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爾的風吹得很猛烈,聞起來有一股灰塵的味道,跟我的家鄉不一樣

2021-01-20 楊羊羊的生活頭條

首爾起風了

「首爾的風吹得很猛烈,而且聞起來有一股灰塵的味道,跟我的家鄉很不一樣。」

我住進hostel的第二天,隔壁床搬進來一個叫阿金的男生,他也是韓國人,不過,是來自濟州島。他在hostel裡要待上4天,但可不是為了在首爾觀光什麼的,而是打算用這4天時間來面試,找份實習的工作。

「明年就要畢業了,所以想來首爾面試看看。」

他早上4點就要起床準備了,因為面試的時間是早上7點。我納悶是不是首爾的工作面試時間都在那麼大清早的時候,他回答說:「我也覺得納悶呢。」

說起來,全世界的準畢業生到了臨畢業的前一年都是最忙亂的時候,又要準備論文答辯,還得找份稱心如意的實習工作。我來首爾前,豆瓣的兩個友鄰巴斯和曉茉,就分別從杭州和重慶趕來上海,說是都找好了一份實習的工作。他們實習工作的工資都不是很高,大概2000元都不到,比3年前我實習的時候還要少。在上海這樣一個高消費的城市,這點錢交完房租就基本所剩無幾了。

「但過了實習期,可以直接轉正的話,熬個半年也不算多大的事兒。」

說起來,雖然第一本書就是寫給剛畢業的年輕人看的,但對於找工作這一方面,我好像一直都沒怎麼分享過經驗。不過我總覺得自己的職業生涯一直都帶著運氣的成分,所以全盤照搬我的經驗明顯是行不通的。真要分享的話,大概就是以下4點吧:

第一,從學校到職場,對很多人來說算是第二人生,無論是自己創業還是找工作,一直以來我一再強調也放在這4點中第一位的就是:一定要熱愛你所做的事情!「任何的偉大,都是從微小的熱愛開始的。」——這句話可不是我說的,而是蘋果公司的箴言。說起來,我知道很多人對於大學的專業並不滿意,但坦白講,你出來工作的職位也並不一定要與大學專業相關。如果你所學的東西正好就是你熱愛的那當然最好不過,如果不是,那也沒有關係,據統計每年至少有60%的畢業生的第一份工作與大學專業完全不對口(我就是一個例子)。因此,比起找專業對口的工作,還不如找自己所熱愛的、提得起興趣的,這樣子在職場生涯的初期才會充滿幹勁,不至於一開始在起跑線的時候就感到倦怠。

第二,如果沒有長期的目標,那至少要有一個短期目標。提出這個意見,倒不是像讀書時期一樣,非要讓大家在某個階段時成績或名次提升到某個位置。純粹是因為,與大學時所面臨的「自學」情況一致,在職場並不會有人掏心掏肺不顧自己的工作只為了當你的良師,所以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其實有助於自己的職場發展;朝著小目標的方向前進,才不至於在職場初期遇到情況時不知所措,感慨最後沒有任何目標和追求,過早地陷入渾渾噩噩和無所事事的狀態。

第三,請一定要學會「自學」的能力。正如我剛才所言,你職場中的前輩與學校中的師長是很不一樣的,學校裡的老師其本職工作就是授予你知識和技能的,所以指導你的學業和成長對他們來說是天經地義、毋庸置疑的事情。但職場可不一樣,你的前輩同樣也是老闆花錢聘請來的,他們自己也要考慮到自己身為一個個體在公司裡能夠為公司創造什麼價值。因此,很少有職場前輩會將自己全部的功底和客戶資源傳授給你(這也無可厚非,畢竟他也要有一技之長混飯吃)。如果你在大學時候還是處於高中時期的學習模式,那麼在初入職場時,一定要轉換思維,學會「自學」,要是還想著跟高中一樣「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就等著別人來指導你,那你很快就會在職場被淘汰。

第四,也是最後一點,學會在乎你的薪酬。我之所以把這個放在最後一點,是因為我不希望各位把這一個點放大化,而忽略了前3點:在找到一份新工作時,應該先問自己是否熱愛或對這份工作是否提得起興趣,且這份工作對於自己的短期或長期目標是否有幫助,以及通過自學能否在這個工作中得到長進和提升。只有這份工作在此3個方面都確定有所幫助時,才應該考慮到薪酬。大部分人會因為錢而做一份工作,但我身邊實在有太多為了多拿幾千塊錢而讓自己每一天都過得很不開心的人了,我不希望你們加入他們的行列。

