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州:加快建設停車位 有效緩解停車難

2020-12-11 中國網

中國網3月5日訊   2018年,開州區政協委員認真履職,共提交提案305件,經審查立案262件,全部提案都在規定時限內辦復完畢,意見採納率86%,委員滿意率達95%。

2018年開州區政協重點提案《關於加快規劃建設公共停車場的建議》(第9號)提案指出,截至2017年底,全區共有各類上牌汽車10萬輛以上,而目前已有公共停車位不足7000個,滿足不了市民停車需求,應當加大公共停車場的規劃建設。有關部門第一時間進行了回復和辦理。

如今該提案究竟辦理情況如何?關於停車難的問題是否有效改善?近日,記者帶著疑問,來到相關部門採訪了該提案的辦理落實情況。 

提案原因:車輛劇增停車難

《關於加快規劃建設公共停車場的建議》是區政協共青團界委員的集體提案。提案人鄭清華告訴記者,近年來,隨著開州區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私家車出現了快速增長,汽車數量明顯增多。雖然有關部門採取應對措施,但只是緩解「停車難」的部分問題,要想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還是應該加快修建公共停車場。

「第一,我從車管所了解到,到2017年底,全區上牌車輛達10萬多輛,到行政事業單位辦事停車非常難。第二,每年春節期間,一些返鄉創業的開州人回來過年,車輛增多12萬輛以上;第三,開乾集團發行停車場專項債10億元,專項用於停車位建設,但那個時候只用出了6億多元,還剩下3億多元沒有用出,規劃的停車位建設啟動非常慢,所以提出加快進行停車位建設的建議。」開州區政協委員、重慶市開乾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鄭清華說。

 辦理情況:加快建設停車場

《關於加快規劃建設公共停車場的建議》提案遞交後,被列為2018年重點提案辦理。記者了解到,區城市管理局作為牽頭責任部門立即行動,聯合區規劃自然資源局、開乾集團等相關部門單位進行會商,並針對停車難提出解決辦法。 

「一、已建公共停車場由各建設業主完善配套設施並加強日常管理。比如對體育公園142個地下停車位進行規範化收費管理;濱湖公園路面停車場由開乾集團負責,鳳凰廣場停車場由區城市管理局負責。二、加大政府投入,進一步多規劃建設公共停車場。對新開發的區域,要求在規劃期間就配套建設相應的公共停車場。三、管好用好路內停車場。對城區涉及到的車行道、人行道上可以設置臨時停車位的,採取能設盡設,設置一批臨時路內停車場,滿足市民停車需要。」區城市管理局副局長田興旺說。

為加快推進公共停車場的建設任務,經區政府同意,歇馬公園停車場、盛山片區濱湖景觀工程、交警支隊車管所工程、大丘鄰裡中心停車場4個公共停車場,也作為2018年重點民生實事工程穩步實施,進入施工階段,預計工程完工後將增加1079個停車位。此外,根據區城市管理局2017年編制的新建停車場規劃方案內容,開州區還將推進一批城區公共停車場建設項目。

「我們結合城區停車難的實際情況,將規劃再建一批公共停車場。比如在新世紀開州商都商圈周邊,利用新華酒店現有的停車場進行改造,擴大停車位,滿足商圈周邊停車需要;在漢豐八校附近建設大車停車位,解決城區大車停車難題。」田興旺介紹道。

有效管理:多措並舉解難題

截至目前,開州城區已建公共停車場55個、停車位6894個。下一步開州區還將擬建中心客運站門前廣場地下停車場、舉子廣場地下停車場等項目。此外,區城市管理局還創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公共資源,合理規劃臨時停車位,多措並舉管理好現有停車位,做到合理運用,切實解決城區停車難題。

「我們分四個層次進行有效管理:一是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位和門外路內停車位交由所在機關事業單位進行規範化管理,滿足本單位職工和辦事群眾停車需求。二是在開州大道沿線一些主要服務性企業門口設置臨時停車位,並由他們自行管理,滿足社會公益群眾辦事需求。比如區人民醫院、區婦幼保健院、區中醫院等單位,自行設置、管理、維護停車位。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鼓勵這些服務單位增加地下停車位。目前,區人民醫院前期改造400多個停車位,有效滿足了群眾就醫停車和社會停車需求。三是部分社會企業為了實現更好地經營服務,路內停車場交由他們管理,並向財政交適當費用,做到服務、管理雙贏。四是對於背街小巷的停車位,交由街道社區根據實際合理設置停車收費。收費實行兩條線,收入交由財政,再由財政補回街道社區用於收費管理人員的管理經費以及路內停車的設施維護。」田興旺說。

(冉絹 文/圖)

