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哥》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真實情況是20名雪橇手與150隻雪橇犬往返1085公裡運送血清的故事。電影側重寫的是多哥這隻雪橇的接力情況,因為他們的旅途是最遠的,路況是最險的,條件是最差的。
當時平均溫度零下30度,最危險的路段零下65度!而且要頂著七級以上強風,以及在奔跑在結著薄冰的海上,薄冰隨時在破裂。
1925年,爆發傳染病,孩子們陸續死亡,只有千裡之外的城市有血清可以救命,但暴風雪氣候,只能,狗拉雪橇去取血清,救了孩子們。
整個接力血清過程中,多哥的奔跑的裡程是其他狗狗的好幾倍,高達425公裡,總共耗費大約5天時間。
多哥是一隻12歲的頭犬。這條狗小時候淘氣,經常被主人鎖起來,不讓出門,結果這狗第一次,自己挖洞跑出去了,第二次,從煙囪出去的,第三次,直接撞碎玻璃出去的。
這個電影告訴我們最大一個真理:淘氣的孩子成大器。
多哥取完血清受傷,主人讓它在家養病,帶著別的狗拉雪橇離開,多哥又一次打開們追了出去,追上主人,那種英雄垂暮的感覺,那種英雄不甘寂寞感覺,有一種狗生而就是為奔跑而生,恰如有一種人。
紐約中央公園有這個事件的一條狗的雕像,但領頭的狗被搞錯了,不是多哥,而是最後接力取血清,才跑了幾十公裡的一條狗巴爾圖,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感覺,這也是當年的記者瞎寫的
多哥在1929年以16歲的高齡去世的。
這個電影註定會成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