但薪酬固然是重要的,是你用最寶貴的時間所換取得來的,我肯定也不希望你把最好的時間花在根本不對等的物質回報上。所以當你確信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勝任這份工作,甚至會為工作創造出額外的附加價值時,儘管開口要價,沒有必要在工資上戰戰兢兢。這是你靠自己的能力得來的,你理所應當應該在乎你的薪酬,這沒什麼可丟人的。只要是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公司也一定會看到,會對你的要求作出評估。在乎它,但不要刻意放大它,這就是我對你的最後一個忠告。

我的分享其實很淺層,畢竟這也不是什麼成功人士的教學分享。職場有時候像是一陣猛烈的風,夾雜著明眼看不見的塵埃,毫無來由地襲來,與過往學生時期所感受到的溫和的風不太一樣。衷心祝福所有的年輕人,包括巴斯、曉茉和從濟州島來首爾的阿金,都可以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也請要記得,快樂和自在的人生比什麼都要來得難得。

另外,我一直不太好意思告訴阿金,大臉喵曾經對我說,首爾的風之所以有灰塵的味道,據說是因為這些風是從北京吹過來的。

失去與獲得一樣美好

在首爾住下來的第四天開始,生活就已經走向一個常規的軌道。我會在早上9點起來,然後到hostel頂層的廚房給自己做一份早餐。首爾的hostel比其他城市的hostel都要好一些,不僅提供免費的衛浴產品,廚房也是免費使用的,並且每天還包含一份吃到飽的早餐(只是你餐單日復如一日,永遠是麵包、果醬配雞蛋)。大概是這些生活中的細枝末節,慢慢滲透到這次旅行中來,所以第四天開始,我便覺得自己和普通首爾人沒什麼兩樣,除了我不需要上班,並且只會幾句簡單的韓語而已。

大臉喵說他在這個城市待了4年後,愈發覺得首爾其實很無聊。但其實他還有好多地方都沒去過,所以我儘量嘗試讓自己不受他的影響去開發屬於自己的「觀光線路」。比如我住的地方在市廳地鐵站附近,其實是首爾觀光最好的地段。但大臉喵一直都不知道從hostel出去後要怎麼往市廳的地鐵站走,我大概跟前臺諮詢一下後打算自己去找找看,結果不僅找到了市廳的地鐵站,還從地下通道走到了明洞(事實上兩者相隔非常之近)。所以第四天的早上,我吃完早餐後,就從地下通道走到了明洞,然後在樂天電影院看了早場的《雷神2》電影。

說起來,畢竟是自己十四五歲時想來的城市,所以這幾天我一直在想,自己到底錯過了一些什麼。之所以會這麼想,是因為這麼幾天下來,我發現首爾和我想像中還是不盡相同。它是一個完善的現代化的城市,但確實如大臉喵所說:它不夠有趣。除了你在餐館中能感受到的韓式料理口味外,這個城市充滿著現代都市的外放和融合,與韓劇中濃濃的韓國風情比起來總是不太一樣。簡單一點來說,就是,它像上海一樣,會讓你覺得很居家,並沒有我之前到了伊朗或者土耳其時那種因為截然不同的風情而眼前一亮的感覺。

這麼想來,其實也沒什麼好責備首爾的,純粹是因為我這個觀光者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而已。十四五歲的時候,覺得中國和韓國之間就已經隔了很大一個世界,殊不知在這個世界上千百個國家裡,中韓已經算是文化差異相對沒有那麼懸殊的兩個國家了。何況從古至今以來的通商和往來,韓國其實到了現在看來,早已經不像是當年那麼遙遠。因此,我也嘗試著平和接受這段旅程往「居家式」的感受發展。

反倒是微信中的一些朋友,覺得能來韓國好像是一件天大的喜事,言語中充滿了羨慕的語氣。有時候看到他們這樣想,在想想這兩天自己的「旅行」狀態,實在覺得有些羞愧——好像是我發掘不出這地方的美妙,如果這段旅程由他們來安排,會比我聽到和看到的美妙百倍一般。說起來,我也不是沒有過揣著手機看著微信中的朋友圈對其他人報以豔羨姿態的時刻。比如之前有個友鄰去了臺灣,我便在想:「哎呀,真是好,我什麼時候才能去呢。」言語中嫉妒的心情都已經要大於羨慕了。

我停止有這種想法,是因為有一天我在豆瓣看到了一篇文章。這個叫Alexys的女生是這麼寫的:

