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壺雕刻,一門讓石頭復活的藝術!

2021-02-18 壹號收藏


  在我國工藝美術的藝苑中,一朵新開的奇葩在發出誘人的馨香,它就是石壺雕刻,或稱石壺藝術。石壺藝術是現代社會中形成的新穎的傳統文化藝術。石壺是以天然生成的石頭為原材料,經藝術家精心設計、構思,細心雕刻而成的藝術品。

  石雕造型壺有別於一般雕塑,它可以顯示出自己的特色。通過工藝美術家精巧的構思及高超的雕刻技法,能將原本感覺是一塊冷冰冰、且無任何欣賞價值的石頭改造成另一種感覺完全不同的精美的藝術品,而原先的石質感覺此時早已不復存在。

  更讓人難以想像得到的是,它是用石頭製作而成的,完全可以亂真。從而石雕造型壺也以其逼真、自然的寫實風格,形神兼備的藝術造型在石雕藝術領域也佔有著一席重要的地位,也是其它一些石雕難以比擬的。

  收藏一把壺都是根據藏家的感覺而論。人心都是及物而動,動而生欲,欲有所求,求物有形,飾、賞、用等完整的視覺美和感覺美。 在我國茶文化發展史中,以天然原石制壺是從八十年代開始的。

石壺藝術目前已形成三大風格

  一是以紫砂茶壺藝術為源本,採用機械加工為主、手工雕刻為輔的仿紫砂造型的石壺,主要是傳統雕刻藝術風格;

  二是以傳統雕刻藝術為源,發展形成了現代寫實雕刻藝術風格;

  三是以自然的觀賞石造型為源本,進行適當加工,保留原石原味,有現代抽象寓意的自然造型藝術風格。

  鑑別一枚石壺的收藏價值,不管它是什麼藝術風格的石壺,可以歸納以下幾方面:

一、石壺造型藝術


  石壺造型藝術是給人第一視覺的直接感覺,印入眼帘的視覺效果首先是舒適。這主要是壺腹、壺鋬、壺流、壺蓋四大體積的大小比例恰到好處,給人以美觀、自然、得體的視覺感受。比茹壺流(嘴)要成弧形狀,要有動感,倒水時,水流要長而暢。壺腹要穩重,壺鋬手感要好等。

二、石壺構圖藝術

  一枚藝術性強的石壺,給人的視覺效果實際上是一幅立體的畫,不管你從哪個角度去觀賞,它應該是一幅完整的畫,這應該從繪畫構圖的審美角度去鑑別石壺的藝術價值。比茹國畫要注意疏密關係,畫面不要太滿,要有足夠透氣的地方,畫面中的各種造型結構要有變化,不能千遍一律等。

三、石壺雕刻技藝


  這主要看作者在石壺作品上留下的手上功夫。刀功體現作者的心態,也充分體現了作者技藝,這是作者的悟心與從藝時間的結合。刀功也與國畫中的運筆一揮,功底深的作者有一氣呵成的氣勢。一枚雕刻功底好的石壺作品,給人的視覺是看不出人為用何種工具製作而成,而是酷似天然形成的作品。

四、石雕的應用


  現在可以用來制壺的石材雕刻很多,但不是什麼石材雕刻都可以用來制壺。首先看石壺的顏色運用,不同藝術風格的石壺應該恰到好處地選擇不同顏色的石材雕刻。比如寫實風格的石壺,不能用花巧、豔麗色彩的石材雕刻,否則就牽強附會了。

五、石壺構思藝術


  石壺的構思藝術是作者的社會閱歷、文化修養、思想情感、藝術功底的綜合體現。一枚石壺的設計製作,構思的成功是否壺設計製作成功的一半。有思想的石壺作品,才是真正的收藏價值所在。

六、石壺的品牌


  收藏有價值的石壺,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要注意石壺的品牌,也就是說要收藏有落款的石壺。一位藝術家不管是誰,他總有一個成長和發展的過程,不管它是早期作品還是晚期作品,只要被公認為名家後,那這樣品牌的石壺一定會有相當的收藏價值。

