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坑 有著皇族血統的地方(江西旅行之九)

2020-07-15 墨泉留痕


李坑,與江西婺源十多個著名景點大致相同的,都是著名徽派建築,粉牆黛瓦;也都是有山有水有古樹有老宅;還有似曾相見卻又不可複製的一幅小橋、流水、人家之美麗畫卷。

李坑 有著皇族血統的地方(江西旅行之九)

而我覺得最大不同的不在景致,而在歷史的淵源。如果翻一下史書記載,便知道北宋末年南唐後主李煜的兒子們為了避免抄家滅族之禍,紛紛以封地的名字為自己的姓氏。唯獨李煜第七子李從鏈率族人不改姓氏並從封地逃到江西婺源一僻靜之處落腳,也就是現在的李坑。所以其他村落景點所不具備的,就在於李坑是流淌皇族血統的地方。有了這個根源再去考量李坑,或許會產生不一樣的感受。

李坑 有著皇族血統的地方(江西旅行之九)

李坑的山水之美,想必是歷史上的一種自然與人文的邂逅。假設是窮山惡水,皇子也不會跑到這裡安家落戶;而最可貴的是皇室家族千百年來繁衍生息,所形成的古村落處處透射出一種文雅和深邃,顯露著非凡的氣派。無論是街巷溪水九曲十彎,還是青石板道縱橫交錯;無論是柳碣飛瓊、焦泉浸月,還是道院鐘鳴、雙橋疊鎖等,都有大家閨秀的風姿卓越。或許,皇族後裔聚集到這裡之後,村落一切的環境變得更加格外明朗起來。

李坑 有著皇族血統的地方(江西旅行之九)

作為一個皇族的聚居地,自然擁有過人的氣度和風範。建於明末的申明亭,是約束村民遵規守法、明斷公理的地方。這不知是不是當初封建社會的中國,在村級單位實行民主、法治的一個典範?是不是唐王朝的制度典章在這裡不斷傳承的一種具體體現?但如今卻是具有藝術性和故事性的一個景點,是客觀存在並具有歷史研究價值。

李坑 有著皇族血統的地方(江西旅行之九)

對於血統論,承認和否認或許並不重要。但李坑人傑地靈卻是不爭的事實。抗金名將李知誠和抗元名將李芾兩位民族英雄就是李坑人,除了兩位南徵北戰的武將之外,從南宋到清代期間,在這個不起眼的小村莊還整整出了18個進士。皇家血統的先輩們從皇城走進了山村,而他們後代卻從山村走出週遊外面的世界,這是胸有大志者所為。想當年16歲的毛澤東悄然出走求學留下七絕一首:「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天下無處不青山」。其遠大抱負可見一斑,天下英雄豪傑所見略同。


李坑 有著皇族血統的地方(江西旅行之九)

李坑走出去的人物功成名就後,沒有背祖忘宗,而是反哺曾經養育自己的故裡。李坑現存的中書橋和文昌閣,是由北宋進士、中書舍人李侃回鄉省親時捐資建造的。獅儺廟則是南宋武狀元李知成出資修建。而廟前彩虹橋,是明代著名風水大師李景溪,為收斂天地之靈氣而建。也許有人不以為然,「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當官的出點血也是應該的。可我卻感到在封建社會這種善行義舉和為家鄉父老做出貢獻的人物,確實難能可貴。相比之下,當今那些中飽私囊的黨內貪官汙吏,對此是否感到汗顏!

