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到臺灣被汙名 大陸新娘自述受到不公待遇(圖)

2020-12-18 搜狐網

大陸新娘抗議臺當局的歧視政策。

  以下是一位嫁到臺灣的大陸新娘王浩薇的口述,由環球時報程剛整理。

  說實話,我現在真有點後悔,不是後悔嫁到臺灣,而是後悔當初放棄了先移民新加坡的機會。否則,以新加坡新娘的身份定居臺灣,我就不會經歷大陸新娘遭遇到的不公平了。

  有了家,卻失去了工作

  我是在武漢長大的,1990年從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後到深圳工作。兩年後,我認識了現在的先生。我還記得我們初次見面是在一次同學聚會上,他當時在深圳辦一家臺商獨資企業,是我一個同學的老闆。我們戀愛了整整5年,1997年才結婚。在結婚之前,一家新加坡公司請我做中國總代理,並許諾幫我加入新加坡籍。但是考慮到要結婚,我最終沒有去這家公司,同時還停下了正在辦理的移民加拿大的事情。我記得很清楚,那一年我28歲,跟著新婚的丈夫到了他的家鄉———臺灣的臺南。

  但是我沒想到,有了家卻失去了工作。根據臺灣官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有關規定,臺灣人的大陸籍配偶必須在臺灣結婚滿2年或者育有子女才可以申請來臺定居,到時官方會發給大陸配偶一張「團聚證」;拿到「團聚證」4年後,才能獲得在臺灣的永久居留證;之後再在臺灣呆夠2年,才有可能取得臺灣身份證。簡而言之,像我這樣的大陸新娘,要在臺灣呆6年才能有居留證,8年才能有身份證。居留證,在臺灣我們都叫工作證,因為拿到它才能合法找工作。可以說,這種規定是相當不公平的,因為同樣是臺灣人的配偶,其他任何國家和地區的外籍新娘都是2年就可以拿「工作證」,4年就可以拿身份證。

  剛結婚的那段時間,我在深圳還有自己的生意,不想放棄,但是來回跑實在太不方便了。不得已,只好結束了深圳的生意,在臺灣的家裡做一個全職太太,管家,帶孩子。

  「大陸新娘汙名化」

  也許很多人都知道,大陸新娘在臺灣的名聲不太好。一方面,確實有些嫁過來的人是衝著臺灣人的富裕生活;另一方面,也確實有少數大陸女子是「假結婚,真賣淫」,臺灣叫「特種行業」。剛開始,我在報上看到或聽人說起這些事,都為她們臉紅,怎麼大陸女子到了這裡,不是貪圖享受成天打麻將,就是去賣淫呢?我心裡真恨這些人不爭氣。

  但是時間長了,認識大陸過來的人也多了,我就發現,其實臺灣報紙是在搞「大陸新娘汙名化」。實際上,真正為了愛情才到臺灣成家的大陸新娘是絕大多數,她們都非常能幹,不是不想工作,而是官方政策根本不允許。你想想,6年不能工作,而且基本上是最黃金的6年。我認識不少大陸新娘,好不容易等到有了合法身份出去工作,幹得都非常出色。但是臺灣媒體根本不提這些人,就盯著那些極少數的不爭氣的女子拼命炒作。

  遺憾的是,像這樣的宣傳不少臺灣人還真相信。他們對大陸的了解太少,根深蒂固地認為大陸很窮、很落後,大陸人到臺灣就是來攀高枝,來做些不光彩的營生。但是,像我這樣從大陸大城市出來的人很清楚,不要說臺南、基隆,就是高雄、臺北又怎麼樣,也不比我們在大陸居住、生活過的那些大中城市強嘛!我帶我公公、婆婆到我娘家去玩,他們看到武漢的生活直說沒想到,根本不輸給臺灣。

  至於公婆和鄰裡對我這個大陸新娘怎麼樣,平心而論,大家都待我很好。我想這也看自己怎麼做。我在這裡的言行就能證明我這個大陸新娘是什麼樣的人。可惜的是,這裡的政策不讓我們工作,使我們失去了很多融入社會,同時也讓社會了解我們的機會。

