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市民王先生在同家人一起出國旅行時遇到了件煩心事,其兒子在遊玩過程中手臂不慎受傷,需要進行脫臼治療。在求醫的過程中不僅經歷了數小時的等待,在看到折合人民幣1萬餘帳單後,王先生更是瞠目結舌。
令王先生慶幸的是,在此趟行程之前為家人投保了足額的境外旅遊保險,通過其中包含的境外醫療項目,王先生最終獲得了全額賠付。事實上,隨著出國遊、海外出差的普及,愈來愈多的人們開始關注境外醫療保險。業內人士提示,在購買相關保險時,「醫療費用墊付」型可優先選擇。
境外醫療保險不可或缺「境外醫療保險,在某種意義上來說,也可以稱之為境外旅行保險。」有保險人士指出,其是針對國民境外旅遊、探親訪友、公幹在境外面臨的意外、醫療等風險聯合推出的24小時全天候、綜合性的緊急救援服務及意外、醫療、救援服務費用保險保障。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根據申根國家的規定,從2004年6月1日起,所有的短期籤證申請者都必須在遞交籤證申請材料時購買境外保險,證明可擔保國外住院費用及遣返費用,保險金額不得低於30萬元人民幣(即3萬歐元),保險期限不得少於一個月,並且覆蓋所有的申根國家(商務籤證要求保險期限為 30天)。在同時遞交了護照和保險單後,才能發放籤證。
目前在歐洲,目前需要辦理旅遊醫療保險的申根國家主要有:奧地利、比利時、丹麥、芬蘭、法國、德國、希臘、冰島、義大利、盧森堡、挪威、荷蘭、葡萄牙、西班牙和瑞典等。相對而言,亞非拉各國的旅遊籤證政策比較寬鬆。在45個旅遊目的地國中,只有極少數國家對籤證保險作出規定。
而無論是否有單獨要求,相關保險專家均建議,遊客可針對自己的路線規劃,選擇合適的保險產品,應對潛在風險。「在國外一旦發生意外或突發急性病,醫療費用非常高,特別是歐洲地區。」該專家表示,而境外醫療保險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
其中,是否具備「醫療費用墊付」這一功能也可以成為在選擇境外醫療保險時候的標準之一。上述專家指出,如果具備「醫療費用墊付」功能,就意味著保障範圍內的醫療費用將由救援機構承擔。否則,需要消費者自行墊付,回國後到投保公司理賠,這一做法可能會面臨理賠資料不齊全,遠距離溝通等繁瑣問題。
保額可參考當地消費水平
記者查詢發現,目前銷售的一般境外旅遊保險,大多包括醫療費和住院費、牙科緊急情況、24小時緊急醫療服務、意外死亡,緊急疏散等保障領域。而主要針對高端客戶的高端境外醫療險一般則涵蓋緊急醫療運送和轉移;醫療及住院費用報銷;附加運送服務;緊急牙科治療;常規健康護理;生育保險;遺體遣送等服務內容。
總體來看,根據保險程度的不同和投保人年齡等考慮,保費從數千元到幾十萬元不等;此外,承保範圍包含美國醫療服務的保險產品價格較高。
對於這些琳琅滿目的境外醫療保險產品,除「醫療費用墊付」功能的具備外,某線上保險銷售人員還建議,應選擇實力強的保險公司投保。「由於境外醫療保險往往涉及緊急救援等服務,需要和國外的救援機構合作,許多小的保險公司是沒有這樣的實力的,所以最好選擇實力較強的保險公司投保境外醫療保險。」
此外,在針對保額進行選擇時,則主要要看目的地的消費水平。其中,東南亞國家:東南亞國家醫療水平相對較低,境外醫療保險的保額可以設置在10萬元左右;歐美國家,尤其是申根國家,境外醫療保險的保額相對要高,建議設置為要求的30萬元。「境外活動包括旅遊、商務、探親,時間可長可短,次數或多或少,所以投保人要特別留意購買境外遊醫療保險的有效期限。」上述保險銷售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