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大專,初中生上五年制大專與高考進大專,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很多的初中生,如果在中考中發揮不好沒能進入高中的話,除了職業高中之外也會有很多學生選擇3+2大專。在高考近千萬學子中,除了考入本科院校的學生外,還有一半的學生也會進入大專院校,那麼同樣都是大專生,兩者有什麼區別嗎?
首先來說,不管是五年制大專還是高考進入普通大專,兩者之間的大專學歷都屬於受國家認可的專科學歷。高中生通過高考進入大專與初中生進入五年制大專都屬於全日制大專的範疇,在學歷方面來說並沒有差異。其次,兩者之間的本科學歷都可以參加專升本進修,但是在五年制大專內畢業的學生很少會選擇專升本來提高學歷,但是普通大專中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專升本進修,這也是兩者之間存在的差別。
相比較而言,五年制大專比高考進入大專更加省時省力這是五年制大專一大特點,因為五年制大專採用的是3+2的教育模式,前三年上高中,後兩年上大專,在時間方面要省點,還有就是五年制大專算下來的平均學費是要比高中三年、大專三年的學費是要低的,結合這點來考慮的話,五年制大專「性價比」是很高的。
還有就是兩者之間的生源層次也是存在一定差別的,因為生源的不同所以五年制大專更加傾向於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而普通專科院校雖然也比較重實踐,但是其對理論知識的培養顯然要優於五年制大專,兩者之間對學生的側重點顯然不同。
除以上幾點之外,普通大專的專業選擇範圍更廣,而五年制大專供學生選擇的專業範圍顯然很少,還有就是五年制大專的畢業證上會印著「3+2五年制大專」之類的字樣,對於學生們而言,大部分都會有「如鯁在喉」的感覺。
大家認為兩者之間還存在什麼差別呢?