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四大漁場:魚類資源豐富,每年捕獲量都達上百萬噸

2020-12-17 生活de視野

我們在中學時地理課上就已經學過世界上有著名的四大漁場,而所謂的漁場就是魚類或其他水生經濟動物密集,具有捕撈價值的水域場所。世界各地人們生活中食用的水產品中就有很大一部分就來自於這四大漁場(北海道漁場、北海漁場、紐芬蘭漁場和秘魯漁場)。

一,北海道漁場,位於日本北海道的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交匯處,我們知道寒暖流交匯的地方魚類眾多,也是漁場形成的先決條件。北海道漁場同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漁場,捕獲量佔全日本的25%,主要魚類有鮭魚、狹鱈、鯡魚和秋刀魚等,而且這裡的海水從未受到汙染,魚類品質特別好。

二,北海漁場,位於大西洋東北部邊緣的海域,它是由北大西洋暖流和格林蘭島寒流交匯而形成,這裡的鮮魚產量佔世界的一半,為歐洲各國提供了豐富的魚類資源。北海漁場每年的捕獲量達300萬噸左右,佔世界捕獲量的5%,主要魚類有鯡魚、鮐魚和鱈魚。

三,秘魯漁場,位於太平洋東部的秘魯沿海地帶,因秘魯寒流和含有大量硝酸鹽、磷酸鹽等營養物質而使浮遊生物大量繁殖,為冷水性魚類提供有利生存條件。秘魯漁場盛產鯷魚、鳳尾魚等800多種魚類及貝類,在1972年的捕獲量超過1000萬噸,但這個漁場易受厄爾尼諾現象而產量大幅銳減。

四,紐芬蘭漁場,早在1534年就被發現魚類豐富,它位於北美洲加拿大紐芬蘭島附近的海域,由墨西哥灣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交匯形成。紐芬蘭漁場因盛產鱈魚而有著「踩著鱈魚群的脊背就能上岸」的美名,但因幾個世紀的過度捕撈使得在90年代後魚類產量大幅下降,但任被認為是世界著名四大漁場之一。

