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池字面上的意思為天上仙界之池,其實指的是山頂之池,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傑作。
我國最有名氣的天池當數中朝邊境的長白山天池與新疆的天山天池。
然而,在我國東北,中蒙邊境大興安嶺的綿綿群山中,隱藏著這樣一個天池群,7 個天池,30多個火山湖如明鏡般散落在茫茫林海中,湛藍、純淨、幽深而神秘。
這裡就是阿爾山天池群,世界上密集程度最高、數量最多的高位火山口天池群。
阿爾山天池群坐落於阿爾山國家森林公園內,位於內蒙古大興安嶺西南麓,興安盟的阿爾山市境內。
那裡有著面積最大的宛若腳印的駝峰嶺天池;如同玲瓏圓鏡般的地池;海拔最低的布特哈天池;海撥最高如同碧玉的天池嶺天池;以及鴨蛋型的雙溝山天池,一路遊過來,驚喜連連。
長白山天池有出口沒有入口;新疆天山天池有入口沒有出口。
阿爾山的天池群既沒有入口也沒有出口,貌似一潭死水的它們,為何能夠保持如此潔淨呢?謎題至今未解。
天池嶺天池位於阿爾山東北74公裡的天池嶺上,海拔1332.3米,有484級臺階。
如果從天空俯視天池,天池嶺天池像一滴水滴,按海拔高度,天池嶺天池僅次於吉林省的長白山天池和新疆的天山天池,居全國第三。
天池嶺天池東西長450米,南北寬300米,面積為13.5公頃。
天池嶺天池有許多神奇的地方,沒有河流注入,也沒有河道洩出,久旱不涸,久雨不溢,水位始終不變,宛若綠寶石。
阿爾山林場職工告訴我們:天池嶺天池水深莫測。他們曾經勘測過,把測量繩的一端系上重物放在湖裡,放下去300多米仍沒有探到湖底。他們也曾向湖裡撒過魚苗,卻沒有生出魚來。把活蹦亂跳的鯽魚投到湖裡,鯽魚們很快都不見了,既沒看到魚躍,也沒有死魚浮到湖面。因此這裡從不敢讓遊人划船戲水。
駝峰嶺天池水面海拔1284m,是阿爾山最大的火山湖,形成時代大約為中更新世(距今約30萬年)。
駝峰嶺天池總體形態呈「左腳丫」形,東西寬約450m,南北長約800m,湖水最深,最大深度約34米,同時也最為清澈透明,透明度高達5.5米。
我們來到駝峰嶺天池正值秋天,山路旁的一棵棵落葉松,亭亭玉立,英俊秀美,秋日的格調已經顯現出來。池水藍藍,安詳靜謐,如同處子,詩情畫意。
除了保存完好的7個火山口湖,阿爾山火山群還發現6個堰塞湖。
第四紀時期,在哈拉哈河上遊,不同期次的大量巖漿流入河中,遇水受冷後,在河道中形成了一系列串珠狀的湖泊--堰塞湖。
這類湖泊主要有杜鵑湖、松葉湖、烏蘇浪子湖、仙鶴湖、鹿鳴湖、眼鏡湖等6個大湖泊。
火山專家劉嘉麒說:「像阿爾山這樣既有火山口湖(瑪珥湖),又有堰塞湖的地區,堪稱火山湖泊大全,非常少見。」
至於阿爾山天池群的形成的原因,那當然是火山噴發。
在遙遠的以前,阿爾山一帶曾歷經數次火山噴發的洗禮,湧動的地下熱流在地表留下了深刻的印跡。
阿爾山一帶的火山都很年輕,曾非常頻繁地活動,從1萬年前直到近代發生過多次火山噴發。
阿爾山的火山會不會再噴發,答案是肯定的。雖然時間可能是幾百年甚至幾千年之後。
阿爾山迄今為止還有許多類似的未解之謎,等待著你我去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