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0年江蘇省優質中熟梨評鑑活動在鎮江市舉行。來自全省90餘家農業企業、家庭農場等經營主體共選送參評樣品189個。我市墩頭鎮果園選送的「圓黃梨」、「秋月梨」在此活動中分別榮獲金獎和銀獎。
墩頭鎮果園已創辦三十多年,起初單一栽種葡萄、獼猴桃,果園效益一直不景氣。1999年,雙新村11組村民李孝清開始承包這片果園。二十多年來,他適新求變,梨樹、桃樹、獼猴桃樹三者夾種,不斷調整果園的種植布局。
「每種果樹都有它的致命弱點,比如梨樹怕颱風、獼猴桃樹怕晚霜、桃樹怕淹水,多品種栽培可降低自然災害帶來的損失。」李孝清說,由於梨、桃、獼猴桃的掛果期、成熟期有所不同,通過套種,從5月下旬到11月上旬,果園陸續都有新鮮水果上市。
「品種改良才能提高水果的種植效益,增強水果的市場競爭力。」有著多年種植經驗的李孝清感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的果品已不能滿足消費者口味多樣化的需求。
李孝清根據老果園現狀,實現邊種植邊改良,保持了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每年冬季,他都會從外地購進小苗和枝條,改良或更新3—5個品種。在海安通海大市場,李孝清還開了一家水果自銷店,根據銷量情況,了解城區的消費需求和市場行情,以此決定品種的存優去劣。
「優質果品不僅得益於優良品種,也得益於科學管理。」李孝清侃侃而談,「我不和別人比產量,要比品質,優質水果才更有市場。」他將綠色、有機、生態作為果品品質升級、效益增長的重要依託,果園施有機肥,採用生物防治技術,杜絕施用高殘留農藥,不使用任何激素。
多年來,李孝清在升級改良逐步淘汰落後果樹種的同時,也讓更多果樹重新煥發了生機。目前,李孝清的種植基地有大小不一的700多棵桃樹、梨樹,獼猴桃樹,近3 0個品種。走進果園,甜香縈繞,慕名而來採摘水果的消費者絡繹不絕。
「我的水果有了許多忠實粉絲,不愁賣,」李孝清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說,「通過以質取勝,打造精品果園,近幾年,果園每畝收入達到一萬元左右。」
留言 /
聊聊果園裡的那些「致富果」
▎特別推薦
東南大學錄取通知書來了!
▎融媒體記者:墩頭鎮周強
▎編 輯:繆 靜
我知道你也「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