  抗議活動有效果

  平時眼看著那些越南新娘、印尼新娘2年就可以出去工作,我們心裡的確不是滋味,但是想想還是忍了。我的一個朋友也是大陸新娘,老公自己開公司,她當然去幫著打理,結果警察檢查硬說她是打工的。她在臺灣就快住夠6年了,因為還沒拿到居留證,就生生被定為非法打工。前面的近6年時間全部不算,再從頭排起。即使這樣不近人情,我們都忍了。但是,前一段臺灣「陸委會」還提議將我們領身份證的時間從8年延長到11年,簡直太欺負人了!前些日子,我們全臺灣南、中、北部的大陸配偶聯合起來,在「陸委會」和「立法院」進行了兩次大規模示威活動,抗議當局對我們的歧視和不公正待遇。

  我是這兩次活動臺灣南區的組織者之一。整個活動是由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總會組織的,這是一個在政府註冊了的民間組織,我們很早就聯繫上了。碰到這麼欺負我們的事,協調促進總會打來一個電話,我就開始聯繫臺南、高雄的人。所有活動的經費,都是由參與者均攤。我們按統一時間來到約定地點,向全社會說明真相。

  兩次活動,媒體都非常關注,島內島外來了好多記者採訪,我還參加了新聞發布會,在媒體上公開我們的觀點。這些媒體態度也不一樣,幾家無線電視臺就連續追蹤,做專題報導。但有線臺全都是一帶而過,似乎不想讓大眾知道這件事。

  不管怎麼說,我們的活動起到了效果。「陸委會」取消了提出的「大陸配偶11年定居案」,而有關《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的修正案要到明年2月「立法院」重新開會時再審。我個人認為,這種再審可能不會有什麼改進,但我們將一直爭取自己的平等權利。


