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煽動歐洲國家反華,蓬佩奧使出卑劣的手段,這麼看得起中國?
此前蓬佩奧接受了一家法國媒體的採訪,他在採訪中用了他一貫的「套路」抹黑中國。為煽動歐洲國家反華,蓬佩奧使出卑劣的手段,他語出驚人,曝出了「假如我們不阻止中國的崛起,我們終有一天會變成中國的殖民地。」如此的回答,使得該報社採訪的記者也是一頭霧水。記者還提出了質疑,不過,蓬佩奧又接著講,「我們一定要說服我們的盟友加入進來,不能讓我們成為中國的殖民地,即使是付出相應的代價,反抗中國也是符合順應歷史的潮流的。」對此很多網友都表示,到了抹黑的時候,就這麼看得起中國?
-
越南當局煽動反華遊行引發騷亂,最後自食苦果
那時越南還未形成一個統一國家,談何有多長的「歷史繼承權」繼承西沙南沙主權?中國有四千多年連綿不斷中華文明歷史,大多期間以一個同一國家面目出現。中華文化影響整個東亞,形成中華文化圈。過去,中國人民節衣縮食,支援越南抗法抗美,長達25年,實現南北統一。統一後越南即刻翻臉,大肆反華,邊境上向我炮擊挑釁,國內驅趕華僑出鏡,失信於中國人民,嚴重傷害中國人民感情,被稱為「白眼狼」。
-
侯雋:日本TBS玩命抹黑中國,既可惡又可悲
節目邀請了50位在日華人幫腔,用長達2個小時的時間,對種種中國問題做了大討論,就此抹黑中國人。這令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中國人感到憤慨,就連一些日本人也忍不住站出來批評這樣的節目「煽動仇華情緒」很「狹隘」。TBS到底是個什麼鬼?
-
蓬佩奧在全世界鼓譟「反華同盟」只是一廂情願,低估了中國
美國不顧現在國內疫情的嚴重狀況,在國際輿論界面不斷抹黑中國,宣傳所謂的「中國威脅論」,妄圖煽動其他國家對中國的反感,意圖組織所謂的「反華同盟」,這樣的做法給全球安全帶來了一定的威脅,並且也將中美關係推向了危險的邊緣。
-
奈及利亞要求中國索賠,為什麼非洲很多國家「反華」聲浪突起
在這一次疫情中,一些非洲國家也算是「白眼狼」。四月份,中國政府援助奈及利亞的第二批抗疫物資剛抵達當地。4月26日,奈及利亞最高法院對國際法院對中國發起國際訴訟,要求中國賠償2000億美元。奈及利亞事件的發酵,也激起非洲民眾與一部分政府對中國態度微妙的變化,他們與中國拉仇恨,興起了「反華」的浪潮。現在可以總結這一現象的原因所在:一 美日的插足,使非洲國家用挑剔眼光看待與華關係我們國家一直把非洲視為「老朋友」,是世界上對非洲有興趣並且進行投資的大國之一。截止到2017年,中國對非洲直接投資達到430億美元,位居世界首位。
-
BBC紀錄片《中國人要來了》 非洲人民如何看待中國的融入
前幾天,觀察者小編整理了BBC的一部紀錄片《中國人是如何愚弄世界的》,講述了以武漢為代表的中國經濟奇蹟,卻稱其為「中國例外論」,引起了網友的熱評。而早在2011年,BBC曾做過一個紀錄片《中國人要來了》,探究了中國在全球影響的擴大,並討論了當前的一個熱門話題——如果中國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經濟第一強國會給世界帶來什麼影響。
-
越南反華騷亂「自毀形象」
中國日報網5月15日電(李瀟堃 張隕璧)越南南部反華示威活動演變為騷亂,暴徒高喊反華口號,縱火焚燒了至少15家外國工廠。專家稱,這是越南發生的最嚴重的騷亂之一,有損該國投資和旅遊目的地的國際形象。此前,越南民眾曾於周末進行反華街頭示威,抗議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南海西沙群島區域鑽探石油。越南聲稱對該區域擁有主權。14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與印度尼西亞外長通話時敦促越南冷靜,不要試圖將局勢進一步複雜化和擴大化。他表示,中方維護自身正當主權權益的立場堅定、明確,不會改變。
-
日本頭號反華分子詛咒中國分裂 揚言要侵華(圖)
第1頁:日本頭號反華分子第2頁:《華盛頓時報》記者格茨第3頁:俄政要鼓吹「中國在遠東地區進行人口擴張」第4頁:華裔投機分子全球兜售「中國崩潰論」第5頁:前美駐華副武官沃策爾對中國讎恨入骨第6頁:日學術界「反華英雄」中島嶺雄第7頁:五角大樓顧問白邦瑞邊說「友好」邊談「威脅」第8頁:「中國威脅論」者之心理分析 [提要] 「中國威脅論」、「中國崩潰論
-
紀錄片正在呈現全面真實立體的國家形象
從自然地理到人文歷史,從政治經濟到社會文化……近年來,展現國家形象的紀錄片在創作視域上不斷擴大、創作手法不斷豐富,中國的國家形象也愈加清晰完善。如今,無論是在國內觀眾的認知中,還是在國際社會的舞臺上,「中國」二字承載著厚重的內涵,也正在拓展外延,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和喜愛。然而,如何拍好一部講述中國的紀錄片,如何向世界呈現全面、立體、真實的國家形象,是創作者一直在探討的課題。
-
外交部回應紐西蘭和澳大利亞大學內反華分裂活動