李坑 有著皇族血統的地方(江西旅行之九)

李坑這些建築「古董」,有「捐贈」,也有遺留的。木材商李翼高的居所,李文進的「大夫第」,李書麟的「八字門」,李聘如的銅綠坊……這些巨賈名流留下的巨大而豐富的寶貴遺產,是社會財富,是古村落的家底,讓仍然生活在李坑皇族後裔子孫萬代受用。更使他們感到榮耀的是能夠住在這個古村落,那是一種血統的資格。

李坑 有著皇族血統的地方(江西旅行之九)

已經走出李坑的皇族後代們,如今社會地位和生活狀況如何,我們無法考究。但一直定居在李坑的人我們卻能見到:他們常年在祠堂、官邸、書齋、戲臺、廊橋、亭閣之間穿梭,儘管環境很美,卻習以為常熟悉的眼裡沒有風景。而他們更有興趣和獲得感是如何賺錢。於是,街面上的各色店家吸引遊人的駐足,滿眼皆是木雕、硯臺、瓷器、古董,還有竹筍、綠茶、皇菊、枇杷、臘肉、清明果……

李坑 有著皇族血統的地方(江西旅行之九)

那些在河邊浣洗衣物的婦女、堂內坐在竹椅上吃茶聊天的老人、四處奔跑捉迷藏放風箏的孩童,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沒有天高地遠的寂寞與迷茫。在千百年來世世代代的遺傳和變異的矛盾中,他們已經不可能「龍生龍鳳生鳳」,身上看不出一絲貴族的身世。這裡所能傳承下來的只有他們的祖先和李坑走出去的名流所留下來的歷史記載,還有這裡的文化遺產、民俗族規、祖訓家風等。

李坑 有著皇族血統的地方(江西旅行之九)

來到李坑,會看到一批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美術專業的大學生來到這裡寫生。他們創作的作品,一幅幅畫面上看上去是李坑不同處的美景,卻不知是否隱含著皇族一脈相承的底蘊?這需要用眼,更需要費心。(文圖均為作者原創)

李坑 有著皇族血統的地方(江西旅行之九)


