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羊鴨混合肉
日前上海等地曝光,傣妹、小肥羊、譚火鍋、品尚豆撈、澳門豆撈等知名火鍋店提供的羊肉皆有可疑產品,這一消息令愛吃火鍋的饕客們頓覺不安。昨天,我市衛監所突擊檢查了一家知名火鍋店,結果發現了羊鴨混合肉和一批沒有標誌標示的肉類,該店也未能提供肉製品進貨商家資質、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等索證索票臺帳資料。
昨天中午,執法人員和記者趕到位於南環路人民路附近的南門澳門豆撈,大廳內有幾桌客人在吃飯,均未點菜單上顯示的「紐西蘭羔羊肉卷」。執法人員走進廚房發現冷凍庫門緊鎖,大廳經理稱有鑰匙的老闆和廚師長都不在,所以門打不開,檢查行動無法進行。一名廚師則稱,聽說了最近羊肉摻假門後,店裡停止銷售羊肉,「停了一個多星期了,廚師長說不賣我們就不賣了,進貨渠道我們不知道,都是老闆買的。」不過,這個說法在顧客那裡被推翻。顧客蔣女士稱,「點單時看到羊肉卷,服務員可以點,但最近報導比較多,我們不敢吃。」
對於冷凍庫是否有羊肉,店方人員也說法不一。冷凍庫裡到底放了些什麼?記者和衛監執法人員足足等了近一個小時才等來了飯店負責人。打開肉庫門後一看,一種名為速凍羊肉、鴨肉混合涮肉的包裝肉品引起了大家注意,這份混合涮肉是不是就對應菜單上的「紐西蘭羔羊肉卷」?該負責人解釋為,「我們就只賣這一種羊肉,冷庫地方小,就把這個外包裝拆掉當垃圾賣掉了。」為什麼銷售的是混合肉卷而不是純羊肉?她沒有正面回應,而說該混合肉卷進價二十幾元一斤,上桌一份為38元。「你們可以去查一下是什麼肉,紐西蘭是它的牌子,又不是說它就是進口。」隨後,衛監執法人員要求該餐廳提供有關牛羊肉等肉製品的進貨商家資質、檢驗檢疫合格證明等索證索票臺帳資料,負責人則說會計出車禍了,拿不到。在其後廚冷庫內,監督員還發現了一批外包裝上沒有標註生產日期、保質期、廠名、廠址等標識的肉類,雖然餐廳負責人稱這是牛肉,但是執法人員還是按照規定暫停了這批肉類的使用。市衛生監督所餐飲安全監督科楊小波隨即書寫了現場檢查筆錄和監督意見書,督促該單位做好牛羊肉等肉製品的進貨索證工作,使用標籤標識齊全的預包裝食品,對標識不全的食品,責令其暫停使用。並請該店在三個工作日內將現場未能提供的相關材料提供至市衛監所。
記者又把混合肉卷的產品批號等報告情況報與市工商部門,工商部門查詢後發現該產品為速凍產品,相關負責人介紹,如果該產品銷售中以紐西蘭羔羊肉出售,則涉嫌欺詐,違反消法。
據悉,近日市衛監所還將持續開展餐飲服務單位肉製品專項檢查,確保市民餐桌食品衛生安全。
【新聞連結】
姑蘇區暫未發現「老鼠肉」
昨天,姑蘇區衛生監督所多個現場科室聯合出動,監督檢查了16戶涉及羊肉銷售的餐飲單位,目前未發現轄區有問題羊肉在售。
據悉,突擊檢查隊伍對轄區傣妹、小肥羊等多家知名火鍋店及涉及羊肉銷售的餐飲店開展突擊檢查。衛監人員嚴格檢查了店內存放的所有羊肉卷,首先仔細觀察其外觀性狀,包括顏色,氣味,包裝,貯存條件等,然後認真查看羊肉卷的索證索票、進貨查驗、臺帳資料的記錄,特別是供應商的資質證明、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及供貨商的羊肉卷檢驗報告。如發現有可疑羊肉出現,檢查人員將進行取樣,並組織權威檢測機構對樣品進行檢驗,通過DNA檢測技術,查明「羊肉卷」中有無其他動物肉類成分;同時檢測理化指標及添加劑成分,確保店內所銷售的羊肉均通過正規渠道採購,嚴防假冒偽劣產品混入。 (張潔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