有記者問,據了解,近期,紐西蘭政府向中國官員表示,新將保護大學言論自由,以回應中國總領館就奧克蘭出現「港獨」運動發表的聲明。對此華春瑩表示,中國駐奧克蘭總領館公開澄清事實並闡明嚴正立場,同時呼籲中國留學生在遵守紐西蘭法律和大學規定的基礎上合理表達訴求,完全是正常履職,無可指摘。
-
菲律賓反華示威意在抹黑中國 菲官方否認插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24日中午,馬尼拉的反華示威者聚集在該市金融活動中心馬卡迪區,這是中國使館所在地。美國《華爾街日報》稱,當天中國的領事辦公室出於安全原因暫時關閉。這場嘈雜的示威持續了近2個小時。在防暴警察的緊盯之下,示威者唱著民族主義歌曲,高喊反華口號,高舉寫著「中國停止欺凌」、「尊重菲律賓主權」的標語牌,有人還吹起號角。美聯社稱,一個越南人小團體24日加入到馬尼拉的示威當中,他們稱不能在本國輕易舉行示威,因為越南限制類似的公眾聚集。香港《南華早報》說,示威者反對中國對南海的領土主張,稱北京侵入他國領土將玷汙自己成為一個世界大國的形象。
-
這個反華國家醒悟了嗎?被美國坑慘後,高調向中國示好
作者:龍驤子;圖片來自網絡;歡迎參與文尾延伸話題自2017年下半年以來,由於澳大利亞政府官員故意抹黑和渲染「中國威脅論2018年1月底,澳大利亞多名政府官員竟然連續拋出「中國威脅論」,要求跟中國劃清界限。種種反華言論了引起了澳洲有關人士的擔憂,他們呼籲政府立即停止反華政策,以免影響兩國的經貿往來。
-
美媒:蓬佩奧有關中國的演講,將敗壞美國與中國競爭的名聲
他說美國將組織「自由世界」,卻在疏遠並從根本上破壞「自由世界」;他鼓吹民主,卻在(美國)國內支持並煽動破壞民主;他讚揚中國人民,卻一概而論地稱希望赴美(留學)的中國學生普遍心懷叵測。(作者為美國布魯金斯學會高級研究員託馬斯·萊特,王會聰譯)延伸閱讀:美媒揭露蓬佩奧想當總統,背後家族顯赫,外交關係國家利益均可利用當地時間7月23日美國國務卿再次拋出針對中國的瘋狂言論,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批蓬佩奧是「21世紀杜勒斯」。美國媒體洗底蓬佩奧,揭露他的真正「野心」:目標總統寶座,外交關係、國家利益均可利用。
-
印度果然從「全球反華情緒」中得利了?
阿聯《海灣時報》引述Care Ratings經濟學家拉納迪夫的話稱,由於投資者制定了利用替代供應鏈的戰略,印度也可能從全球反華情緒中受益。分析人士說,過去半年,一些國家因新冠而指責中國。在此期間,印度趁機推出一系列激勵措施和倡議,利用一切機會將自己描繪成中國產業鏈的替代者。
-
「反華」上癮的布拉格 再遭中國城市「拉黑」
不到100天,先後被中國兩座重要城市「刪好友」,布拉格市在中國的形象一落千丈。布拉格市長的「反華秀」,最終讓北京、上海先後將布拉格市「拉黑」。 對於布拉格市長的自作自受,不少中國網友表示:就該這樣!中國的底線不容踐踏!
-
最好戰的國家,曾經的戰爭一場不落,如今反華情緒高漲
二戰時期有這樣一個小國,幾乎所有戰爭他都參與了,但是只要有這個國家參與的戰爭大多都會失敗,而且死人最多的還是這個國家的士兵。澳大利亞這個國家參與過太平洋海戰、越南戰爭、韓戰等等戰役,可是二戰時期也只有日本攻打過澳大利亞,也就是達爾文偷襲戰爭。那為什麼澳大利亞這個國家這麼喜歡湊熱鬧呢?說白了也就是想在大國後面撿一些便宜,拍馬屁。
-
浙師大非洲研究院製作的這部紀錄片值得你一看
9月1日起,由浙師大非洲研究院非洲影視中心聯合中國駐坦尚尼亞大使館等機構共同製作出品的紀錄片《重走坦贊鐵路》(Tazara: A Journey Without An End)登陸央視紀錄國際頻道
-
「反華」上癮的布拉格,再遭中國城市「拉黑」
▲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網站截圖這是繼去年10月9日北京宣布解除與布拉格市友城關係後,第二個採取相關行動的中國城市。不到100天,先後被中國兩座重要城市「刪好友」,布拉格市在中國的形象一落千丈。對於布拉格市長的自作自受,不少中國網友表示:就該這樣!中國的底線不容踐踏!「反華」市長曾遭中國外交官點名批評事實上,2018年11月上任以來,除了搞砸布拉格市與北京、上海市的關係,賀瑞普也憑藉自己的「反華」表演多次遭到中國大使館、外交部點名批評。
-
美媒:中美爭奪世界認同 日本反華情緒最強烈
雖然許多國家都把美國看作是領頭羊,大多數人卻相信中國會在某一天取代「山姆大叔」。39個國家裡面有23個國家的大多數人或相對多數的人認為中國已經取代了或最終會取代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強國。這種觀點現在要比2008年皮尤研究中心首次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更為普遍。文章稱,在許多人的眼中,「美國第一」的時代正在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