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他在有福之州做臺式月餅

2020-12-14 福州新聞網

  林發偉夫妻在做臺式月餅。

  福州日報記者 謝星星 文/攝

  和粉、做酥皮、制餡、包餡、烘焙、冷卻……中秋假期首日,在兒童公園路「光頭麻糬」店裡,老闆林發偉和妻子魏金燕正在趕製臺式月餅。今年中秋,店裡的月餅訂單火爆,兩人已經加班加點好幾天了。

  林發偉來自臺灣,是一名福州女婿。今年,是他在福州過的第6個中秋節。用林發偉的話說:「福州也是我的家,在家做月餅讓更多人過好中秋,這種感覺很棒。」

  跨越海峽的緣分

  14日,在店裡後廚,記者見到夫妻二人時,他們一人做酥皮,一人包餡兒,動作快速、配合默契,談笑間滿是愛意。

  「大陸常見的是廣式月餅,臺灣更多地將芋頭酥、蛋黃酥、麻吉餅等稱為月餅,榕臺口味相近,臺式月餅更易被接受。」林發偉說,去年首次推出臺式月餅,銷售火熱,今年的訂單半個月前就紛至沓來。

  說起兩人的緣分,他們互相看了一眼,幽默的男主人林發偉有點不好意思。「我們是在臺灣認識的,是門對門的緣分。」開朗的妻子魏金燕接過話頭,早年她在臺灣一家服裝店工作,林發偉就在對面的面點店打工,一來二往,兩人就看對了眼,今年已是他們認識的第17個年頭。

  2012年,林發偉和魏金燕喜結連理,繼續在臺灣生活。「我們每次帶回福州的臺灣手工麻糬都很受歡迎,這讓我們有了在福州創業的想法。」林發偉告訴記者,經過多年的考察和考慮,2014年兩人決定把臺灣手藝帶到大陸。

  攜手創業的拼搏

  這場跨越海峽的攜手創業,是從福州群眾路的小巷子起步的。「那是2014年4月15日。」林發偉清楚地記得這個日子。

  「店面最早才22平方米,只有一個窗口接待客人。」林發偉告訴記者,要做出正宗的臺灣手工麻糬,原材料至關重要,他們利用福州當地以及從臺灣帶來的食材,一次次試驗調整,每天都泡在料理臺上,一開始經常失敗,丟掉的試驗品一批又一批,非常心痛。

  功夫不負有心人,林發偉終於做出了臺灣味的麻糬。「雖然店面在小巷子,但幾乎不愁銷路,吃過的人八成都是回頭客。」林發偉說,他還記得當初有客人在小窗口頂著驕陽,足足等了半個小時,只為吃到剛出爐的臺灣麻糬。

  創業伊始至今,林發偉堅持手工製作,使用高品質的原料。每天4點半,夫妻二人就騎車來到店裡,光籌備工作就要忙到10點多。「所有原料我們都堅持自己加工,不購買外面的成品,比如一鍋紅豆至少要熬煮六七個小時。」魏金燕說。

  收穫好評的溫馨

  堅守初心的手藝,收穫的是食客的青睞。如今,「光頭麻糬」已經是福州的「網紅」糕點,手工麻糬、芋頭酥、蛋黃酥、麻吉餅等都是口碑產品。

  「怎麼紅起來的我們都不知道,聽客人說從微博、朋友圈、小紅書上慕名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都是客人幫我們發的。」林發偉說,許多客人已經成為他們的朋友,甚至是他的「家人」。

  「我還記得有個孕婦,特意從金山轉了2次公交過來買麻糬,讓我們非常感動。」林發偉說,有些在周邊企業上班的人不僅成為忠實客戶,還化身推銷員,為他們帶來許多企業訂購的大單,還有客人會真誠地提出口味上的調整建議。

  更讓林發偉高興的是,五湖四海的客人紛紛把產品帶回各自的老家,分享給家人朋友。

  「純手工製作真的辛苦,常常都想不做了,正是因為客人的肯定,我們不能辜負這份喜愛,再累也要繼續做下去。」如今,林發偉已經把總店從小巷子搬到了兒童公園路,店面也擴大了許多,還在省府路開設了分店,

  「福州真是臺胞臺企的『第一家園』,朋友給了我們太多幫助。」林發偉說,下一步,他們在考慮開放加盟店,邀請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推廣臺灣美食,助力兩岸交流。

