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這是我們從江蘇引進的晚秋黃梨,均重能達到3斤多,長到4斤的果子也不稀罕。」11月10日,在巨野縣昶鑫種植合作社的一處梨樹園內,合作社理事長李傳冉對成熟的果子進行採摘、包裝,忙得不亦樂乎。
梨作為一種常見的水果,鮮嫩多汁、酸甜適口而深受消費者的歡迎。而李傳冉種植的梨個個滾圓,都在三斤左右。「這種梨叫晚秋黃梨,屬於新品種,植株矮,果子個頭大,即便下完霜,樹葉掉盡,果子還在枝頭上掛著。」李傳冉說,這種梨甜度高、水分足。
要想結出這種高品質的果子,除了優選品種外,李傳冉還道出了另一個法寶:「這是發酵有機肥的發酵池,池內的原料是收完木耳、蘑菇剩下的廢菌包。我們將它二次利用,發酵成有機肥,作為果樹的肥料。」李傳冉說,如此結出的梨價格自然不低。到了豐產期,一棵樹結果能達到一百多斤,平均每斤4錢左右,一棵樹產量能賣到三四百塊錢。
小小一棵梨樹就成為了李傳冉的「金疙瘩」。(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念東 通訊員 田加冠 袁方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