x]�u��

相關焦點

  • 江西(5)婺源,歷史文化名村——李坑
    李坑,從春季賞油菜花最佳的地方認識的。李坑,群山環抱,山清水秀,風光旖旎,歷史文化名村。李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李坑保留了幾百年的明清古建民居,典型的徽派建築。李坑的建築風格獨特
  • 走入古風古韻的婺源李坑,感受小橋流水人家
    李坑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為主的古村落,距江西婺源縣城12公裡,屬秋口鎮。從婺源縣城向曉起,江灣、篁嶺方向,驅車行駛20分鐘,按著道路右側指示向右拐,約1公裡,李坑便豁然在眼前。8月9日拍攝的婺源李坑景區石牌大門。
  • 婺源 還想再來的地方(江西旅行之十一)
    而我更覺得婺源是個百看不厭的地方;雖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婺源倒是個例外,來了還想再來。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故裡,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著名學者金庸的祖籍,就是婺源。真不知這裡是不是中國歷史上人才最密集的地方?而且這一大堆名人所相關的事情,一時半載是搞不清楚的,你每來一次必定會有所新的斬獲。這也是還想再來婺源的一種理由。
  • 思溪延村 徽州儒商人的傑作(江西旅行之十)
    江西婺源的思溪延村與李坑,離縣城的距離均為十二、三公裡左右,一個在西北、一個在東北,三者呈「V」型分布。兩個古村落相似的地方都是面臨溪流和稻田,背依群山綿延,粉牆黛瓦馬頭牆,有橋有青石板……最大不同的是,歷史上李坑出官宦,思溪延村出富商。而在婺源,官宅講究氣魄,商宅注重財運。
  • 我的江西婺源之旅(三)李坑
    第三天行程【李坑】。遊完汪口出來已是下午1點了,於是在汪口村路邊等大巴搭去【李坑】,當地的村民說一般二十分鐘左右一趟車。等了不久就有大巴來了,大概半個小時左右就到了【李坑】。【李坑】門票60元。李坑村李坑村江西
  • 江西婺源李坑的水墨意境與徽派建築
    李坑的由來李坑是個「李」姓聚居的村落,它原名「理田」,為什麼叫「理田」?村子裡的老人說,村子現在的姓氏「李」是因為遠祖在堯帝時的部落首領擔任大理(掌管刑法的大官),因此以官職為姓。同時,因遠祖唐末由北方遷到南方時曾「佔得從田之籤」,為紀念緬懷先祖,故取村名為「理田」。到了近代人們漸漸以李姓居住於小溪兩岸。在婺源,溪流又被稱為「坑」,便俗稱為李坑。
  • 古建築者的天堂,風景美麗,江西李坑旅遊,讓人流連忘返
    今天跟大夥一塊來分享的美景是江西李坑,一起去看看小橋流水人家的婺源美景。在收穫的季節,靜靜地走在路上!李坑距離牧園縣城不遠,中間有平坦的馬路,在這途中可以觀賞到美麗的山間美景,青山依水、綠水長流。在那個地方有山有水的地方都叫坑,村裡的人大多都姓李,所以就叫李坑了。村口有一個高挑的牌坊,頂部娟秀的李康倆字,告訴人們,真正的小橋流水人家就要到。
  • 江西旅遊:婺源徜徉三村行(圖)
    資料載:婺源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它地處江西東北部,與安徽、浙江兩省交界,剛巧處於黃山、廬山、三清山和景德鎮旅遊金三角區域,是鑲嵌在贛浙皖三省交界處的一顆綠色明珠。婺源以其田園牧歌式的優美風光和保存完好的古文化、古建築、古樹、古洞而被人稱為「最後的香格裡拉」。
  • 江西婺源的李坑景區,南宋武狀元李知誠的故裡,卻幾乎沒什麼遊客
    剛剛開始了解婺源時,只是覺得婺源只有油菜花,但再次去婺源時,卻發現裡面還有一個低調的景區,這是南宋武狀元李知誠的故裡,這個景區的名字叫「李坑景區」,雖然提到這個景區的名字,很多人並不知道,說起「李坑景區」,也許用一個詞來形容它,那就是「低調」,那麼「低調」呢?
  • 江西婺源有個景點,名字比較怪異「李坑」,門票僅需60元
    談起江西婺源這個美麗的地方,是許多旅遊愛好者在嚮往的勝地,從古至今,婺源也出了不少名人志士,比如:婺源是朱熹的故鄉、胡適的故裡、鐵路工程師詹天佑的桑梓、著名學者金庸的祖籍地等等,眾所周知,婺源自古文風鼎盛,人文薈萃,朱熹手植的文公山古杉群,歷經八百多年,至今仍然枝繁葉茂……今天給大家分享的便是婺源的一個景點叫
  • 婺源李坑景區下月起閉門謝客
