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梨樹結出致富「金疙瘩」!這裡晚秋黃梨掛4斤大果子不稀罕

2020-12-20 大眾日報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這是我們從江蘇引進的晚秋黃梨,均重能達到3斤多,長到4斤的果子也不稀罕。」11月10日,在巨野縣昶鑫種植合作社的一處梨樹園內,合作社理事長李傳冉對成熟的果子進行採摘、包裝,忙得不亦樂乎。

梨作為一種常見的水果,鮮嫩多汁、酸甜適口而深受消費者的歡迎。而李傳冉種植的梨個個滾圓,都在三斤左右。「這種梨叫晚秋黃梨,屬於新品種,植株矮,果子個頭大,即便下完霜,樹葉掉盡,果子還在枝頭上掛著。」李傳冉說,這種梨甜度高、水分足。

要想結出這種高品質的果子,除了優選品種外,李傳冉還道出了另一個法寶:「這是發酵有機肥的發酵池,池內的原料是收完木耳、蘑菇剩下的廢菌包。我們將它二次利用,發酵成有機肥,作為果樹的肥料。」李傳冉說,如此結出的梨價格自然不低。到了豐產期,一棵樹結果能達到一百多斤,平均每斤4錢左右,一棵樹產量能賣到三四百塊錢。

小小一棵梨樹就成為了李傳冉的「金疙瘩」。(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念東 通訊員 田加冠 袁方 報導)