「我們之所以會嫉妒,歸根到底是因為我們對現在的自己不滿卻又不知所措。我們嫉妒考試得第一的同學,是因為我們認為我們知道得與他一樣多但是卻不知道怎樣貼近答案獲取高分。我們嫉妒薪水比我們高的同事,同樣是因為我們認為我們具有那個能力卻又不知道怎樣讓自己的價值得到公認。所有的嫉妒,都是因為我們認為我們能夠到達那個位置卻又不知道如何才能到達。

「而反過來,當我們認清我們必須要抵達的前方,而且下定不顧一切、用盡一切手段都要抵達的決心,我們的內心就會變得足夠強大,不會因為他人的作為而產生動搖,也不會因為一次失敗而對自己產生懷疑。我們的內心開始變得平靜而溫和,它不驕不躁,不怨恨也不譏諷,你的頭腦開始冷靜下來,你就會驚奇地發現以往在你眼中雜亂無章的遍野荊棘的下面竟還留有前人的足跡。」

我驚覺這種情況確實和我想的一模一樣,所有的嫉妒和羨慕往往都來源於自己的軟弱和無力,而軟弱和無力是沒有辦法幫助我們達到我們所「嫉妒」的高度的;

簡單來說,就是嫉妒這種情緒其實毫無意義,與其發出「哎呀,真是羨慕他可以去首爾啊」的驚嘆,不如下定一切決心讓自己明白無論如何自己也要達到這個位置,因此「逼迫」自己強大起來。當我身處於首爾時,我的心裡就是這麼想的,過往那些「嫉妒」、「羨慕」或是「心願」都隨著軟弱、無能為力和不知所措的過去消逝了,留下的是這個最終成行的,內心足夠強大的自己。

如果在十四五歲的時候沒有「失去」這個機會,我可能也不會明白二十多歲「得到」它時的來之不易。有時候失去和獲得一樣偉大,通過「失去」你才會明白這個人或這件事對你有多重要,從而影響你是否下定決心要追回所「失去」的東西。過往的失去,造就了現時的我們;而現時的獲得,正是成長的體現。它理應是強大、平和且無所畏懼的,因為它已經不害怕自己再次「失去」這樣東西了。

所以說起來,我之所以對於首爾沒有抱有短期觀光客的心態,而像是一個「居家式」住客一般來感知這個城市,除了我個人的選擇以外,也代表了這一刻的我其實已經明白:我並不趕時間,這一次錯過的東西,下一次補回來就好。至少,我不會像十四五歲那時一樣,擔心無緣再見到首爾了,這大概也是一個人從物質層面和自身歷練上成長的一個體現吧!