相關焦點

  • 北京朝陽:擴充停車位緩解停車難
    這些立體停車樓和平面停車場全部面向居民和企業,彌補居住區停車缺口的同時,也幫忙解決寫字樓停車不足的問題多種方式增車位如何將已有停車位充分利用起來,是緩解停車難的另一種思路。治理中,呼家樓北裡探索錯時停車,晚上居民停,白天對外開放,既解決了居民的停車難,也緩解了上班族的難停車。改變施劃方式,在路邊「擠」空間。三間房水郡長安小區人口多,私家車多,小區車位不足,周邊帶路輛車成為停車設施的主要補充。隨著車輛增加,停車難越來越明顯。
  • 莆田:因地制宜規劃停車位 緩解小區停車難問題
    東南網莆田1月13日訊(本網記者 李劍軍 陳玲玲)2020年5月,莆田市開始實施智能化停車管理,上線「國投易泊」小程序,城區主幹道「停車難、行車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但當前一些老舊小區以及大型密集小區搶車位、佔車位、佔用消防通道等現象依然嚴峻,帶來了嚴重的安全隱患。
  • 整治停車難,城市更有序 ——墊江縣持續推進公共停車設施建設,緩解...
    1月13日,正在天寶寨停車場停車的市民宋貝貝告訴記者,天寶寨公園的入口就有停車場,停車真是太方便了。近日,記者走訪天寶寨停車場、墊江東待貨停車場、牡丹湖停車場等地看到,已建成投用的停車場內,一輛輛汽車整齊停放,秩序井然。這只是我縣持續推進公共停車設施建設,緩解城區「停車難」問題的一個縮影。
  • 緩解停車難 湖州中心城區今年新增3587個停車位
    記者在現場看了一圈,發現停車樓的西側、北側分別設置了出入口,沿河區域還打造了綠色景觀帶,待交付使用後,就可以方便周邊市民、公園遊客停車。為緩解市民停車難,今年以來,湖州市鎖定住宅區、商業區、醫院、學校等人員密集場所,努力為機動車輛配足停車位。
  • 茂名中心城區規劃近個停車位,緩解停車難
    為進一步為廣大市民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幫助我市打造全國文明城市,有效改善「停車難、亂停車」現象,市城市管理執法局按照「應劃盡劃」原則,積極行動,擴大停車位,緩解停車難。截至之前,摩託車、共享單車和停車位總數已分配到近11萬個。
  • 公共停車位新增2488個 緩解臺東老城停車難
    開工建設動物園西門地下停車場、四方小學人防停車場、中央商務區廣場地下停車場。項目的實施有助於緩解老城區停車難問題。  據了解,海倫廣場停車場目前主體已經竣工,設計停車位為160餘個,實際能停放車輛170餘輛。市人防辦工程處張可宗稱,除了在地下建停車場外,還將在地面對海倫路社區服務中心進行改造,地上工程結束後預計今年就將投入使用。保兒小學地下停車場已於2012年開工建設。
  • 神木今年新增加停車位1500個緩解「停車難」
    神木今年新增加停車位1500個。西部網訊 為了緩解和改善道路停車難、停車亂的問題,近日,神木市城市管理執法局在濱河新區、東山路和惠民路人行道路沿線合理新增加停車位1500個,進一步規範車輛的停放秩序。此次停車位的施劃在充分考慮人流量、車流量和區域密集度等因素的基礎上,對停車位進行了適當的增加,劃出了朝向一致、帶有箭頭標誌的機動車車位和非機動車車位,並加大對機動車亂停亂放的勸阻,引導市民規範停車,培養良好的出行停車習慣,規範車輛亂停放的行為。城市管理執法局相關負責人牛文強介紹,此次除了新施劃的1500個車位之外,還對城區原有的9300個車位重新施劃箭頭標識。
  • 緩解停車難 上海交大徐匯校區向周邊居民開放停車位
    與快速增長的機動車相比,要在寸土寸金的上海擁有一個停車位卻變得越來越難。在中心城區的某些小區,一個停車位售價高達百萬還是一位難求;在一些老舊小區,甚至有老人為了給子女搶車位,下午兩三點就開始等在車位上。   為解決小區停車難問題,上海市正在調動各方資源建立共享停車示範點,讓居民可以錯峰停車正是舉措之一。
  • 小直調查:緩解停車難 科技範兒的「停車樓」正在建設中
    眾所周知,當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停車難必然存在。 2010年,綿陽全市汽車保有量有23萬輛。 十年後,根據2020年11月統計的最新數據,綿陽全市汽車保有量達79萬輛。 短短十年,這個數字暴增了三倍有餘,而且還在不斷增長中。 從這個角度來看,要徹底解決停車難,不太現實,唯有想方設法來緩解。多年來,我市各個層面在緩解停車難方面採取了很多措施。
  • 254個停車位投入使用 零陵古城景區停車不再難