相關焦點

  • 大陸新娘嫁到臺灣後成立政黨 黨員多為移民
    二十幾年前,出生在福建龍巖永定縣的盧月香嫁到了臺北,成為臺灣的首批「大陸新娘」。這些年,她一直在努力證明自己「不比別人差」,她想用自身行動來反抗和消除臺灣社會對大陸新娘的歧視,甚至創建政黨為她們爭取平等地位。 如今,這支由大陸新娘組成「中華生產黨」開始展現了它的力量。
  • 大陸配偶:嫁到臺灣,我有些後悔
    大陸配偶抗議待遇差別原標題:大陸配偶:嫁到臺灣,我有些後悔【本文採訪:王曉笛 鍾曉雯,主人公為化名。】他一回臺灣就甩手大掌柜,說在外面多麼累多麼辛苦。其實都是說給婆婆聽,這樣他就不讓我指使他幹活了。其實帶孩子最累的。」雖然是抱怨,橙子的話裡還是帶著些嬌嗔,能感覺到夫妻感情尚佳。而她認識的大陸新娘,承受的遠比她要多。她提到一個四川女孩,嫁到臺灣五、六年,「每天是送完三個孩子。然後買菜、做飯、洗碗。歇一會又去接孩子、又做飯。」
  • 訪嫁到臺灣的大陸新娘:跟上海相比,臺灣還是男尊女卑的社會
    聽著她們一口流利的上海話,很難將她們與臺灣聯繫起來。她們是「兩岸緣·浦江心」在臺滬配返鄉交流團的成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嫁到臺灣去的大陸新娘。在街道文化中心,她們參觀了長寧陸配中心活動室,聽取了中心負責人的介紹。
  • 臺灣移民署掛牌 大陸新娘抗議臺當局歧視(圖)
    新快報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1月2日正式成立移民署,掌管包括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居民進入臺灣在內的移民事務,移民署成立的第一天就引起了大陸配偶的抗議。由「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組織的抗議民眾,在移民署外高喊「反歧視,要人權」的口號,抗議臺灣相關的規定對他們不公平(見下圖)。
  • 大陸新娘的臺灣生存
    主導這次陳情的是臺灣「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會長鍾錦明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剛剛從現場回到家中。言談中,方知他是記者的客籍同鄉。他和上任會長黃江南娶的都是大陸新娘,由於妻子沒有集會權,協會300多名會員皆為大陸新娘的臺灣丈夫。這個位於臺北萬大路一條弄堂裡的民間組織,成立10年至今,工作的唯一目標就是為大陸新娘爭取權益。
  • 背後辛酸一言難盡 大陸新娘炮轟臺灣當局不人道
    一月二月上午,臺灣「移民署」正式揭牌之際,「中華兩岸婚姻協調促進會」在「移民署」門口舉行大陸配偶「抗議歧視、要求人權」活動。圖為「大陸新娘」劉女士哭訴遭受歧視和得不到正當權益。中新社發 張煒 攝    中新網1月31日電 據香港明報報導,臺灣當局自2003年9月起實施大陸配偶入境面談制度,但面談內容卻涉及當事人極度隱私的性生活細節,有官員更坦承這是故意用來測試學歷低、表達能力差的大陸新娘。結果,這措施引來真正結婚而到臺依親的大陸新娘和各方強烈批評臺灣當局歧視大陸人,深化裂痕、埋下積怨。
  • 大陸新娘盧月香在臺灣的拼搏之路
    這位大陸妹邊訴說邊抹淚:「我以前在大陸是醫院的護士長,如果現在我可以出去工作,有一份收入的話,我家裡的日子就不會這麼艱難了!」這個大陸妹是和在大陸的前夫假離婚嫁到臺灣的,原指望嫁到臺灣來賺大錢寄回去給前夫還債,誰知道前夫假戲真做,竟然另娶了一個女人,她沒有了退路,只好在臺灣含辛茹苦混日子。
  • 臺灣「中華生產黨」大陸新娘佔多數 已成臺政壇「關鍵少數」
    「中華生產黨」是一個以大陸新娘為主體的黨派,黨主席盧月香20年前嫁到臺灣成為一名臺灣新娘,對大陸配偶受到的歧視深有體會。盧月香成立中華生產黨的初衷是「為大陸新娘發出一點聲音,為她們爭取一些地位和權利。」隨著成員的不斷擴大,該黨目前與72個在野政黨結盟,黨部下屬有32個對接協會,漸漸成為臺灣政治格局中的「關鍵少數」。
  • 大陸新娘抗議臺當局不人道 稱入境面談受到歧視
    「內政部移民署」,掌管包括中國大陸,港澳地區居民進入臺灣在內的移民事務,「移民署」成立引起大陸新娘的抗議。   新聞回顧:1月2日 臺灣移民署掛牌 大陸新娘抗議臺當局歧視(圖)  大陸新娘抗議臺當局不人道  抗議「移民署」侵犯人權
  • 臺灣大陸新娘桂林省親忙