相關焦點

  • 自強鄉:晚秋黃梨增添脫貧新動力
    金秋十月,在自強鄉坡頭村經果林種植基地裡,一片鬱鬱蔥蔥,飽滿圓潤的晚秋黃梨壓彎了枝頭,讓人垂涎欲滴。「看這滿樹的梨多麼喜人,個大的有兩三斤左右,個小的至少也有七八兩,4000株晚秋黃梨進入盛果期。我們的這個經果林種植基地建於2015年,2016年第一批種植面積約200餘畝,2017年至2019年擴種100畝,現種植總面積300餘畝,基地共種植晚秋黃梨樹4000株、桃子7000株、晚熟青紅李10000多株,今年全部掛果了。」坡頭村帶頭致富模範黨員、經果林負責人王加貴開心地說。「晚秋黃梨熟果採摘後,在常溫下可存放6至8個月不變色、不變味。
  • 南樂縣梁村鄉:「晚秋黃梨」鼓起了農民的「錢袋子」
    南樂縣梁村鄉是造字聖人蒼頡的故裡,素有「中國蒼頡文化之鄉」的美稱,5.1萬人,4.7萬畝耕地。 厚重的文化底蘊、淳樸的風土人情、發達的天然水系成為了梁村鄉種植優質農產品的特色優勢,晚秋黃梨、豫香紅蘋果、桑葚在蒼頡大地上勾勒了一副色彩豔麗的田園風光。《本草通玄》中記載:梨"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晚秋黃梨是我國林果專家利用芽變技術,經過多次嫁接培育成功的一個優良梨樹新品種,具有適應性強,樹形小、結果早、產量高的特點。
  • 河南原陽:千畝晚秋黃梨喜迎豐收
    走進梨園,茂密的梨樹成排成行,掛滿枝頭的梨子個個飽滿圓潤。連日來,果農興高採烈地忙著採摘、搬運成熟的黃梨。  近年來,原陽縣大力推進沿黃生態帶建設,在灘區鄉鎮發展黃梨、柿子等特色林果種植1.5萬畝,初步形成了集休閒、觀光、採摘於一體的特色林果產業帶。地處黃河灘區的陡門鄉黑石村抓住機遇,種植的晚秋黃梨已成為當地水果中的一張亮麗名片。目前,全村500多戶中有300多戶從事梨樹種植,梨園面積2000畝,畝產5000斤左右,每畝產值可達近萬元。依靠梨果種植業全村實現了整體脫貧摘帽。
  • 駐馬店:黃金梨、原黃梨 成為貧困戶致富的「金果果」
    駐馬店:黃金梨、原黃梨 成為貧困戶致富的「金果果」 2020-08-10 1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老支書賣黃梨愁銷路 購買晚秋黃梨的好心人、愛心企業請幫幫忙!
    晚秋黃梨愁銷路喬連軍攝  □河南日報通訊員喬連軍  「這麼好的梨卻沒有銷路,小鳥叨一口就壞掉,這200畝晚秋黃梨賣不出去,真把我愁死了。」11月15日,商水縣鄧城鎮許村老黨員許四新指著碩果纍纍的晚秋黃梨告訴筆者。  筆者看到,樹下落了成堆壞掉的果子,拿起一顆梨,看看還能吃,只是小鳥在果子上叨了兩口。許四新無奈地說:「別說小鳥叨一口賣不出去,客商對果子要求更嚴:大的不要,小的不要,只要六七兩重的。達不到這個標準就壓級壓價,或者乾脆不要。」
  • 黃金梨成了群眾致富「金疙瘩」
    走進一排排枝繁葉茂的梨樹園區,葉子在陽光的映襯下泛著綠油油的光亮,套著袋的黃金梨掛滿了枝頭,讓人垂涎欲滴。「恁瞧瞧這金黃色的梨果,長得多喜人,最大的梨果估摸著有三斤多重,最小的也有斤把重,皮薄肉厚汁多,既香甜可口,又無核無渣,很是俏銷。」採摘期間,果農們興致勃勃地告訴記者。
  • 河南滑縣:富硒黃梨掛枝頭 果農心裡樂悠悠
    2020年11月20日,河南省安陽市滑縣益康達家庭農場富硒晚秋黃梨種植基地,一排排果樹整齊排列,幾乎落光葉子的梨子樹上,一個個碩大的富硒晚秋黃梨掛滿枝頭,透過灰黃色的套袋,一股股梨香撲鼻而來。350畝果園內,隨處可見前來採摘的農民工和客商。
  • ...中國田·首屆臨泉縣晚秋黃梨全網發售儀式 暨新聞發布會在滑集...
    10月29日上午,環球捕手中國田·首屆臨泉縣晚秋黃梨全網發售儀式暨新聞發布會在滑集舉行。活動旨在通過網際網路和新社交媒體平臺,打通臨泉晚秋黃梨的農產品電商銷售渠道,加快推進臨泉晚秋黃梨品牌化,打造縣域電商助農臨泉模式。
  • 家裡種棵車釐子,撒點羊屎蛋,結出3斤大果子,全家人吃不完
    家裡種棵車釐子,撒點羊屎蛋,結出3斤大果子,全家人吃不完車釐子很多人都喜歡吃,小到3歲小孩大到80歲老太太,只要是車釐子一上市無論是多麼貴的價格,依然還是有很多人會買,一般在冬季車釐子是最火爆的,冬季一般只有橘子,柚子,菠蘿這幾種水果,車釐子的養分含量是最高的
  • 山東郯城"扶貧黃梨"助農增收