相關焦點

  • 愛維爾「三蘇」創新月餅開啟「臺式蘇味」中秋意
    很快,姑蘇城中便會浮動著金桂的暗香——中秋就要到了。古時,到了中秋日,吳地人家每家每戶都要設香爐、燈燭、瓶花等物,供奉月亮,拜完月亮,一家人圍坐聊天賞月分食供品,謂之「齋月宮」。這所謂的「供品」,便主要是月餅了。中秋食月餅,華夏皆同,海峽與共。中國人吃的月餅主要分為廣式、蘇式以及臺式等。
  • 兩岸夫婦福州共制臺式月餅:團團圓圓、甜甜蜜蜜
    林發偉和愛人魏金燕在做臺式月餅。東南網記者 盧金福 攝 東南網9月29日訊(本網記者 盧金福)臨近中秋佳節,在福州創業的臺胞林發偉和愛人魏金燕已經忙碌了將近一個月,他們經營的「光頭麻糬」店,通過直播、外賣等線上渠道,拓展了客源,中秋前夕接到來自全國各地的月餅訂單。在福州創業6年的時間,林發偉已經把福州當自己的家,每年都這裡過中秋,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就像月餅一樣,團團圓圓、甜甜蜜蜜、其樂融融。
  • 臺式月餅物美價廉熱銷大陸 蛋黃酥最受歡迎
    原標題:臺式月餅物美價廉熱銷大陸 蛋黃酥最受歡迎   中新網8月2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東莞臺協東城臺商會長李文誠昨天(20日)表示,臺式月餅物美價廉,近年來頗受大陸民眾的歡迎。   李文誠表示,臺式月餅價廉物美,深得大陸民眾口碑,尤其臺式月餅採用手工生產,新鮮味美,不甜不膩,與大陸月餅相較,更可口美味,所以有關單位雖嚴格中秋送禮,但臺式月餅高貴不貴,已成庶民應節食品,未受影響。   李文誠說,今年臺式月餅銷售量依然熱銷,其公司每天製造量,都維持在最高的三萬個左右,幾乎是訂單生產的最高量,如果無法及時提供,只好請消費者耐心排隊等候。
  • 盤點|大連街今年的中秋月餅禮盒
    諮詢電話:3907 1111大連日航酒店---廣式油皮月餅78元/盒的平價限量版禮盒98元/盒的特惠限量版禮盒大連日航飯店今年繼續精選號稱「中國第一餅」的近80年制餅歷史的廣式油皮月餅專家——廣州酒家集團的月餅,借其精益求精的技藝滿足您對中秋月餅品質和食品安全的雙重追求;口味上除了傳統的蛋黃、蓮蓉、豆沙月餅
  • 開封稻香村盧師傅中秋月餅禮包造型美觀【廠價直銷】
    傳統的廣式月餅,重糖輕油,雖然月餅皮兒比較薄,不過由於內餡飽滿實在、配料極為講究,所以這種廣式餅吃起來特別甜膩。不妨搭配重烘培、顏色較深、口味較重的茶,如鐵觀音、烏龍茶。此外,如果是口味為淡甜、口感綿密的改良式廣式月餅,搭配帶有花香類的茶,或是有清香味的茶,就有提味的功能。至於外皮酥鬆香滑、皮餡分離、口感清爽不膩的臺式月餅,則可考慮搭配各類烏龍茶,如天霧茶、頂凍烏龍茶等都是理想的選擇。
  • 中秋消費市場之月餅:現烤異軍突起,文創跨界成風
    「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默品其滋味,相思淚沾巾。」中秋將至,闔家團圓時總少不了詩酒助興,漂泊在外也可借月餅一解相思。作為中秋文化的重要載體,月餅自然成為中秋消費市場的主角。就月餅市場而言,百元價位仍是主流,現烤月餅初成規模,文創跨界掀起新一輪「國潮」。而月餅也可謂可鹽可甜,有顏有內涵。
  • 永康淘︱中秋心意 月餅代表我的「心」
    一句話說,選對了月餅,中秋節每天都過。清香之鳳梨每年中秋,各地都有秋風起,蟹腳癢,桂花香,柚子甜,一起勾走胃的魂魄。簡單的幾道菜,久違的媽媽味,全都來自山川草木、人間廚房,吸引著我們順著香氣去尋找,手作的秋日好味。而當一步邁上寶島臺灣時,我們最先聞到的便是土鳳梨與烏龍茶的清香。
  • 福州大學生過別樣中秋節 放飛孔明燈做特色月餅
    原標題:福州大學生過別樣中秋節 放飛孔明燈做特色月餅   穿漢服、拿手機玩自拍、做月餅……昨天是一年一度的中秋節,第一次離家的福州大學生們把中秋節過得蠻快樂的。   「以前還從來沒有做過月餅,第一次在離家這麼遠的地方過中秋,大家一起做月餅,玩一玩還是蠻有趣的。」
  • 月餅只能中秋吃?元祖雪月餅也適合夏天!