相關焦點

  • 世界著名四大漁場的分布及成因
    北海道漁場北海道漁場日本暖流與千島寒流交匯處,由於海水密度的差異,密度大的北海道漁場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發生垂直攪動,把海底沉積的有機質帶到海面,為魚類提供在豐富的餌料,從而使海區成為世界著名的漁場。
  • 世界著名的「四大漁場」分布在哪兒?它們的形成原因是什麼?
    不過,海洋中的漁業資源並不是平均分布的,而是集中分布在某些區域,通常我們會把某些海洋漁業資源特別豐富的區域,稱為「漁場」。世界上傳統的著名漁場有四處,稱為「世界四大漁場」,分別是北海道漁場、北海漁場、紐芬蘭漁場和秘魯漁場。
  • 紐芬蘭漁場 | 一座世界超級漁場的消失
    它就是——紐芬蘭漁場!▲這四大漁場多由寒暖流交匯或上升補償流形成,豐富的餌料引來魚群。漁業資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陸架海域,這裡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入海河流也帶來豐富養料,浮遊生物繁盛。在16世紀,天主教統治的歐洲每年有大半年禁食家畜肉類。因此魚類成了歐洲廉價蛋白質的主要來源。17世紀,英國成為紐芬蘭漁場的主角,靠將大量的鱈魚乾賣到歐洲各國而發了大財。天主教會規定在齋戒日不許吃肉,但是可以吃魚。當時規定,星期五、復活節前40天以及宗教日曆上特別加注的日子,都是不許吃肉的,而一年中這些日子加起來超過大半年。
  • 全球著名的四大漁場,學過地理的都很熟悉,形成原因是這些!
    近幾年來隨著旅遊業的大力發展,人們也能夠去往世界各地旅遊打卡,而交通業的發展也讓我們能夠親眼去目睹一些優美的景色,我們世界發展至今,所產生的旅遊資源也是非常豐富的,特別是近幾年來一些海景風光也是非常的受遊客們的喜愛。
  • 盤點世界四大漁場:紐芬蘭漁場現面臨無魚可捕
    從圖片上可以清楚看到「世界四大漁場」在全球的分布圖,學過基礎地理的都清楚,造成漁場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洋流。對於我國而言,最有名的就是舟山漁場了,不過舟山漁場的規模跟這些漁場不能比。不過,由於人類的過度捕撈,導致一些漁場的漁業資源大幅的縮減,比如紐芬蘭漁場。
  • 世界四大漁場北海道、紐芬蘭、北海和秘魯漁場,為什麼這麼多魚?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之地,也是人類重要的食物來源,每年人類捕撈的海洋漁業資源總量超過1億噸以上,對於很過國家來說海洋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比如日本、挪威等國,海洋捕撈業所獲得的漁產品是人們日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
  • 在廣闊的海洋中,為什麼有些海域漁業資源特別豐富,形成漁場?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起源地,生活著大量的海洋生物,其中大量的魚類是人類海洋捕撈的主要對象,不過海洋中漁業資源的分布並不是均勻的,而是在某些區域相對集中的分布,從而形成了許多著名的漁場。
  • 是什麼讓世界超級大漁場變得
    紐芬蘭的捕蝦器□陶短房紐芬蘭漁場是世界四大漁場之一,魚類極豐,曾有「踩著鱈魚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說法。這座漁場當年和北海漁場、秘魯漁場、北海道漁場並稱世界四大漁場,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淺水漁場之一,尤以盛產鱈魚著稱,當年曾有人讚美這裡的鱈魚「多到永遠也捕不完」。然而如今這裡已幾乎看不見漁船,更難覓鱈魚蹤跡,紐芬蘭漁場嚴格意義上業已不復存在,因為加拿大聯邦政府早已下達了禁漁令,當地漁業活動業已萎縮到聊勝於無的慘澹局面。那麼,紐芬蘭漁場是怎樣興起,又如何衰落的?
  • 【漁場地理】是什麼讓世界超級大漁場變得死寂?
    、秘魯漁場、北海道漁場並稱世界四大漁場,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淺水漁場之一,魚類極豐,尤以盛產鱈魚著稱,曾有「踩著鱈魚群的脊背就可上岸」的說法。這座漁場當年和北海漁場、秘魯漁場、北海道漁場並稱世界四大漁場,也是世界最著名的淺水漁場之一,尤以盛產鱈魚著稱,當年曾有人讚美這裡的鱈魚「多到永遠也捕不完」。然而如今這裡已幾乎看不見漁船,更難覓鱈魚蹤跡,紐芬蘭漁場嚴格意義上業已不復存在,因為加拿大聯邦政府早已下達了禁漁令,當地漁業活動業已萎縮到聊勝於無的慘澹局面。
  • 世界公認的四大漁場,日本北海道漁場居榜首,一漁場已經消失