    (原標題:婺源李坑景區下月起閉門謝客) 中國江西網訊 郭睿、全媒體記者夏昊報導
  • 江西婺源李坑,它是不是一個大坑,走進去才知道!
    李坑距離江西上饒市婺源縣城12公裡,李坑保留了幾百年的明清古建民居,典型的徽派古建築。一條川流不息的小河把村子分成了東西兩個部分。李坑是一個古樸的村落,民宅居院沿潤依山而立,村內街巷溪水貫通,九曲十彎,構成一幅「遠樹平林村落,小橋流水人家」的獨特景觀。李坑景區中以「李」姓居民為多數,「坑」就是小溪的意思,村口的石牌坊是李坑的標誌,在南宋年間曾經出過武狀元李知誠,狀元府已經是村中的景點。
  • 婺源東南有李坑
    從老北站到李坑,騎著一個一騎就出服務區的電動車轉了兩個來回,終於從旅遊集散中心兩個美女熱情告訴我怎麼坐車怎麼遊玩。一出中心,剛到公交站,居然就遇到一輛據說很難等的公交車。這車在我們那裡早就淘汰了,是十幾年前最古老的一招即停的窄身公交,減震硬邦邦能震出五臟六腑,發動機吃力地吼叫卻綿軟無力,車上買票的也是一臉嫌棄的臉色。
  • 最美鄉村婺源李坑
    國慶長假江西維美之行,中國最美的鄉村婺源之旅. 第三天婺源之行站,李坑 坐標:李坑是距離動車站最近的一處景點,離婺源縣近.動車站下至大巴車至李坑景點只需要十幾分鐘路程. 小橋流水人家,李坑是一處保存完整建築景點,.入門李坑時有划船,延河邊劃的那種竹板,千萬別做,雖說價格不是很貴,但路程相當近.不划算.只做到景點入口處而已., 延著長長走道沒有回頭路,入門時的景點垃圾處理不整,有點凌亂感,在往裡首處是一座廟宇,可以點香.外面那位老人家的飾品及一些銀幣古董不建議買,有點坑,被坑了一張錢幣錢.
  • 江西評價最差的景點叫李坑,真是個坑,坑你沒商量
    李坑其實就是一個以李姓聚居的村子,是婺源12景點之一。李坑雖然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但是裡面是真的超級差勁,可以說是婺源12景裡面最爛的景點。李坑村裡商業化非常嚴重,能看到的地方都是賣東西的,商販素質低,強買強賣還辱罵遊客。讓人覺得不可思議的是在古建故居裡都有村民在兜售東西。
  • 江西有個江南水鄉,風景像浙江烏鎮,小橋流水人家宛如世外桃源
    芒果旅行日記:江西上饒有個村莊,歷史悠久風景秀麗,依山傍水古色古香,宛如世外桃源一般。這裡的村民熱情淳樸,村莊安靜遊客少,有著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美麗畫卷,與江浙烏鎮風景相似,因此被稱為「小烏鎮」。
  • 江灣 古老而新鮮(江西旅行之八)
    在江西婺源剛剛看完篁嶺,就驅車來到了江灣景區。但眼前的景觀並沒讓我特別地心動,儘管這裡是婺源唯一的5A景區。這也許是視覺的疲勞,或是像剛用完一頓大餐還沒等消化,美味佳餚又擺在面前而感到索然無味。江灣之所以被評為5A景區,不僅是因為存在千年的古鎮,更在於這裡發生的事件和出現的人物,把歷史、文化融合成故事,使千年古村成為有「戲」有名氣的地方
  • 唐朝前三位皇帝是隋煬帝的親戚 後面所有的皇帝擁有隋朝皇族血統
    當時有著五胡十國的說法,也就是整個中國被胡人統治著。那誰終結了這個現象呢?此人就是隋文帝楊堅,一個可以跟秦始皇齊名的帝王。他廢除鮮卑化政策,恢復漢姓,讓漢人重新站了起來。對待胡人,楊堅採用了包容的政策,因為她的皇后獨孤伽羅就是鮮卑人。說起獨孤伽羅,還得說起一個人,那就是李淵的父親李,他的妻子獨孤氏跟獨孤伽羅是親姐妹。
  • 江西上饒旅遊景點,上饒旅遊推薦10個著名景點,上饒好玩地方
    江西上饒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擁有豐富的山水景觀,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江西上饒有哪些好玩的旅遊地方。>(上饒市婺源縣秋口鎮李坑村),沿著溪水進村,村口一棵古老的樟樹,枝條虯勁,應該就是李坑的風水樹。
  • 湖北劉家橋村:先後竟出過36位皇帝,現居住九千多劉氏皇族的後人
    湖北劉家橋村:先後竟出過36位皇帝,現居住九千多劉氏皇族的後人書生今天要和大家說一個位於湖北省鹹寧市桂花鎮的一個古村落,這個地方四面環山,小河穿過村莊,仿佛古畫一樣,非常的好看。劉家橋村裡一直生活著一個家族,村莊裡面的人幾乎都是劉姓,劉家橋村劉邦的後人所建立的,從明崇禎年間,劉家後人就一直居住在這個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