相關焦點

  • 小夥3天不尿,肚大如球!醫生貼近一聞,有股奶香味……
    醫生貼近一聞,有股奶香味…… 2020-06-28 23: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不一樣的臭豆腐最傳統的小吃
    聞起來臭,吃起來香不一樣的臭豆腐最傳統的小吃。臭豆腐我們都知道它非常非常的臭,但是吃起來卻是很香的,與它本身發出來的臭氣不會影響到它的味道。很多老年人和年輕人都喜歡吃,我就不喜歡吃臭豆腐,它雖然吃起來很香但是我不喜歡它散發出來的味道。
  • 「你聞起來香香的」
    有的時候可能已經不記得一個人的樣子,但還記得Ta身上的味道。 你還記不記得,你印象最深刻的味道,是什麼味道呢?去年,在我已經14歲的時候,我突然有了一個弟弟 從他回家那天開始,我總覺得家裡有臭味兒,特別煩。我媽還非讓我抱他,一個奶味兒混著臭味兒的小孩兒,一言難盡。 現在他一歲多了,沒那麼臭了,但是每天一回家,還是能聞到瀰漫的奶味兒,求求他快點兒長大,家裡就可以不臭了。
  • 這不是韓國美食,是我家鄉的味道!
    因為懷念家鄉的味道開了一間餐廳.卻因為原材料的限制,永遠做不出家鄉的口味。這一晃12年過去了,饞了十多年的胃終於決定要反抗了。於是,為了自己能先吃上純正的家鄉風味,就開了這麼一家韓國料理·炭烤店——韓柳亭!倦了乏了就是要邊吃烤肉,邊喝燒酒~!一秒鐘變身韓劇主角
  • 感覺有股慄子花的味道,靠近了聞還會頭暈
    在一個老房子外面看到了一棵樹,正悄然綻放著潔白的花朵,還有蜜蜂前來採蜜,就是這種樹開的花吧,感覺有股慄子花的味道,靠近了聞還會頭暈,想問一下這種開白花的是什麼樹?求植物名稱!植物名稱:大葉女貞/高杆女貞這是一種半常綠的灌木或小喬木植物,能長到3-5米甚至10米高,葉長8-12釐米,有革質感,是溫帶地區不可多得的常綠闊葉樹,有很高的經濟價值,可做園林綠化樹木,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很強的滯塵抗煙作用;女貞果實含澱粉,可以釀酒,葉片則有治療口腔炎、咽喉炎的作用,樹皮研磨後能夠治燙傷
  • 宜君四季印象——我的家鄉
    我的家鄉宜君縣位於關中平原與陝北黃土高原的交界處,因適宜君王避暑而得名,又被譽為中國避暑城。宜君是個小小的山城,這裡沒有大都市的汙染,沒有喧鬧的商業街,有的只是清新的空氣,有山有水,鳥語花香。春天,在春雨的滋潤下,樹木抽出嫩綠的新芽,特別是柳樹,新芽萌發不久,它們被風一吹,就悠悠地飄蕩起綿綿的柳絮;而後又是漫山遍野的槐花,一路上聞著槐花的香氣,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夏天,最具魅力的龍山公園又開始熱鬧起來了。
  • 石頭吹出來的風
    優雅是有講究的,是官舟寨幾百年養來的。起先,我以為風都是從爺爺那裡冒出來的。比如他微駝的背脊,他略顯遲鈍的手肘,還有他常常彎著的食指。只要稍微一動,風就從爺爺身上冒出,並向四面洇開。像漲潮般抽打著整個寨子,波及遠處的群山。不同的是它沒有回音,沒有激起什麼浪花,和爺爺一樣木訥。自我記事起,印象中的爺爺就是這樣略顯嚴肅,喜歡用實際行動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 天氣詩詞之「風」:風乍起,吹亂我心,擾我思緒
    因此,對於不同的天氣,小月要分享的便是相對應的詩詞,希望大家日後遇到不同的天氣時,除了情緒上的變化(可能是憤怒,也可能是無奈),也能夠從中感受到不一樣的詩韻。同時,在這些詩裡,一賞古時大自然的奇妙風景!
  • 家鄉,充盈著母親煮的一股海鮮粥味
    自此家鄉成為我背上透明的殼,和我一同走南奔北。它沉重又輕盈,說它沉重,在於它背負著許多歷史與成見——傳統、重男輕女、過度精明;說它輕盈,又在於它業已支配我的語言、習慣和味蕾,時間久了就不容易察覺它的沉重。當有人問起「你的家鄉是哪裡」時,殼的紋路與外形就會變得明晰、具體起來。家鄉,於我而言,有三個同義詞,頭一個是它的地理命名——潮汕。
  • #尾巴旅行# 真香警告:第一趴,首爾的味道
    以防吃太多口感膩,中間配了切絲的白皮洋蔥,吃起來就是清脆和甜汁。最後的主食生牛肉拌冷麵,在此我要單方面宣布:第一口下肚後,我就跟這碗面談戀愛了!牛肉滑溜溜,並且蘸著冷湯的麵條也跟牛肉一樣爽口。生拌牛肉是第二天又來時點的,就從裝盤的樣子看的話,做法似乎跟以前在廣州姜虎東吃的生拌牛肉沒有太大差別,不過吃在嘴裡明顯能嘗到肉裡面的伴味佐料是不一樣的,這裡的口味會更有清甜感。
  • 【書魚聯文】臺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
