
    客家圍龍屋的瓦,一排一蓋,竟承載著客家人的偉大智慧。眾所周知圍龍屋被認為與北京的四合院、陝西的窯洞廣西的「杆欄式」和雲南的「一顆印」合稱為「中國五大特色民居」堪稱世界建築一絕。要深入了解客家,就從圍龍屋開始。
  • 梅州客家房屋-圍龍屋
    梅州是原中央蘇區、革命老區,是閩粵贛邊區域性中心城市、全國生態文明建設試驗區、廣東綠色崛起先行區和文化旅遊特色區、沿海經濟開放區,也是海西經濟區的重要成員,享有地方立法權。客家民居:梅州有特色的民居是圍龍屋承德樓位於市中心區,是梅州市內保存最完好的典型客家傳統民居圍龍屋。建屋人梁氏炯昌公,號星樓,是廣東嘉應州三角安定壹折桂窩人氏。二十世時任暹羅(即現泰國)華人華僑僑領,同時亦經商做生意。
  • 五百年圍龍屋 客家建築名片
    一首廣為流傳的客家童謠唱出了客家人濃厚的圍龍屋之情。圍龍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梅縣區丙村鎮有一座五百多年歷史、規模龐大的圍龍屋——仁厚溫公祠,猶如鑲嵌在客家圍龍屋群中一顆耀眼的明珠,也是唯一收入中國建築學會編撰的巨著《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一書的客家圍龍屋。
  • 客家風情圍龍屋風格鑑賞與設計
    (現代客家圍龍屋)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或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隨著客家潮的興起圍龍屋造型更是形態萬千,甚至出現了許多與圍龍屋相關的衍生藝術品。
  • 廣東興寧圍龍屋,「圍」住的是人心聚向,故土鄉情
    客家人,又稱客家民系,是一個具有顯著特徵的華夏族-漢民族民系,是漢民族在世界上分布最廣、影響最深遠的民系之一,說到客家文化,就不得不說客家圍屋,這是客家人南遷後的歷史文化遺產,風格獨特,是中國五大民居特色建築之一,世界建築一絕。
  • 傳奇民居圍龍屋,低調得有些過分了
    ,造就了不同地方各異的居住建築風格,客家人從中原南遷而來,要在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中生存繁衍,只能採取家族群居,建築對外封閉、內部敞開的居住地,這就是客家圍屋建築。,是客家大本營,福建稱土樓,江西稱圍樓、半圍樓,廣東稱圍龍屋,因其獨特的風格被譽為中國五大古民居之一。
  • 【客家建築】客家圍龍屋的風水智慧及文化
    圍龍屋內的大小天井一般配置有小型假山、魚池和盆景,正屋後面半園「花頭」和正門前面半月形池塘四圍均載有各種花木和果樹,圍龍屋背後的山頭林木叫「龍衣」,嚴禁砍伐,整座建築掩映在萬綠叢中,一年四季鳥語花香,環境優美而靜雅。圍龍屋內的柱、梁、枋、門等雕繪上山水花鳥、飛禽走獸等栩栩如生的圖案,並塗上鮮豔奪目的油漆,顯得金碧輝煌,古色古香,十分壯觀、氣派。
  • 五百年圍龍屋 客家建築名片
    一首廣為流傳的客家童謠唱出了客家人濃厚的圍龍屋之情。圍龍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徵。梅縣區丙村鎮有一座五百多年歷史、規模龐大的圍龍屋——仁厚溫公祠,猶如鑲嵌在客家圍龍屋群中一顆耀眼的明珠,也是唯一收入中國建築學會編撰的巨著《中國傳統民居建築》一書的客家圍龍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