責任編輯:憶苦思甜

壹號收藏官方合作電話:400-60-51580

客服☞ 微信號/QQ:250955904

《一方桌旗,盡顯東方風韻!》點擊「閱讀原文」查看

相關焦點

  • 石壺之美~雕刻大師——陳明志
    13歲開始學習木雕,後專攻石雕,擅長壽山石壺藝雕刻。博採眾長,在石雕傳統技法基礎上,大膽融入木雕技藝的精髓,所作石壺作品造型多變,線條流暢,壺體輕、薄、剔透,巧色分明,真正做到「觀賞與實用」、「美感與內涵」的完美結合。1992年創辦大呆石壺創作室。2002年畢業於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工藝雕塑專業。曾應邀赴巴西聖保羅、美國紐約及舊金山等地舉辦個人石壺雕刻作品展。
  • 擅長玉石雕刻 男子對廣西石頭特別"有感覺"(組圖)
    他擅長玉石雕刻,從邕江邊撿來的石頭經他設計雕琢,就變成了一件富有創意的精美藝術作品。旁人看來沒有特別之處的一塊石頭,他卻可以找到其中的特點,先在頭腦中形成圖像後,再對石頭進行雕刻,讓石頭獲得蛻變,最終成為令人感嘆的美物。
  • 搞笑漫畫:老杜的復活人偶,雕刻了美女自己卻跑了!
    搞笑漫畫:老杜的復活人偶,雕刻了美女自己卻跑了!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木匠,他叫老杜,他傾盡一生研究雕刻藝術,到頭來卻連老婆都沒娶到,現在他都已經到了中年時期了,陪伴他的只有一堆木雕,想到了自己要孤獨終老,心裡也是一陣難受。
  • 烹飪算不算一門藝術?
    烹飪中有「繪畫、設計、色彩學、造型、結構搭配、民俗文化、宗教習俗、歷史典故」等等,烹飪學科還包括「烹飪物理學、烹飪化學、畜牧養殖、農業種植學、食品工業加工、動物原料解刨結構、中醫藥理學、文學詩歌……「等等是一門綜合學科。烹飪:是廣義的,是指綜合的飲食文化藝術。
  • 明悟躬行菩提心——翁祝紅水晶雕刻藝術
    材料的天然屬性對於雕刻藝術的表現能力是有差異的。例如竹編就是一種極大程度體現材料屬性的工藝美術,利用竹子植物所具有的韌性和彈性,非常適合塑造具有視覺張力的抽象藝術作品。同樣,理解水晶材料的料性,是水晶藝術創作的基礎和前提,水晶是一種既硬又脆的材質,同時,水晶雕刻又是光影的藝術。
  • 語言是一門藝術 童言也能擁抱世界
           語言是一門藝術,藝術就需要學習,童言也能擁抱世界,讓無忌童言去擁抱繽紛世界。多才多藝的寶貝們,快來體驗一下語言的魅力吧   語言是一門藝術 童言也能擁抱世界一景  2020.6攝 
  • 英國石頭雕刻家 | Emily Young
  • 他把畫框做成了一門藝術
    何多苓、艾軒、方力鈞、俸正杰等藝術「大腕」都是石京革的老主顧,最近備受關注的「小酒館的禮物」藝術展,每件作品的畫框製作同樣由他完成。「在我看來,他把畫框做成了一門藝術,他自己就是個藝術家。」成都小酒館創始人唐蕾說。
  • 細數那些精妙絕倫的自然石雕刻藝術作品
    說到風景石,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我們經常在庭院,小區花壇,廣場草坪,公園草地,景區兩側等地方見到的石頭。那麼是不是所有的石頭都是風景石呢?並不是這樣的,對風景產生極大影響的石頭才是風景石,對風景產生不了影響或者產生負面影響的,都不能稱之為風景石。那麼風景石具體指哪些呢?
  • 古希臘之雕刻藝術的崛起
    我們很難想像,在公元前470年的時候,古希臘的藝術家居然已經可以達到如此的藝術高度。畢竟那個時候全人類還都處於文明的初級階段。如果西西弗斯能把石頭推到山頂,就會獲得自由,否則就得一直推。於是西西弗斯每一次將要把石頭推到山頂時,都會精疲力盡,然後石頭就又重新滾回山下。第二天,他又繼續推,然後晚上石頭又再滾回山下。就這樣西弗斯也是無休無止的工作,直到他的生命耗盡。其實西西弗斯是人類裡最聰明、最睿智的。他明明看穿推石頭這件事裡的悲涼,但還是願意義無反顧地去嘗試。
