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土地結出「幸福果」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2020-12-14 中國軍網

初冬時節,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童市鎮合旺村許多村民家門前的地坪上,鋪滿了金黃的油茶果。這些油茶果會統一運送到加工廠制油,村民能從油茶銷售所得中分紅。

「今年雖然雨水多,但產籽量不少,出油上萬斤肯定沒問題……」武警湖南總隊嶽陽支隊扶貧工作隊隊員吳小斌,這段時間在村裡幫助村民們採摘和整理油茶果。合旺村所在的平江縣是革命老區,吳小斌看到紅土地上結出「幸福果」,格外開心。

合旺村位於低山丘陵地帶,十分適合種植油茶樹,但以前油茶林管理粗放,在種植方法和品種選擇等方面存在不少問題,產籽量和出油率都較低。2017年,該支隊邀請地方農技專家實地調研當地土壤、水文情況和氣候特點,最終與村黨支部研究決定改良種植技術,大力發展油茶產業。

合旺村黨支部書記王瑛曾在該支隊服役。「將在部隊所學投入到扶貧工作中,讓產業發展成果惠及更多群眾。」王瑛說,幾年來,在支隊幫扶下,該村把油茶產業作為產業扶貧的抓手,走開了一條「靠山吃山、興業富民」的產業扶貧路子,帶動全村增收致富。同時,他們探索發展「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產業新模式,通過吸納投資、入股分紅、務工就業等舉措,推動擴大產業規模,促進貧困群眾穩定就業。

據了解,該支隊2017年還為合旺村援建了黃梨合作社,黃梨樹明年也將迎來盛果期。漫山遍野的果樹和油茶樹,給村民們脫貧致富奔小康帶來希望。

2018年,合旺村實現整體脫貧。今年5月,該支隊定點幫扶的37戶困難群眾也全部脫貧。「脫貧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還在後頭,要確保駐地群眾在致富路上一個都不掉隊。」該支隊領導說,他們正幫助合旺村制訂長期發展規劃,通過在夯實基礎建設、助力產業幫扶等方面持續發力,確保不出現「返貧」現象,為村民集體奔小康鋪好路、搭好橋。