    臺灣大陸新娘桂林省親忙 2016-02-19 09:42:0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社桂林2月19日電 題:臺灣大陸新娘桂林省親忙
  • 大陸新娘臺灣郎:蜜罐裡的愛情
    大陸新娘臺灣郎:蜜罐裡的愛情 2012年07月26日 08:01 來源:中新社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大陸新娘盧月香在臺灣的拼搏之路(之五)
    她沒有身份證根本不能出去工作,日子過得捉襟見肘相當窘迫,無奈之下才來商場偷點小東西。其實也不外就是一兩個麵包一兩件文具,根本就不值幾片小錢,但是拿回去可以讓老公和兩個孩子高興,。這位大陸妹邊訴說邊抹淚:「我以前在大陸是醫院的護士長,如果現在我可以出去工作,有一份收入的話,我家裡的日子就不會這麼艱難了!」
  • 在臺灣走群眾路線 大陸新娘臺灣建黨記
    (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中華生產黨的推廣「文宣」一般是這樣的——「有個中華生產黨,那兒教的舞蹈特別好,理髮班也特別好,快去吧。」盧月香以毛澤東思想教育全黨,並形成「盧主席思想」。學習體會主席思想成為每個新黨員的必修課。她還為自己指定了接班人。
  • 第一個嫁到浙江的臺灣鄒族新娘
    臺灣姑娘方美倫在自己的博客上如此寫道。她是第一個嫁到浙江的臺灣鄒族姑娘,她的另一半是溫州文成的帥小夥王煒。  方美倫是臺灣原住民鄒族,家族世代務農,父親種植高山蘭花、茶葉、咖啡等作物已有四十餘年。去年,他們家的咖啡被臺灣農業部門評為臺灣第一品牌。哥哥子承父業,她則時常在哥哥經營的茶莊幫忙。
  • 嫁到金門的大陸新娘 每家大都兩三個娃 | 中國人的一天
    1987年臺灣當局開放臺灣同胞赴大陸探親之後,兩岸民間往來增加,兩岸之間的通婚逐漸出現。隨著兩岸經貿交流與文化往來的迅速發展,兩岸通婚量也增加了不少。2017年,攝影師商華鴿偶然接觸到了身在金門的大陸新娘,臺灣人稱她們為「陸配」。此後,攝影師多次往返兩岸,拍攝了七位大陸新娘的日常。
  • 大陸女嫁到臺灣後:有人抱怨有人求變
    一樣的膚色、一樣的語言,嫁到臺灣的大陸女子在嶄新的生活面前,有人哭有人笑,有人平庸有人出色,有人抱怨有人求變,人生風景各不相同——  臺灣中華生產黨黨主席盧月香,回到故鄉永定推廣臺灣水稻,還要幫黨員們開拓大陸市場。
  • 直擊嫁到臺灣的越南新娘,明碼標價,當天選定當天體檢第二天結婚
    臺灣的越南新娘廣告(圖中為20萬臺幣) 。越南,一個美麗的國家,但因為長期的戰爭導致男女比例失調,經濟的落後和女性社會地位的低下導致許多越南女性期望嫁到國外以改變現狀,而低廉的迎娶價格也吸引了許多人來越南挑選新娘,那麼就去看看越南的「新娘」經濟。越南的婚俗很怪,說起來有點不可思議。在越南北部蠻族的一些部落中,新娘的「初夜」不是給丈夫的。
  • 臺灣女嫁大陸郎日漸增多 更有被寵的幸福感(圖)
    2002年,廣西民政部門發現,在當年年底桂林、柳州、南寧三城市結成的1300多對兩岸夫妻中,只有2對男性是大陸居民。不過,隨著海峽兩岸交流的逐漸增多,兩岸婚姻的發展趨勢已經不再是「大陸女配臺灣郎」的「單向輸出」狀況,「臺灣女嫁大陸郎」的個案正在逐漸增多。臺當局有關部門2005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據不完全統計,赴臺灣結婚的大陸新娘約有20萬人以上,而同期赴大陸結婚的臺灣新娘也增加到5000人左右。
  • 大陸女子嫁到臺灣三天後殺死丈夫(圖)
    (圖:臺灣東森新聞)  一名剛嫁到臺灣三天的賴姓大陸女子疑因遭到丈夫毆打,一時氣憤將其砍殺。她原本想潛逃出境,但因良心不安向警方投案。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五十一歲的賴天貴與五十八歲的谷峰駿上個月在大陸結婚,三天前才回到臺灣。他們選在高雄縣鳳山一處四樓公寓做新房,紅紅的喜幛還高高掛上面,寫著「金玉滿堂」。
  • 親歷四十年(二十六):攜家帶口回鄉創業 「大陸新娘」盧月香實踐諾言
    上百名大陸配偶來到臺立法機構前,手舉標語,反歧視要平等,這樣的情景早已不是第一次發生。  臺灣中國生產黨創黨主席 盧月香:我今天嫁到臺灣去,為什麼我要四年才能拿到工作證?為什麼我是正正噹噹的一個人、臺灣媳婦,不能為家庭謀經濟?  盧月香,出生於福建龍巖永定縣,客家人,27歲時的她,已經在廣州經商數年,風風火火的性格,讓她在遇到愛情時也不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