    地下停車場投用 古城遊不再停車難零陵古城項目自開街以來人氣爆棚,為緩解交通壓力,零陵區加快推進停車泊位建設。近日,東風大橋南匝道大型地下停車場的交付投入,讓遊客逛古城不再停車難。該停車場位於東風大橋與萍陽南路交匯處,總建築面積10480平方米,累計完成投資金額約4400萬元,建成後有小型停車位254個。零陵城建投資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停車場是根據古城發展的需要和區委、區政府的要求高標準高質量建設的,目前已完工交付使用,有效緩解了停車壓力,提高了遊客的旅遊體驗,確保景區旅遊高峰秩序井然。」
  • 天津多措並舉增加停車泊位供給 緩解停車難 96處213個泊位 限時...
    內容提要:為有效規範停車秩序,緩解市民停車難等問題,日前,交管部門在具備條件的路段新增96處「限時停車點」,以滿足市民臨時停車需求天津北方網訊:既增加綠化覆蓋率,又緩解社區停車壓力,綠蔭泊位在本市推廣已久,並取得良好效果。
  • 緩解停車難,今年瀋陽市停車泊位「補缺」15萬個
    停車泊位供需缺口大,「停車難」一直是城市治理面臨的一道難題。  市委、市政府對此高度重視,今年年初即把解決停車泊位、破解「停車難」列為急需解決的12件民生實事之一,著力解決好「停車難」這個社會關注、市民關心的「城市病」。一年來,全市多措並舉解決停車泊位缺口15萬個,有效緩解了市民停車難問題。
  • 張家界:武陵源區新增400餘停車位 緩解自駕遊停車難
    興建停車場解決自駕遊旅客停車不便的問題    紅網張家界站5月18日訊(通訊員 黎國平)半個月來,武陵源區政府大樓後面挖機轟隆、運沙車川流不息、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這不是在新建政府大樓,而是武陵源區服務遊客「三必須」內容之一——「有難必幫」的具體表現,即興建停車場,解決自駕遊旅客停車不便的問題。
  • 緩解自駕遊停車難 張家界武陵源區新增400餘停車位
    興建停車場解決自駕遊旅客停車不便的問題  紅網張家界站5月18日訊(通訊員 黎國平)半個月來,張家界市武陵源區政府大樓後面挖機轟隆、運沙車川流不息、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這不是在新建政府大樓,而是武陵源區服務遊客「三必須」內容之一——「有難必幫」的具體表現,即興建停車場,解決自駕遊旅客停車不便的問題。
  • 長沙內六區停車位缺口超70萬個 硬體和人為因素造成停車難
    「大家開車外出有停車難的感受,是因為不知道哪裡還有空餘車位可以停。」黃合來說,由於缺乏智慧停車誘導,駕駛員得不到有效的停車信息化服務,只能開著車「碰運氣」,一方面加劇了停車難的感受,另一方面也加劇了周邊道路的擁堵。 他認為,目前長沙城區部分停車場的收費機制不合理,比如有的停車場不論停車時間長短,都是收同樣的費用,明顯不利於停車資源的有效周轉。
  • 車位多了,停車難有所緩解
    近年來,我市機動車保有量多但停車泊位少的矛盾一直存在,為了解決市民停車難的問題,城市管理者不斷通過「地盡其用」「見縫插針」的方式增加停車泊位,雖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卻讓市民感受到了變化——停車沒有以前那麼費勁了。
  • 小強停車創始合伙人姜智勇:"P+R"模式,可有效緩解停車難、停車貴
    ,加之人們出行需求的愈加旺盛,機場、高鐵、火車等站點周邊的停車位置也十分緊張,停車難問題亟待解決。「我們認為,‘P+R’模式可以很有效地解決停車難和停車貴這兩大核心痛點。」
  • 隴南建智慧停車平臺:盤活臨時停車位 解"停車難"
    中新網甘肅新聞1月6日電 (通訊員 張卓寧)隴南市智慧停車平臺上線發布,八縣一區現有的9500多個公共臨時停車位將實現智能停車,通過智能誘導、信息發布、停車導航、無感支付等方式,緩解停車矛盾,解決停車難問題。這不僅是一項惠民工程,也是該市打造智慧城市體系的重要舉措。
  • 上海通過「打時間差」緩解停車難
    新華社訊 為了緩解目前的停車難現狀,上海市公安局副局長朱偉明昨天在參加「2012上海民生訪談」時表示,上海目前正試點錯時停車和晚間道路資源利用等舉措,嘗試通過「打時間差」緩解停車難。朱偉明說,上海一方面加強了夜間道路、停車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比如夜間居民社區的停車需求比較迫切,我們就考慮能不能把周邊的道路開放出來。」
  • 乘風交警解決停車難 為居民規劃停車位
    1月12日,記者在乘風交警大隊了解到,近日乘風交警大隊在創業城小區重新施畫停車位,贏得居民一致好評。1月10日,為規劃轄區道路車輛停放秩序,緩解交通擁堵,提升道路通行效率,提高轄區文明形象,大慶市乘風交警大隊交警對創業城小區周邊道路,重新規劃了停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