相關焦點

  • 紅土地結出「幸福果」
    ■尋樹文 歐陽珺初冬時節,湖南省嶽陽市平江縣童市鎮合旺村許多村民家門前的地坪上,鋪滿了金黃的油茶果。這些油茶果會統一運送到加工廠制油,村民能從油茶銷售所得中分紅。
  • 脫貧攻堅|紅土地結出幸福果 ——穀城縣南河鎮蘇區村的脫貧之路
    10月28日,記者走進穀城縣南河鎮蘇區村,看到的是安寧祥和的幸福景象。蘇區村是穀城縣著名的「紅色村」,紅軍曾在這裡戰鬥過。過去,由於山高路遠、人多地少,村民長期脫貧無路、致富無門,該村被劃為省級重點貧困村。2015年,市委宣傳部扶貧工作隊進駐蘇區村。
  • 解放軍報評出2019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速覽!
    近日,在系統梳理2019年國際軍事熱點基礎上,解放軍報國際新聞編輯室邀請軍內外知名專家、權威媒體人士,並聯合中國軍網進行網上投票,評選出2019年度十大國際軍事新聞
  • 中國軍網「兩會雲端會客廳」獲中國人大新聞獎二等獎
    12月1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在京舉辦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評選結果發布會。中國軍網作品《雲端會客廳——異地「面對面」話抗疫》(作者:李鵬 欒寶玲 李小琳 李照琦 蘇鶴 楊殿基 樊斌 趙雷)獲第30屆中國人大新聞獎二等獎!
  • 海豐縣梅隴鎮首飾產業盛開「金銀花」 結出「幸福果」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魯利韋、聶金秀、記者羅勉從汕尾市海豐縣梅隴鎮了解到,金花呈異彩,銀釵放奇光,該鎮金銀首飾行業40年來的風生水起,活躍繁榮了一方經濟,富裕了梅隴人民,成就了一代人的夢想。如今的梅隴鎮,首飾產業已盛開了「金銀花」, 結出了「幸福果」。
  • 紅土地結出幸福果——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南河鎮蘇區村的脫貧之路
    10月28日,記者走進湖北省襄陽市穀城縣南河鎮蘇區村,看到的是安寧祥和的幸福景象。蘇區村是穀城縣著名的「紅色村」,賀龍元帥曾率領紅三軍在這裡戰鬥。過去,由於山高路遠、人多地少,村民長期脫貧無路、致富無門,該村被劃為省級重點貧困村。2015年,市委宣傳部扶貧工作隊進駐蘇區村。
  • 文化之花結出產業之果 - 中國企業報-電子報
    文化之花結出產業之果熱鬧擁擠的電影院,不斷上演著一部部國產新片;氣勢宏大的第七屆深圳文博會,總成交金額達到1245.49億元,開創了歷史的新篇章;喜羊羊灰太狼等一個個可愛的動漫形象,創造產值接近500億元……2011年,中國文化產業蓬勃發展,處處洋溢著生機與活力。
  • 臺媒:解放軍軍機沿「海峽中線」飛行,來回至少6趟
    本文轉自【中國臺灣網】;臺媒稱解放軍軍機17日沿「海峽中線」飛行,來回至少6趟。(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7月18日訊 為期5天的臺軍「漢光36號演習」實兵科目於17日落幕,臺灣《中國時報》報導稱,當天一架解放軍軍機自福州出海,沿所謂「海峽中線」來回飛行,疑似進行偵察任務。臺「空軍司令部」聲稱,演習前已做好相關電子參數管制措施,沒有洩密的疑慮,並稱演習期間解放軍軍機持續出海搜集相關情報,但未越過所謂「海峽中線」。
  • 口音-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我以老家的口音說話,我在報上刊登文字漂亮的文章,並沒有影響我的發展,後來我去了師裡,又被王彥夫和師政治部組織科長劉軍推薦,調到了武警總隊機關,之後當了幹部。當了幹部少不了上臺講話,那是我最打怵的時候。講短話,不緊張,我能說幾句生硬的普通話;講多了,一緊張,又變成了老家話。我漸漸大了的女兒,用我的一腔老家話學諷我,嫌我太土。 感受到口音的恥辱,我逼著自己學會了說普通話。
  • 解放軍軍機集中在臺灣西南海域,是何用意?
    近些年來,兩岸關係持續緊張,民進黨當局在島內施行所謂的「去中國化」政策,試圖謀取「實質性臺獨」,不斷在島內傳播「臺獨」言論,破壞兩岸間正常的經貿文化交流,限制兩岸人員往來,利用兩岸正規的交流合作平臺開展破壞兩岸安全穩定的間諜活動。
  • 答澎友|徐才厚為何被軍報稱為「國妖」
    答澎友|徐才厚為何被軍報稱為「國妖」 澎湃新聞記者 蔣曦 2014-12-10 18:48 來源:澎湃新聞
  • 軍報發文:別了,七大軍區報