    11月9日,山東省郯城縣馬頭鎮清泉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社員在採摘「扶貧黃梨」。(房德華 攝)   新華網山東頻道10月10日電 立冬時節,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馬頭鎮清泉果品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100畝「扶貧黃梨」喜獲豐收,平均畝產4000多公斤。據介紹,這種晚秋黃梨是通過山東省扶貧計劃引進栽培的高產林果新品種,由郯城縣科協、農技、金融等單位幫扶種植推廣。
  • 墩頭鎮:果園「提質升級」結出「致富果」
    我市墩頭鎮果園選送的「圓黃梨」、「秋月梨」在此活動中分別榮獲金獎和銀獎。 二十多年來,他適新求變,梨樹、桃樹、獼猴桃樹三者夾種,不斷調整果園的種植布局。
  • 網紅貝貝南瓜成了致富的「金疙瘩」
    網紅貝貝南瓜成了致富的「金疙瘩」 連日來,鐵嶺縣平頂堡鎮椴木嶺子、高箭溝等村莊特別熱鬧,20餘戶農民忙著採收地裡的貝貝南瓜,天天都有貨車等待在地頭,湊夠一車直接拉走銷往山東、上海、北京等地的市場。
  • 四哥家裡那吃了黃梨的豬肉真的很好吃
    從母親口中得知,四哥兩年前去外地打工,買了些外地嫁接的梨樹苗回來,栽在自己家的自留地上,今年就掛果了。四哥是個地道的莊稼人,實在。十來棵梨樹苗,每個樹坑裡都窖了兩擔土糞和一擔大糞,都是自然肥。所以他家的黃梨果大、看相兒好、水分足。一棵梨樹,四哥控制掛果數量十來個,十來棵梨樹產梨兩百來斤呢。
  • 中草藥變成增收「金疙瘩」
    勞動力短缺和土地產出效益不好,成為制約百姓致富的瓶頸。為了能夠增加土地收入,永豐村曾嘗試帶領百姓種植各種特色農作物,但是不懂技術,又缺少勞動力,村民們對致富逐漸失去了信心。如何讓土地產出更多價值?為了破解這一難題,「村兩委」班子成員沒少去周邊地區學習,最終下定決心,搞中藥材種植。
  • 致富經|紫山藥成了致富路上的「金疙瘩」
    在孝直鎮宋柳溝村,那瞬間吸引人眼球的紫山藥,閃耀著「致富」的那抹「紫色」,成為發家致富的「法寶」,也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了一份力量。來到宋柳溝村的紅潤山藥批發點,映入記者眼帘的就是密密麻麻「耀眼」的一堆「紫色」,還有忙碌著打包裝箱的人。
  • 安徽太和縣:小瓜蔞結出致富果
    小瓜蔞結出致富果(徐剛 供圖)9月17日,在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蔡廟鎮前汪村的保芝家庭農場裡,滿架的瓜蔞果長勢喜人,工人們正忙碌著清理瓜蔞田裡的雜草,迎接瓜蔞的豐收。瓜蔞籽畝產量300斤左右,市場價每斤20多元,加上瓜蔞皮的利潤,一畝瓜蔞能帶來7000多元的收入。「我和南方的一家公司籤訂了銷售合同,瓜蔞的銷路不用發愁,每年還都有最低的保障價,地裡收多少能全部賣出去」。談到瓜蔞的市場,王俊強滿面笑容。
  • 種下西蘭花,收穫「金疙瘩」
    楚天都市報12月23日訊(記者劉冬莉 通訊員楊靖)位於潛江市高石碑鎮魏棚村的潛江蝦農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西蘭花種植基地,蒼翠欲滴、充滿生機的連片西蘭花似一顆顆「金疙瘩」在田間競相綻放。12月23日,公司總經理彭紹斌正忙著和工人們將剛剛採收的西蘭花打包裝車,準備運往湖南。
  • 一個葫蘆3000元 聊城這個「葫蘆第一村」地裡結出金疙瘩
    在這裡幾乎家家戶戶種葫蘆,大的小的,各式各樣的葫蘆隨處可見,村民靠著葫蘆發了家致了富。  葫蘆加工是個細活,如果不及時去皮,新鮮的葫蘆會出現斑點、甚至爛掉。剛摘下來的新鮮葫蘆,首先就需要用機器進行去皮處理。  如今正是打皮曬葫蘆的季節,家家戶戶正忙著處理自家的葫蘆,一個熟練的家庭婦女,小葫蘆一天大約能處理3000個,大的葫蘆能處理1000個左右。剛剛去掉青皮的葫蘆還需要放到水裡進行清洗,再曬出來好皮色。
  • 背靠梨樹好致富
    背靠梨樹好致富 2020-12-11 16:32:43   來源:蚌埠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