  • 他用42年雕刻了上百噸石頭,他是日本的高迪
    1977年畢業於京都藝術大學雕刻專業並擔任講師,但畢業後的一年,對石雕藝術的執念牽引著他,放棄安穩的生活來到了歐洲大陸。沒多少錢,沒什麼人投奔,甚至沒有明確的目標。他只是隱隱覺得在歐洲有他要尋找的答案——40餘年後他回想起,說這也許是高迪對他的感召,這感召如此強烈,可以跨越時間和空間。
  • 兩河文化藝術雕刻長廊
    在還原時空的藝術中,傳承先輩的意志  兩河木藝製作《中華兩河文化藝術雕刻長廊》的初衷,是對其寄予了「還原民族歷史、傳承民俗文化」的希冀。 是工藝的傳奇,也是文明的不朽  《兩河文化藝術雕刻長廊》無疑是一個曠世藝術品,以烏木為原材料,整體雕刻長度達3600米,高2.7米。
  • 雕刻是一種藝術,木工雕刻存在的多種美
    雕刻是一種藝術,木工雕刻技術有木結構的技術美、木質的質地美、雕刻的形式美。人們往往通過雙手來表現雕刻的技能,然而這種技能都是基本功和智能的相互融合。從事木工雕刻,是手腦並用的過程。木工雕刻製作還是一種健身技術,木工加工製作的整個過程是一種無規則的多種運動,站立、蹲下、鋸木、刨料就是全身的多姿態運動。技能來源於勤學苦練,手腦並用,融會貫通,精於創造是雕刻的一大特點。業精於勤、心道手到,從木結構部件的巧妙組合到製作構件的產品形式,知道設計構思的畫線技能,可以隨意造型,創造性地按主觀意志發揮自我特長。
  • 巖石藝術:刻在石頭上的人類記憶
    想必大家都會異口同聲: 石頭!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聊石頭上的人類記憶:溫馨提示:「Art Rock才是搖滾藝術,大家可別一上來就rock n』 roll喔...首先,什麼是巖石藝術?它有哪些分類?在考古學中,巖石藝術(rock art)是放置在自然表面上的人造標記,通常是垂直的石頭表面。現存的史前巖石藝術大多數是在洞穴或部分封閉的巖石掩埋體中發現的,這種類型又稱為洞穴藝術(carve art)或壁頂藝術(parietal art)。巖石藝術在世界上許多不同的國家地區都有存在,這些地方常常是人類文明的發源地。
  • 影像生活:一塊石頭是如何變成藝術的?走近與塵共舞的石雕匠人
    石雕是一種民間工藝美術,是一門既古老又現代的造型藝術
  • 52件作品全面展示林東的壽山石雕刻藝術
    其作品多次在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臺灣、香港參展,受到海內外藝術收藏家的好評。現為中國玉石雕刻大師、中國壽山石雕刻大師、高級工藝美術師。現任福建省民協壽山石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馳情愜意 味無俗韻——林東和他的雕刻藝術文/康凱翔
  • 中外歷史:古希臘的雕刻藝術,以神像為主,米隆《擲鐵餅者》
    我們今天講述的是古希臘雕刻藝術歷史。大家都知道,古希臘建築以神廟為主,古希臘雕刻以神像為主。古希臘雕刻的鼎盛時期是在公元前480年到公元前43年之間。這個時期的作品大多是神像,風格莊重肅穆,體現出力與美的理想結合。具有代表性的三大雕刻家是米隆、菲迪亞斯和波力克萊塔。米隆生來喜歡運動和舞蹈,因此他對運動中的人體美表現得特別逼真。
  • 把一塊帶有金皮包漿的石頭雕刻成茶盤,手藝人的布局讓我佩服
    雕刻在我們生活當中的表現形式有很多,只不過大部分人接觸得比較多的則是木雕,因為木雕的運用範疇更廣,小到生活用品大到房子門板都有木雕的參與。其實除了木雕外,還有很多雕刻技藝,就比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石雕,石雕有很多方面,玉、翡翠等這些都屬於石頭,也屬於石雕的範疇,只不過我們今天的主角並不是它們,而是源自於古代的歙硯石雕刻。把一塊帶有金皮包漿的石頭雕刻成茶盤,手藝人的布局讓我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