    雖然7家軍區報紙停刊了,但《解放軍報》更要看到自身責任,俯下身段、多下基層,切實反映部隊官兵強軍興軍偉大實踐,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提供強大輿論支持。  ——編者  前進報從晉察冀軍區的《抗敵報》《抗敵三日刊》《子弟兵》,到華北軍區的《華北解放軍》,再到北京軍區的《戰友報》,在半個多世紀的歷史長河中,這張從抗戰烽火中走來的戰地快報,伴隨著人民軍隊的強軍步伐發展,以鮮明的辦報特色書寫著我軍新聞史上的華彩篇章。  奮楫者先,改革者強。正如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樣,一張報紙有一張報紙的使命。
  • 臺媒曝6架解放軍軍機跨宮古海峽訓練 日本緊張
    海外網11月19日電 有臺媒報導指出,解放軍今天(19日)派6架戰機跨越宮古海峽進行遠海訓練活動,對此,日本立即派出戰機起飛進行所謂「監控」。據臺灣親綠媒體消息,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19日晚間公布,今天(19日)有6架解放軍軍機(包括4架轟-六K型轟炸機、1架運-8電子偵察機、1架圖-154偵察機),由東海穿越宮古海峽,進行遠海訓練活動。有臺媒指出,對於解放軍軍機進行遠海訓練活動,日本自衛隊立即派出戰機起飛進行所謂「監控」。對於解放軍軍機進行遠海訓練活動,日本也不是第一次緊張了。
  • 解放軍對印軍播放"我在東北玩泥巴" 印媒:分散印軍注意力
    原標題:果然,解放軍對印軍播放的就是那首歌!綜合印度ANI新聞網和《今日印度》網報導,中印雙方在印方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對峙仍然繼續之際,解放軍在某些對峙點對印軍「打心理戰」,用高分貝的揚聲器對著印軍方向播放旁遮普語歌曲。
  • 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 軍博迎來參觀高峰
    圖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中國西藏網訊 今天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1周年紀念日。8月1日建軍節當天,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簡稱軍博)迎來參觀高峰,人流湧動,人氣十分「火爆」。圖為8月1日,軍博吸引眾多市民及遊客慕名而來。  觀眾們可以藉此機會深入了解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奮鬥歷史,切身感受強軍之路上的成就和傳承下來的優良品質,讓下一代感受到祖國的強大。
  • 她們的綻放 - 解放軍報 - 中國軍網
    當時的張可猶如今日的「網紅」。她本來是一個穿了11年白大褂的藥劑師,父輩的經歷和文化基因讓她把關注點從白色病房延伸到了鐵血戰場。白天她是藥劑師,晚上則挑燈夜讀軍事著作,撰寫讀書心得。後來張可調到某師司令部,成了這支作戰部隊第一位女作訓參謀。憑著頑強的意志和鍥而不捨的執著,這位嬌弱女子居然完成了我軍第一部系統研究西方軍事思想史的著作《西方軍事思想史概論》。
  • 和布克賽爾縣那木德格社區種好「幸福樹」,結出「致富果」
    連日來,和布克賽爾縣和什託洛蓋鎮那木德格社區在向居民免費發放優質果樹苗,讓空閒地種上「幸福樹」,結出「致富果」。  在三礦院內居民李玉民家的院子裡,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挖坑、培土、扶苗,趁著春雨剛歇,黨員幹部和志願者一起把果樹苗栽種下去。此次栽種的是蘋果樹苗和李子樹苗。  「每株之間距是3-4米,植樹穴為60cmx60cm。
  • 中印邊境自衛戰爭:中國解放軍橫掃印軍,完全碾壓
    在我們新中國誕生之初,西藏反動分子就憑藉印度等國的支持企圖分裂祖國,我們派出解放軍對其實施了軍事打擊,這是=時印軍乘虛而入,強佔了我們的部分領土。中國邊防部隊並沒有與之直接發生衝突,但是印軍不知好歹,一直騷擾中國邊界。
  • 臺灣漢光軍演首次模擬解放軍"滲透"與網軍同步"攻臺"
    參考消息網8月23日報導 境外媒體稱,臺灣當局一年一度漢光演習22日開始,首次模擬解放軍「滲透」臺灣的「第五縱隊」和網軍同步發動「第一擊」,考驗臺軍應急作戰力。不過演習出師不利,首日即有悍馬軍車在屏東出事翻落路旁,一名軍人受傷。
  • 中國軍網:解放軍的三餐都吃什麼?
    中國軍網近日推出了《兵的三餐都吃什麼?》系列圖集,帶大家去部隊的基層看看!雖然我們有令美軍也羨慕的酷炫徵兵Rap,但是畢竟青年參軍到軍營,不會人人都是特種兵,更多的是普通的士兵。 為了近距離了解官兵的日常生活,中國軍網的記者走進新疆喀什軍分區某部一連,利用周末的兩天時間跟隨連隊官兵同吃同住,記錄他們的一日三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