    (一)雨還在不要命的下著,海岸邊深褐色的礁石在雨水的衝刷下漸漸褪成一種衰敗的灰黃色,又因著周遭環境的灰暗而透出幾分病態的白,從幾十米高的裕興橋上望下來時,這片海灘整個都顯得像是一具擱淺的鯨魚屍骨,一陣帶著汗臭味兒的熱風吹過,那些巨大的灰白骨架便在風中發出冷笑般的碰撞聲。
  • 像根大香腸,風一吹就炸毛,小時候都玩過
    像根大香腸,風一吹就炸毛,小時候都玩過香蒲相信很多90後都玩過,尤其是在農村長大的小夥伴,一定見過這種植物,香蒲屬於水生綠植,一般生長在小河溝裡,或者是沼澤的旁邊,香蒲長的就是像關東煮裡面的香腸一樣,又大又粗。
  • 獨特的家鄉美味,潮汕芥藍炒粿條,一上桌就饞得流口水
    記得以前在外地讀大學的時候,非常懷念家鄉的粿條。但是那邊隨處可見的是河粉,它的外表跟潮汕粿條差不多,顏色偏白一點。當時以為那就是我們家鄉說的粿條,興致衝衝點了一份,一夾進嘴裡才知道原來除了外形跟粿條一樣,其他都是不一樣的。河粉沒有粿條的那種米漿香味,口感比粿條軟黏有彈性,顏色比粿條要透明一些,瀟瀟還是更喜歡家鄉的粿條啊。
  • 聞起來很有品味的香水!
    本期就給大家推薦幾款小編試用過,聞起來就很貴系列~成熟溫柔MarcJacobs-Decadence. 668 100ml一推出時被顏值吸引的,前調比較濃鬱,很濃的李子和類似黑醋粒的甜香.中間和後調慢慢變淡,甜而不膩.擴散性不錯,留香時長中上.
  • 不吹爆它我良心不安
    而且風更涼、力更柔,和一般風扇的體驗不一樣。配合空調用,連空調溫度都可以不調那麼低,讓它自然輸送涼風,比幹吹空調舒服。三伏天裡很需要,今天山治特別安利—— 愛登空氣循環扇 這種設計能將風切割得更加細碎,送出的就是柔柔自然風。都說「春風拂面」,這把扇吹出來應該就是這種感覺了。點擊下圖,搶先清涼一夏↓↓↓
  • 聞起來臭,吃起來爽口又解暑的苗家庵湯
    我是土生土長的少數民族---侗族,我們這是聚集著苗、侗、瑤、水等少數民族,少數民族傳統文化豐富多彩,各式各樣的節日多,當然各式各樣的少數民族特色佳餚也必不可少,而且非常豐富,各具民族特色,而且有許多重口味的,今天特意邀約一群姐妹去嘗試一下我們這裡的苗族特色--庵湯
  • 8種花再好看也別養,臭氣燻天,噁心得吃不下飯!
    五色梅:豬屎味五色梅開花超漂亮,一朵上能開出5種不同的顏色,顏值頗高,但是它有個致命缺點,就是聞起來很臭,特別是葉子揉搓後,有特別強烈的臭味,所以有的地方也叫它臭屎花或豬屎花,一聽這名字就很有味道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種在寬敞的室外,別養密閉的房間裡,不然味道太臭,燻得人待不下去!臭牡丹—榴槤味道差不多臭牡丹的花型跟繡球相似,每年5-8月開花,每次都能冒一大片,所以很多地方也把它叫做大紅袍,但是這個大紅袍跟咱們喝的茶葉可不一樣!
  • 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 一聞就沒有我的貴
    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一聞就沒有我的貴裸香非常輕柔細膩,你需要更近更私密的距離才能嗅到它;沉香則豐富、感性,儘管不像是上世紀80年代那種「香水味比人更先進屋「我們一直沉浸在花果香氣中,而現在想要聞到一些不一樣的味道。」雅詩蘭黛負責香氛研發部門的副總裁特魯·羅蘭(Trudi Loren)這麼說道,「消費者會受到旅行目的地的當地氣味的影響,同樣,也會受到一位光顧過我們專櫃的女士所使用的香水影響,於是,他們也會去尋找那些自己感興趣的,且實用的香氛。」
  • 我愛我的家鄉,我愛家鄉的米糰子那留戀的味道才叫家鄉!
    糰子被巧手的荊州人搓得白白胖胖、圓圓滾滾,像個迷你的白色小籃球,仿佛你輕輕一拍,它就能彈跳起來。輕輕咬上一口,既有稻米的清香,也有肉菜的油香,不淡不膩,真的是唇齒留香!荊州人一般是在大年後的元宵節製作糰子,一家人熱熱鬧鬧地把過年剩下的各種菜品混合在一起炒好,米粉炒好,和好,一起搓糰子。一家人吃完寓意團團圓圓的糰子,年也就過完了,帶著對新年的美好期望,一個走上各自的工作崗位開始新一年的努力!
  • 作文展 ▏《​我愛家鄉的公園》《大風吹》《有趣的吃相》《淘氣的大烏龜​》《近視的小剛》《豬八戒娶媳婦》
    公園裡有許多小朋友,有的在放風箏,有的在踢足球,還有的在捉迷藏……玩得可開心了!夏天,公園裡一棵棵高聳的大樹像一名名戰士一樣挺直地站在小河邊,為人們帶來一絲涼爽。小河裡的小魚小蝦也不甘寂寞,你看,他們正在水裡捉迷藏呢!秋天,大路兩旁的樹葉黃了,一片片落下來,為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路的盡頭是一排楓樹,零星飄落下來的火紅楓葉點綴了這條金黃色的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