    漁場是海底裡面的魚類以及生物密集生活的場所,具有很高的捕撈價值。附近海域暖流和寒流交匯讓海鹽這些營養物質漂浮在上層才能造成魚類的大量繁殖,那麼你知道世界四大漁場是哪四個嗎?今天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加拿大的礦產資源、漁場分布、工業區位、人口分布
    01知識點1、世界四大漁場世界上主要有四大漁場四大漁場的成因,可以劃分為兩類:①寒流+暖流。寒流與暖流交匯的地區,海水受到擾動,深層海水上湧,帶來了大量的營養物質,為魚類提供了充足的餌料。(1)加拿大礦產資源的特點有______、_________。(2)加拿大的_____海域有世界著名的大漁場,其形成原因主要是________。(3)埃德蒙頓、蒙特婁是加拿大重要的石油中心,前者主要的區位因素是______,後者主要的區位因素是______。
  • 漲知識|一分鐘了解世界漁場
    海洋裡分布著很多資源豐富的漁場。它們是海洋賜予人類的天然魚塘,能夠為人們提供美味的海鮮,並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漁場形成的原因世界漁場分布陽光充足的大陸架海域是世界漁場的主要集中區。那裡光照充足,海水溫暖,浮遊生物和營養鹽豐富,吸引了大量的魚類、蝦類、貝類等生長繁殖,於是形成了資源豐富的漁場。
  • 解碼地理:世界上就這四個大漁場嗎?
    浮遊生物為魚類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餌料,成為適宜冷水魚類生長、繁衍的大漁場,寬達370千米的漁區,經濟魚類品種多達800餘種,主要有鰣魚、鳳尾魚、鯷魚等。這裡有一個隱性信息,需要留意,也就是海洋表層由於生物繁多生存所消耗、再加上海水中一些鹽類物質下沉海洋深層等原因,鹽類物質表層遠不如深層海水中豐富。
  • 貪婪而造成至今仍無魚可捕,成為歷史的世界漁場,紐芬蘭漁場
    我們都知道世界四大漁場分別是日本北海道漁場、加拿大紐芬蘭漁場、英國北海漁場、秘魯漁場。世界漁場主要分布在沿海大陸架海域,那裡陽光充足,入海的河流能帶來豐富營養的鹽類,各種浮遊生物繁盛,吸引了眾多魚類資源,此外冷暖流的交匯處,也提供著豐富的魚餌。
  • 中國最著名的四大漁場,看看你知道幾個?
    旅遊Tips: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不僅有960萬平方公裡的陸地面積,還有近1.8萬多千米的大陸海岸線和1.4萬多千米的島嶼海岸線,海域面積更是多達470多萬平方千米,在這廣闊的海域裡分布著大大小小近千個漁場,今天我們百家號:一起走遍世界將為大家盤點中國最著名的四大漁場
  • 歐洲「北海」:擁有豐富的漁業和油氣資源,世界上最著名淺海之一
    艘,在日德蘭半島附近的北海海域展開了巔峰對決,這場海戰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規模最大的海戰,而且也是世界戰爭史上唯一一次雙方都對外宣稱自己是勝利者的海戰。北海除了地理位置優越之外,還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北海漁場我們知道,世界著名的四大漁場中就有歐洲的北海漁場(另外三大漁場是北海道漁場、紐芬蘭漁場和秘魯漁場)。
  • 揭秘全球四大漁場及其成因,為何北美最大漁場瀕臨消亡?
    前面講到中國的四大漁場,黃渤海漁場、舟山漁場、南海漁場以及北部灣漁場,因為海水汙染和過度開發而使得南海漁場名存實亡。同樣是漁場,今天小地來為大家講講世界上著名的幾大漁場以及各漁場的成因,這些漁場分別是:北海漁場、北海道漁場、秘魯漁場、紐芬蘭漁場。
  • 世界著名漁場挪威:最好的海洋「搬運工」
    在遙遠的北歐,被稱為「萬島之國」的挪威,也成為大海上最好的搬運工,把新鮮、無汙染的三文魚、南極磷蝦、北極鱈魚等打撈回來,直接出口或製作成美食、營養品,奉獻給追求健康的世界各地的人們。這個美麗的國家,成為了世界上最著名的漁業出口地。
  • 「埃爾尼諾」現象之謎,使秘魯漁場資源損失不小
    七十年代初期,國際漁業發生了一起震驚世界的事件:富饒無比的秘魯漁場,蒙受了巨大的災難,在很短的時間裡,世界上最重要的捕撈魚種之——秘魯鰻大量死亡逃散;以秘魯緹為食的成千上萬隻海鳥,也因失去食物而驚惶萬狀,盲目地在天空盤旋,最後,終因飢餓而死於岸濱;死亡的魚、鳥及其他生物的屍體布滿海面
  • 北美洲東岸曾經輝煌一時的「紐芬蘭漁場」,如今卻已經無魚可捕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以及巨大的生物量,目前人類每年的海洋捕撈量也極為驚人,很多曾經漁業資源十分豐富的海域,如今已經大為減少,甚至有些海域的漁業資源已面臨枯竭,今天我們要介紹的「紐芬蘭漁場」就是其中之一。「無魚可捕」的紐芬蘭漁場海洋中的漁業資源分布,就像是陸地上的森林資源分布一樣,是不均勻的,在某些條件較為優越的海域,漁業資源就較為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