    月餅是中秋佳節的舌尖「重頭戲」,也是流傳久遠的傳統民俗食物。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記載道:「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中秋佳節除了賞月,也要吃月餅,是天南地北的共識。用酥香臺式煎餅包裹不同冰淇淋內餡的經典款自然不用多說,還有以水晶外皮包裹水果流心冰淇淋的元祖星空、用威化餅皮捲起澳洲進口夏威夷果的元祖脆雪月以及將軟巧與奶香冰淇淋結合的極月之光,均是元祖精心研發的創意美食,將月餅這一傳統美食做到極致。
  • 中秋月餅趁「熱」登場 新口味多保質期有可能縮短
    溫州網訊 這邊天氣預告還在喊7月第一個高溫日氣溫達35.4攝氏度,接下來一天更比一天熱;那邊溫州糕點商家已開始轉戰中秋月餅市場。眼下,阿哆諾斯、世紀聯華超市南國店散裝月餅已上市,到七月底八月初,各家糕點店禮盒裝月餅將全面亮相。
  • [江蘇] 蘇州我們的節日「中秋」之小月餅傳遞大情誼
    志願者DIY月餅 情暖「平安衛士」   中秋佳節是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每逢佳節倍思親,而過中秋節,吃月餅是必不可少的。這不,蘇州工業園區中海社區發動社區志願者阿姨們一起DIY手工月餅,給在節日裡還堅守工作崗位的中海物業保安們送月餅,以慰思鄉之情。
  • 今年中秋 哪幾款月餅值得一吃?
    @華西都市報:中秋之美,不同於其它節日的喜慶和熱鬧,它多了一份詩情畫意,需要慢慢品味。月餅作為中秋節的象徵之一。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又將到來,今年,各大品牌又有什麼精品推薦?2013中秋·國慶黃金雙節旅遊食品展,消費者期待哪些品牌被納入團購?
  • 月餅包裝設計|2019中秋月餅禮盒特輯-設計篇
    今年的中秋月餅、禮盒檔期相較以往更提前開打,從上個月就陸陸續續有許多品牌搶先釋出今年中秋節限定的資訊,V編事不宜遲,就先帶大家好好探索今年的中秋月餅禮盒又有哪些值得入手或送人的創意新貨吧!而且別忘了,有許多品牌都是限量發售,錯過真的會讓人想捶心肝。
  • 中秋,我們不吃月餅吃啥?
    ——每年中秋臨近,就把月餅當早餐吃,經典如雙黃蓮蓉,傳統如五仁月餅……今年就有無花果黑毛豬腿月餅
  • 港澳臺:月餅「風景」別樣新(家·中秋)
    或許,吃什麼並不重要,那種流淌在彼此血液裡的、對團圓的內在喜悅,才是我們期盼中秋的原因。  香港月餅百花齊放  在港澳地區,月餅年年推陳出新,除有傳統月餅佔領市場,也有冰皮月餅、酥皮月餅爭奇鬥豔。香港美心月餅是當地名牌,深受消費者喜愛,除傳統雙黃黃蓮蓉及白蓮蓉月餅外,還有低糖月餅、冰皮月餅、卡通月餅等。
  • 2014月圓月期待 元祖中秋冰爽「雪月餅」倍受熱捧
    2014年中秋節即將來臨,各種類型月餅紛紛湧現到市面上,水果、蛋黃、蓮蓉、玫瑰細沙、巧克力等,每種口味的月餅都承載了人們對中秋團圓的期盼。不過每年中秋,總會有全新口味的月餅出現,博得顧客眼球。今年中秋,元祖推出的「雪月餅」,一經上市,便受到人們的熱捧。
  • 2018中秋月餅大PK!故宮月餅、星巴克五仁月餅……
    今年中秋節北京稻香村與黃逗菌再度跨界合作,推出限量版「黃逗菌月餅」禮盒。黃逗菌月餅禮盒中既有傳統五仁月餅和蛋黃月餅,又有近來火速躥紅的流心月餅。乳酪玫瑰味、紅酒麻辣鴨味、抹茶榴槤味等6種新奇口味,也讓這款禮盒變得十分豐富。
  • 2011元祖雪月餅上市 颳起中秋冰涼風(圖)
    2011元祖雪月餅上市 價格公布每年,元祖的雪月餅一上市就會引起一陣購買熱,香脆的日式煎餅皮,包裹著飽含果粒的冰激凌,徹底改變了流傳了一千多年的中秋月餅的形象,從此,炎熱的中秋開始颳起了「一陣冰涼風」,民俗節日裡也終於有現代時尚的味道
  • 中秋又來臨 今年月餅大戰硝煙不濃
    但今年記者    在各個商場    超市月餅展臺看到,各    大品牌月餅沒有推出天價月餅,即使是包裝精美的禮盒裝月餅,最高價格也僅在600元左右,更多的為100元到300元不等,禮盒內的月餅數量和大小也很實惠,沒有令人生出「買櫝還珠」之感。
  • 中秋還沒到,這款宋美齡都愛吃的月餅,竟排隊都難買了
    每到年節、中秋、嫁娶喜事,臺北街頭的老百姓都會走進郭元益門店,選購這家老牌糕點。在節假旺日,甚至有排隊都買不到的時候。在他們心中,郭元益就是出品經典、送禮體面的象徵。就連一眾明星的婚禮上,也少不了郭元益喜餅的亮相。嫁來中國臺灣的媳婦,回去探親時,也不忘帶上幾盒郭元益來贈送給親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